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的妻子西坡拉在割禮上的心結

2020-12-12 信仰的深情

1寫在前面的話

摩西在路上住宿的地方,耶和華遇見他,想要殺他。西坡拉就拿一塊火石,割下他兒子的陽皮,丟在摩西腳前,說:「你真是我的血郎了。」這樣耶和華才放了他。西坡拉說:「你因割禮就是血郎了。」(血郎:血的新郎)。(出4:24-26)

針對本段經文,有信徒提出疑問,為什麼摩西的兒子沒受割禮就要殺作為父親的摩西?

在嘗試回答的時候,就成了以下的答案。不知道不覺間,情景還原著當時的人物和西坡拉的心理世界。有不少結論是根據有限的線索,進行的合理推理得出來的。所以定性為聊天記錄也可以,定性為演習的習作也可以。不是標準答案,不是固定說法,歡迎提供新的線索和反問,好使解釋更加接近原本的意思。

本文的目的除了閱讀本文的故事以外,還在於接觸一種讀經的視角。把自己帶進到聖經的某個故事或者某個人物的世界裡,身臨其境,用我們的心靈和想像力,去使那些模糊的但是卻有跡可循的地方,浮出水面,更加清晰可見。這是一種方法,讓有限的聖經,給我們無限的回味。感受聖經人物的人生和他們的心理世界、信仰世界,與聖經人物的心同跳動。與哀哭的聖經人物一同哀哭,與喜樂的聖經人物一同喜樂。願我們所認識的亞伯拉罕、大衛、耶穌,都有血有肉,甚至觸手可摸。如此,他們在艱難人生中的信仰,會給我們帶來歷久彌新的榜樣和啟發。

2 情景還原

為什麼直等到神幹預,才被迫執行割禮?而不是摩西在孩子第八天就割禮?

摩西那麼敬虔,為以色列人殺那埃及人。大發熱心。為什麼?因為他的日夜相伴的保姆教的好,就是他親媽,一個敬虔勇敢的母親。摩西那麼對信仰熱心,一定會給兒子割禮。

而且摩西如果對割禮無知,估計神也不會用殺摩西這樣的威脅方式。

所以問題就在夫妻意見不同意上了。

我覺得可能是西坡拉肯定知道摩西是受過割禮的,西坡拉肯定覺得這太奇怪了。跟當地的風俗完全不一樣。摩西雖然自稱說是以色列人的家族傳統,而且是來自家族之神耶和華的命令。但是西坡拉會接受這樣的說法嗎?還是其他的可能性才導致了摩西的不完整?總之,無論是哪種說法,西坡拉很可能不認可這個割禮。不然摩西的兒子,就會順利的執行割禮。

「如果我兒子也受了割禮,我兒子光著屁股往外,跟其他孩子一起做迷藏,不受歧視呀。一起洗澡,也能被看見,如果當地有池塘的話。拉個巴巴,孩子們都看我兒子。另外,孩子大了出外一起放羊的時候,男孩子們一起小便,我兒子也會受歧視。兒子會處處受到其他孩子們的好奇和排斥,以為奇怪,疏遠我的孩子,那我的孩子在這裡還怎麼混呀?一定會成為被孩子們排擠的對象。我兒子的名聲傳出去了,以後結婚也難。」

我想西坡拉願意結婚,也是因為不明就裡,不知道摩西受了割禮。婚禮完畢,知道了也晚了,就將就過吧。雖然有這點殘疾,但是畢竟摩西說話做事都有口才,而且從小俊美非凡。又幫助自己趕走了欺壓她們幾個姊妹的其他牧羊人。

所以,西坡拉為了兒子的放羊的前途考慮,竭力阻攔摩西執行割禮。她成功了,估計摩西很愛她,就像亞當很愛夏娃一樣。

如今神出現了,要因為這個事殺摩西,摩西呀,你是男人嗎?你是你家的主人嗎?你兒子不行割禮,不守我的約,是不是不想活了,敢違抗聖旨!

西坡拉見狀,「算了,那麼久的堅持算白幹了,還是摩西的命要緊,我兒子的命運前途就算了,沒了就沒了吧。」於是用一塊石頭,給自己的兒子執行了割禮。

「摩西啊,你真是害慘我了。讓我見我兒子的血。要不是你瞞我,我能同意你這殘疾的傢伙。摩西啊,你就是我親娘呀,就是我的血郎啊。因為你,真倒黴透頂了。」

「我的兒子啊,乖呀,疼不疼呀?都怪你爸,害你這麼慘,非要在亞伯拉罕家族裡受這奇怪的割禮。我殘疾的兒子呀!以後你可咋辦呀?還是找個亞伯拉罕家的女子為妻子吧。」於是......沒有於是。摩西四十歲左右結婚,再出道都八十歲了。兒子也好幾十了。於是,摩西的兒子過了孩子們一個奇怪眼光看待下的童年(不知道割的時候幾歲,也可能不是童年了。

