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進入主汛期 長江流域降雨預計略偏多(圖)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6月3日,一輛摩託車在貴州安順城區冒大雨出行。當日,我國南方強降雨天氣持續,貴州、江西等地受災嚴重。盧 維攝(新華社發)

  發生大洪水概率高嗎?

  預計長江以南、松遼流域多雨,區域性大洪水可能性增加

  在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情預報中心,一張長江流域的電子地圖上密密麻麻地標註各地水情雨情。

  漢口水文站,監測著長江幹流水情變化。6月3日8時,漢口水文站的水位為21.82米,離25米的警戒水位還有3米多。漢口水文分局局長劉少安介紹,今年長江幹流水位比往年同期要高0.5米。

  「入汛以來,長江流域已出現多次強降雨過程。」長江委防辦副主任陳桂亞說,根據氣象水文預測分析,今年汛期,長江流域降雨將會略偏多,預計6—8月,中遊大部分地區降雨偏多兩成左右,長江防汛形勢不容樂觀。

  在水利部松遼水利委員會防汛指揮中心,輕點滑鼠,流域內江河的汛情等變化即可盡收眼底。松遼委防辦副主任沙瑞華分析,受厄爾尼諾現象持續影響,今年松花江流域可能出現較重汛情。

  國家防辦副主任張家團分析,今年汛情形勢複雜多變,各種不確定因素多,發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增加。預計6月份全國降水量總體上呈現「南北兩頭偏多、中間偏少」分布,主要多雨區位於長江以南地區和松遼流域,其中長江中下遊兩湖水系、廣西桂江、廣東北江、浙江錢塘江、福建閩江等主要江河將發生超警洪水,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大洪水。

  「一面是降雨偏多,另一面是防汛還有薄弱環節,今年防汛形勢嚴峻。」陳桂亞說,長江防汛的薄弱環節主要是中小河流和山洪災害。中小河流河道容納洪水能力有限,從降雨到洪峰時間間隔短,而山洪來得更快,有時就幾小時,人員轉移難度大。

  沙瑞華坦言,松遼流域中小河流防洪基礎弱,標準低,是防洪難題。另外,松花江部分堤防沒有達標,也給今年防汛增加了壓力。

  防洪工程可靠嗎?

  水庫騰庫迎汛,堤防加固升級,科學調度管理洪水

  防汛抗洪,離不開水利骨幹工程。

  尼爾基水庫是嫩江幹流唯一控制性工程。記者在水庫控制中心了解,從5月起水庫加大下洩流量,騰出庫容接納洪水。6月1日起開始24小時防汛值班。

  水庫吞吐能力多大?尼爾基水利水電公司總經理潘安說:「2013年嫩江遭遇類似1998年的特大洪水,尼爾基水庫將入庫洪峰從9440立方米每秒削減為5500立方米每秒,削峰攔洪42%,使嫩江中下遊及松花江幹流洪水從50年一遇減至10到20年一遇。」

  相似洪水,境遇不同。黑龍江省防辦副主任王巖說,1998年大水時,嫩江多處開了口子,一片汪洋。到2013年大水,防守井然有序,幹堤沒有決堤。

  記者了解,隨著主汛期到來,各流域主要水庫水位均已降至汛限水位以下。長江三峽水庫按優化調度方案要求,於6月10日消落到汛限水位,全力騰出庫容迎戰汛期洪水。

  科學調度不是一個水庫單打獨鬥,通過水庫群和梯級水庫聯合調度,統籌安排「攔、分、蓄、滯、排」,實現從「控制洪水」到「洪水管理」轉變。長江委副主任魏山忠介紹,目前,納入長江聯合調度的水庫已從2012年的10座增加到21座。這些水庫總庫容約1000億立方米、防洪庫容360億立方米,是護佑長江安瀾的有力保障。

  針對防汛薄弱環節,水利基礎建設加速。在松花江幹堤肇源縣境內的趙光武大堤上,工人們裝好最後一段混凝土護坡面板。黑龍江三江工程建管局副處長李洪江說:「1998年大水,就是這裡開了口子,當時堤內8萬畝耕地顆粒無收。現在堤防加寬了4米,再加上混凝土『鎧甲』,防洪標準從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防汛踏實多了。」

  去年汛末以來,黑龍江省完成了375公裡三江應急度汛工程建設任務;治理了82條中小河流重點河段,治理河長825公裡;吉林省累計投入應急度汛工程資金1.84億元;嫩江幹堤三項應急工程基本完工。沙瑞華介紹,目前流域形成以堤防為基礎,以大型水庫為骨幹的綜合防洪體系,是松花江、嫩江防汛減災的可靠保障。

  防汛措施能及時到位嗎?

  科學測報充當千裡眼,讓防洪決策更從容

  應對洪水,預報預警及時嗎?

