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遊北京民俗博物館——北京東嶽廟

2020-08-29 李不疑

老北京有句俗語:「東單西四鼓樓前,五壇八廟頤和園」。五壇八廟就是最具有北京祭祀文化特色的景點,比較普遍的說法是,「五壇」為天、地、日、月、社稷;「八廟」為太廟、奉先殿、傳心殿、壽皇殿、雍和宮、堂子、歷代帝王廟、文廟。但是「八廟」說法更是眾說紛紜。
更多的指知名度較高的佛教和道教廟宇:隆福寺、護國寺、妙應寺、普度寺、雍和宮、白雲觀、東嶽廟、朝天宮。

今兒咱們就去素有陰司地府之稱的北京東嶽廟,也就是北京民俗博物館逛逛看看!

先看看東嶽廟的平面圖:


東嶽廟平面圖

北京東嶽廟是我國正一道在華北地區最大的宮觀。始建於元代延佑年間,距今已有七百年的歷史了。這是一個被繁華高樓包圍的廟宇,多次毀於火又重建,道教正一派的道場。現在的東嶽廟能看到的建築,基本上都是清朝留下來的了!

中路正院採用軸線對稱的布局形式,將琉璃牌樓、廟門(已拆除)、洞門牌樓、瞻岱之門、岱宗寶殿、育德殿等依次排列在子午線上。其它建築則均勻、規整、對稱地分布於兩側。巧妙地利用牌樓和門的設置變化,沿軸線的縱深方向,形成相對獨立了又相互連通的六進院落。

東嶽廟你知道供奉的主神是誰嗎?

東嶽大帝是泰山的山神,祖廟在泰山腳下的岱廟。所以,東嶽廟的主殿「岱嶽殿」。

那麼,誰是泰山神呢?各典籍記述不同,一種即《神異經》所說的金虹氏,它受到了道教的承認,被載入道經中。另一種出自《封神演義》,即小說虛構的人物黃飛虎。由於東嶽大帝主宰幽冥十八層地獄及世人生死貴賤,職務繁重,所以廟中一般還配有或說七十六司,分司眾務。其中最有名的是速報司,司主或說是包拯,或說是嶽飛。北京東嶽廟的就是嶽飛嶽王爺;
東嶽廟最有名的是三多和四絕!
東嶽廟的三多是:神像多,最多時三千多尊,為全國寺廟之最;碑刻多,楹(ying)聯多。
1.神像多:東嶽廟雖屬道家,卻囊括了許多其他教派神像。3000多尊,其人物形態各異,生動逼真,故有「東嶽廟神像甲天下」之說。
2.楹聯匾額多:大殿小殿每一間門口都有一幅楹聯,詮釋了各殿司神職能,也表達了人們對理想生活的憧憬。
3.碑刻多:碑刻主要位於廣嗣殿和阜財殿門前,分東西碑林;又有公明碑和透亮碑。其中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fu)所書《道教碑》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史料價值。

琉璃牌坊

景點:琉璃牌坊

琉璃牌樓,位於神路街北口,三間四柱七樓,是東嶽廟的標誌性建築,也是目前北京街道上唯一存在的磚石琉璃牌樓。
琉璃牌樓建於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是老北京最著名的牌樓之一,牌樓現在與東嶽廟的廟門隔朝陽門外大街相望。牌樓為三間四柱七頂的黃彩琉璃牌樓。牌樓上正中南北兩面各有一塊石匾,北面書「永延帝祚【zuo】」,意思是永遠延續帝位;南面刻「秩祀岱宗」,意思是要規規矩矩的祭拜泰山之神,泰山之神就保佑平安。這幾個字為明代宰相嚴嵩所書。但是我在想,這個是明萬曆年間太后所建,嚴嵩是嘉靖年間的權臣,琉璃牌樓建於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嚴嵩死於1567年,所以,我覺得有待考證,不過北京的六必居醬菜,那幾個字好像確實是嚴嵩寫的;


已經拆毀的山門只能在照片上看看了!