後註:割禮的時候應該這個摩西的兒子還是孩子,因為年齡大了,母親不可能給他行割禮,不好意思呀。)和中年。直到回歸以色列大部隊,摩西的兒子,才發現自己不是醜小鴨,而是白天鵝。這麼多受割禮的人呀,原來自己不是稀有品種,自己的同類男子一二百萬人呢。個個都是奇怪的。大家一起奇怪,也就成為正常了。就如瘋人院,每人都認為瘋人院很正常,外面的人才奇怪呢。

神給西坡拉的政治壓力,讓西坡拉親自執行,就怪不了摩西了。如果摩西下手,就有得吵架了。可見,西坡拉很厲害呀,畢竟放羊的女子強壯有力,性格直爽。結果,妻子自己下手。家庭也保住了,摩西被要求的禮儀也有了。神的出現,問題解決。

可能西坡拉一直不認可摩西作為受割禮之人的信仰價值,直到西坡拉宣告說,如今遇見到神的追殺,不得不心生敬畏,重新理解摩西所說的神,要求割禮的神。「你真是我的血郎了,你在我心裡,真是我受割禮的丈夫了。」西坡拉認可了摩西的受割禮,是來自耶和華神命令的割禮。

後來的時候,摩西要領百姓出埃及過了後海以後,摩西的嶽父那裡把孩子老婆也帶到摩西面前。

【出18:5】摩西的嶽父葉忒羅,帶著摩西的妻子和兩個兒子來到 神的山,就是摩西在曠野安營的地方。【出18:6】他對摩西說:「我是你嶽父葉忒羅,帶著你的妻子和兩個兒子來到你這裡。」

本來摩西是在嶽父家是外鄉人,如今西坡拉在以色列人中成了外鄉人,要經歷摩西所經歷過的在外鄉居住的心路歷程吧。

3 讀經時候的信息整合下的想像力

蔡麗貞說,讀經要有一定的想像力填補空白。但是也不要憑空瞎想。想像力不要和聖經的其他教義衝突,不要和聖經其他的場景衝突,不要和日常常理衝突。

由於聖經的蕪雜性,就是信息量特別的大,各種的社會地理人文的信息,都被像壓縮餅乾一樣,被壓縮在一本書裡。所以在讀經的時候,需要把壓縮餅乾用水泡開。我們為什麼每次都能發現新的東西,就是因為聖經太壓縮了。泡開一點就是新發現。

也正是由於聖經的筆法極其簡練,如果想要深入到當時人的心理世界和信仰世界,就要不斷讀,把心和心思浸泡在裡面,就能看到簡練筆法下字裡行間所隱藏的人心。

為什麼可以用現在的事情來參與到想像力之中?

因為人心相同,罪惡相同,對罪惡的體認相同,被救贖後的心路歷程相同;在人際交往中和社會文化中,各個文化之間語言不同,可能文化風俗不同,但是文化風俗背後的道德價值判斷、是非真假善惡的判斷,都是相同的。

所以,當我們用想像力的時候,適當的使用我們現在的日常經驗,也是合適的。只要不是過分的牽強附會。只要不是惡意的肢解聖經的原來的意思。就算是運用想像力,也是為了使聖經的壓縮性,變得更加形象可體會。

越熟讀聖經,讀經時候的想像力越會在聖經的可允許範圍內運轉,而不是沒有憑據的隨意猜測。可以猜測,但是要用當時的經文狀況,人的心理世界,推理論證。如此做,會否定掉很多過多的想像。