  長江委水情預報中心周新春說,目前長江全流域有7000多個水雨情監測站點,24小時實時監測。這些站點相當於「千裡眼」,水位預報準確率達到99%。通過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利用預測模型判斷將有多少流量進入河道,及時發出洪水預警。

  精準預報為防洪決策贏得時間。「關鍵時間就十幾分鐘!」說起今年5月19日的大水,貴州省貴定縣農莊村農民趙澤高回憶,那天正吃晚飯的村民突然聽到村裡喇叭廣播響起:「大水就要來了,村民趕緊撤離!」他和村民們剛轉移到高處,山洪就下來了,一座4米多高的橋瞬間消失在大水中。

  貴定縣水務局局長唐春華介紹,為防禦山洪災害,全縣建起22個水量監測站和160多個雨水監測站,形成了較完善的雨水報送系統。截至5月1日,貴州省已有1.5萬個行政村設立了防汛抗旱指揮部,基本做到了全覆蓋,實現第一時間預警預報,第一時間轉移群眾,最大程度減少損失。

  在吉林省,山洪災害防治實現了「視頻會商系統到縣」,建設181個視頻監控站、1184個自動雨量站。松遼委主任黨連文說:「先進預報技術科學預測水情、雨情,實現了洪水到來前『先知道、先準備』,這讓抗洪路線圖更加清晰,不再手忙腳亂。」

  張家團表示,隨著水利工程建設不斷加強,我國大江大河的防汛形勢較為平穩。但防汛不能有絲毫大意,要立足於防大汛、救大災、最不利情況準備,打贏今年防汛這場硬仗。記者 趙永平 王 浩

