揭秘|國士無雙!「鼓浪嶼的孩子」鍾南山

2020-12-17 廈門衛視

今天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鍾南山院士獲頒「共和國勳章」的消息刷屏網絡。「共和國勳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榮譽勳章,它授予為黨、國家和人民的事業作出巨大貢獻、建立卓越功勳,道德品質高尚、群眾公認的傑出人士。在頒發現場,鍾南山院士獲得在場人員熱烈的掌聲。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鍾南山是廈門人,他來自鼓浪嶼「廖家」, 家學淵源,名人輩出 。

01

家族來自鼓浪嶼

多位長輩是名醫

鍾南山祖籍福建廈門,1936年10月20日出生在一個醫學之家,其父鍾世藩和其母廖月琴同為廈門人,都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在醫學上頗有建樹。

他的母親來自於鼓浪嶼著名的「廖氏家族」。鍾南山的大姨媽廖素琴是上海第一醫院營養室主任,廖素琴的丈夫戴天佑是著名的肺科專家,他們的兒子,也就是鍾南山的表哥戴尅戎是骨科生物力學專家,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鍾南山的舅舅廖永廉是原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博士,曾任鼓浪嶼的廈門第二醫院內科主任,他於1957年首先在廈門發現福建省第一例鉤端螺旋體病。舅媽陳錦彩一輩子古道熱腸,鼓浪嶼人都稱她為「廖醫生娘」,他們夫婦倆一直深受老鼓浪嶼人的愛戴。

鍾南山的旁系親屬很多也是響噹噹,如,其族親廖翠鳳嫁給了大名鼎鼎的林語堂先生。如今,鍾南山還有不少親人一直生活在廈門。

由於工作繁忙,鍾南山較少有假期回廈門,2015年他好不容易回來一次,還是出公差。他清楚地記得鼓浪嶼「漳州路64號」,那裡是他母親的娘家。

鍾南山曾多次說自己對廈門、對鼓浪嶼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這是骨子裡的東西,永遠不會忘卻,不會隨時間而變化,也一再稱自己是「鼓浪嶼的孩子」。

鍾南山院士和舅媽陳錦彩(前)在鼓浪嶼

就在本月3日,他還為家鄉廈門的一次抗戰勝利展覽發來深情寄語:

廈門是我的家鄉,來自家鄉的褒獎和推崇帶著一股母親般的溫暖,跨越時空,它不在意遊子在何處何方建功,而在意我們都是廈門的兒子,而我們每一個努力和貢獻,都是家鄉的驕傲,都是母親的光榮。

02

父子對話

鍾南山35歲重啟醫學路

少年時的鐘南山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因為貪玩,他沒少逃學,還曾留過級。11歲時,他曾把傘撐開直接從三樓跳下去,重重地摔在地上。

天性愛動的鐘南山體育成績十分優秀,讀高三時,中央體育學院要召他進國家隊,一番權衡後,鍾南山決定繼續學業,於1955年考上了北京醫學院。由於運動天賦實在突出,鍾南山常常被調去參訓參賽,相當於只讀了三年半大學。畢業之後,又在鄉下待了八年,一直到1971年才回到廣州。這八年間,他沒有做過任何一件與臨床工作沾邊的事情。

1971年的一天, 70多歲的鐘世藩在同兒子聊天時,突然插嘴問了一句:「你今年多大了?」鍾南山不假思索地馬上回答:「35了。」鍾世藩聽了後,只是點了點頭,說:「哦,都35歲了?真可怕。」說完便沒再作聲。

當晚,鍾南山翻來覆去睡不著覺,他心裡一直在掂量著父親這句話的重量。父親鍾世藩35歲時,在醫學上已經頗有建樹,而他自己呢,仍一事無成,想到這裡,鍾南山心中突然有了些許寒意,當即下定決心,補上臨床醫學短板。

1971年,鍾南山重回工作崗位,被分配到了廣東省第四人民醫院的急診室。早期,由於臨床工作不夠紮實,還鬧出過誤診的亂子。知恥而後勇,鍾南山加倍努力,每天工作到深夜,再擠出時間來研讀醫學前沿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英語。

1979年,43歲鍾南山成為改革開放後被第一批派出留學的學生,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醫學院進修。兩年後,他在這所醫學名校的研究成果大獲成功,並得到了當時英國醫學界的廣泛認可。

