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講究多,這些「客套話」最好要知道什麼意思,不然容易鬧笑話

2020-12-14 羊王

大家好,歡迎來關注作者羊王文章,從不同的角度報導三農。如果想了解更多農村生活,請點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講究多,這些「客套話」最好要知道什麼意思,不然容易鬧笑話

筆者生活在農村,雖然長時間居住在村裡,但是對於現在農村變化也是頗有感嘆,村裡老百姓的生活自然是越來越好,人們的小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每天人們早出晚歸,都在為生活所奔波勞碌著,而對於很多城市裡朋友,近些年也比較關注農村的一點一滴,不光是因為農村發展好了,對於農村傳統還有習俗也頗感興趣。

談到農村習俗,這不得不說農村一些講究,這和農村群眾那種骨子裡的樸實有很大關係,比如在說話上就有很多講究,一個村子的村民基本都互相彼此熟悉,見面也都互相打招呼,可這打招呼該怎麼說也是很有講究的,這也最能體現農村人熱情好客的一面,如果你沒有去過農村,一定要好好看看,尤其接下來筆者要說的這些「客套話」,如果你不懂得是什麼意思,可能還會鬧出笑話。

第一句:都到這了,喝碗水吧!

如果你去親戚朋友家去串門,偶然在他們村裡看到認識的人,難免對方會謙讓的說道「都這了,喝碗水吧!」,這句話也是對方出於禮貌發出的邀請,當然對方也知道你根本不會到他們家裡去喝水,如果你以為真的是對方特別熱情恰好自己確實渴了,並且接受了對方的邀請,那麼恰恰說明你是一個不禮貌的人,如果自己真的口渴寧可自己花錢買也不應該去接受別人的邀請,這是一種很特表達方式。

第二句:「不用了,不用了」

在農村,誰家都有個難處,但是很多人又不好意思開口去找別人幫忙,就比方說,有的人正在房頂往上面搬玉米,恰好你來了看到了這一切,你非常主動的去幫忙,但是往往對方會說「不用了,不用了」這樣非常謙讓的話,其實這句話對方是欣然接受了你的幫助,並不是說不需要幫忙,這只不過是一句客套話。

第三句:「吃了嗎?坐下吃點」

不管是在北方還是南方,朋友之間見面時候除了互相問候,另外最常見的就是「您吃了嗎?」或者說「吃了嗎?坐下吃點」,這也是對方非常禮貌的問候,並且也是關心的語氣,當然並沒有想讓你坐下吃飯的意思,這也是一種委婉的拒絕你坐下吃飯,當然如果你說沒吃呢,別人當然會表示讓你坐下跟著吃。

第四句:「人到這了就行,還拿什麼東西呀」

在農村,這走親訪友再普遍不過了,不管是求人辦事,還是去看望親朋好友,這禮品總歸是少不了的,而對方一般也都是看你所拿的禮品說什麼話,拿得多並且貴重,笑容自然不一樣,並且常說的一句話是「人到這了就行,還拿什麼東西呀」,這也是一句非常明顯的客套話,實則就是感謝你的禮品,那麼你如果空手來的,當然對方的畫風就不一樣的,這會令對方覺得你的不夠重視就來做客。另外在臨走的時候對方也會表示「別都留下,多少拿走點」等等之類的話,也是一種謙讓和客套的話。

第五句:「來了就行,別磕了」

筆者生活在山東,我們這邊還保留著到過年的時候給長輩磕頭的習俗,意思就是拜年的意思,小輩要在大年三十晚上一直到初六之前尤其在除夕這幾個小時裡,小輩要挨家挨戶給長輩磕頭,作為長輩也會非常有禮貌的說道「來了就行,別磕了」,其實心裡甭提多高興了,當然這也不是說不讓你磕了,而只是一種長輩對於小輩的安慰。

在農村這禮數當然少不了,所以對於這些「客套話」如果你真的想要了解農村必須要明白是什麼意思,免得鬧出笑話,可能有些人覺得這是虛偽的一種表現,實則不然,這只是我們農村群眾很樸實的生活方式,即便會鬧出什麼一些笑話,對方也不會責怪。

