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金牛迎春到 歡樂過元宵

2021-02-27 鄢陵縣二高初中部

金牛迎春到 歡樂過元宵

正月十五,

是中國及世界華人最主要且濃重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是普天同慶和家庭慶賀的節日之一。

但是,親愛的同學們,元宵節的知識你知道多少呢?

元宵節的由來


在古代,對於時間的開始或第一個起始的時間,均稱為「元」如正月初一為「元日」,夜晚則稱之為宵,正月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又諧音於「圓」,故稱為「元宵」。再者,根據道教「三元」之說,又稱之為「上元節」、「元節」、「元夜」、「燈節」、「火把節」。

◇元宵節由來(一):起源於民間

因為農曆的十五,是農曆年的第一個十五,是月亮在新的一年中,第一次最圓的日子,所以在民間形成了」開燈祈福「的古俗。現在在中國的廣大農村還盛行著「三十裡的火、十五的燈」的說法。一般都會在正月十四日開始試燈,十五的夜為正燈。在民間,無論平時怎麼節約,十五的這天在每間房子裡面都會點亮各式各樣的燈。並開展各種祈福活動,以示慶賀。希望全年團團圓圓,幸福快樂。

◇元宵節由來(二):起源於佛教


東漢時期,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對元宵節的形成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漢明帝時期,漢明帝為了推動佛法,在全國下令,正月十五要在宮內與寺院裡「燃燈禮佛」,後來隨著佛教文化的興起,道教文化的加入,在全國逐漸形成了「元宵節」的習俗。自唐代開始,正月十五日,「元宵張燈」屬法定之事。形成了中國及海外華人最重要的節日。

◇元宵節由來(三):紀念「平呂」之功


傳說元宵節是漢文帝為了紀念「平呂」功績而特別設定的節日。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稱漢惠帝。但在漢惠帝死後,呂氏獨攬朝政,將劉家的天下變為了呂家的天下。引起朝中不滿,但大家是敢怒不敢言。在呂后死後,呂氏家擔心會遭到眾大臣與劉邦後代的傷害或排擠,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商起事,欲將劉氏江山直接變成呂氏江山。這件事傳到了齊王劉襄處,為保劉氏江山,決心起兵討伐呂家,隨後在開國老臣周勃、陳平的幫助下,正月十五日,設計解除了呂祿的兵權等,史上簡稱「儲呂之亂」。

平亂結束後,大家共推劉邦之四子劉恆登基,即漢文帝。漢文帝為了紀念平定「諸呂之亂」,將正月十五日定為與民同樂日,要求京城的家家戶戶在這一天都要張燈結彩以示慶祝。於是,正月十五日,就成了普天同慶的「元宵節」。


元宵節的習俗


◇吃元宵、喝醪糟

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由來已久。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吃元宵有二個寓意,一是湯圓很與元寶相像,寓意吃了湯圓,都會有錢用。二是湯圓為白色,與當天的月亮一個顏色,寓意家人團圓美滿生活幸福,年年歡聚。三是湯圓與醪糟一起煮了吃,醪糟味甜,略有酒味,喝了之後,因酒精的作用,臉會泛紅暈,寓意全家的生活紅紅火火甜甜蜜蜜。

◇鬧花燈 、猜燈謎

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正月十五晚上,街頭巷尾,紅燈高掛,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等等,不一而足。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舞獅子 、踩高蹺

舞獅子,又稱「太平樂」。一般由三人完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後腳,另一人引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踩高蹺的人往往裝扮戲曲摺子,身著戲裝,濃妝豔抹,且歌且舞。

◇耍龍燈、扭秧歌

耍龍燈也叫「舞龍」,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耍龍燈起源於人們對龍的崇拜,在古代,人們以舞龍的方式來祈禱龍的保佑,以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舞龍的習俗在海外華人那裡也得到了發揚和光大,每逢中國人的傳統節日或重大慶典,他們都會舞起獅子,耍起龍燈,呈現出濃濃的東方氣象。

