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降雨有多"暴力" 這裡一天下了北京一年的雨

2020-12-24 中國經濟網

  自6月1日入汛以來,我國長江流域6輪強降雨輪番來襲,平均降水量已經超過1998年同期。接下來,中國天氣網就用一組數字,來盤點一下入汛以來長江流域降雨有多「暴力」。

  6輪強降雨輪番來襲 江西局地一天降水量超北京一年

  今年6月1日以來,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了6次強降雨過程,分別為6月2日-9日、6月11日-14日、6月15日-17日、6月20日-25日、6月26日-7月2日、7月4日至今。

  6月1日-7月7日,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達到346.9毫米,已經超過1998年的331.9毫米,成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二多。

  尤其是7月4日-7日,長江中下遊幹流沿線持續出現暴雨到大暴雨。過程累計降雨100毫米以上覆蓋面積達到117.4萬平方公裡,250毫米以上覆蓋面積也達到了16.5萬平方公裡,相當於十個北京市的面積。

  一組數字看長江流域降雨有多「暴力」 這裡一天下了北京一年的雨

  單點降雨強度同樣驚人。截至7月9日,共有20個國家氣象站日雨量突破7月極值,其中湖北黃梅、江西九江等6個國家氣象觀測站日雨量突破歷史極值。區域站中,江西鄱陽縣蓮花山鄉一天的降水量就高達538毫米,超過了北京常年一年的降水量(532毫米)。

  中央氣象臺暴雨預警連發38天 最多同時發布5個預警

  自6月2日以來,中央氣象臺已經連續38天發布暴雨預警,僅在7月3日06時和10時兩個時次有短暫的解除。

  7月5日-8日,中央氣象臺更是連續4天同時拉響暴雨、山洪災害、地質災害、中小河流洪水、漬澇風險5個氣象災害預警。

  長江幹流監利以下江段全線超警 新安江水庫歷史首次9孔全開洩洪

  受降雨影響,截至7月8日10時,長江中下遊幹流監利至大通江段水位超警0.22~1.06米;太湖水位漲至4.34米,超警0.54米。有54條河流發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超警幅度0.01~7.00米,其中11條河流超保證水位,安徽水陽江,江西西河、昌江上遊幹流及支流建溪水4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

  7月8日9時起,位於浙江建德的新安江水庫開啟9孔洩洪閘,這是新安江水庫建成61年來首次9孔全開洩洪。

  未來十天 長江中下遊貴州等地降雨持續偏多

  中央氣象臺預計,未來10天(7月9-18日),長江中下遊貴州等地降雨仍將持續偏多。雲南西北部、四川東部、重慶、貴州東部、江漢南部、江淮、江南西部和北部、黃淮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累計降雨量有150~300毫米,局地可超過400毫米;上述大部地區累計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5~8成,部分地區偏多2倍以上。而根據水利部的預測,長江中下遊幹流監利以下江段及洞庭湖和鄱陽湖、太湖水位未來還將繼續上漲,防汛形勢非常嚴峻。(策劃/張方麗 數據支持/石妍 審核/劉文靜 劉珺 胡嘯)

(責任編輯:石蘭蘭)

