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霞古道多名勝

2020-12-15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步道名稱:仙霞古道(精華路段)

        地 址: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

        長 度:15公裡

        線 路:保安村(戴笠故居)-仙霞嶺

        -廿八都-楓嶺關

        難 度:★★★

        強 度:★★★

        景 觀:★★★★

        文 化:★★★★

        綜合得分:★★★★

        適宜人群:徒步零基礎人群

 仙霞關,曾經的烽火雄關,如今依舊氣勢磅礴。

        仙霞古道自古出名勝。它始建於唐代,囊括了仙霞關、江郎山、浮蓋山、戴笠故居、廿八都古鎮等自然與人文交融的景點。名勝古蹟如此集中在一條古道沿線,這在國內也很罕見。

        古道北起浙江江山,南抵福建浦城,全長120.5公裡,江山境內75公裡,浦城境內45.5公裡。仙霞古道是兵家必爭之三省要塞、重要的商旅之旅、詩詞之路,在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理位置。徐霞客、白居易、王安石、陸遊、楊萬裡、朱熹、辛棄疾等文豪,都先後來過仙霞古道,寫下了300多篇詩詞。

        仙霞古道寬處有4米,窄處不到1米,最陡峭處坡度約70度,歷經千年,在江山市仙霞山沿途,仍有約15公裡古道保存完好。

        仙霞山群山環抱,沿途森林茂密,古樹參天,不僅名勝古蹟多,且自然景色美,有世界自然遺產江郎山,中國七大名關之一仙霞關,歷史文化名鎮廿八都等。

 仙霞古道,聯結著歷史、現在與未來。

        從保安到仙霞嶺這段山勢平緩。過仙霞關,拾級而上,石砌路大而寬,但路面不平,難以行走,再往上古道呈現「之」字形,曲折盤繞,行走更為吃力。往上再拐幾道彎就到了仙霞關頂。「嶺頭雲散丹梯聳,步到天衢眼更明。」朱熹詩中的「天衢」,指的正是仙霞關頂。登臨雄關之巔,舉目遠望,遠山近嶺,層巒疊翠,疑在畫中。

        耗時近兩個小時,走完仙霞關到小竿嶺這段保存最好的古道,再去廿八都鎮上看看。穿過潯裡、楓溪等老街,來到楓溪村最南邊的一條廊橋——水安橋。這座重建於清代的廊橋見證了廿八都及這條古道的繁榮與蕭條。過水安橋從浮蓋山村再往上爬一段1公裡左右的古道,就到了浙江與福建交界的楓嶺關。

        如今交通發達,古道原本的使用功能已經逐漸消失,但古道所承載的歷史與文化卻越發顯得珍貴。

        可喜的是,江山人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在仙霞關最高點第二關和第三關之間,每天都能看到許多農民在此修葺古道。仙霞古道還被鑲嵌在江山市城市標識中,寓意「千年古道,錦繡江山」。2017年,當地從浙江省林業廳爭取到21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古道修復。古道申遺工作也在進行中。保護仙霞古道,江山人矢志不渝。

       