之前已經拆掉的山門為三洞式,三個門洞分別象徵著「天神」「地祠」「人鬼」三界,步入山門,就代表著我們已經跳出這三界了。俗話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是道教所指的三界和佛教所指的三界是不同的。據說最早北京東嶽廟的山門遠在兩三公裡以外的通惠河邊。每天早晚,北京東嶽廟的道士都要騎著馬啟閉山門。在民間流傳的道士走馬觀山門,這句話,指的就是我們北京東嶽廟。

山門是東嶽廟原本的正門,1988年因拓寬朝外大街而被拆除。現在東嶽廟的廟門其實是原本的二道門——欞星門,在山門拆除後,這裡作為了正門。原來懸掛在山門的康熙帝御書「東嶽廟」橫匾也移到了這裡。原山門內東西兩側的鐘鼓樓還存在,不過變成廟門外的建築,有些不倫不類了。

景點:鐘樓和鼓樓

鐘鼓樓:一般的廟宇都是東鍾西鼓,而北京東嶽廟正好相反,鼓樓在東,鐘樓在西,

鼓樓

東邊的匾文寫的是「鼉(tuo)音,「俗稱「豬婆龍」爬行動物,為鱷魚的一種,皮可以制鼓,再有,其叫聲如同敲鼓,所以用「鼉音」來比喻鼓樓,看到這個詞就知道這是鼓樓了!

鐘樓

西邊寫的是「鯨音」因為撞鐘的木桿為鯨魚形,還有就是龍生九子,老四蒲牢趴在大鐘上面,但是蒲牢膽子特別小,最怕大個兒鯨魚了,所以一遇到鯨就會發出尖叫,聲音特別洪亮!所以看到鯨音就知道是鐘樓!

景點: 瞻岱門


瞻岱門


瞻岱門:位於欞星門正北。面闊五間,廡殿頂,過廳式。門內正中三間為穿堂,兩梢間南側供龍虎二將(哼哈二將),北側供嶽府十太保(翊靈昭武使溫元帥,順靈昭化使李元帥,協靈昭濟使鐵元帥,鎮靈昭贊使劉元帥,通靈昭佑使楊元帥,宣靈昭慶使張元帥,廣靈昭惠使康元帥,安靈昭應使嶽元帥,顯靈昭利使孟元帥,永靈昭助使韋元帥)。內簷正面掛《東嶽大帝寶訓》。
懲惡揚善是東嶽信仰的核心內容。最為著名的就是懸掛在瞻岱門上的《東嶽大帝寶訓》,藍匾金字,詞曰:「天地無私,神明鑑察,不為享祭而降福,不為失禮而降禍。凡人有勢不可使盡,有福不可享盡,貧窮不可欺盡。比三者乃天運循環,周而復始,故一日行善,福雖未至,禍自遠矣;一日行惡,禍雖未至,福自遠矣。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性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損人利己,切宜戒之,一毫之善,與人方便;一毫之惡,勸人莫做。衣食隨緣,自然快樂。算什麼命,問什麼卜。欺人是禍,饒人是福。天網恢恢,報應自速。諦聽吾言,神人監服。」

神都不計較,不必燒香磕頭,好自為之便可。算什麼命,問什麼卜,這句話說得好灑脫啊,

道教與佛教的最大區別就是,「道曰今生,佛說來世」。

佛說來世,勸世人忍耐,所謂今世作孽,來世償還,這輩子悽慘,可能下輩子不再受苦,簡單地說,它的宗旨是,把希望寄托在來世.

而道教則完全不同,道教講究今世,信道則信永生,來世的事來世講,反正今世就要成不滅,這輩子的事兒這輩子解決!
瞻岱門俗稱龍虎門。
懸掛的楹聯為:陽世奸雄,為天害理皆由己,下聯:陰司報應,古往今來放過誰。
東旁門的楹聯是:陽世陰非,在爾心還想欺飾,假善真惡,到此地難討便宜。
西旁門是:倚勢欺人,人或容神明不恕,瞞天昧己,己未覺造物先知。


哼哈二將

鎮守瞻岱門的是道教的神,神龍虎將,我們俗稱「哼哈」二將,哼將手中持槍,哈將手中持鉞,氣勢威猛。據傳,他們都有制敵的絕招,青龍神將用鼻子一哼,便噴出兩道白光,將對方的魂魄吸走,白虎神將張嘴一哈,噴出一團黃氣,令對手魂消魄散。這是封神榜裡的描述!他們是《封神演義》中的兩位英雄哼哈二將陳奇和鄭倫。

嶽府十太保

道家講一陰一陽之謂道,來這裡內行人都會用道家的太極陰陽步跨過瞻岱門的門檻,男左女右。瞻岱門的北側是嶽府十太保,均為坐姿,象徵著北京東嶽廟的等級地位。


大算盤(瞻岱門兩側各有一個)

