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馬利留給隆美爾一張假地圖,誘騙德軍進入「流沙地」

2020-12-10 騰訊網

二戰時,希特勒派遣德軍總司令隆美爾去北非搶奪英國殖民地。隆美爾是一個非常精明的戰略家,他的機械化部隊借著北非的平坦地形大顯身手,打得英軍節節敗退。

半年之後,隆美爾已經逼近阿拉曼防區,距亞歷山大港只有一百多公裡。一旦英軍的阿拉曼防區被攻破,亞歷山大港就直接受到威脅,這可是英軍在北非的最後兩個據點。緊急關頭,正在別處指揮戰爭的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臨危受命,去北非抗敵。

蒙哥馬利仔細分析前期的戰敗因素後,又在辦公室裡畫了一張地勢圖,想來想去,他最後還是對阿拉曼防區採用「輕守重棄」計劃。很快,隆美爾的機械化部隊開始進攻阿拉曼防區,蒙哥馬利只是草草地抵抗幾下就撤退了。臨走前,他居然忘了將那份剛畫的地圖從辦公室裡帶走。

隆美爾佔領阿拉曼防區幾乎沒有付出什麼代價,完全可以乘勝追擊,向亞歷山大港進發,無奈隆美爾在這半年延伸太快,對阿拉曼防區之後的地形並不了解。更何況亞歷山大港是英軍的最後一個據點,英軍一定特別重視,隆美爾覺得也不能輕舉妄動。正在他為此而發愁的時候,突然發現一份意外的驚喜:蒙哥馬利的辦公室裡留著一張英軍作戰地圖。

他拿著這張地圖得意地對部下說:「蒙哥馬利簡直是個笨蛋,派他來抵抗我,簡直是用雞蛋來碰石頭。」德軍上下笑聲一片。隆美爾觀察地圖,了解到蒙哥馬利正在一些沙地上組織防禦,而其中最弱的防禦點就是阿拉姆哈法高地。地圖上顯示,從阿拉姆哈法高地前往亞歷山大港還都是一路硬地,隆美爾心中大喜,這正適合自己的機械化部隊長驅直入。於是,他下令在半夜時分發動進攻,趁英軍還沒有恢復元氣,吞掉他們最後的地盤。

凌晨時分,他們進入地圖上標示的「硬地區域」。情況很快不妙起來,幾十輛坦克、裝甲車和卡車幾乎全都陷進地下,動彈不得、隆美爾下車一查看才發現,這裡根本就不是什麼硬地,而是一片「流沙區」,不僅不適合汽車行駛,就連坦克也無法在上面進退。德軍的機械化部隊頓時癱瘓,將士們只能下來推行。突然,不計其數的英軍從四面八方包圍過來向他們開槍掃射,空中戰鬥機也向德軍進行轟炸。直到這時,隆美爾才意識到那是一張假地圖,而阿拉曼防區是蒙哥馬利有意送給他的,目的只是讓這張假地圖進入隆美爾的視線。

隆美爾悔之晚矣。面對英軍嚴密的地空夾擊,他的機械化部隊喪失還手能力,潰不成軍,倉皇撤退:而蒙哥馬利乘勝追擊,最終將德軍趕離北非,徹底贏得北非戰場的勝利。

(作者:陳雜雜)

(孤山夜雨摘自《北方新報》)