以下是一首為上面的這段,量身定製的短詩,奇文共欣賞,一起欣賞欣賞吧。

4 《想像的翅膀》

讓我們展開想像的翅膀

合理推理

有理有據

在聖經之上的地空飛翔

不要飛向高空

那裡有小鳥

或者與你的翅膀相撞

那樣就兩敗俱傷

不好的下場

保持想像力在低空區域

起風的時候

你也方便回到安全的避風的空港

而你的心也容易回到聖經的故鄉

相關焦點

  • 割禮始於亞伯拉罕之約,此是上帝子民的標記,喻永世不得反悔之心
    公元48年的時候,猶太教會以及初級發展起來的基督教會召開了一次大會,討論了一個決定性的問題,就是外邦人是否需要進行割禮才允許成為他們的信徒。基督教認為外邦人不需要跟猶太人一樣要施行了割禮才允許成為他們的教徒,但是猶太教不接受這一點。
  • 答疑:摩西在路上住宿的地方,耶和華遇見他,為什麼想要殺他呢
    問:出埃及記四章二十四到二十六節,「摩西在路上住宿的地方,耶和華遇見他,想要殺他。西坡拉就拿一塊火石,割下他兒子的陽皮,丟在摩西的腳前,說:"你真是我的血郎了。"這樣,耶和華才放了他。西坡拉說:"你因割禮就是血郎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摩西的三個表記
    耶和華賜給摩西的三個表記很可能各自具有象徵性的意義。杖在埃及是權柄的象徵;蛇是法老的代表,稱為烏拉厄斯(uraeus)的蛇像是他冠冕上最突出的一部分。因此第一個表記的意思,是法老和他的權柄,完全是在神的掌管之下。第二個表記是將皮膚病加在摩西手上。
  • 摩西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
    根據猶太拉比在一本猶大經典《Mirash(米大示)》看到的記載,當摩西逃離法老(出2:15),到達米甸之前,摩西先逃到埃及南方的古實(Cush)。那時他還是一個年輕人,他先是為古實的國王服務,在國王死後,摩西被任命為國王,但是必須娶前王的遺孀為妻。摩西拒絕與她同住並一起敬拜古實的偶像,所以選擇離開,後來才到米甸,娶了米甸祭司的女兒西坡拉。
  • 以色列早期同盟戰爭中,祭祀與「割禮」的誕生及發展源流
    蓋達(gedah),亦即集合起來的軍隊,在底波拉之歌裡以及在對抗便雅憫的聖戰裡,直接被稱為「上帝的兵丁」。隨之而來的首先是種種儀式上的歸結。在對抗非利士人的時代裡,根據撒母耳的傳說,可攜式的野戰神龕(「上帝的約櫃」)被帶進軍營裡,並且根據包含在祭司傳說裡的一段話,上帝在儀式性的懇求下,自約櫃中-無論是作為他的容器也好,或作為他的寶座也罷一起而引領軍隊,同樣的,戰爭結束後則再度歸回原位。
  • 《摩西五經》:神性與人性——摩西的雙重人格
    奴隸與王子摩西的出身是文學作品中一個很典型的文學形象——河海漂流棄兒,諸如中國傳統名著《西遊記》中的唐三藏,雖出身低微,但卻有非凡的成就。摩西在漂流過程中被法老的女兒,埃及公主救下並作為王子被撫養長大,並取名摩西,意思是「因我把他從水中拉出來」。
  • 為何猶太人仍在延續行割禮的傳統?上帝的旨意至今無人敢打破
    《聖經》中的割禮,是神與人所立約的記號。對猶太人而言,割禮是神聖的,在休息日的時候,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停止,但割禮儀式卻仍要進行,如果沒有進行,便會違背摩西的律法。而關於割禮的故事,在《聖經:神賜亞伯拉罕之約》中有過詳細的講述:因著人類帶著原罪,與同伴間產生了嫉妒、怨恨,整日開始了殺戮而讓上帝對人類感到失望,於是他便親自來救人,這是他給人類的唯一出路。他從全地中選中了亞伯蘭(即亞伯拉罕),告知他這份偉大的救贖工作。上帝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
  • 心塞又心累,論聖經人物,誰有摩西悲催?
    到這裡,你要說耶和華神眷顧摩西,喜愛摩西,都是可以的,但是接下來摩西在回埃及的路上,就發生了一件讓人摸不著頭腦的事:「摩西在路上住宿的地方,耶和華遇見他,想要殺他。」這叫什麼事呢?原來耶和華神怪摩西沒有給兒子行割禮,所以要殺了摩西。
  • 摩西的冒險之旅,一位神的指引,四個女人和三個男人的推動
    希伯來人在埃及歌珊地已經生活了四百年,雖然當初是埃及法老看在約瑟宰相的份上賜給了以色列人一塊地方,於是在異國他鄉,以色列人的這四百年當夠了埃及王室的奴隸。是時候出現一個拯救者了。從水裡撿起一個嬰兒的埃及公主貝西亞是一個喪夫的女人,她寂寞,也苦於沒有孩子。
  • 打死埃及人的埃及王子-摩西
