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微信:ilieyun)深圳】6月15日報導(文/郭楊)
2014年,李紹華來到內蒙科爾沁,這裡大部分本是一處廣袤無垠的黃土沙漠,到現在為止,卻已有了超過10000畝的糧食農作物種植基地。
膳糧米源便是依據這片漫漫黃沙成長起來的農業發展公司,成立於2015年,正如官網的介紹語寫著「沙糧多了,沙漠就少了」,與其他農業製造商不同的是,膳糧米源致力發展沙漠的經濟效益,目前已經成功將14500畝沙地培育種植出大米、綠豆、薏米等穀物,並銷往國內各地。
據獵雲網(微信:ilieyun)了解,其創始人李紹華原本經營著高速公路維護、鋼結構與金屬板房製造三家公司,由於一次賑災活動結識了新中農總經理,後來到奈曼旗白音他拉蘇木希勃圖村新中農公司的試驗田親身試驗水稻項目,並開始決心推進這件經濟治沙雙受益的事情。
沙漠裡種植稻糧,土壤和水都是問題,經過半年的研究時間,李紹華自己研發出了一系列沙漠種植的節水工具、育秧育苗工具、施肥工具與機械設備,並用它們拿到了4項發明專利與17項實用新型專利。
全自動雷射平地機便是李紹華的實用新型專利之一,由於修高速的平地機吃重太深無法工作,便在平地機上安置雷射檢測儀,使刮土鏟支撐杆上的接收器將採集到的信號經控制器處理後控制液壓執行機構,使機器控制刮土鏟上下動作,一天能夠精平整60-70畝土地。
除此之外,李紹華的多項專利技術都應用到了翻沙變土的工程改造中,為提高工作效率,每500畝成立一個合作社,一個合作社由10-20戶農戶組成,一個合作社僅種植一類農作物,實現基地+合作社+農戶+科技的專業化委託推廣種植。
李紹華負責翻田鋤地,開墾荒漠。農戶只管種植作物,無需交租。在分類種植後,膳糧米源再以每畝高出市場價5毛錢到1塊錢的價格從農戶手裡收購,「雖然說產量少,但是利潤率高,而且我們還包銷,不需要農戶自己尋找市場。」李紹華解釋:「合作社每畝收益500-800塊錢,平均每戶增收2-4萬元。」
為了提高銷售產量,自研售糧機成為了膳糧米源的一大銷售渠道,與自動售貨機類似,投放在居民區內銷售三種不同類別的大米,除了自家的沙糧,還包括與武昌農戶合作經銷的普通大米,普通大米售價5.8元或9.8元/斤,沙糧售價29.8元/斤,目前在深圳信託花園、華僑城等地已投放五六臺。
據獵雲網了解,膳糧米源的大米月最高銷售額可達二三十萬公斤,十月進入旺季後,今年流水數據今年有望達成千萬。
膳糧米源目前銷售部已有13人,種植部6人,製造部10人。項目自17年初開始正式運作後即拿到400萬元種子輪融資後,目前希望能進一步融資500萬元,推進產品智能化社區服務,加快未來市場終端佔有量,計劃在一年內在廣州、深圳、珠海三地投放售糧機500臺。
名稱:沙糧
公司:通遼市膳糧米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網頁:http://shanliangmiyuan.com/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