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濱州2月14日訊(博興臺 韓世岐)說起煎包,濱州市博興縣最知名的當屬喬莊水煎包,據說在清朝光緒年間就開始製作,也可以算是「百年老包」了。2011年,喬莊水煎包被評為「到山東100種不得不品嘗的美食」之一。
濱州博興縣喬莊鎮喬莊村村民張保元今年60歲,已經整整做了24年的水煎包。在他看來,做水煎包的秘訣就是手法精細,過程嚴謹。發麵,是做水煎包的第一道工序,餡一般是韭菜和豬肉,但韭菜和肉在包成包子之前 是不能混合的,而是單獨盛放。假如兩者混在一起,因為肉裡有鹽,韭菜容易出水,出水後的韭菜就不鮮了。
捏包子時先放上生韭菜,再放醃製好的豬肉,將包子捏成圓柱狀,包子口擰成麻花,包子口向下放在平底鍋裡,然後灌入麵糊水,直到淹沒了包子,再蓋上鍋蓋,猛火急攻,這就是水煎。
等水漸漸乾枯時,改為文火,用油壺繞水煎包根底,注入食用油,包子口用油煎到焦殼,快速滅火,即可出鍋。
出鍋的水煎包是焦黃色,特別是吃到包子的焦殼時,又香又脆,唇齒流香。20多年的製作經歷,經過不斷的對配方進行改良,如今的水煎包,可以說是集合了張保元的全部心血。
張保元告訴記者,「現在年齡大了,不想幹了,讓我的女婿幹,反正是哪裡不行,我給他指點一點,爭取把這煎包來做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43-315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
齊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1個廣播電視頻道的作品均已授權齊魯網(以下簡稱本網)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和使用。未經本網所屬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下屬頻道作品以及本網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繫本網,本網確認後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詳細聲明請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