    出埃及記二章22節 西坡拉生了一個兒子,摩西給他起名叫革舜,意思說:「因我在外邦做了寄居的。」和所有以色列人不一樣,當以色列人在做苦工,在烈日下流汗挨打被罵時,摩西在埃及宮廷裡過著王子的生活。舊約聖經最前面五本書: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都是摩西寫的,所以稱為摩西五經。這也讓我們明白,為何神要讓他在王宮裡成長,因為他在王宮裡才有可能受到最完備的教育,才有能力寫下這五本十分重要的妥拉Torah (這是猶太人對摩西五經的稱謂)。但是他的骨子裡流的還是希伯來人的血,以色列人也可稱為希伯來人。
  • 文圖解摩西五經
    然而在12章和20章中,因為擔心自己性命不保,亞伯拉罕兩次不認自己的妻子撒拉,而說是自己的妹子。在16章中,在不能生育的妻子撒拉的建議下,亞伯拉罕與使女埃及人夏甲同房,生了以實瑪利。之後,在神的應許下,才與撒拉生了以撒。當然,亞伯拉罕這兩個妻子隱藏著很深的象徵意義,這隻有到新約中才能知曉。在15章和17章中,神賜給了亞伯拉罕兩個應許。一個是後裔要像天上的星星一樣繁多,另一個是後裔要寄居別人的地。
  • 摩西埃及的政治領袖,她的「摩西法」包括「十戒」影響深遠
    歷史上沒有誰能夠像摩西那樣,擁有如此眾多的崇拜者。 摩西,他的名字來自埃及語而不是希伯來語,意思是「兒童」或「兒子」(摩西在希伯來語的意思是:從水裡拉上來。因為當時摩西還只是一個嬰兒,被裝在籃子裡,法老的女兒把摩西從水裡救了出來,所以為他取了這個名字)。摩西是在舊約聖經的出埃及記等書中所記載的公元前13世紀時猶太人的民族領袖。
  • 從水中拉出來的摩西
    進入第2章讓我們看到上帝所預備的拯救者——摩西,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因為上帝聽見了以色列的哀聲,紀念祂與列祖的約,因此上帝就興起摩西,預備拯救祂的子民。由於法老的逼迫,所以以色列人家剛出生的男孩都要被殺掉。
  • 關於聖經裡的人物,摩西的早期經歷和主要事跡
    摩西的母親把剛出生的寶寶藏了3個月,然後把寶寶放在尼羅河谷的柳條籃子裡。這個嬰兒哭了起來,被法老的一個女兒救了出來。摩西的妹妹米利暗看見法老的女兒抱著孩子。米利暗上前問公主,她是否願意為嬰兒找一個希伯來奶媽。公主同意後,米麗婭姆就去取柳夫子來。摩西在宮中長大,是法老女兒的養子,但他長大後去看望自己的子民。
  • 女性割禮,令文化相對主義和普世人權產生牴牾
    臺北光復書局的《大美百科全書》中稱它起始於古埃及法老時期,木乃伊的女乾屍上有受過割禮的痕跡,金字塔中還有關於割禮的壁畫。       「割禮」有男女之分,古埃及人認為「女性割禮」使女性清潔、衛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女人的性慾,保持對丈夫的忠貞。因此,古埃及於公元前1400年左右便大規模施行「割禮」,漸漸地成為一種象徵女性堅貞的習俗。
  • 【原創】女性割禮,習慣法的虐殺
    在學校裡,男生成績普遍不如女生;在社會上,越來越多的女性做出了自己的事業,甚至女性擔任國家領導人的比例也在上升。 但是,仍然不可否認的是,我們仍然處於男性主導的社會。女性仍然受到來自各方面的不平等對待。 重男輕女的現象仍然存在,當懷孕後發現是女嬰時會選擇做掉,或者生女孩會遭到婆婆的嫌棄。
  • 印尼男孩集體割禮被疼哭 女性割禮被稱陋習
    近日,印尼男孩集體割禮引起人們關注。割禮是信仰伊斯蘭教各民族通行的重大人生禮儀,屬於「聖行」。印尼男孩集體割禮,不少小孩在現場疼的哭了起來。據悉割禮不僅是穆斯林獨有,在非洲不少地方都存在割禮現象。相比男性割禮,女性割禮顯得更加不人道。甚至不少人認為女性割禮就是一種陋習。
  • 難以捨棄的非洲女性割禮和中國人的探索
    小編送上步步的紀錄片《步步走非洲肯亞篇——馬賽人的割禮》下集,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哇~11歲非洲少女為躲避割禮而逃,步步走非洲之馬賽人的割禮3曾被割禮場面嚇跑,後冒險救人,步步走非洲之馬賽人的割禮4化「繭」成「殘蝶」女性割禮是在沒有醫療目的、沒有醫療設施的情況下,用刀片將十幾歲女童外陰割掉的行為。
  • 穿越聖經:出埃及記(5)神吩咐亞倫幫助摩西、摩西和亞倫請求法老允許以色列民去曠野敬拜神,卻遭到拒絕(出4:27-5:23)
    上一次節目,我們研讀與分享了出埃及記3:21-4:26的內容,讓我們先來重溫一下。出埃及記3:21-22講述神告訴摩西,神會與摩西及以色列民同在,並使他們在埃及人眼前蒙恩,而且以色列民將會奪去埃及人的財物。這個應許在出埃及記12:36得以應驗。由此可見,神是守約信實的,真正恩待以色列人的,不是埃及人,乃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