相關焦點

  • 原始古道仙霞關:古道斜陽話當年
    注意事項:古道保留原始石路,有點小滑。看風景的同時要請注意腳下。  浙江西南部的仙霞古道(古稱江浦驛道)是一條溝通古代錢塘江流域和閩江流域這兩個富庶地區的交通要道,位於浙江江山和福建浦城之間,全長約120公裡,其中江山境內75公裡,浦城境內45公裡,因縱貫仙霞嶺而得名。
  • 仙霞古道,一生必去
    仙霞古道這個地方,最常見的就是仙子口中絢麗如畫的彩霞;最讓人懷念的,是那條古道上連綿不斷、延續千年的絲綢(仙霞古道:「海上絲綢之路」陸上運輸線最重要的路線之一)。起於江山城,達至福建浦城,一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鳥語花香,雖說是歷經千年風雨的古道了,但溼潤的空氣中,永恆不變的是她不減當年的風姿,醉人極了。
  • 仙霞古道:璀璨的詩歌之路
    有造船廠14家,船隻一千多條,碼頭17個,貨運竹筏難以計數,附近村民也大多以船為業,連供遊樂的花船「江山船」也盛極一時。一位在江邊垂釣的老人清晰地記得,即使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公路、鐵路開通前後,清湖碼頭每天仍有幾百條船停泊,桅杆林立,「像箸(方言「筷子」之意)籠裡插的箸一般」。
  • 黃巢大軍開鑿仙霞古道
    原標題:黃巢大軍開鑿仙霞古道仙霞古道闢於血雨腥風的唐朝末年。公元875年,黃巢率領起義軍避開北方唐朝大軍的鋒芒,從安徽橫渡長江,挺進江西,與緊逼而至的唐朝大軍鏖戰,相持時久而不能勝後,再入安徽轉入浙東,在杭州又和紹興起義軍連戰連敗,損城失地,於是欲從浙東由海上去福建。但面對無邊無際的大海,卻無舟船可行,幾十萬大軍眼看走投無路。
  • 古道行 | 由浙入閔記,仙霞古道話滄桑
    而山腳下的清漾村,知道的人就不多。坐落於江郎山北麓的清漾村,自始遷祖毛元瓊(號清漾公,其居住地便以其號命名)由衢州遷來此地,已有一千五百年歷史。清漾村全村300多戶村民皆為毛姓,是江南毛氏聚族而居之地。清漾村歷史上曾出過8位尚書,80多位進士。村子三面環山,清漾祖宅位居村中心。
  • 「古道探秘」走進江山 仙霞古道吸引「懷舊之旅」
    「古道探秘」走進江山 仙霞古道吸引「懷舊之旅」 2012年09月21日 15:28:19   浙江在線09月21日訊9月17日,江山市的仙霞古道送走一批戶外運動愛好者。記者從江山市體育局獲悉,9月15日—16日,來自全省各地的70多名戶外運動愛好者參加了由錢江晚報、雪花啤酒等單位和機構共同發起的在仙霞古道舉行的古道探秘系列活動。  據了解,古道探秘系列活動於2010年1月正式啟動,本次仙霞古道的活動是第43站。所有參加者從仙霞關出發,沿仙霞嶺經廿八都、楓林關,最後到達浙閩交界的小村落,全程20公裡,歷時2天。
  • 江山政協助力仙霞古道申遺
    據人民政協報「今年,江山市已完成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仙霞嶺景區詳細規劃》編制、啟動實施仙霞古道整治提升工程,成功舉辦仙霞古道國際徒步大會、成功創建仙霞關國家4A級景區,充分吸納建議案中提出的意見建議並有效落實。」近日,浙江省江山市政協召開常委會議,專題聽取市政府關於「仙霞古道保護與利用」大會建議案辦理情況的報告。
  • 古道行 | 由浙入閩記,仙霞古道話滄桑
    重走這條仙霞古道,成為一些驢友心目中的經典徒步路線。清湖碼頭清湖鎮位於江山市南部,仙霞古道的起點。清湖碼頭一帶水域寬闊,是錢塘江流域最後一個可通行大型帆船的貨運碼頭。清湖鎮水運經錢塘江可直通京杭大運河,陸路越仙霞古道可達福建,是仙霞古道上一個重要的物資轉運站。
  • 江山市舉行首屆仙霞古道山地徒步大會
    昨天上午,江山市首屆仙霞古道山地徒步大會在仙霞關景區舉行,此項活動共吸引了全市及周邊縣市600多位戶外運動愛好者參加。當天,仙霞古道仙霞關段細雨濛濛,但抵擋不住徒步愛好者的健身熱情。參加活動的600多人分為競技和休閒兩組,起點設在仙霞關景區停車場,終點在龍井村,途中要經過仙霞一關至四關,全程近5公裡。隨著發令槍響,100位競技組組員率先出發,爭先恐後地向終點龍井村跑去。500多位休閒組選手緊隨其後,大家一邊運動,一邊欣賞著千年古道的雨中美景。
  • 衢州仙霞關古道等路段入選國家森林步道
    原標題:仙霞關古道等路段 入選國家森林步道 國家林業局近日正式發布了首批5條國家森林步道名單,分別是秦嶺、太行山、大興安嶺、羅霄山、武夷山5條國家森林步道。其中,武夷山國家森林步道包含了衢州江山市的仙霞國家森林公園、廿八都古鎮、楓林關、仙霞古道等。
