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同在東方——亞洲古代文明展》在河北博物院13號、14號展廳正式開展。190餘件(套)凝結著亞洲古老文明精華的精彩文物藏品正式亮相。本次展覽將持續開放至2021年2月28日。展覽期間,由河北博物院志願者講解員為觀眾全方位、多角度講述文物背後的故事,每天講解時間分別為10時和15時。
今天,由志願者講解員王娟,為大家講解收藏於日本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的山羊紋帶底座深缽以及來通。
視頻攝製:河北日報記者趙海江 史曉多
山羊紋帶底座深缽。河北日報記者趙海江攝
文物名稱:山羊紋帶底座深缽
年代:公元前3200年左右
收藏地:日本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
簡介:深缽是用質地細膩的陶土製作,旋轉成形後在外表加一層米色的陶衣。該深缽底座與缽身分開製作,再組合為一體。缽身使用黑褐色顏料,以幾何形拼接成的花紋中間繪有一隻山羊,刻意誇大山羊角象徵豐收,羊角中的圓形花紋則代表太陽。
前排自左而右分別為公牛形來通、獨角獸形來通、牛形來通。 河北日報記者趙海江攝
文物名稱:來通
年代:公元前10世紀-公元前8世紀左右
收藏地:日本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
簡介:自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國時代到帕提亞時代,西亞地區誕生過無數以動物為主題的素燒陶器。雖然外形與材質不盡相同,但都屬於酒宴或儀式專用的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