瞻岱門東側門和西側門各掛了一個大算盤,這個大算盤也是東嶽廟的一大特色, 乘除分明,毫釐不爽。意為公平公正處事。

兩個大鐵算盤,長六尺,高三尺,珠子累累,共209珠,上刻「乘除分明」「毫釐不 爽」,相傳由滿人葆亨所獻。

北京東嶽廟大算盤:鎮廟之寶之一,相傳由滿人葆享所獻,葆享是清朝光緒年間的山西布政使,家住朝內拐棒胡同。光緒六年十一月十三日,兒子結婚,日子是讓道士給選的,當時有一個在朝為官的御史叫鄧程修,前往道喜,遭門房冷遇,便生報復之心,在皇帝面前告了葆享一狀,說葆享在聖祖仁皇帝(也就是康熙皇帝)的忌辰之日為其子舉辦婚禮,大擺宴席,實屬大不敬之罪。皇帝將葆享革職查辦,葆享感到非常意外,同時也覺得很窩囊。就叫外孫子做了兩個大算盤,掛在了北京東嶽廟,讓東嶽大帝主持公道。據說這兩個大算盤掛上不久,鄧程修就得病死了。後來人們就用北京東嶽廟的算盤作為鎮宅闢邪的吉祥物了。
也有人說,這是七十六司判官用來計算世人的心地與言行,以便獎懲的。

景點:福道:

過瞻岱門,眼前豁然開朗,一條高近1米,長約60米的長長甬路直通迎面的主殿——岱宗寶殿。兩側分別引出東西環廊回廡,連簷通脊,連接東、西朵殿和配殿,合圍於瞻岱門兩側,猶如宮殿朝堂,肅穆威嚴。


福道

景點: 壽槐



先有老槐樹,後有東嶽廟

在老北京人常說的東嶽廟順口溜裡還提到了「擺一擺的老槐」,而它正是京城十二名槐之一的東嶽廟壽槐。這株老槐因為靈氣十足,當地居民更喜稱之為「福樹」或「壽槐」。有關這株壽槐流傳著這樣一個習俗,這棵老槐樹靈氣十足,如果能有幸在樹下繞上三圈,能使繞樹的人吉祥如意,心態平和,延年益壽,所以被人們成為壽槐。


乾隆西碑亭和玉馬


康熙東碑亭和銅特


景點:東西碑亭和碑亭前的玉馬和銅特

東嶽廟的正院裡東西各有一座碑亭。
東碑亭裡立的是康熙四十三年的《東嶽廟碑記》,記述康熙三十七年,東嶽廟失火後皇家出帑銀重修的經過。西碑亭裡立的是乾隆二十六年的《東嶽廟重修碑記》,記述乾隆二十六年皇家出帑銀重修的事項。
咱們先聊聊東嶽廟給乾隆皇帝增壽的傳說!
老北京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人行萬裡路,不如東嶽廟走一步。相傳乾隆皇帝在他七十二歲的時候,有一天夜裡做了一個夢,夢見主管人間生老病死的東嶽大帝視察故宮,便急忙率領百官跪拜迎請,東嶽大帝見乾隆態度誠懇,便向他洩漏了一個天機,告訴他陽壽將盡,如果想延長壽命,就必須到東嶽廟請神祭拜。乾隆大驚,第二天,親自趕往東嶽廟,找到主持,說明此事並讓其選好了皇道吉日。乾隆回宮後,齋戒三天,沐浴更衣,按時抵達東嶽廟。乾隆皇帝非常虔誠地祭拜了東嶽大帝。然後沿著神路東側向南走了八步,做了一首迎神歌,把天神請來後,行大禮誠心祭拜,拜完後,又在西側走了八步,做了一首送神歌。俗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乾隆在做送神歌時,著實費了很大心力,終於把神送回了天庭。
諸神回到天庭後,根據乾隆在請神和送神時所走的步數,給他加了十六年的陽壽。乾隆當時是七十三歲,七十三加上十六,正好是八十九歲,所以乾隆皇帝活了八十九歲,成為歷代皇帝最長壽的一個皇帝,史稱古稀天子。在民間流傳的曹植七步成詩,乾隆八步成歌的典故就是由此而來的。

