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1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朱成墜 上海老底子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踏青郊野
朱成墜
昨日一早,我就匆匆趕乘地鐵1號線,到人民廣場站,再轉8號線,抵達沈杜公路站,出站。在地鐵8號線的尾程,我看到不少老年人,三三兩兩,結夥組團,趕赴終點站,他們都是衝著浦江郊野公園而去的。其中,一對白髮蒼蒼的老年女士,坐在我的座位邊,竊竊私語。我隱隱約約地聽到,「插隊落戶」、「郊野公園」等語詞。私下猜測,她們可能是當年插隊落戶的農友,大概也是到浦江郊野公園去遊玩的。一經詢問,她們的目的地果真如此。她們表示隨我一起去郊野公園遊玩,我欣然同意。出了站,由於我急於尋找約定在1號出口聚集的同學,無奈,只得與這兩位女士分手。
當日天氣,多雲轉陰,微風輕吹。我們一行九人,跟隨著絡繹不絕的人群,穿過沈杜公路,越過大治河,沿著浦星公路,步往浦江郊野公園的1號門。1號門位於浦星公路的西側,大門前是一大片寬闊的廣場,廣場的左側綠地中立有一個動物造型的高大紅色卡通物,大門頂蓋高厚碩大,醒目地題寫著「上海浦江郊野公園」八個大字。在廣場的南側,我們觀看了浦江郊野公園的遊覽圖與該公園的奇蹟花園的導遊圖。隨後,我們在大門前拍攝了集體照。由於,該公園南園的奇蹟花園正在準備明天的花展,停止了對外開放。我們只能根據公園工作人員的指點,乖乖地原路返回,前往該公園的北園遊覽。
過了大治河,折進沈杜公路,走過一段不算短的路程,終於來到了北園的2號門。門前有一公園說明的銘牌,介紹了浦江郊野公園的概況。銘牌告訴我們,「浦江郊野公園規劃面積15.29平方公裡,是上海先行試點建設的7個郊野公園之一,擁有5.3公裡的黃浦江岸線資源、成片的林地資源以及豐富的文化資源,定位為「以森林遊憩、濱水休閒為主要功能的近郊都市森林型郊野公園。」銘牌還告訴我們,「浦江郊野公園一期5.82平方公裡,為沈莊塘—浦業路—昌林路—浦星公路—聯躍路—浦錦南路—申嘉湖高速和黃浦江涵養林圍合的區域。一期以『郊野、藝術、秋景』為主題,以『宜水則水、宜林則林、宜農則農』為原則,進行改造提升,打造一個『近繁華之地、瀕浦江之濱、承閔行之脈、富郊野之趣』的郊野公園。一期有『活力森林區、奇蹟花園區、柳鷺田園區、森林休憩區、濱江漫步區』五大主題區,兼顧『林、花、農、岸、水』五大主題風貌。公園內設置了豐富的遊線,可步行、騎行,4公裡濱江觀光道、2公裡田園水鄉遊線、26公裡郊野自行車道,22公裡半程馬拉松道,不同的遊線帶來不同的體驗。」
由於我進入北園2號門的時間晚了其他同學,只能自個在活力森林區內,追隨著一幫老年遊客,慢慢地遊覽。起先,我沿著裕伯路獨自行走。在一座小橋上,看到河塘裡,停泊著五六艘遊船,船體色彩鮮豔。我又蹬過來鳳橋,先後觀覽了城市迷宮、森林演藝、森林運動場、林下花園、鷺之家等小品景點。在元吉路上,我接連過了樓下橋、雷園橋、逢吉橋三座橋。入園的遊客大多為老年人,幾乎難覓年輕人的身影。這些老年遊客的遊興頗高,嘻嘻哈哈,說說笑笑,整個園子裡洋溢著他們快活的笑聲。我在雷園橋上,偷偷地拍攝了一部分老年遊客的背影。
除了觀賞園中的風景,我還特別注意園中的野菜馬蘭頭生長情況因為,我在《馬蘭頭》一文的結尾處,說到要踏青郊野公園,繼續尋找野生的馬蘭頭。經過我火眼金睛的尋覓,結果卻令我大失所望,在郊野公園這一片活力森林區內,連種植的花木還處於生長的初期,零零散散,稀毛癩痢般的,因而,野菜的長勢也就可想而知了。我沒有見到馬蘭頭的半根毛須,僅僅看到了一棵野薺菜,孤零零地趴臥在泥地上,任憑風吹日曬。沒有達到我尋找野生馬蘭頭的目的,也沒有兌現王俊敏同學預祝我豐收馬蘭頭的祝賀。
