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女風採】 福建《海峽姐妹》雜誌來惠採訪張秋霞和蔣清蘭等惠女影雕藝術家!

2021-02-18 惠安百姓網

惠安石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技藝精湛,素有「中化一絕」「巧奪天工」之美稱。惠安影雕是惠安石雕中最為出色的雕刻形式之一,它不僅能充分的表現出原作的真實意境,且能通過石雕獨特的藝術風格,使祖國的名山大川、英雄人物,乃至世界各國的珍聞軼事,盡現在這小小的青石畫面上。而這些藝術形式的體現,大都出自吃苦耐勞、心細手巧的惠安女之手。

為展現惠安影雕的傳承體系以及女性影雕藝術家對藝術的孜孜以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由福建省婦聯主管的《海峽姐妹》雜誌社專程來惠採寫《惠女影雕  百年傳承》新聞專題。一起來領略咱厝惠女影雕藝術家的風採吧!

張秋霞,一個名字如詩的女人,在雕刻藝術的海洋裡浸染了二十多年,藝術的氣息早已刻進她的骨子,揉進她的血液裡。

▲張秋霞

「2000年左右,有一個客人打算用影雕做一隻寵物當作禮品,在女兒滿月時送給親朋好友。但是為了喜慶一點,客人要求有一些色彩會更好。」

因為這個小小的緣起,張秋霞不厭其煩,虛心和客戶探討研究,向染色大師學習取經,苦心孤詣幾經失敗,終於突破了傳統影雕只有黑白兩色的限制,創出了長久不褪色的彩雕。後來,張秋霞把彩繪也運用到硨磲雕刻上,被客戶譽為「中國硨磲彩繪第一人」


▲張秋霞作品《古韻兵馬俑》

這種對傳統技藝自覺的傳承和創新精神,使張秋霞的藝術成就得到廣泛的認可。其作品在參加國家級工藝美術專業評獎中屢獲佳績,並獲得泉州市藝術館、福建省藝術館等眾多權威藝術機構和個人收藏。

▲2015年,她的作品《四神》被國家博物館收藏,她也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惠安女雕刻大師。

「我二十幾年只做這件事,只想做到更好,特別有這種敬畏心、使命感。這麼珍貴的手工藝不能丟失,所以我一直在思考用什麼樣的方式把它交給下一代,讓他們有更新的元素融入影雕技藝,讓它以當代人接受的形式傳承下去。」

談到傳承,作為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惠安石雕傳承人的張秋霞有自己的想法,更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實踐。在張秋霞新蓋的一棟四層小樓裡,她打算用二層做傳承基地,有展示,也有孩子的體驗區,「做一些藝術空間來呈現這些作品,讓大家喜歡上傳統藝術品,也可以親自去創造,讓傳統工藝向更廣闊的天地發展。」