特別之處在於西碑亭前的玉馬和東碑亭前的銅特,是別處沒有的。

老北京有三摸,潭柘寺有摸石魚求富,白雲觀摸石猴求靈,北京東嶽廟摸銅特治病。東嶽廟的「銅特」是一個銅鑄神獸,俗稱銅騾子。此獸騾身、馬頭、驢尾、牛蹄,有四不像之稱。相傳它是文昌帝君(道教中掌管功名利祿之神)的坐騎,還有說康熙皇帝巡幸江南騎過它。民間傳說,人身體哪個部位有病或不舒服,去摸銅特相應的部位,一摸就會好,特管事,特靈驗,特好使!手到病除。如今,這隻銅特頭部、腹部、尾部甚至鼻子都被摸得黃亮黃亮的。

西側是乾隆御碑,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立。碑文記述自康熙重修東嶽廟,至今已有六十年,衰敗以甚,乾隆皇帝乃於二十六年,出資重修。並作了兩首祭神時恭迎神仙降臨的迎神歌和拜完神後恭送神仙重返天庭的送神歌。乾隆皇帝還令宮廷樂師配樂,以為頌唱。這兩座御碑樓均為重簷歇山頂,覆黃琉璃瓦,紅色牆面,穹然雙峙,表現出帝王的尊嚴。
白玉馬是文昌君的坐騎,當官的最喜歡祭拜玉馬,但是不能用手摸,而是用心祭拜,據傳能保佑官運亨通,平步青雲,馬到成功。
東側碑樓內矗立的是康熙御製碑,碑文記述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東嶽廟因居民用火不戒而遭焚毀,第二年,聖祖下令重修,三月開工,直至四十一年六月止。康熙誇耀此次重修「不勞一民,不興一役」,殿閣廊廡整飭一新,較以前更加雄偉壯觀。且素來對泰山神崇奉備至,每過魯地,皆要派遣官員前去祭祀。東嶽廟位於京師之巽位,其位適宜,可「隆望秩之典」。神既然適得其位,老百姓自然爭相祭拜,重修之後,必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景點7:碑林

老北京的順口溜「機靈鬼兒,透亮碑兒,小金豆子,不吃虧兒」就是指東嶽廟內的四個趣聞傳說。也就是石碑文化的四絕,這個咱們進去找到慢慢說說這故事!

早年間,北京的老爺爺、老奶奶,或是大爺大媽見著哪家兒的孩子聰明、機靈一準繞上一句「機靈鬼兒、透亮碑兒」,或者把這一句拆成四句說:「瞅這孩子,機靈鬼兒似的」、要不就說「看這小子嘿,透亮碑兒似的」,再就是「小金豆子,不吃虧兒」。其實,這機靈鬼兒、透亮碑兒也罷、小金豆子不吃虧兒也罷,說的是東嶽廟裡的四塊碑。

透亮碑


「透亮碑兒」指的是西碑林炳靈公殿前的一座石碑。因碑首兩條盤龍有六處有意刻漏而得名。這種透雕手法用在「螭首龜趺」碑刻的極為少見,在視覺效果上更具立體感。老北京人十分形象地叫作「透亮兒碑」。石碑雕刻工藝之精湛令人叫絕。這塊石碑碑首刻有兩條蟠龍。此碑採用透雕手法,在龍身處鏤刻出六個孔洞,人們透過碑首,可以看見碑後的天空,因此得名「透亮碑兒」。這座石碑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其透雕工藝絕無僅有,北京大大小几十座廟宇中,沒發現第二個。碑下的贔屓【bì xì,龍之九子第六子,樣子似龜,喜歡負重】頭早已被砸掉。碑身與碑座石材顏色不同,我想可能會張冠李戴。當年文革破四舊,東嶽廟裡一百多塊石碑都被撂倒、砸爛或掩埋,後來啟出、恢復,石碑眾多,難免不會出錯。