相關焦點

  • 全國進入主汛期 長江流域降雨預計略偏多(圖)
    當日,我國南方強降雨天氣持續,貴州、江西等地受災嚴重。盧 維攝(新華社發)  發生大洪水概率高嗎?  預計長江以南、松遼流域多雨,區域性大洪水可能性增加  在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情預報中心,一張長江流域的電子地圖上密密麻麻地標註各地水情雨情。
  • 水文部門升級發布長江洪水橙色預警
    新華社武漢7月9日電(記者李思遠、樂文婉)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9日18時升級發布長江中下遊幹流城陵磯至南京江段、洞庭湖湖區、鄱陽湖湖區、水陽江洪水橙色預警。水文部門提醒,有關單位和公眾務必注意防範日益嚴峻的汛情。
  • 颱風胚胎登陸我國,長江流域的暴力梅雨要開始了!
    今天(6月18日),我國東南部的廣東東部、福建一帶風雨來臨,說實話,這其實是「颱風雨」。因為在季風爆發狂潮中,季風在南海又搓出了一個颱風胚胎96W,雖然它未能成為新颱風,但颱風胚胎也是有風有雨的。今天上午11點前後,它在廣東南澳登陸並且在今天持續影響廣東東部和福建沿海。
  • 暴力!破極值!大數據復盤2020年梅雨季
    中國天氣網訊 2020年的梅雨季已接近尾聲,這是一次必定被記錄的雨季:雨不停地下,無數的紀錄被打破,更有無數勇敢的人讓我們溼了眼眶。中國天氣網梳理今年入梅以來強降雨數據及影響,記錄今年不同尋常的梅雨季。
  • 全國天氣預報:長江流域開啟炎熱少雨模式 華北東北多雷雨
    今天(7月29日),長江中下遊強降雨趨於結束,雨一停,炎熱就「上線」,預計明天開始,江淮、江南等地將轉為炎熱少雨模式。而在華北和東北等地,今明兩天依然多陣雨和雷陣雨天氣,局地甚至會有大雨或暴雨出現。
  • 中央氣象臺:未來10天淮河流域多雨 南方降水減弱
    新華社北京7月7日電(記者 於文靜 王希)據中央氣象臺消息,8日,南方地區的降水將進一步減弱,強降水的區域呈片狀分布於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地區、黃淮、江淮及四川盆地等地。未來十天,主雨帶將位於淮河流域,9日至13日淮河流域將出現持續性降雨。
  • 下了多少雨?長江流域降雨60年來最多,水利建設迎來1.29萬億投資
    中央氣象臺專家13日接受採訪表示,6月以來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達到近60年來最多。今年下了多少雨?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介紹,從6月2日至7月12日,中央氣象臺連續40天發布暴雨預警,成為2007年開展暴雨預警業務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由此可見近期南方的暴雨之強」。
  • 入汛以來377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 長江流域仍有持續降雨
    水利部監測數據顯示,入汛以來,受降雨影響,全國377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較1998年以來同期超警河流數量偏多近八成。其中廣西桂江、湖南湘江資水、福建建溪富屯溪等46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15條中小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截至目前,長江中下遊發生1次編號洪水,黃河上遊發生2次編號洪水,珠江流域西江發生1次編號洪水。
  • 又到一年清明時 全國清明節天氣圖出爐!今年哪裡會雨紛紛?
    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介紹,根據預報,今年清明節南方陰雨頻繁,像是四川、重慶、貴州、湖南大部、江西大部、福建大部、浙江南部這些地方都將出現「雨紛紛」的場景;不同於春雨綿綿,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南部、廣東、廣西東部、海南等地的雨勢相對來說更加「暴力」,降雨的同時還伴有強對流天氣,屬於「雨譁譁」區域。
  • 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超98年同期 未來3天仍有強降雨
    主要體現在降雨集中、洪水集中等四方面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介紹,今年汛情特點主要體現在四方面:降雨集中。6月份以來,強降雨都集中在長江、太湖等流域,累計降雨量比常年平均要多5成到1.6倍。尤其在江西婺源,降雨量達1966毫米。「北京年平均降雨量是630毫米,婺源這一個點6月以來已經下了北京三年的雨量。」洪水集中。
  • 夏汛日報:今起三天長江流域迎新一輪降雨 淮河部分河段復漲
    24日起至26日,新一輪降雨將重返長江流域,局地雨勢強勁。未來幾天,西北、西南、江南、江淮將出現一次強降雨過程。水利部23日預計,受其影響,長江上遊將有一次明顯洪水過程,中下遊幹流及兩湖維持高水位,淮河幹流部分河段水位復漲並維持超警。