  • 探村浙江江山|三卿口村,仙霞古道上靜美王氏人家
    位於峽口鎮,一個駐守在仙霞古道上的靜美古村落。在錢塘江水系和閩江水系之間相隔著仙霞嶺,跨越仙霞嶺而溝通浙閩兩地的旱路,則是仙霞古道。千百年來,仙霞古道之上,這一座名為三卿口的村落,見證著古道興衰,演繹著似水年華裡的厚積之美。在三卿口村,王姓約佔全村人口90%以上。
  • 仙霞古道和「書院之城」的功勞
    仙霞古道起初並不叫仙霞古道,它的原稱是江浦驛道。北起浙江江山市,南至福建浦城,史料記載全長120.5公裡,漢代時期黃巢起義軍沿江浦驛道進入福建,從那時起,江浦驛道就成為了新的軍事要塞。
  • 浙江:仙霞古道中的重鎮「廿八都」
    在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地區有一條仙霞古道,是公元878年黃巢起義攻打福建時,在崇山峻岭中開闢的這條古道。北宋時在浙江南部設都四十四個,這個小鎮排行二十八,當地人稱「廿(讀nian)八都」。鎮上有十三種方言和一百四十二餘種姓氏,有「方言王國」和「百姓古鎮」的雅號。
  • 仙霞古道上的一道風景線,浙閩贛三省交通要道,很有時間的滄桑感
    浙江地區的山區古鎮都保存得比較完好,但這也導致了有些千篇一律,徒步仙霞古道之前在廿八都古鎮住了一晚,古鎮很小,其實就是一條街,木結構徽派建築,沒有驚喜。可能因為偏遠的緣故,遊客很少,不過當地民風淳樸,物價公道。茫茫仙霞古道上,仙霞關雖然經歷無數戰事,如今仍存有關門四重。自北而南,分別稱一關、二關、三關和四關,前後相距約1500米。
  • 仙霞關上說仙霞
    汽車沿著江浦公路跑了40多公裡,載著我們來到仙霞嶺下的保安路口。再驅車前行一段山間公路,穿過保安鄉的街道,我們便來到了仙霞關下。抬頭仰望,只見山峽中出現一道石砌關牆,半圓形的關門高3.6米、寬2.6米。關門旁右面的石碑上,刻著「仙霞關」3個遒勁的大字;左面還有一塊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看上去其關卡雖不如長城之雄偉,但兩邊山勢還是非常之險要,真可謂「一夫當關,萬人莫進」。
  • 江山:仙霞古道歷經滄桑米糕香甜樸實 婺劇唱腔獨特江山階見證億年...
    仙霞古道 歷經滄桑 作為仙霞古道上的重要關隘,仙霞關被稱為「東南鎖鑰」、「八閩咽喉」,一共擁有四道關隘,關隘內的古道兩旁,保存著關帝廟、嶺頂亭等古代建築,在這其中,第一關最為堅固。
  • 人間瑰寶——仙霞石柯茶
    最開始接觸仙霞石柯茶,一是因為傾心石柯茶悠久的歷史,二是鍾情於仙霞山優越的地理環境。仙霞石柯茶香揚茶甜,柔潤如驚鴻。茶葉來自中國十大生態茶懸、全國重點茶縣的江山市,在江山地處浙、閩、贛三省交界,位於國家森林公園仙霞嶺山脈仙霞古道旁,擁有多穗石柯基地1000多畝。這裡有原始自然的生態系統,自然形成的抗蟲害的能力,沒有農藥與化學物質的汙染;神奇的北緯30°賦予多穗石柯優越的氣候和地理條件,日照時間和土壤的肥沃造就了石柯茶的獨特的風味。
  • 我市又將新增一家4A景區---仙霞關景區通過資源評估
    下面跟隨小編走進「仙霞關(戴笠密宅)」——這個即將成為我市第五個4A景區感受一番吧。ps:文末有福利哦! 唐末,黃巢大軍在江山和福建之間開闢仙霞古道,明末徐霞客親身踏足並載入遊記。仙霞古道上重要的天然關卡在仙霞嶺,仙霞嶺最高處的關卡便是仙霞關,地處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位於浙江省江山市保安鄉南仙霞嶺上。
  • 七彩長虹 仙霞關 盛世蓮花 衢州又多三家4A級景區
    七彩長虹景區、仙霞關景區、衢江盛世蓮花農業觀光園位列其中。  長虹鄉位於開化縣西北部山區,借開化建設國家公園的東風,名聲漸起,成為近兩年來在攝影愛好者口中的「江南布達拉宮」。  2015年年初,長虹鄉正式啟動4A景區創建。免費Wifi全覆蓋、多國語言的遊覽指示牌……即使是海拔近700米、全鄉最偏遠的真子坑村高田坑自然村,也不忘在景區細節上追求完美。
  • 古道、美食,還有什麼等你來探尋……
    而圍繞著這條仙霞古道,更承載著絕美的自然風光。 楓嶺關古道離江山市區70多公裡,位於江山市廿八都鎮,和福建省浦城縣盤亭鄉深坑村交界處。進入常山縣境,全長30多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