相關焦點

  • 二戰中,隆美爾全權指揮進攻蘇聯,是否有成功的勝算?
    希特勒為了表彰隆美爾的攻擊,破格提拔隆美爾的軍銜為元帥,給予隆美爾十分高的榮譽。 然而在北非作戰後期,英軍名將蒙哥馬利被派往北非對付德軍,隆美爾在阿拉曼戰役中被蒙哥馬利擊敗,德國在北非的作戰行動最終以失敗告終。
  • 間諜頭子用假鈔付小費,導致德軍在北非幾乎全軍覆沒
    厄普勒得到情報,迅速用電報傳遞給隆美爾。因此,隆美爾對英軍的作戰計劃、戰略部署都了如指掌。這就是隆美爾在北非戰場接連獲勝的原因。其實,厄普勒的電報信號英軍早已截獲,可是他們無法破譯,因為厄普勒的密電號碼全是一本英文小說《蝴蝶夢》每頁的第一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蝴蝶夢》很快,厄普勒攜帶的埃及貨幣花完了,便發急電讓德軍司令部給錢。
  • 隆美爾:「大西洋壁壘上」回天無力的「沙漠之狐」
    1939年9月,隆美爾被任命為少將。波蘭戰役期間,隆美爾負責指揮希特勒的警衛部隊。德軍迅速地消滅了波蘭,隆美爾也開始充分認識到坦克部隊和閃電戰的重要性。波蘭戰役之後,希特勒問隆美爾需要擔任何種職務,隆美爾暗示希望指揮一支裝甲師。1940年2月15日,儘管缺乏裝甲作戰的實戰經驗,隆美爾還是被希特勒任命為德軍第7裝甲師師長。第7裝甲師隸屬於霍斯將軍指揮的第15裝甲軍準備入侵低地之國和法國。
  • 西西里島戰役,隆美爾評價中肯
    但對德軍南線總司令凱塞林來說,少了這個累贅,反而更加專注計劃的實施,掩護島上德軍撤退。 然而,讓巴頓擔心的一幕出現了,蒙哥馬利在得到一個師的支援後,防線上的德軍正在緩慢地向後退去。也就是說,他與巴頓的較量沒有停止,最後的勝利屬於誰,都還是未知數。此時,美、英兩軍向前推進變成了一場競賽,終點就是墨西拿。
  • 二戰德軍名將隆美爾在北非的揚名之戰:徵服昔蘭尼加
    深度 摘要:「沙漠之狐」隆美爾,是二戰德軍元帥,也是德軍最著名的將領,在廣大軍迷中人氣極高。他就是在北非戰場上一舉成名,而昔蘭尼加之戰,是隆美爾到北非之後的首戰,就此揚名立威。
  • 隆美爾的防禦失策與大西洋壁壘的幻滅
    到1944年5月20日,隆美爾指揮屬下在不到5個月裡就新敷設了419萬顆地雷,是西線德軍過去3年裡埋設地雷總數的2倍還多;他還命人構築了51.7萬個近海路障,包括防滑翔著陸的粗大木樁、詭雷和四面體,防坦克的鋼鐵路障與陷阱,當然還有成千上萬的地堡、支撐點和機槍火力網,以及他在北非時就常使用的假陣地。
  • 指揮僕從軍的德軍將領?隆美爾患了胃潰瘍,還有觸雷和心臟病的
    只不過,似乎德國人在運用僕從軍上經常出現問題,很多時候這些僕從軍非但不能幫忙,還會給德軍添亂子,一場巨大的失敗就由此而來,甚至於還會殃及指揮僕從軍的德軍將領,讓他們背上巨大的黴運。那麼歷史上那些指揮過僕從軍的德軍將領,他們的結局都是怎麼樣的呢?一、胃潰瘍的隆美爾在諸多倒黴蛋裡,最出名的可能是德國三大名將之一,號稱沙漠之狐的埃爾溫·隆美爾。
  • 二戰時期,九大元帥排行,第九是個日本人,隆美爾僅排第三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蒙哥馬利率第3師隨同英遠徵軍橫跨英吉利海峽,進入法國。1940年5月,德軍閃擊西歐時,他與法、比軍隊並肩作戰,後被迫隨英遠徵軍從敦刻爾克撤回英國。
  • 攻防互換,隆美爾的無奈之舉,詳解德軍在阿拉曼戰役中的陣地防禦
    選擇陣地戰,隆美爾的無奈之舉1942年9月2日,德軍元帥隆美爾率領的北非軍團在阿拉姆哈勒法遭到了英聯軍的頑強抵抗,隆美爾的北非軍團在損失了大量裝甲車輛以及油料得不到補充之後,不得不停止進攻,並率軍退到阿拉曼以西的海岸一帶。
  • 納粹元帥隆美爾黃金之謎