機靈鬼兒

「機靈鬼兒」的故事來自於一塊石碑。在東嶽廟院中東面碑林有一塊順治皇帝題寫的石碑,石碑內容是《重建東嶽廟金燈碑記》,碑座兩側各雕刻有一個提著燈籠的小道童。碑座兩側各刻有一個小道童提著燈籠,雕工精湛,不論從哪個方向看去,都像道童用眼睛看著人笑。
傳說有一段日子,廟裡有兩個小道童經常在晚上提著燈籠出廟玩耍,到廟門外小攤上佘糖果吃。時間一長,攤主打聽,但卻沒人認識這兩個小童。攤主一天夜裡偷偷跟小童身後,但兩小童進廟門後,就不見了蹤影。第二天白天到廟裡來找,主持說廟裡根本沒有這兩個小孩。攤主畫影圖形,找遍全寺,才發現是碑座上的兩個小傢伙。於是,主持將石碑左童的燈籠用紙糊上,右童的一隻腳用線捆住, 從此以後再也沒見到打著燈籠的小道童出廟玩耍。

但現在這兩個小傢伙的臉卻不見了,鑿掉了!估計是人為破壞的

「小金豆子」青石

「小金豆子」指的是岱宗寶殿西側走廊地面玻璃下面罩著的方形青石塊,據說這塊青石塊上有許多閃光的小金點兒,人們以為是金子就爭相摳取,這些小金點被稱為「小金豆子」。後來摳的人太多了,就加上玻璃罩保護起來。其實,這是一塊銅礦石,上面的金點根本不是黃金。景點介紹說,在此石塊上跨過可來年發財,不少遊人跨石祈福。由於玻璃上的水汽和汙垢,趴在玻璃上根本看不到石頭上的金點子,只好從玻璃上跨過祈福。

「不吃虧兒」的故事也來自一塊石碑,但實物已經不存在了。查資料得知,寺院裡有一石碑座,上面刻畫的是一群淘氣、頑皮的小猴捅蜂窩,馬蜂飛來,小猴們抱頭逃竄,神態生動逼真。我想,也許哪天從附近哪個地方挖出這塊石碑,那也算是東嶽廟乃至老北京的一大新聞了!


大元敕賜開府儀同三司上卿玄教大宗師張公碑

最著名的是趙孟頫的《大元敕賜開府儀同三司上卿玄教大宗師張公碑》,被書法界俗稱為《張公碑》或《道教碑》。趙孟頫是元代大書法家,常說的書法四大名體&34;的&34;即是趙孟頫。多年來,且不說瞻仰碑體,國人就是能得到一張《張公碑》的拓片都是值得驕傲的幸事。民國初年,每到春季,琉璃廠榮寶齋就會搭席支棚,將《張公碑》的拓片在廟會上出售。
趙孟頫在《張公碑》中洋洋灑灑近三千字詳細記述了張留孫的的生平,讚美之辭盡現碑文之中。此碑於趙孟頫逝去七年之後〔1329年〕由張留孫之弟子吳全節立石。雖東嶽廟屢經戰亂及文革破壞,所幸此碑埋於地下得倖免於難,現此碑立於神道東側碑林中外罩玻璃鋼供遊人瞻仰。
石碑下的贔屓造型明顯與周圍的不同,雖有破損但還不算太嚴重。當年東嶽廟的神像和石碑大多慘遭厄運,這塊張公碑能夠保留到今天也算是萬幸了。


岱嶽寶殿

景點:岱嶽寶殿

岱宗寶殿面闊五間,進深十一檁。殿頂採用廡殿式,即殿頂前後左右四面都為斜坡狀,前後坡相交於正脊,左右兩坡同前後兩坡相交成四脊,具有四坡五脊的特徵,故又稱「四阿五脊殿」。早在商代,四阿頂即已出現,直到清代,這種殿頂仍然為最高等級的建築形制。殿身簷下施單翹三昂九踩鬥栱。正脊兩側飾以螭吻,張嘴吞含著正脊,尾部上卷。背上有一劍柄像是一把長劍將螭吻固定在正脊上。相傳,它是「龍生九子」之一,能驅魔防火,是古建築的保護神。殿頂覆綠剪邊琉璃瓦,朱楹丹欞,梁棟五彩,飛簷翹角,十分壯麗。殿身梁、檁、枋、額均繪有皇家才準許使用的龍錦枋心的和璽彩畫。天花為正面坐龍,瀝粉貼金,美輪美奐,富麗堂皇,充分顯示出帝王的尊貴
在岱宗寶殿門檻正中下墊有兩塊長方形石板,善男信女常在這兒跪拜,所以又叫「拜臺」。石質堅硬,色澤光亮。經過眾人常年踩踏,仍沒有一點兒磨損的痕跡。傳說東嶽大帝出巡,必腳踏這塊石頭,然後騰雲而去。
大殿裡面(未開)端坐在玉羅臺上的主神就是主掌人間生老病死、富貴貧賤,統領地府判官七十六司、十八地獄的冥府之王「 「東嶽大帝」。殿內大帝坐像高4.46米,臺下兩側,是四文臣、四武臣。像高3米,粧鑾瀝粉貼金,衣帶紋飾生動。每尊塑像的神態各不同。文臣既具仙風道骨,又有儒者風範。武臣則氣勢逼人,威武中又顯示出儒雅的風度。