浦江郊野公園位於閔行區浦江鎮。因為,我曾經在漕涇化工區參加天原化工廠遷改建工程的建設。有一段時間,接員工上下班,經常途徑浦星公路,對於這塊地方還是比較熟悉的。印象中,浦江郊野公園的南園,好像是一處苗圃,長滿了綠化樹木。不曾想到,如今,竟然變身為郊野公園了。造福於上海市民,讓上海市民多了一處郊野遊玩的好去處。
出了北園2號門,我們經過大寨河,到了沈杜公路的公交站頭。魏虎根同學提議,到閔行老街午餐。詢問9路閔行公交司機,他告訴我們,先乘坐一站9路車,再轉11路車,即可達到閔行老街。上午11時半,終於到達了閔行老街。我們同學大多已經三四十年沒有到過閔行老街了,曾經熟悉的黃浦江邊的閔行老街已經不見了蹤影,老街原址全部拆除了,建設了數排老式公房。我們沿著浦江路,轉建設路,再折向滬閔路,見到的這一大塊區域全是老公房的居民區。
在詢問了一位熱心的過路人,得知滬閔路上有一家名為「菜根香」的飯店,物美價廉。我們就興致勃勃地趕往這家飯店。誰知,這家飯店已經關門歇業了。在一處廣場上,魏虎根同學一眼就看見滬閔路130號的一家名為「宏森酒家」的飯店。他毅然決然地說,就在這家飯店就餐吧。
我們進入酒家,看起來,酒家環境還不錯。我們在這家飯店的18號包間落座。請服務員泡上我帶來的茶葉後,我徑直去菜樣間點菜。老闆娘和一名服務員陪著我點菜,連一位廚師也陪伴在一旁建言獻策。我根據老經驗,每人兩隻盤子的量,點了菜餚,共計六冷盤、八熱炒、一湯和兩道點心。六冷盤:拌蘿蔔絲、拌香萵筍絲、馬蘭頭拌香乾、白斬雞、白切肚片、糟豬尾巴。八熱炒:炸豬骨肉排、醬爆腰花、炒螺螄、響油鱔絲、油豆腐塞肉、酒香草頭、油煎臭豆腐、清蒸白水魚。一湯:三鮮湯。兩道點心:上海炒麵、酒釀圓子。
我攜帶了兩瓶老酒。一瓶是珍藏數年的習水大曲,另一瓶是智利產的乾紅葡萄酒Brisa。四位男同學啜喝白酒,兩位女同學和三位男同學飲用葡萄酒。我們邊吃邊談,其樂融融。特別是蕭鴻同學侃侃而談,津津樂道,聽得我們興致濃濃的,難以消停。
從12時許,一直吃喝到下午2時半。酒喝得到位,全部喝完了。菜吃得到位,幾乎光碟,剩下的一些炒麵和零星的菜餚,也被我們用一隻打包盒帶走了。茶飲得到位,三番五次地添加開水,幫助我們滔滔不絕,暢所欲言。全部價格,僅僅560元,同學們不同意我付費,其他八位同學人均付費70元。
所有就餐的同學,紛紛表示,這次餐敘非常圓滿。當晚,魏虎根同學於21時19分,發來微信說道,「今日中午閔行老街宏森酒家的聚餐令人難忘,回味太好!妙在螺螄嫩、肥、鮮,一盤螺螄吃到一顆也不剩!響油鱔絲香嫩又有嚼勁,回到了數十年前野生的味道!醬爆腰花沒有丁點尿騷味,可見原料新鮮且廚師處理到位!三鮮湯肉皮鬆軟可口,蔬菜肉圓鮮美入口即化......」。我初覺醒來,看到此段微信,就於23時29分回復道,「食之有味,言之有理,贊之有道。好極了!」
這次踏青浦江郊野公園,雖然,沒有能夠盡善盡美地遊覽,留下了些許遺憾,以致大家未能盡興。但是,我們總還是踏青了浦江郊野公園的部分園景,領略了上海近郊春天的景色,陶冶了我們郊遊的休閒心情。特別是在無意中,找到了閔行老街附近的宏森酒家,啖食一頓佳餚,滿足了我們的美食需求,真的是為踏青郊野增添了別具一格的趣味。我們是滿意而去,高興而歸。
2018年4月13日凌晨
鳴謝:朱成墜先生賜稿、繆迅老師薦稿!
原標題:《踏青郊野(作者:朱成墜)》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