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古巷」之「昌興街」:一個巷子背後的「實業強國」故事……(內有彩蛋哦!)

2021-02-23 微社區e家通廣州北京街


廣衛路上有一座舊式牌坊,牌坊上「昌興街」三個大字十分醒目,下面有一行小字,上面寫著:宣統二年(1910年)—2009年。2009年好理解,這座牌坊可能是09年時建的,然而宣統,則是百年前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的年號。順著牌坊往裡走是一條小巷子,這條巷子有著怎樣的歷史,又藏著怎樣的故事?

請看本期的「羊城古巷」

昌興街


據《廣州市地名志》記載:昌興街,在廣州市政府東偏南,南通中山五路,北接廣衛路,長160米,寬6.2米。


「昌興街」在古時與官署相鄰。明清時期,承宣布政使官署在其左側。到了民國時期,闢路建樓大搞建設,在明清衙門舊址上籌建廣東省財政廳,昌興街一帶搖身一變變成民國時期的經濟、政治中心。老廣對於起地名有自己的原則,其中有一條便是:用房屋原業主的姓名命名。


昌興街地名來源,正因原業主的名字。只不過,這「昌興」二字,不是一個人的,而是源於一對兄弟的名字:「蔡昌、蔡興」。說起這對兄弟,在廣州近代史上大有名聲,據財廳前居委會的工作人員介紹:蔡昌、蔡興是澳大利亞的歸國華僑,也是大新百貨公司的創始人。為了表達蔡氏兄弟對廣州經濟發展做出的貢獻,民國政府在兩兄弟的名字裡各取一字,命名為「昌興街」。


蔡昌 網絡資料圖片

蔡昌蔡興兄弟原籍廣東中山,蔡興少年時就讀於上海,後隨舅父遠赴澳洲,創業成功後,返回香港。蔡昌出身於農家,只念過三年私塾。後來,蔡興從澳洲回國探親,離家時將14歲的蔡昌帶去澳洲謀生。後來,蔡昌主要承擔廣州大新公司的管理任務,是舊時廣州堪稱百貨業翹楚。


網絡圖片


惠愛路大新分店 資料圖片

蔡氏兩兄弟的大新公司在宣統二年(1910年)開設於惠愛路也就是今天的中山五路設立大新分店,(現為新大新百貨所在),是當年廣州最齊全的百貨公司,1918年,蔡氏兄弟又在現在的沿江路建了大新大廈,廣州人分別稱為「城內大新」和「城外大新」。

1938年日本軍隊入侵廣州,城外大新百貨毀於戰火,新中國成立後,廣州政府重建整修城外大新百貨,命名為「南方大廈」,而城內大新百貨在1989年改建,改名為「新大新公司」。

上世紀30年代,廣州的上流社會追求訂製西裝成風,昌興街便成為了那時候製作西裝禮服一條街,專門為達官顯貴製作。後來定製洋服式微,改成了鐘錶鋪和牙醫診所。 昌興街還是當年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雜誌南遷至廣州後的駐地所在,新青年社舊址於2002年9月被列為廣州市登記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的昌興街早已經褪去當年的光芒,也不復昔日的繁華,這裡,更多的是一種老百姓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平淡生活的氣息。當你走進昌興街,看到的是一種平淡而又不失趣味的市井生活,一種歲月的寧靜。


巷內少有的快餐店裡,坐滿了附近上班的一族,人太多桌子也擺到了街上。「老闆,一支汽水同一份隆江豬腳飯」。

秋日正午時分的驕陽灑在巷內民居的民居上,趁著這和煦的陽光,居民把腐竹拿出來掛在並不寬的巷道上曬乾,用作晚上的大餐。

不想吃正餐,也可以嘗試一下巷口地道的傳統美食,豬腳姜。濃濃的醬醋味,離多遠就能聞到,花幾塊錢買上一份,晶瑩剔透的豬皮伴著薑汁入口,既能補充午餐所需的營養,又能解一下對於傳統美食毫無抵抗力的饞。

午飯時間,牙醫診所外門可羅雀,不吃飯怎麼有力氣幫人看病呢?

