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安徽日報報導 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是新時代賦予的艱巨任務,也是千百萬人民的熱切期盼。近年來,我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 (安徽)經濟帶,縱深推進「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強力開展長江禁捕退捕攻堅戰等,嚴守汙染物入江「防線」,保護長江生態環境。
保護生態,生態也會回饋。 「十三五」以來,我省長江幹流水質基本穩定達到Ⅱ類。截至2020年11月底,我省長江流域水質優良斷面比例90%,創國家考核以來最好水平。
系統治理,嚴守「三道防線」
——實施沿江1公裡、5公裡、15公裡「三段線」分級管控,推動「十個全覆蓋」
在蕪湖長江大橋東頭,一條綠色的風光帶依水就勢,淺灘、浮島高低錯落,遊園步道在湖心島上蜿蜒。這裡是去年新建成的江東水生態公園,又名朱家橋尾水淨化生態溼地公園。過去,該區域汙水橫流、一片髒亂,是人們不願涉足的汙泥灘。 2019年,溼地公園建設被納入蕪湖市長江大保護項目。 「潛流人工溼地」「生態穩定塘」「中水回用泵站」……隨著項目建設推進,曾經的汙泥灘「變身」風光帶,並承載朱家橋汙水處理廠尾水逐級淨化功能,減少汙染物入江。
江東水生態公園的變化,是我省長江大保護的一個縮影。全面打造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水清」是重點目標之一。長江的汙染,根子在岸上,源頭在流域。從根本上消除長江汙染隱患,要追根溯源、分類施策。我省全面排查整治長江入河排汙口,已完成溯源分類,並實施沿江1公裡、5公裡、15公裡「三段線」分級管控措施,落實「禁新建、減存量、關汙源、進園區、建新綠、納統管、強機制」七項舉措,嚴守汙染物入江「三道防線」。
嚴守「防線」,沿江1公裡以內,嚴把新建項目,整改提升入河排汙口,推動岸線整治,「散亂汙」企業基本完成整改,江水變清了,兩岸變綠了;沿江5公裡以內,推進畜禽養殖場整改,網箱、圍網、攔網「三網」水產養殖設施基本整改達標;沿江15公裡以內,推動企業全部進園區,加快園區汙水集中處理設施和管網建設等。
去年起,我省推動「十個全覆蓋」,實現設區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全覆蓋,實現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集中式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並達標排放,實現重點汙染源和入河排汙口自動監控設備安裝、聯網和運維監管全覆蓋等,從源頭上守住汙染物入江「防線」,促進長江安徽段生態系統健康。
整治「頑疾」,面貌煥然一新
——截至2020年11月底,1747個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逾九成完成整改
在馬鞍山慈湖高新區,全長1.8公裡的尖擔溝從「龍鬚溝」變身景觀帶,獲周邊百姓點讚。尖擔溝中的水流經慈湖河匯入長江。過去,尖擔溝周邊管網設施不完善,企業偷排現象時有發生,加之河底淤泥汙染、水體自淨能力差,致使水質惡化。隨著「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實施,尖擔溝被列為馬鞍山市黑臭水體重點整治對象。相關部門以及慈湖高新區採取雨汙分流、排查排口、清淤駁岸、活水保質等一系列措施對尖擔溝進行治理,尖擔溝面貌煥然一新。
提升生態體系質量和穩定性,整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勢在必行。2019年3月,一場劍指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的「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吹響「號角」。省委、省政府啟動長江安徽段生態環境「大保護大治理大修復、強化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落實」專項攻堅行動,主要負責同志任指揮長,多次採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一線督導整改。
聚焦長江經濟帶警示片問題、中央及省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我省舉一反三大排查,形成「23+80+N」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清單,建立「點對點」「長對長」整改責任網,掛圖作戰、對帳銷號,還一江碧水、保兩岸青山。
各地特別是沿江各市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作為重中之重來抓,採取超常規舉措、超常規力度進行攻堅,尤其注重項目方式推動,實施進園區、納統管、關汙源、生態修復等一大批項目,確保問題真改真見效。
去年起,我省縱深推進「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截至2020年11月底,1747個「23+80+N」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中,已完成整改1597個,佔比91.4%。
十年禁漁,漁民 「洗腳上岸」
——退捕漁船12722艘,3萬多名漁民退出捕魚作業
「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 」2020年12月31日上午10時,隨著一聲指令,馬鞍山、蕪湖、銅陵、池州、安慶沿江5市執法船隊鳴笛出發,駛向相關水域開展執法檢查。
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進入全面禁捕的新階段。根據省農業農村廳通告,長江幹流(安徽段)及其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保護區以外水域,自2021年1月1日0時起,暫定至2030年12月31日24時實行常年禁捕,期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
「十年禁漁」是扭轉長江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的關鍵之舉。去年6月起,我省強力推進長江禁捕退捕攻堅戰。省委、省政府扛起主體責任,多次召開會議部署長江安徽段禁捕退捕。
沿江各地強力推進,截至目前,全省長江幹流安徽段及其8個重要支流、44個水生生物保護區範圍內,共建檔立卡退捕漁船總數12722艘、漁民30421人;實現 「禁捕水域內退捕漁船漁民全部建檔立卡」「退捕漁船全部回收處置」「捕撈證全部註銷」「網具全部銷毀」,漁民全部退出捕魚作業。
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將建立健全「十年禁漁」的體制機製法制,發揮省市聯動、部門協作的優勢,鞏固提升退捕漁民安置保障成果,織密織牢執法監管網絡,加快形成禁捕體系,營造「水上不捕、市場不賣、餐館不做、群眾不食」的良好氛圍,堅決打贏長江禁捕退捕攻堅戰、持久戰。(記者 夏勝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