景點:七十六司(可能有的兄弟看了這組雕像,會心驚膽戰,我就不放那麼多照片了!)


岱宗寶殿及東西朵殿、東西配殿以及瞻岱門之間,是七十二間連簷通脊的廊廡,前後簷鬥栱均呈明顯的元代形制特點。除去兩朵殿東西兩側的四間用做張留孫、吳全節、炳靈公和三茅真君的祠堂外,餘下的六十八間廊廡內供奉的是東嶽大帝統轄下掌管陽世間善惡禍福、因果報應、輪迴轉世的地府判官——七十六司。其中有八間廊廡內是雙座神像,故六十八間內實際有七十六司。
各司由北向南,按照穆位順序排列。七十六司內的神都如真人大小,每個司多則十二、三尊,少則七、八尊。主神皆端坐神臺之上,除行雨地分司主神形象為龍王外,其餘各神有黑臉的、有白臉的、還有紅臉的,有年長的,也有年輕的,皆身著各色官袍,足登朝靴,或手持圭板,或怒斥罪人,或側首沉思,或雙手合十。侍童或手捧官印,或手持書卷陪侍左右。
據說現在的泥塑是1995年重建時由「泥人張」的傳人重塑的。七十六司的設置,是以人世政治加諸鬼神,宣揚的是仁民愛物、忠君孝親的傳統倫理。

每司前都有一副楹聯,表明該司的「職責範圍」,如「速報司」的楹聯是「報應眼前律法不寬尺寸,威靈身側約繩豈俟年時」。道教認為,「善惡之報,如影隨行」,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好處或災病,都因其善惡行為所致。將嶽飛奉為該司司主,即因他含冤而死,必更易體會他人受屈心理,定能從速秉公行正,懲惡揚善。

「放生司」的楹聯為「放生博愛悠悠齊適其天,覽物垂慈歷歷諧同我性」,以傳統道德中仁愛思想為基點,倡導博愛萬物眾生,勸誡人們不要濫殺動物,具有保護自然和人類生態環境的意義。一位虔誠的教徒拜謁東嶽廟後,題寫了「七十五司信有無,朝陽門外萬人趨。也知善惡終有報,不懼官刑愧鬼誅。」的詩句,道出了東嶽廟的警示作用。

據說以前每當夜幕降臨時,廟裡的廟役就會搖著銅鐸(tong duo),繞著七十六司廊廡走一圈,各司神聽到鐸響就會升堂辦公。

下次咱們再講!

