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嶽廟:集齊元明清三朝風格的「古建瑰寶」 一站了解北京民俗

2020-12-11 北晚新視覺網

北京民俗博物館是北京唯一國辦民俗類專題博物館,坐落於朝陽門外大街141號的東嶽廟內。來這裡轉轉,不僅能觀民俗,還能看古建、品古碑、賞楹聯,增加不少雅趣。

東嶽廟 北京民俗博物館

初冬時節,各個公園、展館都進入淡季,觀展的人明顯少了。特別是對於東嶽廟這種非熱門景點來說,更顯廟高人稀。不過,對於觀展的人來說,倒是件好事,可以從從容容,自由自在地隨便走走。

東嶽廟始建於元代延祐六年,即1319年,由元代玄教大宗師張留孫、吳全節出資修建,主祀泰山神東嶽大帝。後經明清兩朝不斷擴建,逐漸形成中路正院和東西跨院的建築格局。全廟佔地約47400平方米,古建300餘間,集中體現了元、明、清三代建築風格,堪稱古建瑰寶。

在東嶽廟對面有一座非常顯眼的琉璃牌樓,建於明萬曆三十年即1602年,為三間四柱七頂的黃彩琉璃牌樓。屋頂為歇山頂,正脊兩端有鴟吻和螭吻,正中飾火焰寶珠。在正間的南北兩面各有一塊石匾,北面書「永延帝祚」,南面刻「秩祀岱宗」,相傳為明代宰相嚴嵩所書。

牌樓與廟門隔朝陽門外大街相望。東嶽廟現在的廟門其實是原本的二道門欞星門,在山門拆除後,這裡成為了正門。原來懸掛在山門的康熙帝御書「東嶽廟」橫匾也移到了這裡。進入廟門後,就能看見瞻岱門,這是一座五間廡殿頂的過廳式殿堂,後殿掛著東嶽大帝的「寶訓」。

在瞻岱門裡,可觀的景點較多,西側有一棵古槐,主幹很粗,枝椏較細,據說有八百多年的歷史,被人們稱為壽槐,常有人對此樹朝拜祈壽延年。 與瞻岱門正對著有一條御道直通岱宗寶殿,稱為「福路」,兩邊掛滿了各種祈福的福牌。

岱宗寶殿是東嶽廟的主殿,面闊三間,頂為單簷廡殿頂,綠剪邊琉璃瓦屋面。殿身的梁、柱、檁、枋均繪有皇家才允許使用的金龍和璽彩畫,正面簷下懸掛華帶匾「岱嶽殿」,四周雕飾盤龍,包有金葉。早上8點半左右,這裡還有道士誦經。

福路的兩側有兩座碑亭,頂覆黃色琉璃瓦,東側放置著康熙帝御筆親題的石碑. 西側放置著乾隆帝御筆親題的石碑,碑亭前分別放著一對銅特和玉馬,銅特相傳是文昌帝君的座騎。

這個院子的四周,有一組迴廊,共七十二間,代表東嶽大帝掌管下的地獄七十二司。每間殿內都有諸多塑像,造型生動,形神兼備,門楣上都掛有所敬神司的橫匾,兩側柱上貼有楹聯,楹聯內容豐富,筆法精湛。

東嶽廟素以「三多」 著稱,即神像多、楹聯多、碑刻多。除了上面提到的72司塑像和橫匾、楹聯,其他殿內也有很多,另外,岱宗寶殿兩側現存大量碑刻,是研究民間信仰及其群體結構的重要史料。其中元代大書法家趙孟所書的真跡《道教碑》,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史料價值。廟內的這些楹聯和碑刻,對於書法愛好者來說,是難得的好臨本,書法愛好者不妨前去仔細觀摩。

東嶽廟中路的最後是一座二層的後罩樓,原來有玉皇閣、文昌帝君殿、真武殿等,現已改為北京民俗博物館的展廳。

目前,展廳內所展的內容為中國道教文化展,裡面可以看到藥王爺孫思邈、土地公公、土地奶奶、童男童女、以及八仙等民間傳說中的各路神仙雕塑和畫像,另外,還有很多關於道教的各種樂器、法器、服飾等。據傳,之前,東嶽廟的香火非常旺盛,民間祭祀活動盛大,是北京最大的民俗文化活動中心,這也是把這裡定為北京民俗博物館的原因之一。現在,每到春節、元宵節等傳統節日,這裡都會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遊園活動。民俗博物館已逐漸成為京城市民和各地遊客了解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

Go提示:

