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走親串門的禮數,「客套話」一定要分清,否則就要鬧笑話

2020-12-15 鄉下小土著

農村裡是人情社會,平時的時候沒時間接觸,太久了感情就會生疏,趁著過年的時候都會走親串門,彼此聯絡下感情。走親串門也是農村裡維繫感情的重要一環,不過在這期間難免會說一些「客套話」,都是出於禮節性的問候,顯得也更有人情味。對此一定要分辨清楚,可千萬比較真,否則弄的彼此都會尷尬。

吃了沒,沒吃來我家吃點吧!

在農村裡見面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吃了沒,沒吃來我家吃點」。這一句就是典型的「客套話」,屬於見面之後的關心的問候語。這時候就通常都會回答,「吃了」或者「正做著呢」,可不能傻傻的跑到人家裡去吃飯。一來人家根本沒有準備。二來,做飯都是有數的,去了之後肯定先供著客人吃,到時候自己人就要挨餓了。

類似這樣的話還有許多,比如正在別人家裡做客,趕上吃飯點了。這時候都會問一句,「在這吃點吧」,或者「吃了再走吧」。這也屬於「客套話」,其實是為了提醒你,是不是該回家吃飯了。這時候就考驗「眼力」了,有「眼力」的,客套下就回家了,如果沒有「眼力」的真的留下來吃飯,反而尷尬。當然,如果關係好,就算吃了飯再走也是沒事的。不過大家很少會麻煩別人,自然不會真的留下來吃飯,自家也做飯了,回家吃飯後再聚也是沒事的。

來就來吧,還拿什麼東西

在農村裡過年走親的時候自然不能空著手,多少都要帶點禮品,這屬於禮節。另外來說「禮多人不怪」,帶點禮品更顯得關心。走親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一句,「來就來吧,還拿什麼東西」,說是這樣說,但是禮品還是不能少的。當然親戚之間即使不帶禮物,有沒有禮物沒人真的在意。這屬於真心的話,其實更看重的是其中的感情。但是一年沒有見面,倘若真的不拿東西上門,自己也不好意思。自家親戚雖然不會說什麼,但是鄰裡之間會笑話「不懂禮數」,來看長輩也不帶點東西。

在歇會兒吧

在農村出去串門走親,長功夫不見了,有著說不完的話,這時候通常會忘了時間。看到天色不早要走的時候,對方肯定會說一句,「再歇會兒吧」,來挽留。當然這也是一句「客套話」,可不少看到別人挽留,就再待會兒。除非在這裡吃飯,否則就感覺回家吧。這時候都有自己的事,準備做飯什麼的了,如果在歇著就耽誤人家幹活了。

沒事常聯繫,多打電話

走親戚串門的,要走了,親戚朋友出於禮節肯定送客到大門口,臨走的時候都會說一句,「以後常聯繫,多打電話」。其實呢,大家生活都非常的忙碌,也就過年的時候有時間,平時生活中基本很少有交集。即使現在有電話方便多了,但平時沒有什麼聯繫。除非有什麼事情,比如那個親戚家有人結婚了,這時候才會打電話或者走親通知一聲。

