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探秘」走進江山 仙霞古道吸引「懷舊之旅」

2020-12-15 浙江新聞

「古道探秘」走進江山 仙霞古道吸引「懷舊之旅」

2012年09月21日 15:28:19

  浙江在線09月21日訊9月17日,江山市的仙霞古道送走一批戶外運動愛好者。記者從江山市體育局獲悉,9月15日—16日,來自全省各地的70多名戶外運動愛好者參加了由錢江晚報、雪花啤酒等單位和機構共同發起的在仙霞古道舉行的古道探秘系列活動。

  據了解,古道探秘系列活動於2010年1月正式啟動,本次仙霞古道的活動是第43站。所有參加者從仙霞關出發,沿仙霞嶺經廿八都、楓林關,最後到達浙閩交界的小村落,全程20公裡,歷時2天。主辦方介紹,自2010年啟動活動以來的2年半時間裡,他們走過了全省42條充滿歷史滄桑的古道,而此次參加活動的戶外運動愛好者來自杭州、湖州、溫嶺等省內各個地方,「仙霞古道既是我們活動的首站,也是我們的第43站,選擇回到活動開啟的首站繼續我們的『懷舊』之旅,很有意義」。

  參加活動的樂先生參加過古道探秘系列活動的許多站,這也是他第二次走仙霞古道。他說,「仙霞古道作為古代聯繫浙閩的官商道,道路並不驚險刺激,但卻承載了許多歷史和文化,尤其是仙霞關和廿八都古鎮。」

  本次古道探秘活動除了有戶外運動愛好者參加,還有浙江省測繪院的3名工作人員隨行,他們將根據途中收集的各項數據,在之後匯總製作浙江省古道地圖,給更多的戶外健身愛好者提供參考。

  

來源:衢州新聞網-衢州晚報作者:記者 段圓 通訊員 毛武俊編輯:陳麗丹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或電頭為"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浙江在線",並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浙江即時報