當你看到這裡時,你會覺得本期「羊城古巷」結束了

其實,本期有「彩蛋」喔!

e家君在走訪時偶然發現,博爾赫斯書店的其中一間分店開在了昌興街上,各位街坊如有興趣可以去參觀、閱讀。


書店負責人黃先生告訴e家君,這家博爾赫斯書店,基本按照原來房屋的結構並未做太大的調整。目前,只有三層用作書店,書店老闆準備在一二樓開設畫廊。書架上的圖書,不分中外,只要是經典的書都會上架,然而市面上的暢銷類書籍則很少進貨。

因為不受市場的波動而影響自己上架的選擇。而且書店本身還有一個特點,會出版一些與法國當代的作家合作出版的書籍,這些書籍在這裡也能買到。這裡的一部分書與藝術緊緊相關,不僅僅只是一個書店。而更多的是追求文化、藝術的一塊淨土。

推薦:沙之書,作者:路易斯 博爾赫斯

每月中15號晚上7點,博爾赫斯書店將會開展讀書會。

有興趣的小夥伴不妨結伴去看看!

這個彩蛋您還滿意嗎?

下期的「羊城古巷」您想知道哪條巷子的故事,歡迎給私信e家君。

本文系原創,如要轉發請註明微社區e家通廣州北京街,違者必究

文/信息時報記者:劉潤澤

圖/信息時報記者:陳文杰

信息時報編輯 嚴直高


相關焦點

  • 羊城古巷 官祿路上觀綠路,青史紅牆訴由來
    漫步在北京街附近的小路上,總能不經意便找到一段隱藏的故事。有的巷路很窄很短,不是住在附近的街坊甚至都少會注意,而它們的歷史卻源遠流長。這一期《羊城古巷》,小e將帶大家走進觀綠路,看看這條不足300米長的小路,又有怎樣的淵源。
  • 跑出「和昌新速度」,興港和昌燃情開啟
    興港和昌·雲庭項目是興港和昌深耕航空港區布局鄭州經開區之後,首次落子鄭州區域外項目,更是以從拿地到開盤6個月的時間,刷新了興港和昌項目的開盤速度。數百名購房者雲集開盤現場,人群潮動,熱力翻湧,首發產品傾城勁銷,向合肥交出了首開去化率84%,認購超3億的靚麗成績。
  • 兩個月穿行500條揚州巷子 六大學生梳出三條古巷遊
    兩個月穿越500條巷子  來自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建工學院6名大二的學生自發地組建了「古巷遊」調研小分隊,花了兩個月,在老城區穿行了500多條蘊含綿長歷史文化的小巷,設計了三條「最揚州味」的古巷遊線路,並在全市範圍內推廣,鼓勵大學生們走進揚州古城,愛上這座城市。
  • 探訪沙灣古鎮古巷:雞膥巷,你聽過嗎?
    番禺區沙灣古鎮始建於南宋,是一個有著800多年歷史的嶺南文化古鎮,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民間藝術飲譽南國。你知道「雞膥巷」嗎? 「錦圍巷」又有什麼故事?近日,廣州日報全媒體小分隊探訪沙灣古鎮古街古巷文化,一街一巷的命名背後有著鮮為人知的故事。
  • 合肥版寬窄巷子:穿街過巷 有古有今
    銀屏街廬陽八景畫廊。(資料圖)罍街。改造後的螞蟻塘巷。(資料圖)撮造山巷,千年古巷變國潮新街。撮造山巷手繪三國壁畫。撮造山巷門面擔當「廬小胖」。蝴蝶巷。北油坊巷。李府巷。寬窄巷子街巷,仿佛總是藏著份神秘與故事。兩牆之間,一段狹長路。
  • 汕頭市澄海區程洋崗村:粵東的古巷古街古港口(組圖)
    程洋崗的面積為1平方公裡,村內面積連池塘為43.5萬平方米。現存的具有傳統潮汕民居特點的古屋,最早建造於宋代。目前保存完好的祠堂有18座、府第33座;書齋31個。其中杏園、梅園、柏廬、松園等4個書齋最為知名,而杏園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清代宰相劉墉親自題寫的「題襟館」匾額,就掛在杏園的書屋正上方,據考證,是清乾隆五十七年劉墉題贈給程洋崗蔡氏的,如今保存完好。