相關焦點

  • 北京民俗博物館,了解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的窗口
    北京民俗博物館位於朝陽區朝陽門外大街,是北京唯一的國辦民俗類專題博物館,館地所在地點是北京東嶽廟(全國重點文 物保護單位)內。東嶽廟在歷史上是國家祀典場所,是民俗文化活動中心,在民俗博物館建成開放之後,舉辦過多彩的民俗活動, 並且逐漸成為北京市民及各地遊客了解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的窗口。
  • 東嶽廟:集齊元明清三朝風格的「古建瑰寶」 一站了解北京民俗
    北京民俗博物館是北京唯一國辦民俗類專題博物館,坐落於朝陽門外大街141號的東嶽廟內。來這裡轉轉,不僅能觀民俗,還能看古建、品古碑、賞楹聯,增加不少雅趣。東嶽廟 北京民俗博物館初冬時節,各個公園、展館都進入淡季,觀展的人明顯少了。特別是對於東嶽廟這種非熱門景點來說,更顯廟高人稀。不過,對於觀展的人來說,倒是件好事,可以從從容容,自由自在地隨便走走。東嶽廟始建於元代延祐六年,即1319年,由元代玄教大宗師張留孫、吳全節出資修建,主祀泰山神東嶽大帝。
  • 在北京寒冷的季節,訪華北地區最大的官觀-東嶽廟,感受民俗文化
    東嶽廟民俗博物館位於繁華的朝陽門外大街,始建於元代延祐六年,主祭泰山神東嶽大帝,佔地六萬平方米,古建376間,是道教正一派在華北地區最大的官觀。歷史上的東嶽廟為國家祀典之所,民間祭祀活動則更加盛大,成為具有豐厚底蘊的民俗文化活動中心,故修復後成為北京民俗博物館。
  • 參觀祭祀東嶽大帝的北京東嶽廟(也是北京民俗博物館)
    從門口往裡看,沒有多少人北京東嶽廟的介紹據說「東嶽廟」是康熙帝御書旁邊的兩個石碑,我沒看明白寫得啥這個是鼓樓嗎上面的花紋,我也不認識這個是鐘樓嗎遊人很少東嶽廟的琉璃牌樓據說這個牌樓建於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為三間四柱七頂的黃彩琉璃牌樓。
  • 視點 北京民俗博物館裡過「七夕」 鵲橋天河會情景再現
    8月25日,北京民俗博物館裡舉辦了「愛滿京城相約幸福」系列文化活動,通過傳統民俗場景復原、乞巧遊藝會、詩情七夕等活動展現獨特的中國民間傳統習俗和手工技藝。活動當天,一走進東嶽廟北京民俗博物館,一場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傳統節俗情景表演正在上演。牛郎織女一年一度天河相會,讓觀眾在故事重現中,感受著堅貞而美好的愛情。
  • "我們的節日·濃情七夕":北京民俗博物館裡感受乞巧民俗
    跟著小編來北京民俗博物館一探究竟吧。東嶽廟·北京民俗博物館館內一覽  「拜織女、拴紅線、穿針引線、投針驗巧……」8月28日,傳統佳節七夕當日,一系列與節日相關的傳統民俗活動在北京民俗博物館上演。據悉,為了充分發揮傳統節日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中的載體作用,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教育和引導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婚戀觀,促進家庭和睦和社會和諧,北京民俗博物館特舉辦了此次「我們的節日·濃情七夕」系列文化活動。
  • 「我們的節日•濃情七夕」:北京民俗博物館裡感受乞巧民俗
    跟著小編來北京民俗博物館一探究竟吧。東嶽廟·北京民俗博物館館內一覽「拜織女、拴紅線、穿針引線、投針驗巧……」8月28日,傳統佳節七夕當日,一系列與節日相關的傳統民俗活動在北京民俗博物館上演。據悉,為了充分發揮傳統節日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中的載體作用,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教育和引導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婚戀觀,促進家庭和睦和社會和諧,北京民俗博物館特舉辦了此次「我們的節日·濃情七夕」系列文化活動。
  • 《知名道觀東嶽廟》……馬朝陽攝影
    《知名道觀東嶽廟》……馬朝陽攝影 下午閒來無事,就乘75路公交去東嶽廟。北京朝陽區的東嶽廟,雖稱廟,卻是道家之地,也有幾百年的歷史。廟內古樸肅靜,建築大氣規整,好多株古樹名木十分顯眼。幾個殿堂正在展出"古代醫道展覽"。
  • 緣拜北京東嶽廟
    我為圓多年未竟的心願,陪同父母到北京一遊。北京是數朝古都,歷史文化遺產豐富。應該說為了讓平生首次到北京的父母能一覽既是古城又是共和國首都的風貌,幾乎無一遺漏地遊遍了北京的代表性景點。而意外收穫的是,有緣拜謁沒有列入行程的北京東嶽廟。 說是有緣,應該從乘坐計程車說起。那天早晨,我陪同父母從王府井賓館出來,準備前往當天遊覽的第一站——故宮。