相關焦點

  • 江山政協助力仙霞古道申遺
    據人民政協報「今年,江山市已完成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仙霞嶺景區詳細規劃》編制、啟動實施仙霞古道整治提升工程,成功舉辦仙霞古道國際徒步大會、成功創建仙霞關國家4A級景區,充分吸納建議案中提出的意見建議並有效落實。」近日,浙江省江山市政協召開常委會議,專題聽取市政府關於「仙霞古道保護與利用」大會建議案辦理情況的報告。
  • 原始古道仙霞關:古道斜陽話當年
    注意事項:古道保留原始石路,有點小滑。看風景的同時要請注意腳下。  浙江西南部的仙霞古道(古稱江浦驛道)是一條溝通古代錢塘江流域和閩江流域這兩個富庶地區的交通要道,位於浙江江山和福建浦城之間,全長約120公裡,其中江山境內75公裡,浦城境內45公裡,因縱貫仙霞嶺而得名。
  • 仙霞古道多名勝
    仙霞古道自古出名勝。它始建於唐代,囊括了仙霞關、江郎山、浮蓋山、戴笠故居、廿八都古鎮等自然與人文交融的景點。名勝古蹟如此集中在一條古道沿線,這在國內也很罕見。        古道北起浙江江山,南抵福建浦城,全長120.5公裡,江山境內75公裡,浦城境內45.5公裡。
  • 古道行 | 由浙入閔記,仙霞古道話滄桑
    仙霞古道,又稱「浙閔官道」,北起浙江江山,南至福建浦城,全長120公裡,因縱貫仙霞嶺而得名,過去一直是連接浙、閩兩省的交通要道。仙霞古道從江郎山下經過這條古道因戰事而起,卻因商貿而興。它最早由唐末農民起義軍黃巢為了由浙入閩粵而開,至南宋,成為溝通浙閩兩省之間的「七尺官道」。
  • 仙霞古道:璀璨的詩歌之路
    我想,不如激活日漸遲鈍的神經,邁開久未跋涉的雙腿,帶上一顆敏感的心,把深切的目光投向備受各方關注的仙霞古道,去盡情感受千百年來,穿梭往來的軍人、詩人、商人和旅人們的心路歷程。   落葉在輕盈地飄舞,老樹在無聲地訴說。從北至南,走在仙霞古道上,我感覺每一個物體都有著豐富的表情,每一道風景都有著深刻的記憶,每一片山水都有著生動的情節。
  • 仙霞古道,一生必去
    仙霞古道這個地方,最常見的就是仙子口中絢麗如畫的彩霞;最讓人懷念的,是那條古道上連綿不斷、延續千年的絲綢(仙霞古道:「海上絲綢之路」陸上運輸線最重要的路線之一)。起於江山城,達至福建浦城,一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鳥語花香,雖說是歷經千年風雨的古道了,但溼潤的空氣中,永恆不變的是她不減當年的風姿,醉人極了。
  • 古道行 | 由浙入閩記,仙霞古道話滄桑
    仙霞古道,又稱「浙閩官道」,北起浙江江山,南至福建浦城,全長120公裡,因縱貫仙霞嶺而得名,過去一直是連接浙、閩兩省的交通要道。仙霞古道從江郎山下經過這條古道因戰事而起,卻因商貿而興。清漾毛氏祖祠保安鄉戴笠故居江山通往浦城的205國道建設時,基本沿用了仙霞古道的線位走線,現存古道平原地區破壞較嚴重,但山區路段則破壞較輕,其中從保安鄉開始穿越仙霞嶺這一段古道,是仙霞古道保存最無損的一段。
  • 探村浙江江山|三卿口村,仙霞古道上靜美王氏人家
    浙江衢州,江山,三卿口古村。位於峽口鎮,一個駐守在仙霞古道上的靜美古村落。在錢塘江水系和閩江水系之間相隔著仙霞嶺,跨越仙霞嶺而溝通浙閩兩地的旱路,則是仙霞古道。千百年來,仙霞古道之上,這一座名為三卿口的村落,見證著古道興衰,演繹著似水年華裡的厚積之美。在三卿口村,王姓約佔全村人口90%以上。《三川王氏族譜》記載,元朝末年,王氏先祖王國寶從蘭溪雙牌遊獵來此定居。其先祖當年站定遠眺仙霞古道貫穿林木毓秀處,認定此處風水絕佳,於是舉家遷來。
  • 黃巢大軍開鑿仙霞古道
    原標題:黃巢大軍開鑿仙霞古道仙霞古道綿亙於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處的仙霞嶺之中,又稱江(山)浦(城)驛道、浙閩官道,北起浙江江山,南至福建浦城,全長120.5公裡,史稱「入閩咽喉」「東南鎖鑰」,是與劍門關、函谷關、雁門關齊名的中國四大古關口之一。
  • 江山:仙霞古道歷經滄桑米糕香甜樸實 婺劇唱腔獨特江山階見證億年...
    仙霞古道 歷經滄桑 作為仙霞古道上的重要關隘,仙霞關被稱為「東南鎖鑰」、「八閩咽喉」,一共擁有四道關隘,關隘內的古道兩旁,保存著關帝廟、嶺頂亭等古代建築,在這其中,第一關最為堅固。
  • 江山又上央視啦!古道、美食,還有什麼等你來探尋……