在農村生活中有著許多的「客套話」,這使得人們在交流過程中不至於太過於生硬,多了一些人情味。不過,對於這些「客套話」可千萬不要當真,否則反而使得彼此之間尷尬。

相關焦點

  • 農村講究多,這些「客套話」最好要知道什麼意思,不然容易鬧笑話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講究多,這些「客套話」最好要知道什麼意思,不然容易鬧笑話筆者生活在農村,雖然長時間居住在村裡,但是對於現在農村變化也是頗有感嘆,村裡老百姓的生活自然是越來越好,人們的小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
  • 過年去串門,這3句話要注意,說的是「留人」,實則是「攆客」!
    文/豬友巴巴過年去串門,這3句話要注意,說的是「留人」,實則是「攆客」!小年過後,距離新年就真的不遠了!在農村,時下正是外出打工的農民集中返鄉的時間,當然,有些村民早早的返鄉了,他們免不了要置辦年貨,給父母孩子添新衣,也少不了去走親訪友,或者去鄰居家裡串門嘮嗑。然而,過年走親訪友有很大的講究,比如說禮物拿什麼,要不要留下吃飯,什麼話不能說,這些對於長輩來說「門清」,可是對於年輕人來說卻要父母的指點!
  • 過年在農村串門要注意,說了這3句話,不是留人是攆你走呢!
    過年走親訪友有講究,像是什麼禮物該拿,要不要留下吃飯,見了長輩啥能說,啥又不能說,這些對老人來講,屬於「常識」,但對於年輕人來說,就有點難了。畢竟過年,大家都不會在明面上讓對方下不來臺,說話也都很含蓄,怕傷了別人的心。所以必要的察言觀色還是要的,一定要體會出說話者的本來意思,因為有些話看起來是想「留人」,實際是告訴你「該走了」。
  • 去農村旅遊,4句「客套話」別當真,不然容易鬧笑話
    俗話說「禮多人不怪」,凡是和人相處都要客氣一番,一般來說中國人在社會中呆久了自然而然就懂得了眾多「客氣」的套路了,互相之間形成一種無言的默契,也從而形成了無言的和諧。就像尋常時分,和街坊鄰居、和親戚朋友打交道時,都會拉扯幾句、寒暄一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客套話」。不過有些人在城市裡沒有經歷過這種寒暄,去往外地農村遊玩常常不知道這些套路,鬧了不少笑話。
  • 農村過年走親戚的時候,遇到這些「客套話」不能當真,只能聽聽
    #2020春運#進入臘月就是年,隨著臘八一過,過年的腳步也是越來越近,農村的大集上也開始忙碌和熱鬧了起來,很多村民也都開始從外地返鄉,一年一度的返鄉大潮又將拉開序幕,春運即將開啟,一年一度最大的節日,春季也是我們家人團聚闔家歡樂的節日,這個節日也是我們走親訪友的季節
  • 農村過年串門有講究,這四種情況串門會冒犯人,大家要注意避免
    農村人相互之間很愛串門,大家平時家裡的門基本上都不關,只要家裡有人,就會進去聊聊天,這都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有一些小的情況,大家必須要了解。特別眼下馬上要過年了,大家更需要對這些多了解,不然大過年的搞得大家不開心就不好了。
  • 過年沒年味,走親訪友太累,有些人也想以後不走親就好了
    走親訪友,串門,走親戚是每年過年必備的環節 。也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的風俗習俗,經濟社會發展影響,也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有時間走親訪友互相走動拜年,但是今年由於肺炎病毒傳染,國家禁止大家串門走親戚聚會預防被感染。
  • 我們常說的客套話,這些話可不能當真哦
    這個時候我們聽別人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懂得察言觀色,否則就真的會尷尬不已。下面就看看哪些話不能當真呢。第一句,要不留下來吃個飯再走吧。這是我們生活在最常聽見的一句話。許多時候,我們去朋友家裡有事啊,或者單純的串個門聊聊天什麼的,正好趕上飯點,這個時候基本上主人家都會說馬上吃飯了,要不留下來吃個飯在走吧。
  • 快過年,農村這幾種情況最好不要串門,否則你就「完了」
    在農村,鄰裡鄰居來串門是常見的事,尤其是在農閒的時候。快過年了,常年在城市的人就要返鄉了,串門也多起來。提個醒!快過年,農村這幾種情況最好不要串門,否則你就「完了」!1、大年初一非直系親屬不去別人家串門過春節是每個人開心且重要的活動,按照一些農村習俗大年初一迎回來財神,不是直系親屬是不能來串門的。
  • 農村串門講究多,酒滿敬人茶滿期人,就連客套話也有別的含義
    (註:本文為三農小六子獨家原創內容,侵權必究)農村串門講究多,酒滿敬人茶滿期人,就連客套話也有別的含義。就算不是過年,平常農閒的日子裡農村人也喜好去親戚家串串門,交流交流感情。但在農村走親戚時也有許多講究,例如倒酒要倒滿,而倒茶則不能倒滿杯,因為「酒滿敬人,茶滿欺人。」還有一些話農村人不好在面裡明說,只能通過較為委婉的表達方式來暗示客人,像下面的幾句話你若是聽到了,那最好聰明一點因為主人在暗示你該離開了。1.天不早了,留下吃頓飯吧。