  • 北京東嶽廟貔貅延壽的故事
    北京東嶽廟貔貅延壽,在老北京流傳著一句話:人行萬裡路,不如東嶽廟貔貅走一步。北京東嶽廟咱說的是北京東嶽廟貔貅的故事——相傳乾隆皇帝,在他七十二歲的時候。一天夜裡做了個夢,夢見主管人間,生老病死的東嶽大帝,來視察故宮。
  • 傳說,北京有個東嶽廟
    如果不是看書,我大概也不會知道,北京有座東嶽廟。東嶽廟,自然是一個廟,道家的廟,坐落在北京朝陽門外,至今已有七百年歷史。書的名字就叫《東嶽廟》,作者全名安 絲婉 富善,很明顯是個外國人,裡面都是各種中國古代神仙故事和民間傳說,這種反差讀起來簡直不要太好玩。
  • 北京自由行,先去查訪一下老北京東嶽廟的「三多四絕」
    十年前,與妻子去北京來了一趟自由行。我為我們此次的行程選擇的第一站是東嶽廟。道教是中國唯一土生土長的宗教,而東嶽廟是道教正一派在北方最大的寺廟,還是北京的民俗博物館,因此一定要去看看。東嶽廟的最後一進是北京的民俗博物館,裡面陳列了老北京逢年過節的各個民俗介紹
  • 周末相約博物館 北京有哪些值得一逛又少為人知的博物館?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為迎接「國際博物館日」的到來,北京市將舉辦形式多樣的博物館活動。博物館日期間,至少有108項展覽、講座等活動將為參觀者帶來豐富的文化體驗。博物館日當天,93家博物館將向公眾免費開放。北京博物館資源豐富,有哪些值得一看又鮮為人知的博物館?
  • 北京小眾博物館旅行建議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鐘鼓樓、中國古代錢幣展覽館(德勝門箭樓)、正陽門城樓、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館)、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先農壇)、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五塔寺)、白塔寺、智化寺、歷代帝王廟、東嶽廟(北京民俗博物館)、法源寺、古觀象臺、國家動物博物館、北京天文館、北京自然博物館(需提前預約)。這16個博物館的所在地,如果每個都仔細介紹一下,就是一本好書。
  • 秋日序曲之「東嶽廟」
    靜靜翻揀原來春日裡計劃的漫步北京路線,找尋一處周末放空的絕好去處,自然而然就來到了從未涉足的「神路徐行」之一的東嶽廟。隨著時光流失,在華夏大地的風雲突變中,東嶽廟沒能逃過一場場天災人禍。直到1999年,北京市政府主持恢復東嶽廟,在廟內建立了北京民俗博物館,並正式對外開放。
  • 京城密境:朝陽門外東嶽廟
    在北京最有名的東嶽廟非朝陽門外大街北側的最為有名。北京東嶽廟是道教正一道華北地區第一大叢林,由張道陵第三十八世孫張留孫在元代延祐年間,深感大都缺少一座祭祀東嶽大帝的東嶽廟而開始籌建,直到至治三年(1323年),由張留孫的徒弟吳全節修建完成。
  • 北京東嶽廟旅遊景點介紹
    東嶽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道教正統派寺廟,它建於元朝1319年,元朝延幽第六年,它是獻給泰山的神,東嶽帝。元末時期,它被戰爭摧毀,並多次擴張,寺廟坐落在北方,面向南方,它由主法院、東法院和西法院組成。主入口前有三個高大雄偉的洞穴和七個琉璃拱門。
  • 道教正一派在華北最大的廟宇,曾經有北京規格最高的木牌樓 | 東嶽廟拍照記
    今日籤到:序號1092020年9月3日,星期四,北京霧霾指數:24,綠色【心堯愛北京】這是北京初秋的樣子。🍂這一年似乎只經歷了由夏入秋,冬春交替的日子彈指而過,不留痕跡。寬闊的朝外大街將東嶽廟的牌坊和正門硬生生分隔。
  • 東嶽廟,了解道教文化,老北京民俗,非常有意思的去處
    【東嶽廟】位於北京朝陽門外,東約3裡,路北。是一座集元、明、清古建築群為一體的國家文物保護單位。館內常年舉辦各種老北京民俗活動,逢春節等傳統節日時,活動會更加豐富多彩。八十年代,乃至更早的老北京民俗物件兒,這裡有很多。
  • 北京民俗博物館拜織女,民俗文化動人心
    今天上午,以主題為「愛滿京城 相約幸福」的民俗活動在北京民俗博物館舉辦,活動通過專題展覽、體驗和社會教育活動,展現七夕文化中「忠貞、和睦、勤勞、浪漫」等特點。程功 攝博物館邀請專業表演人員身著各色精緻講究的傳統服飾向觀眾進行傳統習俗動態展示,對襟上衣、寬邊大袖、高腰襦裙……重現鵲橋會、月老牽線等四幕場景,長長的裙帶隨風飄飄,彰顯出中華傳統文化的大氣與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