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直通車丨海上搜救任務重,《山東省海上搜尋救助條例》頒布

2020-12-11 齊魯壹點

27日,記者從山東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山東省海上搜尋救助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

在發布會上,省司法廳副廳長齊延安在介紹制定《山東省海上搜尋救助條例》必要性時提供的一組數據也讓記者看到了大海有它兇險的另一面。

據介紹,我省是海洋大省,海岸線長3345公裡,佔全國六分之一,海域面積15.95萬平方公裡,與全省陸域面積相當,港口貨物吞吐量、水上交通流密度等多項指標位居全國前列。平均每天有300多萬噸貨物、100多萬噸危險品、2000多艘次船舶進出我省港口和轄區,平均每天約10萬人次在海上往來活動,海上險情數量佔北方海區一半,平均每3天發生一起海上險情,每天有3-4人在海上遇險,每月約有6艘船舶在海上遇險。建國以來,我省沿海發生過全國最大船舶汙染事故(1983年11月25日「東方大使」輪青島特大汙染事故)、全國最大的海難事故(1999年11月24日煙臺大舜號客滾船海難事故)和沉沒過最大的商船(2010年5月2日威海成山頭海域「世紀之光」輪沉沒事故),我省海上搜救工作任務十分艱巨。

山東省海洋搜救中心辦公室主任、山東海事局副局長張亮也在發言中介紹,自2007年省搜救中心成立以來,組織海上搜尋救助1753次,救助人員13277人次,救助船舶852艘次,平均每天救助3人,每月救助船舶6艘。張亮表示,《條例》的頒布,既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安全發展理念的實際行動,也是落實省委、省政府「海洋強省」系列決策部署的具體舉措。對於規範和促進海上搜尋救助工作,實現海上搜尋救助工作的科學發展,提升海上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確保海上人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保障海洋經濟發展等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這是一項「積德行善、造福人民」的民生工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泰來