▲張秋霞作品《新時代》

張秋霞說,她一直在路上,不忘初心。傳統工藝給她最大的感悟是:自己是個手藝人,就要做好自己的本份。

相關焦點

  • 惠和風採|守悟初心,以石載道,弘揚惠女精神
    9月19日晚,惠聚人心,安商共贏——廈門市惠安商會換屆大會順利舉辦。廈門惠和股份董事長、省級非遺惠和影雕傳承人李雅華老師作為廈門市惠安商會名譽會長受邀出席活動。作為一名純正惠安女,李雅華與各惠安鄉賢、同胞們積極交流,並呼籲倡導「新鄉賢文化」,傳承「勤勞、質樸、滴水穿石」的惠安女精神、迷人的民俗風情、豐富的精神內涵,努力書寫新時代惠安人的獨特風景與傳奇。在活動中,省級非遺惠和影雕同樣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魅力惠女灣
    如果你想了解惠女民俗文化,你可以來這裡:因為這裡有惠女家園,靜謐的林子裡,矗立著一座具有傳統海邊石頭房風格的建築,在這裡,你可以欣賞到獨具風情的惠女服飾,體驗惠女的民俗文化生活,感受惠女們辛勤勞作的精神畫面;
  • 惠安:「惠」風和暢迎客來
    「許多人來崇武古城遊玩,都會到我這了解魚卷、魚羹等特色美食的製作流程,並親手體驗。」老闆猛忠一邊忙著引導遊客,一邊對記者說。惠女家園舉辦民俗活動。 李麗英 攝  打響三張「金字招牌」  國慶黃金周期間,惠安三條旅遊線路備受歡迎。
  • 惠安黨員幹部惠女水庫參觀學習 重溫惠女精神
    50多年前,為改變惠安當時洪澇風沙、水土流失,窮山惡水、田瘠糧缺的貧困面貌,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惠安縣委、縣政府提出了「變赤土為青山,變地瓜縣為米糧川」的號召,立志「找尋水源、引水灌田,苦戰三年、造福萬年」,惠安人以娘子軍為主力,從遠在幾十裡乃至百餘裡的家中走了出來,背上鋤頭、畚箕和地瓜幹,披荊斬棘、逢山開路、遇溝搭橋,在短短十九個月裡,修建起一座高52.5米,
  • 廈門小眾石頭大觀園,惠女風情和石雕技藝令人稱奇,限時免費開放
    俗話說上海看人頭,桂林看山頭,那到了福建就是看石頭了!福建的石頭在閩南,閩南的石頭在惠安,惠安的石頭就在這惠和石文化園了。很多人知道廈門的鼓浪嶼、曾厝垵、沙坡尾等景點,卻從不知道在廈門還有個石頭大觀園,就連本地人都不定進來過。
  • 惠女阿蜜向全國「俊男」招親啦!
    再加上我出水芙蓉、天然雕飾的素容美顏和樸實無華、勤勞孝順的惠安女氣質直把身邊一把群芳給比下去了!追我的人也很多,都從我們家鄉排到天安門去了,可就是沒人能走進我的心!這年頭,什麼高富帥的,都是浮雲!反正我也不是什麼白富美,我不稀罕,那太沒內涵了。但為了我最親愛的阿娘,我還是踏上了廈門,來到旅博會的現場,我親愛滴你不要再迷路了,快點來找我吧!
  • 惠安淨峰惠女灣發現海底古森林遺蹟
    ,隔著淺淺的海峽,而這一海峽在很早以前,很有可能就是陸地。泉州不止有深滬灣海底古森林遺蹟,在它的北面,惠安淨峰惠女灣也有一片海底古森林遺蹟。只是,她還沒有被人們所熟知。昨日,記者前往惠安淨峰惠女灣探訪。
  • 惠安:惠女攝影旅遊產業悄然興起
    來自全國的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正在拍攝惠安女抬石頭勞動場景。福建日報記者 林輝 通訊員 駱藝玲 攝   惠安縣東部崇武、山霞、淨峰和小岞四個鎮的惠女以奇特的服飾,勤勞的精神聞名海內外。每年,吸引著30多萬的攝影愛好者湧入這四座小鎮,惠女攝影旅遊由此悄然興起,已成為惠安縣旅遊一個獨一無二的攝影文化品牌。
  • 媽祖文化搭臺惠女風情唱戲
  • 全福遊好去處:惠女民俗風情園 陪你度過不一樣的假期
    你不僅可以欣賞到惠女民俗風情園一派美景,還能偶遇那身著「黃鬥笠、花頭巾、銀腰帶、寬腳褲」傳統惠女服飾的惠安女。,吸引全國各地的遊客以及藝術家們、學生、攝影團來攝影寫生的,來到我們的惠女風情園,讓他們深入了解我惠女文化和惠女精神。
  • 泉州惠女灣現目前國內緯度最高的海底古森林遺蹟
    惠女灣發現目前已知國內緯度最高的海底古森林遺蹟福建與祖國寶島臺灣,隔著淺淺的海峽,而這一海峽在很早以前,很有可能就是陸地。幾萬年以前生長在陸地上的森林,因為地殼變動或者海平面上升,變成現今的海底古森林,這或是最好的證明。泉州不止有深滬灣海底古森林遺蹟,在它的北面,惠安淨峰惠女灣也有一片海底古森林遺蹟。只是,她還沒有被人們所熟知。27日,記者前往惠安淨峰惠女灣探訪。
  • 惠安崇武古城和惠女風情名鎮,小岞鎮。