  • 有故事的街!廈門這條街因姑娘而聞名,沒想到竟是......
    廈門,一座有故事的小城恰逢陽光明媚之時踏進一條小小的巷子裡或許就能邂逅真正的慢時光藏在中山路繁華的背後,有著許多其貌不揚的巷子,這些巷子裡真正地生活著老廈門人。今天,想給大家介紹一條有故事的廈門巷子——曾姑娘巷。這條巷子與局口街相連,有很多關於這條巷子的傳說。據悉,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嫻熟的姑娘,人們都稱呼她為曾姑娘。曾姑娘巷東北起大同路,然後路經思明北路,最後和局口街相連,是一條長169.4米,寬2.5米的小巷子。曾姑娘生活在這條巷子裡,賢惠端莊的她卻遇人不淑,沒能嫁給一個有本事的好男人。
  • 千年歸來 古巷新生——無錫益田小婁巷6.30開業
    每個有歷史的城市,都有一段特色的街區,它承載著名人掌故、商賈繁華,是這座城市歷史的縮影,代表著一方地域的生活方式。成都有寬窄巷子、黃山有屯溪老街、張家界有大庸古城、桂林有陽朔西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無錫,有小婁巷。   6月30日,無錫小婁巷歷史文化街區開街。
  • 【特區40周年 · 印象濠江】:【第二十一章】濠城的老街古巷
    古城巷落,是一個城市的縮影,那裡有街坊鄰裡最原汁原味的生活狀態,可以聆聽每一塊石板訴說的老街人文軼事……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濠城的老街古巷」!永寧橋一帶,是當時經營絲織品和日用百貨的城市,蘇杭商人紛沓而至,設立各種商鋪,也把江南傳統的建築風格帶來,石板小路,木樓商鋪,臨水而營,鱗次櫛比,宛然一派水鄉風貌,「蘇州街」之稱由此而來。古街舊影己今非昔比,唯有從一兩戶仍保留著古 樸木板屋面的鋪頭,和那充滿園林意蘊的「蘇州街」三字,想像當年十裡繁華的光景。
  • 人民幣背後最具代表性的風景,你去過哪些?10元背後有「彩蛋」哦
    咱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就是各種面值的錢幣了,錢幣是一個國家的名片,每個國家最具有代表性的東西都會被印在其中。眾所周知,我國每一種面值的人民幣背後的風景各不相同,那麼你們知道這些風景都是哪裡嗎?據說10元背後還有「彩蛋」哦國內最受人歡迎的是什麼?當然是鮮紅的100元紙幣啦。
  • 500條揚州古巷變遷,說不完的舊城故事
    2.仁豐裡——魚骨一樣的古巷仁豐裡是揚城一條較長的街道,700米左右,南起甘泉街,北至三元巷。這條享有盛譽的魚骨狀街巷,至今保持了典型的唐裡坊制格局。"裡"指用十字形的街道劃分居住區四周的圍牆,四面各開一門,稱為"裡門"。
  • 珠寶街 棋盤街 四腳亭…… 有趣的地名 背後都有故事嗎?
    「乾魚街」「鴨子塘」「煙筒巷」「蘿蔔巷」……走在南昌街頭巷尾,冷不防看到這些路標上有趣的地名,都會笑起來。  在上饒,「八角塘」「七裡門」「五桂山」「四腳亭」……一個個讓人看不懂的地名,讓人想打探背後的有趣故事。  「一個地名,或源於歷史,或源於民俗,大多承載著一定的人文。
  • 梅關古道上貴妃悲壯故事,廣東南雄珠璣古巷貴妃塔
    昌之先,為南雄敬宗巷孝義門人。其始祖轍,生子興,七世同堂。敬宗寶曆元年,朝聞其孝義,賜興珠璣絛環以旌之,避敬宗廟諱,改所居為珠璣巷。」珠璣古巷是廣東僅存的宋代古巷,北起鳳凰橋,南至駟馬橋,全長一點五公裡,路面寬四米多,用鵝卵石鋪砌而成。是中國的三大尋根地之一,廣府人的發祥地,易稱「中華文化驛站,天下廣府根源。」