  • 七下八上主汛期是什麼意思、有多少天 為什麼降雨多
    6月以來,長江流域降雨量410.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48.3%,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長江上遊流域降雨量281.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6%,長江中下遊流域降雨量498.5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64.3%,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太湖流域降雨量535.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88.4%,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3多。
  • 今年汛期河南降雨有多強?多地雨量破歷史紀錄
    今年6月以來,受淮河流域主雨帶南北擺動影響,我省降雨過程多、持續時間長、雨區重疊度高、累計雨量大,局地暴雨洪澇災害較為嚴重,淮河流域出現了多年不見的洪水。6月以來我省降雨有啥特點?入汛時間偏早,暴雨過程多  今年我省於6月11-12日先後入汛,較常年同期偏早8~20天。其中豫南較常年偏早8~9天,豫北較常年偏早18~20天,其餘地區偏早10~18天。6月以來,全省出現9次大範圍降水過程,其中有8次集中在淮河流域。
  • 長江流域防汛難點在哪?未來汛情走勢如何?
    新華社北京7月22日電 題:防汛難點在哪?未來汛情走勢如何?——專家解讀長江流域防汛形勢新華社記者魏玉坤長江流域降雨仍在繼續,防汛形勢依然緊張。針對長江流域防汛難點、未來汛情走勢,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日前進行了分析解讀。長江流域防汛形勢如何?
  • 未來十天淮河流域降雨偏多
    中新網北京7月20日電 根據氣象預報,困擾長江中下遊地區的強降雨終於在20日有所減弱。根據氣象監測,影響中國的主雨帶未來兩天將有明顯北抬,新一輪強降水過程將主要影響江淮、華北、東北等地區,北方的防汛壓力也因此有所增加。
  • 暴雨為啥偏愛長江中下遊?這雨究竟得下到什麼時候?聽聽專家怎麼說
    我國貴州、重慶至長江中下遊地區迎來新一輪強降雨天氣,天像是漏了一樣,在長江流域等地瘋狂地「潑水」,多地降水量破紀錄,河流超警、水情嚴峻。7月7日高考首日,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遭遇50年一遇的洪澇災害,縣城多處洪水上路、嚴重積水、道路受阻。當地高考語文、數學兩門科目不得不延期舉行。
  • 探訪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
    盧氏縣地處河南省西部邊陲,與陝西省的洛南、丹風、商南三縣接壤,橫跨崤山、熊耳、伏牛三大山脈,以熊耳山為界,南部為長江流域,北部為黃河流域。當地嚮導讓我們在此下車合影留念,我們背後就是熊耳山。這是北部為黃河流域的房屋,所謂的分界線只是地理概念,這裡的房屋,民俗生活習慣都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在降水方面,南方的要比北方的降水多。這裡的居民比較少,一般都是獨居戶,居民之間的居住至少要有一公裡,這裡的農作物耕種,都是順山勢而跟耕種。遠處的獨居戶像世外桃源一樣。這裡的房屋都有上百年的歷史。這裡的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休。
  • 長江流域汛情地圖出爐 一圖看清未來哪裡防汛形勢最嚴峻
    中國天氣網訊 漢口超警、九江超警、鄱陽湖告急……長江流域汛情牽動人心。目前,長江中下遊水位緩退,但是今天(14日)至16日,新一輪強降雨來襲,今天早上中斷了僅一天的暴雨預警再次上線。中國天氣網獨家推出長江流域汛情地圖,詳解強降雨落區,看哪裡防汛要再次迎來考驗。
  • 長江委:2019年長江流域氣象水文年景偏差 全流域需重視水旱災害防禦
    新華社武漢3月13日電(記者黃豔、李思遠)水利部長江委近日召開2019年水旱災害防禦工作動員部署會,根據初步預判,今年長江流域氣象水文年景偏差,在主汛期總體降水量偏多的情況下,呈現上遊少下遊多的情況,中下遊有可能發生嚴重的洪澇災害。
  • 超級計算機:我國南方將成北半球陸地降雨中心
    ,過去30天裡我國華南和江南是兩個降雨中心,是全國雨下得最多的地方。但很顯然,目前南方的降雨還沒到結束的時候。我國南方大部是亞熱帶季風氣候,這種氣候的典型特徵就是雨熱同期,夏季炎熱多雨,也就是說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我國南方的雨只會是越來越多的。4月16日,來自超級計算機的計算結果也指出我國南方天氣的這個趨勢,未來還是會有很多雨,而且很可能是北半球陸地中雨下得最多的地方,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