對此這些農村特有的「客套話」,你們當地也有嗎?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們。

相關焦點

  • 去農村旅遊,4句「客套話」別當真,不然容易鬧笑話
    中國是個禮儀大國,自古以來在說話方面就非常講究。在什麼情況下說什麼話,一方面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家教問題,還能反映出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俗話說「禮多人不怪」,凡是和人相處都要客氣一番,一般來說中國人在社會中呆久了自然而然就懂得了眾多「客氣」的套路了,互相之間形成一種無言的默契,也從而形成了無言的和諧。
  • 農村串門講究多,酒滿敬人茶滿期人,就連客套話也有別的含義
    (註:本文為三農小六子獨家原創內容,侵權必究)農村串門講究多,酒滿敬人茶滿期人,就連客套話也有別的含義。但在農村走親戚時也有許多講究,例如倒酒要倒滿,而倒茶則不能倒滿杯,因為「酒滿敬人,茶滿欺人。」還有一些話農村人不好在面裡明說,只能通過較為委婉的表達方式來暗示客人,像下面的幾句話你若是聽到了,那最好聰明一點因為主人在暗示你該離開了。1.天不早了,留下吃頓飯吧。
  • 過年的走親串門的禮數,「客套話」一定要分清,否則就要鬧笑話
    農村裡是人情社會,平時的時候沒時間接觸,太久了感情就會生疏,趁著過年的時候都會走親串門,彼此聯絡下感情。走親串門也是農村裡維繫感情的重要一環,不過在這期間難免會說一些「客套話」,都是出於禮節性的問候,顯得也更有人情味。對此一定要分辨清楚,可千萬比較真,否則弄的彼此都會尷尬。
  • 人際交往的3句「客套話」,低情商的信以為真,高情商的懂意思
    在人際交往中,大家為了彼此的面子,往往會說一些「客套話」,這些話聽起來好聽,可千萬別信以為真啊,不然會出很多差子,比如以下這3句:一、改天請你吃飯現在偶遇一個老朋友啊,或者很久沒有聯繫的朋友又取得了聯繫,大部分在離開或者結束對話的時候說上一句「改天請你吃飯啊。
  • 去酒店吃鮑魚,服務員問你要幾頭,記住這樣回答,不然容易鬧笑話
    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對於我們來說什麼最重要呢?那當然是吃了,尤其是對於一些愛吃的吃貨們來說,在吃貨的人生態度中,吃就是一種精神,一種態度,一種對於生活的熱愛,對於吃貨來說,沒有什麼事情是一頓吃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兩頓。去酒店吃鮑魚,服務員問你要幾頭,記住這樣回答,否則容易鬧笑話!而在我們的生活中,美食也有很多,許多食物我們都沒有吃過,甚至沒有見過。
  • 農村過年走親戚的時候,遇到這些「客套話」不能當真,只能聽聽
    ,尤其是我們的農村,大年一過的正月裡,也會開啟走親戚模式,大包小包的禮物帶著,去走訪一些親戚,趁著大年的氣息走親戚,也是很多農村過年的習俗,雖然現在年味變淡,年輕人也不愛走親戚,但這樣的傳統在我們的農村,還是必不可少的。
  • 農村結婚習俗:「送親要小,接親要老」是什麼意思?了解下有好處
    農村老話說「送親要小,接親要老」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了解下有好處!文/農夫也瘋狂每年到了年底的時候,農村的辦酒席就迎來了高峰期,有時候一天要去好幾個地方喝喜酒,其中主要是以結婚和喬遷的居多。二來是在年底辦喜酒的習俗由來已久了,何況在年底辦喜酒所購買的一些食材也不容易壞。農村裡辦酒席講究還是比較多的,尤其是結婚這樣的大喜事,雖然現在年輕人好多不懂了,但是有些規矩還是要遵守的,不然是會被讓人說閒話的。在不少的地方現在還有著「接親」、「送親」的習俗,而在接親、送親的時候,也是有講究的,比如老輩人就常說「送親要小,接親要老」,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房屋四周種樹,最好別出現這2種,不僅不吉利,還會鬧笑話!
    在農村生活過,就會知道,其實那裡的房屋四周都是少不了植物的,尤其是在門口,基本家家都會有一棵自己的鎮宅樹。雖然只是一棵樹,但是這些樹,種樹的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講究與說法,它可以反映出人們流傳了千年的風水意識,更代表了廣大人們共同的願景。
  • 農村遷墳講究多:俗語「墳地莫搬,是為不尊」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墳地莫搬,是為不尊」什麼意思?搬墳不好嗎?在農村裡,現在最普遍的還是採用土葬。而喪事在農村裡是有著很多的講究的,規矩也是非常多的。這也是古人一直所流傳下來的,雖然有些也不知道是為什麼,但是大家還會依然照做,不然就會引起別人的議論。同時,這樣也是對逝去老人的一種尊重。
  • 農村白事講究多,「熱孝莫登門,冷棺莫入村」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而在農村裡,講究的是「死者為大」,從古至今都有著一套非常嚴格的喪葬習俗過程,雖然在今天沒有過去那麼繁瑣、嚴謹了,但是依然還是很受重視的,絲毫馬虎不得。城裡有的人說農村的百事講究真多,事實也確實如此,畢竟很多的老規矩不能丟,這也是老一輩人所看重的。當然了,在各地的喪葬習俗也是不一樣的,而這句「熱孝莫登門,冷棺莫入村」就是在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說法。
  • 過年在農村走親戚,人家常說的這三句客套話,你可千萬別當真了