  • 南京這18條老巷子的故事,大多數南京人都不知道!
    一定不能錯過隱藏在城市深處內那些彎彎繞繞的老街老巷對於很多南京人來說窄小狹長的巷子是兒時不可缺少的回憶幾十年如一日的時光鐫刻著歲月的故事一聽糟坊就知必與酒有關聯。相傳這裡是明太祖朱元璋釀酒的地方。當時這裡所釀之酒以香味滿溢而聞名全國,百裡之內都能聞到糟坊釀酒的香味,而所釀之酒更是受到朱元璋的喜愛。
  • 冒嚴寒遊覽哈爾濱關東古巷,去體驗濃濃的關東情和關東味
    我有幸在哈爾濱冰雪節時遊覽參觀了關東古巷,關東古巷位於哈爾濱群力南岸文化廣場內,是一條室內仿古步行街。關東古巷以關東鄉村情、關東城市情、關東少數民族情為主要線索,以「關東藝、關東味、關東情」為主要展示內容,不論是街旁中西合璧風格的建築,還是兩側老東北「民」味十足的雕塑,都展示著哈爾濱早期的民俗歷史文化。 步行街十米高的「撮羅子」引人矚目,這個巨大的「撮羅子」是赫哲族在遊獵時搭建的臨時居所。
  • 和昌集團三遷,「第四大區」成立
    總部所在區位對一個企業的發展重要嗎?答案是肯定的。任何大型企業都不會偏安一隅,遇到瓶頸後將總部搬往資源密集型的城市往往是破局之始。作為在房地產行業打滾多年的媒體人,筆者曾經見過大規模的企業搬遷潮,而目的地往往是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型城市。而在搬遷後,確實有很多企業破局,走上了高速發展之路。
  • 有一種幸福,叫住在八坊古巷裡!
    有一種幸福,叫住在八坊古巷裡!古巷,古指的是歷史,巷指的是生活。所以八坊古巷擁有時光故事和生活氣息。,腳踩過青石板凹凸不平的道路是人來人往的故事走著走著就認識了走著走著,就走進了舊時八坊
  • 文史記憶丨金華11條有味道的老巷子 條條都有故事
    金華腹地,老街、老巷可不少,這些飽經風霜的存在,背後總有言不盡的老故事。據說「四世一品」巷是為了紀念南宋年一個叫王淮的宰相以及他父祖輩三代被追封太傅,因而四代官居一品,他的家族世代居住在鐵嶺頭,後世為了紀念他們,因而對鐵嶺頭附近一條小巷取名為四世一品巷。◆酒坊巷◆酒坊巷,金華古子城(金華的城中城,唐時建)中最出名的一條街巷,因開有戚家酒坊而聞名。
  • 揚州一古巷莫名成「八大鬼宅」 居民:純屬誤會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儘管外界傳得神乎其神,但古巷內生活氣息濃重,和其他老街巷沒有什麼兩樣。巷裡多位居民駁斥了靈異傳言,認為小巷是無辜被「黑」。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實際上,揚州「螺絲結頂」巷已不是第一次被抹上靈異色彩,早在幾年前,網上就有人將它評為「全國十大靈異之地」。古巷「鬧鬼」的事情在流傳過程中,靈異色彩不斷被加重。  記者實地探訪傳說中的「鬼巷」  居民:我們無辜被黑,你一定要幫忙澄清  這條巷子真的有網友說的那麼玄乎嗎?
  • 蘇州的古巷
    似乎巡撫道臺們也不屑於給這樣的街道命名,於是諸如養育巷、潘儒巷、剪金橋巷……這些出自文士百姓之手的街名便被清鮮味遠地叫了幾個世紀。穿堂過巷的路面大抵有三種:青磚鋪的、條石鋪的和碎石鋪的。鋪路的青磚大概與建房用的青磚無二,年頭久了,春天的水氣又足,好像腳下稍一加勁,它便會擠出些許水露來。條石是斜放的,表裡對稱,錯落有致,於是腳下就像是一層層的箭頭,順著你的步伐,蜿蜒消失在小巷的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