在元宵節裡,質樸的北方人喜歡用扭秧歌的形式來表示慶賀。秧歌的風格各地也不盡相同,有陝北秧歌、東北秧歌、河北秧歌、山東秧歌等等。其中東北秧歌流傳範圍最廣,藝術水平最高。

◇迎紫姑、問農事

在農村,紫姑又被叫作廁神,在正月十五日,要迎接廁神紫姑,並進行祭祀,同時佔卜當年的農事收穫與其他事項。其方法為:用稻草、布頭或玉米梗等按自己對紫姑的想像,做成真人一般大小,在夜間,將其放於牛圈或豬圈門口,進行祭祀。

◇趕毛狗、炸跳蚤

狐狸,在民間又稱之為「毛狗」。因為狐狸在晚上愛偷盜農戶養的雞。人們在生活中發現狐狸怕火,也怕人大聲喊,所以在元宵節,農村會點燃「火把」,在路上大聲喊「耍火、耍火」,讓狐狸聽到,一年都不敢到家裡來偷雞了。

以前,因為農村住宿環境差,跳蚤、臭蟲、蝨子特別多。這天在家中會以廳堂內炸爆竹,或炒玉米花(玉米花在炒好的時會或地響),爆竹和玉米花的炸聲與掐蝨子時的聲音一樣,大家會認為這樣就可讓消滅掉蝨子。所以形成了習俗。

◇走百病、送花燈

在元宵節夜裡,婦女們會提前約好,穿上新衣,晚上出去,專門找有橋的地方過橋,直到半夜才回到家中。認為這樣可以送走百病。此習俗,因為婦女們在正月十五家裡還有其他的活動,所以有的地方,也會安排在正月十六日。

在元宵節前,娘家會為新嫁的女兒家送去一對大花燈,希望女兒早生貴子,如果女兒已經懷孕,還在再送一對小燈,寓意平安吉祥順產。在親友之間。也有送給不孕的親友送燈籠的習俗,因為「燈」與「丁」諧音,所以希望吉星高照,早孕子女。為了不與自家的活動時間衝突,一般都會選擇在十五之前送花燈,也稱「送孩兒燈」。

元宵節詩詞

風消絳蠟,露浥紅蓮,燈市光相射。桂華流瓦。纖雲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遊冶。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年光是也。唯只見、舊情衰謝。清漏移,飛蓋歸來,從舞休歌罷。

