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樓下另一種紅色杜鵑陸陸續續地開花了。路過時瞄了一眼,哈哈,5枚雄蕊,一定是另外一個新物種。再說,錦繡杜鵑花期已過,早已謝了。
雄蕊5枚
其一,花冠略小一些。單獨看可能感覺不明顯,但我有數據記錄為證(我可是工科生!):這種花冠長度為4-4.5釐米左右,而錦繡杜鵑的花冠長度為5.2-6釐米,而最小的東鵑花冠長度僅為3.5釐米。
花冠比春鵑略小
其二,花萼差別很大。這種杜鵑的花萼非常小,但是有;錦繡杜鵑的花萼很明顯,長1釐米左右;東鵑最奇特,看上去像是沒有花萼一樣,其實是演變成了花瓣。
皋月杜鵑,花萼很小
錦繡杜鵑,花萼存在很明顯
葉型對比:小的是皋月,大的是錦繡
對一般人來說,知道這個是杜鵑可能就夠了。但是,對於一個上癮者來說,樂趣不正來自對這些看似不幹起眼的細枝末節的探尋麼?更何況,以個人的經驗來說,將同屬的不同種進行對比,是提高植物識別能力的最佳方法。
皋月杜鵑的原產地是日本,其種加詞indicum則顯示,為TA取名字的植物學家第一次看到這種美麗植物的地點,多半是在印度。雖然植物的拉丁學名初看上去如天書一般,其實很多詞背後都有故事,比如杜鵑屬Rhododendron,是由古希臘語詞根rhodo-(意為玫瑰)和dendron(意為樹木)組合而成的,意思就是開花像玫瑰的樹,很有意思吧。文章與植物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均為作者原創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