後來,每當有人提及他的醫學經歷時,鍾南山總是說他的醫學事業是從35歲才真正開始的。

老當益壯,鍾南山堅持鍛鍊身體

03

醫者仁心

84歲仍披荊斬棘

2003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讓世人聞之色變。63歲的鐘南山臨危受命,擔任廣東省非典型性肺炎醫療專家組組長,他主動請纓:「把最危重的病人都送到我這裡。」在2003年的這場特殊的戰役中,鍾南山的名字幾乎成為了全國人民抗擊非典的勇氣與信心的代表。

時隔17年後的2020年1月18日,鍾南山再次臨危受命趕往武漢抗擊新冠肺炎。星夜高鐵的一張照片,讓耄耋之年的鐘南山成了最令人敬仰的「逆行者」!

2020年1月18日,鍾南山擠入高鐵餐車星夜趕往武漢

國有難,召必至,作為我國呼吸疾病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在非典型肺炎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鍾南山敢醫敢言、勇於擔當,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無數生命。

戰役之後,面對巨大的榮譽,鍾南山堅定地說道:「『健康所系,性命相託』,就是我們醫者的初心;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就是我們醫者的使命。」

今天,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直播節目中,媒體給鍾南山寫下這段評語:「八秩不辭,大醫精誠;臨危逆行,無雙國士。」

如果要追問鍾南山醫者的素養來自於哪裡?