  • 過年走親戚,聽到這3句「客套話」,聽聽就好了,別較真!
    生活在農村,到了臘月裡,返鄉過年成了大家一致的選擇,過年除了陪伴父母,置辦年貨外,最為重要的還是走親戚了。農村是人情的社會,這些年,大家都很忙,也忽略了太多東西,比如說親情。親戚之間,太久沒有溝通,而過年走親戚則成了大家感情維繫的重要一環,因此,很多人會在臘月裡,抽出時間,專門去看看。當然,在走親戚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些 「客套話」,這多半是出於禮節性的,因此,提醒咱大家,別較真,聽聽就好了!一、來逛逛就行,千萬別拿東西了!
  • 過年在農村走親戚,人家常說的這三句客套話,你可千萬別當真了
    過年除了吃餃子、貼春聯以及與之家人團聚外,最常見的事情就是走親戚,這也是我國千百年流傳下來的習俗,全國各地都是如此。一般來說在農村從大年初二開始就要走親戚了,一直到初五才能結束。在短短的幾天內要走遍所有的親戚,時間還是非常緊張的。不過有的地方會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
  • 盤點7種硬核過年不串門的方式?
    大過年的,放放鬆樂呵樂呵,人之常情。但在非常時期,無論麻將館裡扎堆,還是走親訪友聚會,都可能埋下風險。疫情仍呈擴散之勢,別圖一時之快而造成長久遺憾。不串門,不聚會,不扎堆,選擇更安全的娛樂方式,既是保護自己,也是盡公民責任。
  • 這5句客套話,如果你當真了,別人就會說你傻,不懂事
    在人際交往中,你一定要聽懂一點客套話。不然你就會人被人說情商低,被人看不起。所謂客套話,就是你有時候要反著聽。有時候說是,其實是想說不,有時候說不其實是想表達是。如果你沒有聽出來,那就說明你的人生閱歷還是不夠,別人就會覺得你這個人沒有眼色。
  • 人際交往的3句「客套話」,低情商的信以為真,高情商的懂意思
    在人際交往中,大家為了彼此的面子,往往會說一些「客套話」,這些話聽起來好聽,可千萬別信以為真啊,不然會出很多差子,比如以下這3句:一、改天請你吃飯現在偶遇一個老朋友啊,或者很久沒有聯繫的朋友又取得了聯繫,大部分在離開或者結束對話的時候說上一句「改天請你吃飯啊。
  • 離春節不到兩個月,疫情有所反彈,春節還能走親訪友嗎?
    這一確診病例引發網友熱議,於是有網友問:今年春節,會限制走親訪友嗎?我認為春節可以適當走親訪友,當然這要看本地區疫情的情況而定,不過建議65以上有基礎病老人不走親,身體抵抗力差的兒童不串門。12月13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科學家曾光教授表示,春節期間大家可以放心回家過年,但是他提醒返鄉過年也要少室內聚集,少串門。可見,專家也只是建議和提醒,並沒有強行限制大家走親訪友。
  • 過年到親戚家裡吃飯,飯桌上別做這些事,否則連親戚都不喜歡你
    (註:本文內容為小旺仔食記獨家原創,侵權必究)過年到親戚家裡吃飯,飯桌上別做這些事,否則連親戚都不喜歡你。過年期間,大家肯定少不了要去親朋好友家裡吃頓飯,一起熱鬧熱鬧之類的。特別是下面我要說到的4種行為,千萬不要有,飯桌上別做這些事,否則連親戚都不喜歡你。別空手去既然是過年期間嘛,各種人情世故肯定還是必要的。咱們中國人很看重一個禮尚往來。
  • 大多數客套話的背後,都藏著更深的要求
    大多數客套話的背後,都藏著更深的要求。自己都不滿意的東西,就不要拿給別人看。01大多數客套話的背後,都藏著更深的要求說到給人改稿子,編輯遇到的應當是最多的了。其實我們都知道,這是句客套話,和大多數客套話一樣,背後都藏著更深層次的要求。而這些客套話的背後也隱藏了一句:「然後給我刊發出來。」這才是比較關鍵的含義。所以,當一篇稿子到了編輯手中,如果刊發出來,你改或者不改,最終都很開心。一字不動,作者會很驕傲;改得面目全非,作者或許會說:「老師就是老師,出手就是不一樣。」
  • 過年回門有什麼講究,農村新女婿去嶽父家串門,這4個行為要重視
    眼下正值過年時間段,雖然是初三,但是在農村有這樣的習俗不光是初二才允許回門,其實從初二一直到正月的十六,都算過年時間段,所以都是走親訪友的時候,曾有網友諮詢筆者,這新女婿去嶽父家頭一次有什麼講究嗎?當然,農村向來講究比較多,尤其農村老輩人更加重視這些傳統講究,不過現在年輕人由於接觸的事物不同,很多年輕人也比較牴觸老輩習俗,但是迫於現實的問題,又不得不遵守這些傳統習俗,但是很多年輕人對於這些老輩的傳統習俗根本就不了解,那麼問題來了,農村新女婿去嶽父家串門,到底都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這4個行為一定要重視。
  • 「今年過年不串門,串門只串自家門」,在家無聊,你還可以這樣玩
    「今年過年不串門,串門只串自家門」,在家無聊,你還可以這樣玩 2020-01-28 2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