元宵節名家散文

一、老舍《北京的春節》

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這在當年,也是一種廣告。燈一懸起,任何人都可以進到鋪中參觀。晚上燈中點上燭,觀者就更多。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氣,在家中照樣能有聲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燈:走馬燈、宮燈、各形各色的紙燈,還有紗燈,裡面有小鈴,到時候就叮叮地響。這一天大家還必須吃元宵呀!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上街去看走馬燈。連萬順家的走馬燈很大。「鄉下人不識走馬燈,——又來了。」走馬燈不過是來迴轉動的車、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轉幾圈。後來我自己也動手做了一個,點了蠟燭,看著裡面的紙輪一樣轉了起來,外面的紙屏上一樣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隆和的走馬燈並不「走」,只是一個長方的紙箱子,正面白紙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連著一根頭髮絲,燭火烘熱了髮絲,小人的手腳會上下動。它雖然不「走」,我們還是叫它走馬燈。要不,叫它什麼燈呢?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整個畫面表現的是《西遊記》唐僧取經。孩子有自己的燈。兔子燈、繡球燈、馬燈……兔子燈大都是自己動手做的。下面安四個軲轆,可以拉著走。兔子燈其實不大像兔子,臉是圓的,眼睛是彎彎的,像人的眼睛,還有兩道彎彎的眉毛!繡球燈、馬燈都是買的。繡球燈是一個多面的紙紮的球,有一個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兩個軲轆,手執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滾動。馬燈是兩段,一個馬頭,一個馬屁股,用帶子系在身上。西瓜燈、蝦蟆燈、魚燈,這些手提的燈,是小孩玩的。有一個習俗可能是外地所沒有的:看圍屏。硬木長方框,約三尺高,尺半寬,鑲絹,上畫一筆演義小說人物故事,燈節前裝好,一堂圍屏約三十幅,屏後點蠟燭。這實際上是照得透亮的連環畫。看圍屏有兩處,一處在煉陽觀的偏殿,一處在附設在城隍廟裡的火神廟。煉陽觀畫的是《封神榜》,火神廟畫的是《三國》。圍屏看了多少年,但還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圍屏就不算過燈節似的。「元宵主要在觀燈。觀燈成為一種制度,似乎《荊楚歲時記》中就提起過,比較具體的記載,實起始於唐初,發展於兩宋,來源則出於漢代。燈事遲早不一,有的由十四到十六,有的又由十五到十九。『燈市』得名並擴大作用,也是從宋代起始。論燈景壯麗,過去多以為無過唐宋。觀燈有『燈市』,唐人筆記雖記載過,正式舉行還是從北宋汴梁起始,南宋臨安續有發展,明代則集中在北京東華門大街以東八面槽一帶。從《東京夢華錄》和其他記述,得知宋代燈市計五天,由十五到十九。事先必搭一座高達數丈的『鰲山燈棚』,上面布置各種燈彩,燃燈數萬盞。封建皇帝到這一天,照例坐了一頂敞轎,由幾個親信太監抬著,倒退行進,名叫『鵓鴿旋』,便於四面看人觀燈。又或叫幾個遊人上前,打發一點酒食,舊戲中常用的『金杯賜酒』即由之而來。宋人筆記同時還記下許多燈彩名目,『琉璃燈』可說是新品種,不僅在富貴人家出現,商店中也起始用它來招引主顧,光如滿月。『萬眼羅』則用紅白紗羅拼湊而成。至於燈棚和各種燈球的式樣,有《宋人觀燈圖》和《宋人百子鬧元宵圖》,還為我們留下些形象材料。由此得知,明清以來反映到畫幅上如《金瓶梅》《宣和遺事》和《水滸傳》插圖中種種燈景,和其他工藝品——特別是保留到明清錦繡圖案中,百十種極其精美好看旁綴珠玉流蘇的多面球燈,基本上大都還是宋代傳下來的式樣。另外畫幅上許多種魚、龍、鶴、鳳、巧作燈、兒童竹馬燈、在地下旋轉不停的滾燈,也由宋代傳來。宋代『琉璃燈』和『萬眼羅』,明代的『金魚注水燈』,和用千百蛋殼做成的巧作燈,用冰琢成的冰燈,式樣作法雖已難詳悉,至於明代有代表性實用新品種,『明角燈』和『料絲燈』,實物在故宮還有遺存的。」我一直以為它只是年的結束,卻不知還有這麼多的含義。這是個狂歡的節日,是個釋放的節日,也是個『情人節』。『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眾裡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些都是古人在描述元宵節時留下的詩詞。

元宵節燈謎

                            

  你猜對了嗎?

1. 胖                     11. 赤峰

2. 曇                     12. 大理

3. 屑                     13. 保定4. 鱗                     14. 及時雨9. 武漢                  19. 斐10. 洛陽               20. 塵

元宵節禁忌古時,都會利用神話傳說或某種形式,形成一些有利於社會,約束個人行為的禁忌,以便於正能量得到更好的傳播與發揚。元宵節也不例外。如:元宵節是一個喜慶的節日,中國的神話故事裡說,這天是天宮大帝的生日,所以夫妻之間,鄰裡之間、家庭內部均不能吵架,小孩子也是不準哭的。避免得罪了天宮大帝,給家裡帶來黴運。元宵節是一個普天同慶的節日,再忙的人都應該休息,避免損壞勞動工具,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因為給別人借錢或是丟失了物品,容易將好運丟失或讓別人借走。國為頭髮的發財的「發」同字同音,民間認為,此日剪髮,洗髮會將財富洗去或剪去。古來就有「禍從口出」,因此,在普天同慶的大喜日子裡,一定要文明言語,避免因口舌之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災難。


