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記者/吳詩航 通訊員/江浩)「這一次稅務局將我們的信用評級由D級改為扣11分,讓我們有了一個改正錯誤的寶貴機會,警醒了我們,也讓我們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的納稅信用了。」11月10日,揭西縣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吳某說。
據吳某表示,按照規定,公司每月報送相關財務報表的同時,納稅申報要在稅款所屬期滿15日內完成。因之前在外地經營的另一家公司停業之後,自己沒有及時辦理註銷稅務登記手續,公司被列為非正常戶,導致後來註冊成立的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被牽連其中。系統在今年的考核評價時根據其非正常戶記錄,將該公司2019年納稅信用自動列為D級。
「以前缺乏納稅信用的意識,稅務局的同志為我做了輔導之後,我才意識到一旦被列為D級納稅人,意味著我們無法一次性領取3個月增值稅發票,不但享受不到相關聯合激勵舉措,還會受到嚴厲的聯合懲戒措施,上了黑名單之後,大到公司融資貸款、小到個人出行都會受到限制。」獲悉被列為D級納稅人之後,吳某開始意識到保持良好納稅信用的重要性。
通過納稅信用大數據管理平臺了解到評級情況後,揭西縣稅務局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納稅信用管理最新規定,針對該公司進行了專項稅收輔導,幫助納稅人及時修正錯誤。在修復了納稅信用之後,吳某的公司還享受到「銀稅互動」協作機制的便利,成功獲得近10萬元的融資貸款,有效緩解了自身經營發展的壓力。
據了解,國家稅務總局9月份發布了《關於納稅信用管理有關事項的公告》,根據規定,自開展2019年度評價時起,對於因評價指標得分評為D級的納稅人,次年由直接保留D級評價調整為評價時加扣11分。新規定的出臺,不僅貫徹了失信懲戒的原則,更有助於激勵納稅人積極主動改善自身信用狀況,促進稅法遵從度提升,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揭西縣稅務局納稅服務股負責人表示:「納稅信用是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信用修復新規定給了失信者一次彌補的機會。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優化納稅信用修復和覆核工作機制,探索構建『大數據+納稅信用等級』管理新模式,加大宣傳力度,推進誠信體系建設,形成『一處守信處處受益,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良性運行機制,助力納稅人規範經營、誠信納稅,重樹發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