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濱海灣新區·灣區1號推介會暨意向客戶籤約儀式舉行。該項目為新區產業發展首開項目,定位為高端現代產業園區,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產商綜合體新標杆。
記者也從推介會上獲悉,濱海灣新區擬制定首批10個十條政策,打造「產業、企業導向更精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更有力,資本更充沛,招商服務體制機制更優」的營商環境
濱海灣新區建設的「一號工程」
濱海灣新區·灣區1號項目分區圖
濱海灣新區·灣區1號作為濱海灣新區的「一號工程」和首發項目,是新區創新發展,最先建成的產業園區。項目佔地面積178畝,分兩期建設,總投資11.1億元。一期企業服務中心於去年8月15日基本建成並投入使用。二期產業服務中心將於9月30日前完工並投入招商運營。
東莞市濱海灣新區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胥豪說,「這裡未來將成為片區的行政商業娛樂文化展示中心,周邊布局OPPO等一大批產業項目,極具發展空間和後發潛力。」
「十條軌道交通,五條高速公路,二個高鐵站,一個港澳碼頭。」濱海灣新區·灣區1號項目區位優勢明顯,未來交通便利。除此之外,先發優勢也是該項目的亮點。陳胥豪介紹,作為濱海灣新區率先落地建成的產業園區,「灣區1號」的入駐企業將率先享受新區有釋放的歷史紅利。濱海灣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坐落在該園區,將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金融一條街聚集著各大銀行金融機構將會為企業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目前,園區特色酒店、智能餐廳、體育公園以及各類生活商業配套正在加緊完善,將使工作生活實現有機融合。
當日項目推介會上,東莞德匯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招穗介紹,除新區管委會入駐辦公以外,清華紫光、德思勤、天安中國、華潤置地等,一批龍頭企業已陸續進駐園區。項目著力打造成為新區重要的現代產業集聚,與創新資源集聚平臺。
濱海灣新區·灣區1號項目效果全景圖
「項目總建築面積約11.8萬平方米,園區內停車位數量771個,其中一期299個,二期472個,園區外高速公路橋底公共停車場設立396個普通車位。」陳招穗說。
針對「灣區1號」項目,濱海灣新區推出三大優惠政策,涵括產業辦公樓租賃政策,酒店租賃政策和商業中心租賃政策。東莞市濱海灣新區控股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周洪兵介紹,前期為吸引企業入園辦公,同時扶持新區企業發展和聚集,濱海灣新區將根據入駐該項目企業情況,採用「租金補貼」或「免租期逐年遞減」兩種方式收取租金。
將高標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歡迎大家來到向海而生,因海而興,萬物勃發,生態優良的美麗濱海灣。」周洪兵說,濱海灣新區給人一種一步一景,移步換景,賞心悅目,流連忘返的感覺。
當天招商推介會上,周洪兵向大家描述了新區生態環境優勢。他說,「在這裡,大家可以觀賞到伶仃洋畔,荷花盛開,櫻花繽紛,無數隻海鳥貼海飛翔,棲息在濱海之上,在交椅灣漫步,映入大家眼帘的是白鷺在荷塘裡翩躚、在櫻花間穿行、在海桑上駐足、在濱海邊覓食、在池塘中徜徉,可謂美不勝收。」
周洪兵介紹,濱海灣新區高標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規劃「一廊三綠心三水系」生態空間格局,納入全省第一批海岸帶保護與利用綜合示範區,環境品質正在全面提升,為企業入駐營造高品質環境。
濱海灣新區成立以後,堅持「高標準規劃、高品質建設、高效能管理」,充分發揮新區「區位優、空間大、環境美、產業強、 定位高、機遇好」的優勢,聚焦「高端製造業總部、發展現代服務業,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基地」三大產業方向,從「零」起步繪就發展藍圖,從「無」開始引進重大項目,截至目前,成功招引了紫光芯雲產業城、OPPO智能製造中心、歐菲光電影像產業、正中科學園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協議投資額達4200多億元,全面掀起新區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熱潮。
擬制定首批10個十條政策
當日推介會上,記者了解到,濱海灣新區擬制定鼓勵企業利用資本市場、促進總部經濟發展、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促進資本招商、促進創新創業人才集聚、促進新型基礎設施發展、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構建高水平開放經濟體系等首批10個十條政策,政策內容涵蓋總部經濟、企業 上市、科技創新、產業發展、資本招商、人才引進、新基建、對外開放等高質量發展全領域。首批政策計劃今年9月份發布,切實形成「產業、企業導向更精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更有力,資本更充沛,招商服務體制機制更優」的營商環境,掀起濱海灣新區招商引資高潮。
全媒體記者 付碧強 馮文彥/文
全媒體記者 付碧強/圖
全媒體編輯 鍾彥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