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灣微塑裡的大世界!霍培英微塑作品展在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開幕

2020-12-16 大洋網

518日,恰逢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休館近4個月的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恢復對外開放。當日,「指尖上的精靈——霍培英微塑作品展」在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臨時展廳開幕。該展覽展出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霍培英微塑盆景、動物、人物、山公小件等作品70餘件套。展廳還設有山公微塑創作體驗區,觀眾可現場體驗微塑製作樂趣。展覽期間還將舉辦兩場科普講座,普及石灣微塑相關知識。據悉,展覽將至816日結束。

此次展覽有何特點?記者現場看到,展廳當中最為亮眼的是作者以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為題材創作的系列作品,包括《梁山泊》《三借芭蕉扇》《大觀園》以及《三顧茅廬》,將石灣微塑工藝發揮到極致。大型微塑作品《梁山泊》長112釐米,寬63釐米,高80釐米,以著名長篇小說《水滸傳》為原形創作,場面恢宏、層次感強。作品在一米大小的盆景上將梁山泊和108個人物全部表現出來,每位好漢神態、動作、兵器、服飾都無一重複。

據介紹,石灣微塑俗稱「山公」,是一種以微小、精細見長的極具嶺南特色的藝術陶塑種類。石灣微塑起源於清代,最初只是捏塑一些人物、動物、亭臺、樓閣等配件,以襯託假山盆景等。經過後來的傳承和發展,出現整體的微塑盆景造型,山石樹木、亭臺樓閣、小橋流水、人物花鳥等均由陶泥塑制,將自然景物濃縮在方寸之間,猶如一座立體的山水畫。石灣微塑獨創的藝術表現形式不僅使石灣陶塑藝術更富多樣性和獨創性,也對我國陶塑藝術作出貢獻。然而,當今石灣微塑技藝卻面臨後繼乏人的困境,為了讓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能更好地傳承和發展,博物館精心策劃「指尖上的精靈——霍培英微塑作品展」,作為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後的第一場展覽,希望激發年輕人熱愛本土藝術,傳承本土工藝。

據了解,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開放後實行實名預約登記,可通過電話預約參觀,進館觀眾須出示有效證件、健康碼,配合填表登記,並進行體溫測量後方可進館,參觀期間需要全程佩戴口罩。同時博物館限制入館人數,瞬時接待量不超過30人,達到限制人數時觀眾需排隊等候。

人物簡介:

霍培英藝名芷彤,土生土長的石灣人,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從事石灣微塑藝術創作40餘年,是石灣山公微塑藝術的佼佼者。自1978年進入石灣美術陶瓷廠,深得陶塑「四代傳人」劉國成真傳,在多年的藝術探索中,善於運用「縮龍成寸」的藝術手法,創作題材以山水風景、農家風情和歷史人物典故為主,將國畫的寫意手法融入微塑創作中,作品惟妙惟肖、別具一格。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劉鵬飛 通訊員:陳雪蘭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劉鵬飛 通訊員:陳雪蘭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何波  