相關焦點

  • 元宵晚場開票|正月十五,來老牛兒童探索館「迎春佳境在 歡樂慶元宵...
    元宵晚場開票|正月十五,來老牛兒童探索館「迎春佳境在 歡樂慶元宵」!歡樂慶元宵「迎春佳境在 歡樂慶元宵」元宵節晚場活動開始售票啦!小朋友們一定都吃過糖葫蘆,但是不一定親手做過喔!快來跟著老師,動手做一根糖葫蘆吧,自己親手做的最香甜最好吃!「鼠」你有才 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南朝時期,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張燈結彩。在這美好的元宵夜晚,小朋友們也來自己動手製作鼠年花燈吧,發揮你的才華和創意,為節日增添一抹絢爛的色彩!
  • 南昌元宵攻略來了!猜燈謎、賞花燈…
    今天元宵節了在元宵節這一天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想要熱熱鬧鬧過個元宵節有哪些好去處?貼心的大表哥給大家整理出來了!為給節日增添歡樂、祥瑞、和諧的喜慶氛圍,一江兩岸景觀亮化項目,傾力打造了《金牛迎春》燈光秀微電影。
  • 激發傳統節日消費氛圍 北京消費季將開啟迎春消費月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12月4日從北京市商務局了解到,12月,北京消費季將圍繞「迎春消費月」主題,開展「迎春購好物」「迎春逛大集」「迎春品美味」「迎春享生活」「迎春賞年韻」「迎春嬉冰雪」六大板塊,共計三百餘項活動。
  • 元宵燈會策劃方案(迎春燈會策劃方案)序言案例
    方案封面一份優質的元宵燈會策劃方案(迎春燈會策劃方案)少不了一篇優秀的序言來做引子,來過渡到策劃方案的重要環節。自貢尚美彩燈公司本著善於策劃、樂於分享的精神,今天我們將一份優秀的元宵燈會策劃方案(迎春燈會策劃方案)序言發布出來,與您共享。如下:春節(俗稱過年),中華民族一個古老、傳統而又隆重的節日。說它古老,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距今約4000年餘年歷史了;說它傳統,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千百年來年年過年;說它隆重,它是一年中最熱鬧、最重要,也是最受重視、最受歡迎的節日。
  • 元宵花燈點亮的不僅是節日歡樂 更應點亮城市文明之美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佳節。俗話說,過完十五才算過完年,隨著一盞盞獨具特色的花燈布滿街頭,泉州的年味被推向高潮。濫觴於唐,興盛於宋元,傳承發展千年的泉州元宵花燈,可以說是一張集民俗、技藝、歷史等於一體的文化名片。
  • 【金牛迎春逢盛世 桃李芬芳滿園香】阿爾山市教育系統迎新春聯歡晚會
    【金牛迎春逢盛世 桃李芬芳滿園香】阿爾山市教育系統迎新春聯歡晚會 2021-01-15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大重要傳統節日特色活動弘揚新風
    通知要求,在各傳統節日期間,各縣區、各相關單位要積極組織各類志願者開展對口幫扶活動,深入到農村、社區,看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農民工,為他們送去物質和精神上的慰問;廣泛開展「三下鄉」等活動。    四是倡導文明過節,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
  • 2018北京元宵活動匯總盤點:歡樂谷+燈會+祈福會+冰燈節
    過咱老百姓自己的元宵節,古城街道2017年元宵燈會。  公交:  從天安門乘52路到勁松橋東站轉乘41路抵達厚俸橋南(北京歡樂谷)站下車即到;  自駕:  北京歡樂谷位於北京東四環四方橋東南角,距天安門直線距離10.2公裡,至北京市中心商務區(CBD)車行10分鐘,至京津塘高速路入口車行5分鐘。
  • 【元宵時間】寧河鎮2019年「我們的節日·元宵節」主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廣泛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普及活動,豐富節日期間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營造歡樂喜慶、祥和文明的節日氛圍,寧河鎮黨委、政府於2月18日在楊泗村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元宵節」主題活動。寧河區人民政府副區長董紹英、文廣局局長項志軍、寧河鎮黨政班子全體與廣大群眾共同參加此次活動。
