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葬」文化在中國影響的十分深遠的,其也是從古代開始就一直流傳下來的,即便是到了今天,依然還是很受重視的。而在農村裡,講究的是「死者為大」,從古至今都有著一套非常嚴格的喪葬習俗過程,雖然在今天沒有過去那麼繁瑣、嚴謹了,但是依然還是很受重視的,絲毫馬虎不得。
城裡有的人說農村的百事講究真多,事實也確實如此,畢竟很多的老規矩不能丟,這也是老一輩人所看重的。當然了,在各地的喪葬習俗也是不一樣的,而這句「熱孝莫登門,冷棺莫入村」就是在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說法。您家鄉有這個說法嗎?那您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熱孝莫登門
而「熱孝莫登門」這句就很好理解了,基本上大多數的農村裡以前都有這個說法。其意思是說在守孝期間,是不能去拜訪別人的。因為自己要守孝,出去串門這樣不但對去世的人不尊重,而且還容易把晦氣帶給別人。試想一下,人家打開門,就看到有孝再身的你來拜訪,心裡得多麼的不痛快啊。現在基本上是守孝七天就差不多了,而在過去卻要守孝三年,一般這三年都是不能出門走親戚的。
冷棺莫入村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如果有人客死他鄉了,比如因病在外面去世了,或者是在外地遭遇了不測等等。這樣是不能在村裡辦理喪事的,只能是在村外面辦理。農夫還記得,在十多年前的時候,村裡有個婦女在外地打工,然後就因為車禍去世了,當時就不能進到村裡的祠堂辦理喪事,而是在村口架設的靈堂。當然了,在各地的說法不一樣咯。在農村裡很多的老人,最忌諱的就是客死他鄉,因為對他們來說,人生最圓滿的結局就是能在自己家中度過最後一段時光。
在古代有「冷棺莫入村」這樣的規矩,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以前的社會比較動蕩,不只是有戰亂,還有疾病,甚至還有人禍。稀裡糊塗如果把一個不明原因去世的人放在村莊裡辦理喪事,很容易引起其他不必要的麻煩,比如傳染病等等。
不過,時代不一樣了,這句老話在今天也過時了。因為在農村裡現在也正在大量推行火葬了,而且喪事也基本上都是愈來愈簡便了,甚至還有人提議把吹喇叭打鼓這些都取消。至於後半句,那更不適用了,有些人在守孝期間,也是照樣逛街、購物!其實,這樣農夫感覺還是不太好,你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