相關焦點

  • 保護齊長城遺址成省人大議案 由青島代表團提交
    包劍英等11名代表關於制定《山東省海上搜尋救助條例》的議案  沿海市區都應設海上搜救中心  海上搜救缺乏法律依據   青島代表團包劍英等11名代表提出了第22號關於制定《山東省海上搜尋救助條例》的議案。  包劍英說,從我省海上搜尋救助工作實踐來看,現行的搜救機制、應急處置以及救援保障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 北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北海市海上搜救應急預案》(2011年...
    》;  (8)《廣西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9)《廣西壯族自治區海上搜尋救助條例》;  (10)《廣西海上搜救應急預案》等。  (12)北海市財政局: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海上搜尋救助條例》第二十九條的規定,負責將海上搜尋救助應急保障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對北海海上搜救中心的海上搜尋救助經費給予保障,以保證海上搜尋救助工作的正常開展,採取多種渠道籌集海上搜尋救助經費。  (13)北海市水利局:負責對江河、湖泊的水文變化進行監測分析,提供可能引發突發事件的預警信息。
  • 漳州市海上搜救中心成功救助10名緬甸籍船員
    1月19日,漳州市海上搜救中心協調周邊過往船舶參與搜尋救助,出動海巡艇前往事發海域。 李鑫 攝中新網福州1月20日電 (張麗君 陳惠萍)20日記者從福建省海事局獲悉,19日21時10分,漳州市海上搜救中心接「萬海101」報警,「LIANFENG18」輪在閩粵交界水域遇險,準備棄船。接到險情報警後,漳州市海上搜救中心第一時間組織展開搜救行動,截至19日22時32分,10名緬甸籍船員全部獲救。
  • 南海海域今年最大規模海上搜救演練舉行
    南海救助局「南海救102」「南海救118」等大型專業救助船共8艘船艇及1架救助直升機參演,這是今年我國南海海域舉行的最大規模海上搜救演練。  本次演練主要突出空中、水面、水下「三位一體」的綜合海上救助能力的實戰操演:既有空中搜尋及模塊化投送操演,也有海上人員、財產救助及海上消防應對,還有水下搜尋探摸作業演示。
  • 溫州市海上搜救中心去年救助遇險人員394人
    溫州網訊(通訊員 戴海智)記者近日從溫州海事局了解到,2020年,市海上搜救中心組織開展海上搜救行動55次,成功救助遇險船舶26艘,成功救助遇險人員394人,比2019年增加156人;人命救助成功率達96.81%,創近年來新高。
  • 泉金航線首次舉行大規模海上搜救應急綜合演練
    作 者:郭斌中新網南安12月22日電(林永傳 郭斌)22日上午,泉金航線開通以來首次大規模海上搜救、防汙染應急綜合演練在泉州石井海域舉行。「『海峽一號』呼叫,我輪在北緯**度***分、東經**度***分處因避讓緊急停車造成船上1名旅客受重傷,2名人員落入海中,船舶擱淺造成機艙艙壁破損,燃油外洩,請求救援!」
  • 福州海上搜救中心成功救助巴拿馬籍貨輪23名船員
    李鑫 攝中新網福州11月7日電 (張君 李鑫)7日12時39分,福州海上搜救中心接香港和悅航運公司報,該公司所屬的巴拿馬籍雜貨船「大豐海運」輪在東引島以西約2海裡水域發現船舶貨艙和機艙有進水情況,船舶左傾約20°,船上共23人(包括印尼籍船員8人)。接報後,該中心立即上啟動海上搜救應急預案,組織各方力量開展海上救助。
  • 高清:海上聯合搜救「遇險飛行員」
    海上聯合搜救「遇險飛行員」 11月5日,北部灣某海域風輕雲淡、白浪滔天,一場未知條件下海上聯合搜救綜合演練在廣空某海上訓練基地拉開帷幕。 「K」時刻,兩名「飛行員」在某海域上空突遇「險情」,被迫跳傘降落海面,生命危在旦夕,亟待救援。 「立即實施海上聯合搜救!」
  • 近年海南海上搜救超80%為漁船漁民 漁船險情為何高發?
    而在另一邊,一張全面搜救他們的大網已經緊張拉開:海南海上搜救中心協調國家海洋局南海預報中心製作了失聯人員的漂移路徑圖;協調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做好飛機救援準備;海事部門和海洋漁業部門通過各自的通信平臺持續發布險情信息,提醒附近航行作業的船舶協助搜尋。
  • 郵輪旅客急病需就醫廈門市海上搜救中心成功救助
    廈門網訊(記者 沈偉彬 通訊員 羅盈 盧俊良)2月18日下午2時20分,廈門市海上搜救中心接到廈門中外運船代報警稱,郵輪「COSTA ATLANTICA」(歌詩達大西洋輪)船上一名六十多歲中國籍女性旅客因急病需就醫,該船目前航經廈門外海水域,請求救助。
  • 中國海警今年以來參與海上救助52起 百餘人獲救
    據中國海警官方微信,2018年1至7月,中國海警在圓滿完成維權執法任務、確保海上秩序和諧穩定的同時,積極開展海上應急救援行動,參與海上救助52起,成功救助遇險、重病、重傷國內外漁船民和各類人員百餘人,保證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獲得了中外人士的一致好評,以實際行動樹立了中國海警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
  • 交通運輸部:專業海上搜救力量基本覆蓋我國18000公里海岸線
    央廣網北京11月22日消息(記者張佳琪)今日(22日),交通運輸部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我國水上搜救事業的發展成就。記者了解到,過去9年,全國各級海上搜救中心共組織協調搜救行動18474次,在我國搜救責任區內成功搜救150687名中外遇險人員,平均每天成功救助45人,搜救成功率96.2%。
  • 浙江舟山建設多元海上搜救體系 搜救成功率達94.9%
    2002年,舟山市海上搜救中心掛牌成立,舟山海事局承擔海上搜救中心辦公室職責。  7月21日,記者從舟山海事局獲悉,截至今年7月15日,13年來,舟山海事共組織海上搜救1008次,救助船舶439艘次,救助遇險人員9493人,獲救船員9012人,搜救成功率94.9%,舟山轄區多元海上搜救體系顯成效。
  • 直擊瓊州海峽粵海火車輪渡海上應急救助綜合演練
    11月17日上午,2020年瓊州海峽粵海火車輪渡海上應急救助綜合演練在海口秀英港4號錨地水域舉行。演習出動火車輪渡、海事巡邏船、專業救助船等各類船舶15艘,救護車1輛,參與演練人員近300人,是瓊州海峽近十年來針對粵海鐵火車輪渡開展的一次大型海上行動。
  • 中國海上搜救船舶區域分布情況(高清組圖)
    3月9日,馬來西亞海事執法局的搜尋隊伍成員在相關海域上空執行搜救任務。當日,馬來西亞海事執法局從馬來西亞東北部的吉蘭丹州海事局出發,搜尋馬航失聯客機的蹤跡。圖片來源:新華網    3月9日,一架參與搜救馬航失聯客機的越南海軍直升機返回金甌省金甌機場。越南人民軍副總參謀長武文俊9日說,越南正與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保持密切合作,盡全力對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失聯的MH370航班進行搜尋。
  • 設立「海上嚴管區」,全省首個縣級海上搜救中心在溫嶺成立!
    7月11日是第16個中國航海日,當天上午,溫嶺市海上搜救中心正式掛牌成立,這也是浙江省首個縣級海上搜救中心。   365天全天候24小時值守   當天成立的溫嶺市海上搜救中心成員單位包括當地海事、海警、交通等23個部門單位,將實行全年365天全天候24小時的值守,以滿足轄區海上應急搜救的需要,具體負責海上交通事故(險情)、船舶溢油事故救援工作的指揮、協調和應急力量的組織等工作。
  • 瓊州海峽「上演」火車輪渡海上應急救助
    海南日報海口11月17日訊(記者 郭萃 通訊員 曹銳吳有芬)11月17日上午,2020年瓊州海峽粵海火車輪渡海上應急救助綜合演練(以下簡稱演練)在海口市秀英港舉行。演練將探索建設與海南自貿港相適應的海上應急管理體系。
  • 深圳市海上交通安全條例--2020年第39期(總第1169期)
    第四條  市人民政府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建立的海上搜救機構(以下簡稱海救機構)負責海上交通事故和險情應急救援的組織、協調和指揮。  第五章  海上搜救和事故處理  第四十九條  海救機構應當制定本轄區海上人命搜尋救援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應急預案),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 海上交通安全法修訂草案擬完善海上搜救機制
    中新社北京12月22日電 (郭超凱 梁曉輝)海上交通安全法修訂草案22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審議。草案擬完善海上搜救機制,健全事故調查處理制度,強化責任追究。修訂草案共10章121條。草案主要規定了以下內容:一是優化海上交通條件,提高安全保障水平;二是強化船舶、船員管理,規範海上交通行為;三是嚴控行政許可事項,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四是完善海上搜救機制,健全事故調查處理制度。此外,草案對各類違法行為審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強化責任追究。
  • 駐港部隊出動海空編隊參加香港海上空難搜救演練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12日出動一艘護衛艦、一架直升機參加香港特區政府組織的代號為「sarex2017」的海上空難搜救演練。這是駐港部隊第十三次應邀參加香港特區政府組織的海空難搜救演練。新華社發(易定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