相關焦點

  • 七下八上主汛期是什麼意思、有多少天 為什麼降雨多
    受暴雨侵襲,7月16日重慶市開州區突發山體滑坡;重慶市萬州區因連續降雨多處被淹、部分水深超過兩米,武警重慶市總隊船艇支隊攜帶衝鋒舟、救生衣緊急馳援;武警江西總隊訓練基地官兵也在烈日高溫下在古埠聯圩修復堤壩……當前我國南方地區暴雨未歇,北方也即將進入「七下八上」(7月16日—8月15日)主汛期,如何切實做好準備防汛救災?
  • 7月20日本市進入主汛期 「七下八上」降水將比常年多兩三成
    原標題:今天進入主汛期 持續至下月10日 「七下八上」降水將比常年多兩三成  7月19日下午,市氣象局介紹了2020年主汛期和未來10天的天氣情況。根據預測,2020年主汛期期間,北京的降水預計比常年偏多兩三成。
  • 長江委:2019年長江流域氣象水文年景偏差 全流域需重視水旱災害防禦
    新華社武漢3月13日電(記者黃豔、李思遠)水利部長江委近日召開2019年水旱災害防禦工作動員部署會,根據初步預判,今年長江流域氣象水文年景偏差,在主汛期總體降水量偏多的情況下,呈現上遊少下遊多的情況,中下遊有可能發生嚴重的洪澇災害。
  • 未來十天淮河流域降雨偏多
    根據中國氣象局15日在發布會上的預判,7月20日之後,長江中下遊地區的強降雨趨於結束。就重要河湖的汛情來說,雖然太湖目前仍維持超保證水位,但未來流域降水較弱,有利於水位下降。19日夜間到20日白天,鄱陽湖附近還有一次降雨過程,其幹流來水量大,水位下降比較緩慢。而淮河在22日前還有強降雨過程,幹流防洪風險進一步加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較大洪水。
  • 暈 未來1個月還有7次降雨(圖)
    文/記者石鵬 圖/記者徐國亮    我省第7次強降雨過程的「背影」剛剛遠去,第8次降雨過程又拉開了帷幕。    6月11日,我省有11個縣區下了大暴雨,38個縣下了暴雨,還有36個縣下了大雨。記者從省防總獲悉,6月中旬至7月上旬(6月11日至7月10日),主要降水過程有7次,降水集中期將出現在6月中下旬。
  • 長江流域降雨有多"暴力" 這裡一天下了北京一年的雨
    自6月1日入汛以來,我國長江流域6輪強降雨輪番來襲,平均降水量已經超過1998年同期。接下來,中國天氣網就用一組數字,來盤點一下入汛以來長江流域降雨有多「暴力」。  6輪強降雨輪番來襲 江西局地一天降水量超北京一年  今年6月1日以來,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了6次強降雨過程,分別為6月2日-9日、6月11日-14日、6月15日-17日、6月20日-25日、6月26日-7月2日、7月4日至今。  6月1日-7月7日,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達到346.9毫米,已經超過1998年的331.9毫米,成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二多。
  • 主汛期來臨,長江大通流量超1998年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獲悉,長江來量持續偏多,6月4日8時,長江大通流量已達49300立方米每秒,比1998年同期多15200立方米每秒,南京潮位7.72米,較常年同期偏高1.24米。省水利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防指秘書長張勁松介紹,6月份開始,江蘇進入主汛期;為做好防汛安全,保障人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江蘇已經全面啟動汛期24小時值班制度。
  • 湖南省市氣象部門分析降雨偏多原因 並預測未來一周天氣情況
    今年主汛期為何雨水偏多 省市氣象部門分析降雨偏多原因,並預測未來一周天氣情況 長沙晚報7月12日訊(全媒體記者 張洋子 通訊員 譚萍 羅丹)進入主汛期,湖南雨情兇猛。根據省氣象臺數據,今年截至7月11日,全省平均降水量1087.7毫米,較常年偏多19%,共出現19次較強降水過程,其中15次強降雨過程發生在汛期。入汛以來,全省平均降雨量661.2毫米,較常年偏多4%。為何主汛期雨水異常偏多?這些強降雨過程有何特點?未來趨勢如何?
  • 9月長沙降雨異常偏多!「秋分」至雨水持續
    9月22日進入秋分節氣,預示著將進入寒涼的秋季。湖南天氣十分應景,陰冷的雨下個不停。省氣象臺預計,未來一周省內雨水偏多,在冷空氣和降水的影響下,氣溫偏低,天氣溼涼,秋意明顯。 進入9月以來,湖南大部分地區降雨頻繁。據資料統計,9月1日至20日,全省平均降雨量144.4毫米,位居歷史同期第三高位。
  • 長江中下遊洪水洪峰昨日順利通過漢口江段 
    進入主汛期後,我省逐個組織水庫、山洪和地質災害隱患點周邊居民點,開展應急演練或調度推演,加強巡壩查險,將轉移避險措施落實到鄉、到村、到戶、到人。做預判今年主汛期我省或將旱澇並存入汛至今,全省已有20多條河流發生超警戒、超保證水位洪水,較常年同期偏多1倍以上。多年來,全省75%以上的汛期災害和災損都發生在主汛期(7月和8月),素有「七下八上」之說。
  • 入汛以來377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 長江流域仍有持續降雨
    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當前我國已進入水旱災害防禦的關鍵階段。水利部監測數據顯示,入汛以來,受降雨影響,全國377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較1998年以來同期超警河流數量偏多近八成。其中廣西桂江、湖南湘江資水、福建建溪富屯溪等46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15條中小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
  • 「四川日報」長江防洪「一盤棋」 四川12座大型水庫電站攔下230餘...
    圍繞「預警信息能及時發出去,受威脅的群眾人人收得到」,我省鎖定降雨前後等重點時段、隱患點和景區等重點區域和重點人群,逐村、逐個居民點落實專人和設備,確保預警信息暢通無阻。另一個重點是組織轉移。進入主汛期後,我省逐個組織水庫、山洪和地質災害隱患點周邊居民點,開展應急演練或調度推演,加強巡壩查險,將轉移避險措施落實到鄉、到村、到戶、到人。
  • 主汛期將至 雲南省將全面進入雨季
    人民網昆明6月12日電 (徐前)據云南省氣象局消息,受低渦切變影響,預計6月13至15日雲南省自東向西將出現一次強降雨過程,全省大部有望全面進入雨季,氣象乾旱將得到有效緩解。進入雨季後重點關注強對流天氣不利影響、局地強降水帶來山洪地質災害。
  • 哈市8月降水量預計略多於常年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入汛以來我省天氣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徵,即6月降水多、氣溫低,7月降水少、氣溫高,強對流天氣多發,極端天氣多。預計即將到來的8月份,雨水增多,全省平均降水量要略多於常年。當前,正值「七下八上」主汛期,強對流天氣頻發,我們需關注各種極端天氣可能對我們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
  • 貴州省水文水資源局預測 今年全省河流年徑流量略偏少
    &nbsp&nbsp&nbsp&nbsp貴州省水文水資源局預測, 今年——&nbsp&nbsp&nbsp&nbsp全省年徑流量 將略偏少&nbsp&
  • 大暑撞中伏江南等地衝擊40℃ 東北華北多「暴力」降雨
    本周二(7月23日)進入大暑節氣,我國大部地區將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同時東北、華北等地進入主汛期。「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 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超98年同期 未來3天仍有強降雨
    6月1日至7月13日,長江流域中下遊幹流流域大部面雨量大於500毫米,漢口至九江流域面雨量超過800毫米,超過1998年同期。預計7月14至16日,長江中下遊幹流大部面雨量達50~100毫米,長江上遊幹流宜賓至宜昌段面雨量達40~60毫米。4、近期雨情與1998年同期相比如何?
  • 2020年主汛期黃河上遊降水量偏多26.9%
    圖為發布會現場。青海省氣象局供圖中新網西寧9月29日電 (孫睿)青海省氣象局29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2020年汛期,氣候全省降水量總體偏多12.9%,其中主汛期黃河上遊降水量359.7mm,偏多26.9%,沿黃流域防汛形勢較為嚴峻。
  • 【全國天氣】長江流域強降雨持續 江南華南高溫開啟三伏天
    中國天氣網訊 預計今天(7月16日),安徽、湖北等長江中下遊地區的強降雨仍將持續,四川、重慶、陝西等地的降雨有所發展,局地有大暴雨。
  • 今年暴雨偏多,有原因
    根據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此次來水達到洪水編號標準,「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  鑑於當前長江流域汛情的嚴峻形勢,根據《長江流域水旱災害防禦預案(試行)》規定,長江水利委員會2日11時啟動長江水旱災害防禦Ⅳ級應急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