    一般來說在農村從大年初二開始就要走親戚了,一直到初五才能結束。在短短的幾天內要走遍所有的親戚,時間還是非常緊張的。不過有的地方會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農村走親戚的時候大家經常會說三句場面話,但是大家要注意千萬別當真,否則你可就傻透了。第一句,來就來了,還拿那麼多東西。
  • 農村建房選址有講究,俗語「前山要遠,後山要近」是什麼意思?
    農村建房選址有講究,俗語「前山要遠,後山要近」是什麼意思?以前農村裡建房子選址時的講究比較多,老輩人就常說「前山要遠,後山要近」,這話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中國人建房子是非常講究風水的,古人都相信好的風水才能興家,而最理想的建房地址,應該是前有水,後有山。因為房前有水則能聚財,而房後有山,那就相當於有了靠山,這樣才能子孫後代一直長盛不衰,代代有才人出。
  • 我們常說的客套話,這些話可不能當真哦
    許多時候,我們去朋友家裡有事啊,或者單純的串個門聊聊天什麼的,正好趕上飯點,這個時候基本上主人家都會說馬上吃飯了,要不留下來吃個飯在走吧。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察言觀色了,首先肯定是需要先學會拒絕的,如果主人家確實是盛情相邀,當你起身想要離開時仍然拉著你不讓你走,非要你留下來的,那麼可以卻之不恭的留下來。但是如果主人家只是單純的客套話,家裡確實不適合留下你吃飯,這時候不要傻乎乎的真的待著不走了。
  • 農村喜事老話「正月不能娶,臘月不能訂」啥意思?原來有這些講究
    導讀:老話說「正月不能娶, 臘月不能訂」, 你知道什麼意思?在農村的生活中總有很多大智若愚的老講究,這些講究能夠引導著村民們更好的做人做事。比如說閨女如果回到了娘家,晚上則是不能和老公在一個房間內睡覺的等等,除此之外,說道風俗講究不得不提的是婚喪嫁娶,在農村結婚被看為三件大事之一,形式非常傳統而且很有看點,結婚時熱鬧氣氛濃濃。而很多流傳至今的農村俗語有很多對其描述和總結,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聊的「正月不能娶,臘月不能訂」,這句話究竟是啥意思?有何講究呢?現在還有這樣的講究嗎?我們接著往下看!
  • 農村墓碑上的刻字有啥講究?顯和考指的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墓碑上的刻字有啥講究?顯和考指的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在中國,老人在去世後,家裡的人不僅會給老人舉辦喪禮,而且還會給老人刻墓碑,但是很多人在看到各種各樣的墓碑後發現,在墓碑上經常出現的有4個字,這四個字分別是故、顯、考、妣,它們是什麼意思呢?這其中又有什麼講究呢?
  • 走親戚時,愛說的3句客套話,你當真的話,可就出「鬧笑話」了
    而回到農村老家除了和家人團聚,貼春聯,吃餃子外,過春節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就是走親戚了,走親戚是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習俗,這種習俗從正月初二開始,一般情況下截止到初五就會走完所有的親戚,當然在一些農村地區還延續一些傳統的風俗,有的地方一直能持續到正月十五,(當然現在都圖個省事,很少地區有)。
  • 農村俗語「小心不怕多,有理不在遲」,啥意思?有什麼講究嗎
    生活中我們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小心無大錯」,農村人做事不僅非常嚴謹而且講究,比如作物何時播種?何時收穫?這些都有著嚴格的要求!除此之外,農村人因為家族人多、地多,難免會有一些矛盾產生,這時候農村人也比較包容。其實在農村裡面還有這樣一句農村俗語「小心不怕多,有理不在遲」,啥意思?有什麼講究嗎?
  • 第一次去吃牛排要幾分熟?這些常識你要知道,不然會鬧笑話的
    一般我們去吃西餐都是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牛排,如果以前從來沒吃過牛排或者不懂的話,點牛排的時候可是會鬧笑話的。沒吃過牛排不知道要幾分熟,一定要回答這幾種,否則會鬧笑話的我們去吃牛排時,服務員會問我們這麼一個問題,「幾分熟」,這個問題雖然只有三個字,但是也是非常講究的,如果你能夠這樣回答,服務員會覺得你很內行。
  • 農村蓋房子,為什麼忌諱「白虎蓋青龍」?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
    農業和農村、農民一起簡稱「三農」。「三農」問題卻包羅萬象影響甚大,意義深遠。因此我們要積極關注「三農」問題。我是甄欣,歡迎大家關注我的百家號,讓我們一起為三農助力。如今,我們中國的新農村建設可以說是如火如荼!很多農村的面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第一次請女孩吃牛排,這3點你需要知道,不然很容易尷尬鬧笑話
    第一次請女孩吃牛排,這3點你需要知道,不然很容易尷尬鬧笑話現在人們的生活變得好了很多,大家對於生活的要求也變得高了起來,不僅僅只是像以前一樣填飽肚子就好,而是要吃更美味高檔的食物,而說到這不得不提到的就是西餐裡面的牛排,其實這是大家在各種偶像劇裡面經常看到的一種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