北京民俗博物館的開門時間為每天上午8:30至下午4:30,周一閉館,票價10元,目前只能支付現金。另外,因為其所處位置為朝陽門外的繁華地帶,車位很少,建議把車停在周邊商場的停車場或坐公交前往。公交車可乘101路、109路、110路、112路等在神路街站下。地鐵可乘6號線在東大橋下,向西步行660米即到,也可乘地跌2號線朝陽門站下,向東步行400米左右。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李海霞

編輯:TF019

相關焦點

  • 北京民俗博物館,了解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的窗口
    北京民俗博物館位於朝陽區朝陽門外大街,是北京唯一的國辦民俗類專題博物館,館地所在地點是北京東嶽廟(全國重點文 物保護單位)內。東嶽廟在歷史上是國家祀典場所,是民俗文化活動中心,在民俗博物館建成開放之後,舉辦過多彩的民俗活動, 並且逐漸成為北京市民及各地遊客了解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的窗口。
  • 在北京寒冷的季節,訪華北地區最大的官觀-東嶽廟,感受民俗文化
    東嶽廟民俗博物館位於繁華的朝陽門外大街,始建於元代延祐六年,主祭泰山神東嶽大帝,佔地六萬平方米,古建376間,是道教正一派在華北地區最大的官觀。歷史上的東嶽廟為國家祀典之所,民間祭祀活動則更加盛大,成為具有豐厚底蘊的民俗文化活動中心,故修復後成為北京民俗博物館。
  • 豐臺區北京明清古建報價
    豐臺區北京明清古建報價 在原址保護的祠堂之間,遷建了衢陸公祠等6處黃埔區登記保護文物單位,2處傳統風貌建築線索:仕傑陸公祠和輝嶽陸公祠,以及一處無保護身份的祠堂,施工隊負責人解釋說,遷建它是因為每一個生產社都要求保留一座祠堂。 據廖志介紹,為保公平,祠堂遷建的位置由各房人派代表抽籤決定。
  • 靈嶽寺:北京古建活化石
    國務院今年5月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北京門頭溝齋堂鎮的靈嶽寺位列其中。    先有靈嶽寺,後有齋堂鎮。「齋堂」這個名字就源於歷史上香客們來靈嶽寺進香後在山腳下聚居形成村鎮、城市而得名。齋堂地區諸多地名的形成與靈嶽寺都有直接關係。
  • 暢遊北京民俗博物館——北京東嶽廟
    今兒咱們就去素有陰司地府之稱的北京東嶽廟,也就是北京民俗博物館逛逛看看! 北京東嶽廟是我國正一道在華北地區最大的宮觀。據說最早北京東嶽廟的山門遠在兩三公裡以外的通惠河邊。每天早晚,北京東嶽廟的道士都要騎著馬啟閉山門。在民間流傳的道士走馬觀山門,這句話,指的就是我們北京東嶽廟。 山門是東嶽廟原本的正門,1988年因拓寬朝外大街而被拆除。現在東嶽廟的廟門其實是原本的二道門——欞星門,在山門拆除後,這裡作為了正門。原來懸掛在山門的康熙帝御書「東嶽廟」橫匾也移到了這裡。
  • 秋日序曲之「東嶽廟」
    靜靜翻揀原來春日裡計劃的漫步北京路線,找尋一處周末放空的絕好去處,自然而然就來到了從未涉足的「神路徐行」之一的東嶽廟。如我這般的遊人不免疑惑,為什麼要在具有皇家規制的道教廟宇裡建一座民俗博物館呢?忍不住細細翻閱一通緣由,不看不知道,想不到東嶽廟的歷史傳奇既然如此淵源深廣。
  • 東嶽廟,了解道教文化,老北京民俗,非常有意思的去處
    【東嶽廟】位於北京朝陽門外,東約3裡,路北。是一座集元、明、清古建築群為一體的國家文物保護單位。館內常年舉辦各種老北京民俗活動,逢春節等傳統節日時,活動會更加豐富多彩。八十年代,乃至更早的老北京民俗物件兒,這裡有很多。
  • 緣拜北京東嶽廟
    我為圓多年未竟的心願,陪同父母到北京一遊。北京是數朝古都,歷史文化遺產豐富。應該說為了讓平生首次到北京的父母能一覽既是古城又是共和國首都的風貌,幾乎無一遺漏地遊遍了北京的代表性景點。而意外收穫的是,有緣拜謁沒有列入行程的北京東嶽廟。 說是有緣,應該從乘坐計程車說起。那天早晨,我陪同父母從王府井賓館出來,準備前往當天遊覽的第一站——故宮。
  • 明清兩代古建的風格與特點