  • 在廣州過年,到文化公園看迎春花會,又添一個假期遊玩好去處
    本屆迎春花會共展出主題園林景組8座,元宵燈組16座,各類時花、桔果3萬多盆,同時開展園林花卉遊園、棋藝書畫展覽、歌舞曲藝表演、張燈結彩鬧元宵等活動元宵燈會也將於2月7日(正月十四)開幕於2月7日-9日連續3晚亮燈。迎春花會展出時間:1月24日至2月9日。
  • 廣東惠州吉隆鎮:元宵舉行舞龍活動 振興鄉村傳統文化
    當晚,吉隆鎮大街小巷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群眾歡呼雀躍,整個鞋城充滿著節日的喜慶,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舞龍鬧元宵是吉隆鎮人民重要的傳統民間活動,百姓相信龍能驅邪魔、消災難、保平安、奪豐收,是吉祥的象徵,鬧元宵活動是迎春接福,祈望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 海南最有意義的節日,風俗傳統盛大節日,每年都非常熱鬧
    經過時間的洗禮,海南有著獨特的節日文化和傳統節日。我們去看海南民俗節,一定會讓你大開眼界的。、談愛日,黎語稱「孚念孚」,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舉行,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勞勇敢的祖先表達對愛情幸福嚮往之情的傳統節日。
  • 元宵節還可以這樣過?漢服親子遊園會帶你過元宵!
    元宵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有賞燈、猜燈謎、吃湯圓等習俗。在古代常常是萬人空巷,共度佳節。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國傳統佳節中特別歡樂的節日今年正月十五怎麼過?
  • 傳統年俗活動精彩紛呈 海寧各地熱熱鬧鬧慶元宵
    我們的節日元宵來啦,感受歡樂氣氛。  當然最受居民歡迎的還是傳統的猜燈謎活動,一條條內容豐富、包羅萬象的燈謎懸掛在活動現場,居民們爭相競猜,有的正在苦思冥想,有的因為猜到了謎底喜逐顏開,活動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   家住景雲橋小區的居民老李說:「以前的元宵節都是和家人過,現在的元宵是和大家一起過,活動更多了,場面更熱鬧,我們的節日越過越開心了。」
  • 中國大連煙花爆竹迎春會絢爛啟幕(組圖)
    由大連市政府主辦,大連國合集團獨家贊助並參與承辦的迎春會,旨在展示大連改革開放、創新發展成果和弘揚中國先進民俗文化、豐富人民生活。本著營造節日氣氛,凝聚城市力量,弘揚文明新風,豐富文化生活,促進產業發展,提升城市活力的原則,推出了焰火晚會、迎春遊園燈會、商業喜慶過新年和歡樂旅遊觀光活動等四大主體活動,活動規模大,持續時間長,內容豐富,營造了一個紅紅火火過大年的節日氣氛。
  • 中國習俗|新年春節之後是元宵!淺析中國傳統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中國古俗中,上元節(元宵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下元節(水官節)合稱三元。
  • 歡樂吉祥鬧元宵 2018央視元宵晚會絢麗登場
    「歡樂吉祥鬧元宵!」2018年央視元宵晚會已於2月28日晚錄製完畢。「歌也千家,舞也千家」,迎著戊戌狗年的第一輪滿月,一場場「中國大戲」在舞臺上呈現;猜燈謎、做花燈、誦經典……現場歡聲笑語連成一片。
  • 樂生活|紅火過大年!東勝、康巴什、伊旗新春元宵活動總攻略!
    推薦指數:★★★★★過大年,就是得有傳統範兒。六、 「奮進新時代共享幸福春」迎春燈謎會時間:2月7日、8日(正月十四至十五)地點:青銅文化廣場亮點:設置萬條燈謎走廊,吸引廣大市民踴躍有獎競猜。推薦指數:★★★★★過年不猜迷,那還算是過年嗎?
  • 【我們的節日】元宵節前氣氛濃 元宵 湯圓迎熱銷
    元宵佳節即將到來,節日必備的元宵、湯圓銷售已經升溫,2月25日,記者走訪了友誼超市以及食品一商店了解到,傳統口味、水果口味、巧克力口味以及多種新口味的元宵
  • 2018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快樂!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