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青虯兮驂白螭,吾與重華遊兮瑤之圃。登崑崙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屈原《涉江》
疫情的兇猛似乎已經肉眼可見,疫情從內陸迅速席捲開來,病毒絲毫沒有要停留的意思,它的目標似乎還有點「遠大」,可它確乎也成功了,成功地刷出了存在感,成功地讓中國人民想要好好「關照關照」它,成功地成為了眾矢之的。每天都有著不同的新的地方被它佔領,我越發感知到它離我越來越近,那些血紅的數字更是不斷攀爬,我們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但幸在還有那麼多義無反顧的英雄人士擋在我們前面,待在家的我們才是最安全的,而我們大多數能為國家和社會做的則是不要肆意妄為,安安靜靜的等待最新消息,遵守國家準則。
同時許多愛心人士毅然捐出物資,在各大平臺我們也越發了解到那些不求回報亦不留名的「雷鋒」存在,各個省份獻出綿薄之力給予食物醫療送往湖北,他們正深化著中國精神,感動著中國人民,顯現著中國品質。除國內外同胞外,其他國家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有毗鄰我國的日本,遠在海外的其他國家,還有我們的鐵兄弟——巴基斯坦,他們所給予的幫助不分大小,因為更多的是他們的心意,所有的種種行為都在表明:「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而這裡我們要著重講述這樣一位人,這樣一位國之重器,勇者無畏的人。
鍾南山院士出生於一個怎樣的家庭環境?時至今日,年紀已高的他,身體如何,他又經歷多少巨大的挑戰?
1936年10月,鍾南山出生於一個沿海城市江蘇南京,他的父親和母親都是優秀的醫護人士,生在如此優秀的家庭,他自然是擁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鍾南山從小對醫學也算是耳濡目染,除此之外,他也同樣希望自己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大三的他參加了多項體育比賽並一舉奪得男子十項全能亞軍。讓人不得不感嘆他是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才,所以北京隊也曾邀請他加入,但是被他婉拒了。也正因如此,我們才能看見他在醫學方面同樣富有造詣。1960鍾南山從北京醫學院順利畢業。
我們有時開玩笑說:「大學畢業就是失業的時候」,這句話在他們那個年代同樣適用,並不是你一進入社會就能尋得一個稱心如意的工作。他也曾輾轉於各類職業,但是他的初心未變他自己十分清楚自己最想從事的還是醫學方面。所以跟大多數醫生一樣,他從最基本的工作做起,但當你擁有足夠的實力與能力時,自然會步步高升,他就是一步步從醫師升至副主任再到一所醫院的院長,雖說事業平步青雲,但他的本心還是在醫患身上,他將心思放在鑽研一些疑難雜症方面,期望解決更多現在醫療水平所不能解決的困難。
2003年,那一年值得全國人民慶祝的是,「中國載人航天」首獲成功,舉國歡慶。而同樣痛心的是非典橫行給人們造成了極大的恐慌,鍾南山絲毫不畏懼,他衝到前線,只為更好的研究非典,他帶領自己的團隊積極摸索。而當時的非典和如今的新冠病毒一樣舉國矚目,大家都認為「衣原體是病因」。而他自己心裡有了答案,於是才敢提出並證實「非典」病因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在那時候,他就已經是抗疫的第一批人,他也比我們平常人更加知道疫情的兇猛。正如我們所知,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勢不可擋,他作為參與過非典的專家人士,毫不猶豫的選擇參與此次抗疫,用自己的經驗去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而他的建議也顯得十分的寶貴。
2020年年初,鋪天蓋地的疫情新聞,讓全國人民得知此次疫情的嚴重性,他們也十分明白新冠病毒在迅速蔓延。初期報導甚少,種種未知引發了各方揣測,流露出各種駭人聽聞的消息,民心未定,恐慌與不安籠罩了整個中國,謠言四起。
在1月20日晚《新聞1+1》直播採訪中,很多人表示想知道此次疫情到底是怎樣一個情況,是否和非典類似,它的影響到底有多大等等,鍾南山沒有避重就輕,鄭重嚴肅地對全國人民宣布了一則壞消息——新型冠狀病毒存在人傳人現象,希望大家帶好口罩,少出門保護好自己,並且表示武漢就是咱們疫情的中心,警示人們如今不要前往武漢旅遊之類。他說這麼多正是因為他深知,只有向人民坦露實情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與信任,萬眾一心才是奪取希望與成功不可缺失的關鍵。新冠疫情得到控制之後,在2020年8月11日,鍾南山院士被授予「共和國勳章」,這真的是一個莫高的榮譽,也是對他一直辛勤的付出的肯定,同時飽含著國家與人民對他的期許。
結語
事實上,作為醫生,他們的職責是救死扶傷,他們更加堅持自己的醫德,堅決不謊報患者病情,一如鍾南山自己曾說:我覺得知識分子有一條底線,就是尊重事實。事實是怎麼樣,那我們對問題的認識就應該是怎麼樣。
無論是國士無雙的鐘南山院士,還是默默無聞的其他工作崗位人士,他們的奮鬥和努力,愛崗敬業的精神都是我們應該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