    明清時期是中國古代建築體系的最後一個發展階段。這一時期,中國古代建築雖然在單體建築的技術和造型上日趨定型,但在建築群體組合、空間氛圍的創造上,卻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明清建築的最大成就是在園林領域。中國歷代都建有大量宮殿,但只有明清的宮殿——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得以保存至今,成為中華文化的無價之寶。
  • 京城密境:朝陽門外東嶽廟
    在北京最有名的東嶽廟非朝陽門外大街北側的最為有名。北京東嶽廟是道教正一道華北地區第一大叢林,由張道陵第三十八世孫張留孫在元代延祐年間,深感大都缺少一座祭祀東嶽大帝的東嶽廟而開始籌建,直到至治三年(1323年),由張留孫的徒弟吳全節修建完成。
  • 應縣木塔:古建瑰寶耀千年
    應縣木塔:古建瑰寶耀千年 2020-10-30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周末相約博物館 北京有哪些值得一逛又少為人知的博物館?
    老北京民俗娛樂哪裡尋:北京空竹博物館 空竹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明代遺留的文物上就曾有空竹的形象實證,明清兩代的諸多文獻中都有關於北京空竹的記載。在北京空竹博物館裡收藏著400餘個空竹,在眾多的空竹藏品中,有兩件一大一小的空竹看著雖然有些破舊,但卻是這裡的「鎮館之寶」,它們是故宮授權複製溥儀玩過的空竹。
  • 道教正一派在華北最大的廟宇,曾經有北京規格最高的木牌樓 | 東嶽廟拍照記
    該廟經過明清兩代多次重修,但總體上依舊保持了元代的規制和布局。……現在沒了山門,於是瞻岱門的外門就變成了東嶽廟的正門。掛著北京民俗博物館的牌子。尤其是這幾棵古槐,值得一看。東嶽廟裡還有不少大殿,沒有進去。關於道教了解的還是很少。見到不少香客前來朝拜,很是虔誠。
  • 北京東嶽廟旅遊景點介紹
    東嶽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道教正統派寺廟,它建於元朝1319年,元朝延幽第六年,它是獻給泰山的神,東嶽帝。元末時期,它被戰爭摧毀,並多次擴張,寺廟坐落在北方,面向南方,它由主法院、東法院和西法院組成。主入口前有三個高大雄偉的洞穴和七個琉璃拱門。
  • 參觀祭祀東嶽大帝的北京東嶽廟(也是北京民俗博物館)
    從門口往裡看,沒有多少人北京東嶽廟的介紹據說「東嶽廟」是康熙帝御書旁邊的兩個石碑,我沒看明白寫得啥這個是鼓樓嗎上面的花紋,我也不認識這個是鐘樓嗎遊人很少東嶽廟的琉璃牌樓據說這個牌樓建於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為三間四柱七頂的黃彩琉璃牌樓。
  • 北京香山碧雲寺古建彩畫工程啟動
    北京香山碧雲寺古建彩畫工程啟動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7日 10:2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5月16日電(記者康玲 緒銀平)作為北京香山公園碧雲寺修繕工程之一的古建彩畫工程5月15日啟動。
  • 傳說,北京有個東嶽廟
    如果不是看書,我大概也不會知道,北京有座東嶽廟。東嶽廟,自然是一個廟,道家的廟,坐落在北京朝陽門外,至今已有七百年歷史。書的名字就叫《東嶽廟》,作者全名安 絲婉 富善,很明顯是個外國人,裡面都是各種中國古代神仙故事和民間傳說,這種反差讀起來簡直不要太好玩。
  • 《知名道觀東嶽廟》……馬朝陽攝影
    《知名道觀東嶽廟》……馬朝陽攝影 下午閒來無事,就乘75路公交去東嶽廟。北京朝陽區的東嶽廟,雖稱廟,卻是道家之地,也有幾百年的歷史。廟內古樸肅靜,建築大氣規整,好多株古樹名木十分顯眼。幾個殿堂正在展出"古代醫道展覽"。
  • 郭峪古城:漫步古城一夢千年
    一進入郭峪古城,就被古城的雄渾深深吸引,城垣城牆、宅第民居、店鋪作坊、門樓影壁,一下子讓記者有夢回明清之感。來到古城康養民宿區。進入「孝友第」,「孝友第」的院落格局是四大八小的四合院,整個院落保留了清代建築風格,房間內所有原木門窗和大梁都被很好地保護起來,前來住宿的遊客,在體驗原汁原味的清代住宅的同時,還能了解這裡的歷史。「住在這裡,遠離城市的喧囂,感受古人的生活,真是初見乍歡,久處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