也許從他的舅媽陳錦彩

早前給記者的回答中

能看到端倪

鼓浪嶼培養出來的人大多擁有一種特質,在掌握自己專業的同時,還在音樂、體育、文學、外語等領域有所精通。

★來源:廈門衛視《兩岸秘密檔案》欄目

★ 撰稿:胡志強

編輯:陳錦華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如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國士無雙」鍾南山,是怎麼樣的學校培養出這樣的大師?
    【國士無雙,鍾南山】 如今的鐘南山教授已經84歲了,大多數這個年紀的人都開始安享晚年。可如今的鐘南山教授又如2003年非典一樣再次迎戰疫情,為了廣大人民的生命健康而奮鬥,真正做到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讓不少人敬佩,人們也在思考,到底什麼樣的大學才能夠培養出像鍾南山院士這樣偉大的大師呢?
  • 揭秘83歲鍾南山背景?母親生於鼓浪嶼首富之家,曾在美國進修醫學
    鍾南山的大姨媽廖素琴是「上海第一醫院」營養室主任,廖素琴的丈夫戴天佑是著名的肺科專家,他們的兒子,也就是鍾南山的表哥戴尅戎(戴克戎)是骨科生物力學專家,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的舅舅廖永廉是「原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博士,回鼓浪嶼後成為原設於鼓浪嶼的「廈門第二醫院」內科主任。鍾南山的舅媽陳錦彩一輩子古道熱腸,鼓浪嶼人都稱她「廖醫生娘」,他們夫婦倆一直深受老鼓浪嶼人的稱道和感佩。
  • 鍾南山給鼓浪嶼的最美承諾
    「共和國勳章」 獲得者 「鼓浪嶼之子」鍾南山與廈門有非常多的故事今天我們聊聊他的一個美麗「承諾」 一個偶然的契機,快報君看到了這封《給這座島留下最美承諾》的倡議書,承諾人「鍾南山當時鼓浪嶼正全面開展「垃圾不落地,琴島更美麗」、倡導垃圾分類。鍾南山院士正好回鼓浪嶼探親。他表揚鼓浪嶼一年比一年乾淨、清淨,非常愉快地在承諾書上簽名,給這個小島一個美麗的承諾:以身作則,自覺維護小島的環境,堅持「垃圾不落地」,並且做好垃圾分類。
  • 硬核爺爺鍾南山煉成記
    國士無雙鍾南山! 如果我們的國家多一些這樣的英豪,該有多好! 在鍾南山的童年記憶裡,經常深夜,都有家長帶著孩子到他家裡看病,他總是不厭其煩。待孩子康復,家長高興,他更開心。小時候的鐘南山,耳聞目睹了父親對病人的態度及做法,頗受影響。
  • 一份來自鍾南山爺爺的信,一定要讀給孩子聽!
    我想,那就是鍾南山的話! 這位八十四歲的老人,自1月18日晚登上前往武漢的高鐵,至今已經連續工作了五十天。 鍾南山爺爺的高大形象,也慢慢紮根進了孩子們的內心中。這些日子,無數孩子給他們心目中的鐘爺爺寄去了一封封信,
  • 敢醫敢言,國士無雙: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的傳奇一生
    鍾南山院士出生於一個怎樣的家庭環境?時至今日,年紀已高的他,身體如何,他又經歷多少巨大的挑戰?1936年10月,鍾南山出生於一個沿海城市江蘇南京,他的父親和母親都是優秀的醫護人士,生在如此優秀的家庭,他自然是擁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鍾南山從小對醫學也算是耳濡目染,除此之外,他也同樣希望自己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大三的他參加了多項體育比賽並一舉奪得男子十項全能亞軍。
  • 83歲鍾南山美國女婿混血外孫照片曝光?遊泳世界冠軍女兒為何被噴
    83歲鍾南山院士步伐矯健 小編的話:9月8日,83歲的鐘南山院士榮獲「共和國勳章」,南山風骨,耄耋掛帥,國士無雙,中華脊梁!可萬萬沒想到,鍾南山女兒鍾帷月卻被一群網友噴上了熱搜!事情起因於一段採訪視頻,這是鍾南山一家人接受外媒採訪的記錄,視頻中,當鍾南山女兒鍾帷月出境用英文講話時,槓精們坐不住了,在評論裡圍攻:「講中國話不好嗎?」可問題是,人家是夫妻兩人共同接受外媒採訪,鍾南山院士的女婿還是個美國人,說英文不行嗎?說英文不是更能證明,我們的教育連接世界嗎?
  • 從林語堂到鍾南山,他們都和鼓浪嶼這個家族有關
    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他的母親叫廖月琴。鍾南山院士林語堂、殷承宗、鍾南山,相信這三位傑出人物的名字大家都聽過,還有幾位同樣傑出的,大家比較少聽過他們名字的,比如林俊卿,著名音樂家、咽音學家,他的母親叫廖翠疇
  • 硬核爺爺鍾南山煉成記!家長可告訴孩子這4句話
    在鍾南山的童年記憶裡,經常深夜,都有家長帶著孩子到他家裡看病,他總是不厭其煩。待孩子康復,家長高興,他更開心。小時候的鐘南山,耳聞目睹了父親對病人的態度及做法,頗受影響。 鼓浪嶼漳州路 64號,鍾南山母親家的老宅 鍾南山的大姨媽廖素琴是上海第一醫院營養室主任,大姨夫戴天佑是著名的肺科專家,他們的兒子,也就是鍾南山的表哥戴尅戎是骨科生物力學專家,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 鍾南山爺爺給孩子們回信了:希望你們用知識縫紉鎧甲,將來披甲上陣
    這段時間,鍾南山院士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中小學生的信,有的字跡工整,有的筆觸稚嫩,有肖像畫,也有手抄報……鍾院士認真閱讀了每封來信,並親自回信,寫下了對青少年的寄語:用知識縫製鎧甲,鍾南山給孩子們的回信全文:「恰同學少年,願風華正茂,期投身杏林,更以行證道。」