    三天之前,隆美爾孤注—擲,用他僅剩的140輛坦克向蒙哥馬利統帥的英軍沙漠部隊發起進攻,企圖扭轉不利局面,結果非但徒勞,而且因此而陷入更加被動的境地。此刻,隆美爾同手下這幾個人商量的是如何處理陸續從各地掠奪來的一大批財寶問題。
  • 二戰德國27位最高戰功勳章獲得者圖傳:埃爾溫·隆美爾
    即便在防禦戰中隆美爾也一樣足智多謀,尤其是在1942年11月初開始的撤退中,大兵壓境的英軍雖佔有陸海空和情報方面的壓倒優勢,卻未能取得任何明顯的成功——隆美爾的非洲裝甲集團軍雖然疲憊不堪,但基本完整地擺脫了蒙哥馬利的追擊,有美軍歷史學家對此曾表示「以任何標準來衡量,隆美爾的這一成功都是令人驚嘆的。」
  • 神秘寶藏:消失的隆美爾財寶之謎
    坐在正中間的正是納粹德國的悍將之一,人稱「沙漠之狐」的隆美爾元帥,他一掃昔目的威風、神情無比沮喪,他周圍的6名親信軍官和一名年輕士兵也好不到哪裡去,一個個像鬥敗了的公雞,垂頭喪氣地坐著原來,隆美爾率領的非洲軍團近來損失慘重,還被蒙哥馬利將軍統帥的英軍沙漠部隊團團圍住。3天前,輸急了眼的隆美爾集結他僅剩的140輛坦克,孤注擲地向同盟國軍隊發起進攻,企圖扭轉不利局面,重新掌握戰場上的主動權。
  • 解析阿拉曼戰役中隆美爾放棄機動作戰的真實原因
    眾所周知,德軍非洲裝甲集團軍司令隆美爾以擅長裝甲機動作戰而著稱,他的外號「沙漠之狐」也是意指其在戰術上靈活多變、擅長機動作戰,他的幾場成名之戰都是通過使用裝甲部隊大膽的運動戰而取得勝利的。德軍防禦部署隆美爾選擇了類似一戰塹壕防禦系統的線式防禦戰術,步兵和炮兵單位沿整條戰線平均展開,在步兵陣地前方是大範圍的箱型地雷陣,這樣在任何試圖突破這條防線之前,必須先在雷場上開闢出一條或幾條安全通道,從而為防禦者爭取到寶貴的反應時間,免遭突襲。
  • 對希特勒的命令不屑一顧,解密隆美爾不為人知的一面
    在納粹德國的所有名將之中,隆美爾也許要算是最幸運的,儘管他的結局是一個悲劇,但他卻在戰場上擁有指揮的全權,可以任意發揮他的軍事天才,這也是其他德軍將領都很羨慕隆美爾的地方。隆美爾出生於德國的符騰堡,1910年7月從軍。一戰時隨軍開赴法國,後又在東線與羅馬尼亞人和義大利人作戰,曾被德皇授予藍馬克思勳章。
  • 從「霸王行動」到「法萊斯口袋」:二戰時期德軍解圍行動始末分析
    第三,從加萊登陸更接近於德國本土,同時一支龐大的登陸部隊將在空軍和海軍的合作下實施機動迂迴有限包抄德軍在低地國家的兵力(雖然從戰略上看這樣做風險太大但並非不可能)。造成這種局面龍德施泰特和隆美爾自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當然還有就是德軍情報部門被盟軍完全玩弄於股掌之間(這已經不是德軍情報部門第一次重大失誤了,早在「巴巴羅薩」行動期間德軍就嚴重低估了蘇軍的兵力)。
  •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三大名將之一 埃爾溫·隆美爾
    隆美爾是在希特勒接管德國後仕途開始上升,他當戰術教官時所寫的《步兵攻擊》引起了希特勒的注意。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隆美爾進入最高統帥部任職,德國軍隊勢如破竹,閃電拿下波蘭。1940年2月15日,希特勒升隆美爾任第7裝甲師師長。
  •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阿爾卑斯山之狐」隆美爾
    1891年11月15日,隆美爾出生於一個中學教師家庭,雖然非普魯士軍事貴族家庭出身,但身體孱弱的隆美爾依然被其愛好軍事的父親送入了德國軍校。 1911年11月,隆美爾從軍官學校比業,一戰爆發後以少尉的身份參加了戰鬥,他轉戰法國、羅馬尼亞、義大利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