    第二天我們是直接去了惠安的惠女風情名鎮,小岞鎮。      小岞鎮位於福建惠安東部沿海,這裡三面臨海,成半島地形。小岞惠東女以傳統的服飾和獨特的民俗風情而譽名中外,小岞林場就是由20名婦女,勤勤懇懇,從無到有,從不可能到可能,讓 「荒灘變綠洲」的能耐見證,惠安女」的服飾、文化、當地的風土人情,也是遠楊中外。
  • 惠女節活動/崇武古風系列活動/絲綢之路古風活動/歡迎來玩
    歡迎加入各個讀書會了解詳情和參與各項活動。惠女讀書會 惠女水庫活動(點擊回顧)本期惠女節聯盟放價優惠活動:5月30日至6月20日,如約巧遇惠女布莊,優惠——1.惠女生活用品和婚慶用品(一樓產品全場8折 、惠女伴手禮系列產品優惠價!
  • 惠安淨峰惠女灣現「藍眼淚」? 疑是夜光藻
    昨日上午,微博網友「醉美淨峰」發布了一組圖片,在惠安淨峰惠女灣,疑似出現「藍眼淚」。這組漂亮的圖片,引來了大量網友圍觀。馬爾地夫、福建平潭曾多次出現「藍眼淚」,如夢似幻。如今,泉州也有這樣的一片海了嗎?昨晚,趁著夜幕降臨,海都記者趕到惠安淨峰的海邊尋找答案。
  • 惠安大力扶持民俗攝影旅遊點 惠女風情漸成福建旅遊亮點
    惠安女「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衣、浪費褲」的奇特服飾文化和「古早婚俗」等民俗,每年吸引萬千遊客特別是攝影愛好者紛至沓來。近年來,惠安旅遊部門通過培育惠安女民俗攝影旅遊點,深挖惠女文化底蘊,打響惠女品牌,力促惠安女民俗風情日漸成為「清新福建」旅遊品牌最靚麗的風景。
  • 惠女灣「藍眼淚」爆發!
    」刷屏了暗夜中綿延的海岸邊泛著螢光藍這美輪美奐的奇觀就出現在惠安簡直美炸了吳嘉曉 攝影5月2日晚,記者驅車前往惠安淨峰鎮惠女灣,8時許,記者導航「潮顯宮」來到惠女灣海邊。昨日下午五點,小吳便和男朋友特意從晉江趕到惠女灣,想完成多年來的追「淚」夢。在拍到自己滿意的照片和視頻後,便滿意地離開了。這幾天,得知惠女灣有「藍眼淚」,蔡女士便和先生一起帶著孩子一起追「淚」。雖然一開始沒看到「藍眼淚」,抓螃蟹、玩沙子……在沙灘上,一家人也玩得不亦樂乎。「果然不虛此行,終於還是等到了。藍眼淚轉瞬即逝,一定要親眼看看才能感受出來。」
  • 面朝大海聽風吟 春暖花開惠女情
    風情惠女,一道道獨具特色的風景,呈現你所不知道的惠安,撩動你心靈深處的原真之美。  【小岞惠女民俗風情保育區】是惠女服飾保存最完整的一個區域,這裡仍保留著許多古樸淳厚的特色民風、民俗,並設有惠女服飾和民俗風情展示館。每年農曆十一月廿七,正順王巡遊儀式,因惠安女全部盛裝出席而盛大壯觀。  在【小岞惠安女創作基地】,你可以看到不同時代的惠女服飾,融入時尚元素重新演繹後,驚豔到不行。買上一套,穿給他看,留作紀念。
  • 蘇杭刺繡繡絲綢,閩南刺繡繡石頭,走進廈門惠和石文化園揭秘石雕
    今天Abby帶大家就去廈門的惠和石文化園看石頭。這裡是以「石頭」為主角的文化主題公園,文化園裡的石雕博物館更是閩南地區首家以石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這是一個不看會遺憾,看了會大開眼界的地方哦。總佔地面積12000㎡的惠和石文化園,設有石文化走廊、石雕博物館、展示中心和交流中心。通過精巧的石築、精湛的石雕以及高雅的環境完美結合,展示閩南石文化的源遠流長。不僅內容豐富,寶藏多多,還是拍照打卡,體驗研學的好去處。
  • 還敢說自己是「惠痴」?——這些叫做惠的女角色,你能認出來嗎?
    【動漫雜談】盤點一下各種「惠」路人女主熱播之後,自稱惠痴的傢伙也漸漸地多了起來,甚至在昨天我還看到了一位大佬出的「路人女主」考題,簡直喪心病狂。這期就來跟大家聊聊,惠痴們喜聞樂見的幾個角色~加藤惠 《路人女主的養成方法》將「惠痴」團體發揚光大的領軍人物。在動畫中,我惠也是以一副穩重的正宮形象,在臺前幕後操縱著故事的進展,善於攻心,運籌帷幄,也讓她得到了諸葛惠、野神惠等美譽。總之,加藤惠天下第一!
  • 惠女灣屢現「藍眼淚」美景
    「今年4月份以來,淨峰惠女灣一帶,出現五六次的『藍眼淚』美景。」昨日,家住惠安縣淨峰鎮赤土埕村的鄧先生說,如果選擇夜晚時分到海邊,或許能一睹美景。4月份的一天,住在惠女灣附近的居民和一些遊客,有幸看到「藍眼淚」景象。「海邊簡直成了藍色夢幻,都想尖叫了!」市民鄧先生說,他在惠女灣海水浴場一帶,看到了「藍眼淚」。當時,成片的藍色波浪一波接一波,朝沙灘前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