  • 83歲鍾南山演講30分鐘9次被掌聲打斷?懷念鼓浪嶼古早嘉臘魚
    鍾南山院士與廣醫師生在一起 鍾南山院士人生的大部分時光在廣州度過,但他和廈門有很深的情緣,會說一口地道的閩南語,父親和母親都是廈門人,母親更是來自鼓浪嶼首富廖氏家族
  • 【必看】大國重器,國士無雙——贊鍾南山
    鍾南山到達武漢黃亞洲鍾南山攜著他84歲的年齡,到達武漢 武漢的那隻黃鶴,卻剛剛飛走,已等不及他的高鐵進站 而他要尋找的敵人,玩起了躲貓貓 知道有一座飛來峰,從天而降了 到達武漢的鐘南山很沉得住氣,他的視線 從來就蔑視皇冠
  • 要做就做鍾南山這樣的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家國情懷,國士無雙。 這是廣大媒體和人民給予他至高無上的評價。 他就是鍾南山,一個17年前已經感動中國的名字,一個17年後又讓全國老百姓記在心裡的名字。 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
  • 鍾南山身後的"精英家族":100年來人才輩出,秘密只有兩個字!
    在與新冠鬥爭的兩個月裡,有一位84歲的老人,他擲地有聲的話給我們鼓舞,他緊抿的嘴角、泛光的淚眼讓我們感動,他臉上難掩的疲憊,更讓我們心疼……他就是鍾南山,有人說:巍巍南山,國士無雙!NO.1從人才輩出的「鼓浪嶼廖氏」說起1911年廖月琴出生於聲名顯赫、精英輩出的「鼓浪嶼廖氏家族」。廖月琴的曾祖父廖宗文白手起家,不僅錢莊生意遍天下,家族更是人才輩出!
  • 黃萱:她既是鼓浪嶼的名門閨秀,又是鍾南山院士真心尊敬的病人
    據說,黃奕住在鼓浪嶼建有160多幢老別墅。最經典的是「黃家花園」,當年被稱為「中國第一別墅」。稱他一聲黃島主,實不為過。02從印尼歸國後的黃奕住,當年便把在原籍南安的母親和妻子,接到鼓浪嶼頤養。9歲的女兒黃萱,隨母親和祖母同來鼓浪嶼,剛好進小學讀書。
  • 鍾南山再上熱搜,這背後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故事
    最近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國士」鍾南山再上熱搜有沒有被他和妻子的「神仙愛情」刷屏?△鍾南山被催睡覺和妻子討價還價(央視頻號:故事裡的中國)這些珍貴的生活細節為我們呈現了一個更加全面、立體的鐘南山11月14日,《故事裡的中國》之《鍾南山》如約與觀眾見面。
  •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敢醫敢言 國士無雙
    他就是鍾南山。鍾南山,我國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期致力於重大呼吸道傳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研究、預防與治療。鍾南山成長在醫生家庭,父親是著名兒科醫生,母親是廣東省腫瘤醫院的創始人之一。1960年,24歲的鐘南山從北京醫學院畢業,踏上了與父母一樣的醫學之路。2003年早春,廣州迎春花還未及綻放,一種被稱為「非典」的疾病就撲面而來。
  • 開學第一課,鍾南山爺爺說「擔當」
    2020年9月1日《開學第一課》的課堂上,84歲的鐘南山結合個人成長經歷和真實感悟,講述自己在戰火中出生、在父母影響下學醫從醫、在「非典」時挺身而出,以及在新冠疫情發生時奔赴武漢一線的故事。 節目中,鍾南山擲地有聲地說道:「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
  • 《故事裡的中國》播出《鍾南山》
    首度揭秘「高鐵照」幕後   秘書說:「其實沒有睡,他還在思考措施」   本期《故事裡的中國》,先後對話一路跟隨採訪鍾院士的葉依節目用見證者的直觀視角,結合照片、視頻、38年前的老報紙、密密麻麻的行程表,帶來一個個「首度揭秘」「一手曝光」。 1月18日鍾院士夜奔武漢的高鐵照,是他的秘書蘇越明偷偷拍下的。在接受主持人撒貝寧採訪時,蘇越明說,那天,從早上11點多接到國家衛健委的來電,到結束下午的會議後匆匆趕赴廣州南站,鍾院士一刻沒有喘息。沒有坐票,他絲毫不介意:「國家這麼急,肯定很需要我們,我們必須要去!」
  • 歷史上什麼樣的人會被稱為「國士無雙」
    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戰役中,以鍾南山院士為代表的科學家,在疫情開始的時候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讓所有人戴口罩,對病人進行隔離,並建議封城,依託他們的建議和理論,我們取得抗擊疫情的勝利。首先,「士」這個階層起源於西周,在天子,諸侯,大夫,士這五等貴族中,他們是最低一等,後來在士農工商這四個平民階層中他們是最高一等,由於身份的特殊性,他們可上可下,而他們要想生存或者出人頭地,到達上層社會,就必須努力學知識,練本領,所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士的人生信條,在這其中,如果一個士具備優秀的品德,卓越的知識和本領,上可以輔佐君主,匡扶天下,下可以安定黎明百姓,這樣的人就可以被稱為「國士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