    浙江到福建的物資,便要經過仙霞古道。運輸量之大,以至於有了「江山船幫」、「挑浦城擔」這兩個響噹噹的稱呼。到明清海禁,愈發使得仙霞古道成為浙閩乃至中國南北大宗出口物資的重要陸上通道。而圍繞著這條仙霞古道,更承載著絕美的自然風光。
  • 浙江仙霞關古道佐證中原先民入閩「英雄史實」
    >10月4日,由國內和境外十多家媒體和姓氏史志研究人員組成的中原固始根親文化尋親之旅活動團走進地處浙閩贛三省交界的浙江省江山市。當日,沿中原固始根親文化尋親之旅活動團著祖籍河南固始的陳政、陳元光父子及其母親率府兵平叛和增援南下所走路線——浙江省江山市仙霞古道,去追尋他們曾經留下的「足跡」……「江山的仙霞古道是中原先民南遷最為緊密的一條古道,也再次佐證了先民入閩的英雄史實,」河南省固始縣根親文化研究會會長陳學文講解道,「據歷史專家考證和史料記載,中原先民南遷時從仙霞關古道經過,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條親情之橋
  • 江山市舉行首屆仙霞古道山地徒步大會
    昨天上午,江山市首屆仙霞古道山地徒步大會在仙霞關景區舉行,此項活動共吸引了全市及周邊縣市600多位戶外運動愛好者參加。當天,仙霞古道仙霞關段細雨濛濛,但抵擋不住徒步愛好者的健身熱情。參加活動的600多人分為競技和休閒兩組,起點設在仙霞關景區停車場,終點在龍井村,途中要經過仙霞一關至四關,全程近5公裡。隨著發令槍響,100位競技組組員率先出發,爭先恐後地向終點龍井村跑去。500多位休閒組選手緊隨其後,大家一邊運動,一邊欣賞著千年古道的雨中美景。
  • 浙江:仙霞古道中的重鎮「廿八都」
    在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地區有一條仙霞古道,是公元878年黃巢起義攻打福建時,在崇山峻岭中開闢的這條古道。北宋時在浙江南部設都四十四個,這個小鎮排行二十八,當地人稱「廿(讀nian)八都」。鎮上有十三種方言和一百四十二餘種姓氏,有「方言王國」和「百姓古鎮」的雅號。
  • 仙霞古道上的一道風景線,浙閩贛三省交通要道,很有時間的滄桑感
    遊覽過程就是沿著青石鋪成的古道依次遊覽一二三四關,一路需要爬山,一關位於山腳,規模最大,一關至二關之間距離最遠,二三四關接近山頂,之間相距較近,特別是第一道關,雙層關口設計很獨特,也發揮了重要軍事目的。來這裡玩的遊客不多,石塊鋪成的仙霞古道等還基本是原始風貌,站在關卡上想像一下,古代士兵從腳下進出城門,還挺有感覺。
  • 衢州仙霞關古道等路段入選國家森林步道
    原標題:仙霞關古道等路段 入選國家森林步道 國家林業局近日正式發布了首批5條國家森林步道名單,分別是秦嶺、太行山、大興安嶺、羅霄山、武夷山5條國家森林步道。其中,武夷山國家森林步道包含了衢州江山市的仙霞國家森林公園、廿八都古鎮、楓林關、仙霞古道等。
  • 仙霞古道和「書院之城」的功勞
    仙霞古道起初並不叫仙霞古道,它的原稱是江浦驛道。北起浙江江山市,南至福建浦城,史料記載全長120.5公裡,漢代時期黃巢起義軍沿江浦驛道進入福建,從那時起,江浦驛道就成為了新的軍事要塞。
  • 探秘小豐村,品豐蒲茶馬古道上仙草之美
    一條小路默默地伸向遠方,走進大山,把我們帶進了歷史,也帶走了我無限的思念。腳下這條小路就是大名鼎鼎的閩贛古道,這裡其中之一的豐蒲茶馬古道。它從江西廣豐到福建浦城穿越了武夷山崇山峻岭,它也是條充滿歷史烽煙的古道。隨著歷史的變遷,閩贛古道或已廢棄,或湮沒在歷史的荒野之中。行走在小豐村,不經意間還可以尋找到幾段殘存的古道,讓我們對於這裡的過往充滿了好奇。
  • 浙江5條古道賞秋景 賞秋地圖不容錯過
    在「氣溫」施展的魔術下,省內名山秀水的色彩隨光影在眼前流轉,呈現著越發能刺激遊客和攝影師視覺感官的秋日景象——衢州江山的仙霞嶺上,無人照料的山茶在山巒開得極具雅興,蒂落石階的野慄成了今年末班的碩果之一;台州仙居的公盂村,從梯田到竹林,是田園黃到重山青的轉變,亦是大自然對漸變色運用最新的解讀。
  • 浙江50條「最美森林古道」評定
    仙霞古道        本報訊 記者何曉玲 通訊員謝瓊環報導 浙江省林業廳近日公布了「浙江最美森林古道」評選結果,50條古道榜上有名,同時評出        「浙江最美森林古道」評選活動由浙江省林業廳主辦,自2015年8月啟動,吸引了省內外媒體及民眾的熱情參與,網絡評選點擊量達18.1萬多次。經各地自願申報和推薦、公眾投票、專家評審等環節,最終在徵集入圍的100條森林古道中評選出50條「最美森林古道」和3個「十大」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