相關焦點

  • 指尖上的精靈——霍培英微塑作品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休館近4個月,於5月18日有序恢復對外開放,重新迎客。在休館期間,博物館對固定陳列石灣陶藝展廳進行了提升改造,運用新的展陳手法,融入實景展示,加入數位化展示手段,讓觀眾有沉浸式的觀感體驗。
  • 【新春系列】牛More王——牛年生肖微塑陶藝創作體驗活動圓滿結束!
    點擊 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一鍵輕鬆關注為了更好地傳承石灣微塑藝術,提高石灣微塑的知名度和影響力,2月6日上午,
  • 【新春系列】牛More王——牛年生肖微塑陶藝創作體驗活動圓滿結束!
    點擊 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一鍵輕鬆關注為了更好地傳承石灣微塑藝術,提高石灣微塑的知名度和影響力,2月6日上午,
  • 陶瓷微塑的傳承創新路
    此次展覽展出約40名女文藝家的66件作品,其中佛山市女文藝家協會會長夏少麗展出20件陶瓷微塑作品。夏少麗說,在陶瓷微塑道路上走過30年,從傳承到創新,她一直在不懈努力。據夏少麗介紹,這是陶瓷微塑米粒大的陶泥在水分未乾之前,要把它速塑成所需要的人物形象,還要經過1250℃的高溫燒制方能成型。  據了解,夏少麗是佛山人,從小愛好美術,畢業於中國國畫大專。她是高級工藝美術師,是石灣劉勝記第四代陶藝世家傳人,師承微塑大師劉國成。
  • "石灣是個美麗灣"展覽開幕 109件佛山石灣窯陶瓷亮相成都博物館
    (圖片由成都博物館提供)   人民網成都7月17日電(朱虹)7月18日下午,由成都博物館與佛山市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夏日新展——「石灣是個美陶灣」即將拉開序幕,即日起至10月31日,展品將在三層四號臨展廳展出。7月13日,本次展覽的所有文物運抵成都,工作人員經過三天的精心布展,一場極富藝術感、充滿樂趣的文物展即將出現在觀眾眼前。
  • 石灣公仔 | 石灣藝術陶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國家寶藏裡一閃而過的貓咪(在嶽雲鵬部分),它叫石灣窯黃炳塑素胎金絲貓,是清代中後期的文物。 石灣窯在今天的廣東佛山市石灣鎮,明清著名民窯之一。以陶塑和建築陶瓷著稱。始於宋代(亦有一說始於唐),極盛於明清兩代。石灣窯以善仿鈞窯而著稱。廣東石灣窯歷史悠久,風格獨特,以兼收並蓄、善仿善創著稱,是我國制陶史上的一朵奇葩,享有「石灣瓦,甲天下」的美譽。
  • 石灣陶來連,看美陶展裡的紅色經典
    >海上絲綢之路上最受歡迎的「中國製造」7月20日,由大連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佛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大連博物館、佛山市博物館承辦,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協辦的《石灣是個美陶灣》展覽在大連博物館四樓A專題展廳開展。
  • 石灣陶來連,看美陶展裡的紅色經典
    >海上絲綢之路上最受歡迎的「中國製造」7月20日,由大連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佛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大連博物館、佛山市博物館承辦,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協辦的《石灣是個美陶灣》展覽在大連博物館四樓A專題展廳開展。
  • 石灣公仔世家「劉勝記」:六代譜寫百年家族史
    當時石灣公仔的用途為祈福、敬神,題材以仙道佛為主,劉佐潮不甘於製作傳統山公,喜做比山公尺寸大的陶塑作品,他將作品定位平民生活題材,將石灣鄉間市集的民間情趣移植於陶塑作品之上。他塑造的經典之作《拍蚊公》,看似粗俗,神情刻畫入木三分,將這位農民瞪眼、張口、舉手打蚊的瞬間塑造出來,至今仍被收藏界所推崇。
  • 佛山景點之禪城石灣公仔步行街
  • 你家裡擺石灣公仔了嗎?
    世界上的大象擺件千千萬,如此獨特的石灣大象公仔你見過麼?雖然豐富生動的歷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是石灣公仔最早的藝術表現,但當石灣公仔,遇上沉穩雅致的大象,生活也能因此變得不同。採用石灣陶藝,由純手工燒制而成,除了基礎的雕、琢、刻、劃的處理方法之外,還配合流入捏、粘、貼、捺的手法,擁有比瓷雕更有溫情和人性的效果。陶瓷的釉色渾厚,卻不失斑斕,以陶泥胎骨表現獨到質感,真可謂天然去雕飾了。
  • 佛山景點之禪城石灣公仔步行街
  • 精彩展覽陸續上線遊博物館不負好時光
    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    ●地址:兆祥路兆祥公園黃公祠內    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    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是廣東首家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的行業博物館。在休館期間,博物館對固定陳列石灣陶藝展廳進行了提升改造,運用新的展陳手法,融入實景展示,加入數位化展示手段,讓觀眾有沉浸式的觀感體驗。
  • 陶藝文化丨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亮燈,流光溢彩美如畫!
    作為中國陶谷重要一環的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通過練內功、強服務,加強理論研究,加大宣傳的深度和廣度,深化石灣陶藝的品牌效應,提升品牌價值,擴大影響力和知名度。2020年,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獲評「國家三級博物館」的榮譽,博物館的宣教陳列部獲得廣東省「巾幗文明崗」榮譽稱號。新年至,新啟程。
  • 鄉愁裡的廣東——感受嶺南獨特的陶藝瑰寶,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
    很多人都說一些建築的風格似乎沉澱了一個歷史的積澱,很多風情也是擁有著獨特的美麗韻味兒,今天小編想為大家介紹位於廣東佛山石灣,具有南國陶都之稱的一個地方,它一定是以中國最傳統的藝術瑰寶,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過中國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是陶藝,而今天在廣東小編就帶大家去看一看石灣的陶藝,幾乎是聞名於世界的石灣公仔又叫做石灣藝術陶瓷
  • 「世界最大的一對陶瓷浮雕公仔門神」 ,竟然在佛山?
    博物館門上的門神高達2.76米 號稱「世界最大的一對陶瓷浮雕公仔門神」! 你們看是不是石灣最「靚」的仔?
  • 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迎新春系列活動開啟啦
    自2009年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舉辦首屆石灣賀年生肖陶藝展以來,十二年一個輪迴,又逢牛年來到,博物館齊集了將近百款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陶牛、書畫作品展出,展出時間至2月26日。本次生肖展,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專門組織了老、中、青三代陶藝家到佛山市圖書館展廳觀展,以濃厚的生肖陶藝文化為出發點,為廣大陶藝家搭建一個集中展示交流平臺,為石灣賀年生肖陶藝贏得了美譽度和知名度,更培養了一批批承前啟後的陶藝界新人,同時也滿足了人們對生肖陶瓷藝術品的追求。
  • 走進石灣陶瓷博物館,感受陶瓷歷史文化底蘊
    作者:黃彬偉博物館是一個城市的名片,包含著一個城市大部分的文化底蘊。為更了解石灣陶塑技藝的發展歷程,為接下來調研工作的開展奠定紮實的歷史文化基礎。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南夏」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線下隊員於2020年8月5日到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進行參觀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