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北京有個東嶽廟

2020-12-11 司馬憶月

01.

如果不是看書,我大概也不會知道,北京有座東嶽廟。

東嶽廟,自然是一個廟,道家的廟,坐落在北京朝陽門外,至今已有七百年歷史。

書的名字就叫《東嶽廟》,作者全名安 絲婉 富善,很明顯是個外國人,裡面都是各種中國古代神仙故事和民間傳說,這種反差讀起來簡直不要太好玩。

外國人寫中國廟宇,就如同鄰居來欣賞自己家的房子,不同視角,帶來不一樣的思想碰撞,驀然回首,火花四濺。

讀富善女士的《東嶽廟》之前,我對這個廟一無所知,讀完之後,我忍不住很想去看看這個廟。

02.

從稱呼上,我就覺得東嶽廟這個名字蠻好玩的,在我的印象中,道家不是應該叫「觀」嗎?比如白雲觀?

然而,東嶽廟確確實實是一座道家廟宇,是為祭拜中國最神聖的山--泰山修建的。書中也給出了自己的解釋--「廟」指的是任何一座供奉著一尊或幾尊神的建築。這麼一看,倒是解釋的通了。而且我也第一次知道,原來不僅封神的人可以有廟宇,連動物、高山的靈魂都是可以有廟宇供奉的。

實際上,東嶽廟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萬神廟,供奉著幾百尊神和幾倍於他們的侍從。你在廟裡自然能看到道教的影子,比如來來往往的道士和老子塑像,也能看到佛教蹤跡,比如供奉觀音菩薩的大殿。很多的形象其實也是有佛教淵源的,比如哼哈二將。更好玩的是,「在東嶽廟,佛教、儒教和道教的教義,以及古代種族信仰的遺存都混同在一起,共同來滿足人民的需要。......出於人們生活的需要,才有這些神的出現。沒有什麼需要是至關重要或微不足道的,因而都要從精神世界尋找一些力量來滿足這些需要。」

中國的勞動人民一直以勤儉節約著稱。在古代,他們抵禦不了那麼多天災人禍,所以發明了各種神,請求神來滿足自己的請求,這種寄託,是樸素的,又是鄭重而又美好的。

對神的崇拜,其實體現的是大眾最基本的一個信仰:生命是永恆的,即使死後,也會以靈魂的形式存在著,而且依然會對在世的人產生影響。那麼如何抵擋邪惡的靈魂侵擾,讓友善的靈魂庇佑我們呢?在這種信仰中,神出現了,按照人們為他們安排好的位置,接受普羅大眾的朝拜。

03.

那麼,問題來了,幾百尊神,要怎麼介紹呢?

一個個挨著來嗎?那樣似乎蠻無聊的,估計一會兒就讓人睏倦了。

富善女士採用的是分類法,給所有供奉的神都劃分了類別,這樣一看就一目了然了,比如財神、瘟疫神、藥神(原來真的有藥神啊)、行業守護神、子孫娘娘......以作者的中文老師施老師的口述為主,夾雜著作者自己聽到的、查到的一些歷史資料。書後面光備註的參考書有好幾頁,看起來研究的也是非常用心了。

想到一個外國人如此認真刻苦地研究中國廟宇,總讓我想起白求恩大夫無私地來中國救死扶傷。雖然性質不同,卻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是救助肉體,一個是挖掘精神內涵。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自然是源遠流長。在歷史長河中,出現了很多的神話傳說,比如《封神演義》裡蠱惑國君的妲己、超級厲害的姜子牙(有人說東嶽廟中的神就是按照封神演義中封的神來供奉的),比如《西遊記》裡各顯神通的神仙,比如《山海經》中各種妖魔鬼怪,更不用說《聊齋》裡各種鬼狐和書生的故事。我們從來不缺故事,我們只是缺少一雙發現的眼睛。

富善女士的筆下,這些神話故事從遠古的畫卷中慢慢展開,躍然我們眼前:

施老師說,和東嶽大帝或黃飛虎一起安坐在寢殿裡的是東嶽大帝的妻子,叫祝融,她的故事也可以在《封神演義》裡找到。她有十二隻火鳥,可以在戰爭中幫助黃飛虎燒掉敵人的營地。人們擔心家裡會著火的時候,都要給祝融上供。

而且,在故事中,也能讀到一股濃濃人間煙火氣,熱氣騰騰,生機勃勃:

廟裡的鐘聲柔和低沉地響起來,一群老太太踮著小腳,在侍女的攙扶下,一個殿座接著一個殿座,把香插到已經堆滿香灰的香爐裡;從衣著上看像是學生的年輕人,在阜財殿前彎腰祈禱;母親牽著孩子在摸銅特,因為摸摸它會祛病消災;所有的人都會在娘娘面前駐足行禮。

富善女士在書中,比較詳盡地為我們介紹了各個供奉神像的歷史淵源和與之相關的神話故事,最受人們喜歡的自然是阜財殿裡的財神和旁邊子孫娘娘殿裡各位娘娘了,一為求財,一為求子。繁榮、發展,似乎是普羅大眾永恆的追求。

讀財神的故事很好玩,因為阜財殿裡的財神不讓人燒香,而是勸人勤奮節儉,這還真有點中國特色呢。而旁邊的子孫娘娘殿,竟然也分送子娘娘、催生娘娘、眼光娘娘等,各位娘娘分工明確,確保一個小生命健康長大。想想,生命何其脆弱,可是又何其美好。我願意相信,冥冥之中,肯定是有神靈暗中保佑一個孩子長大。那些拜娘娘的家長們,自有一顆拳拳的心和一份真摯的愛。

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感嘆,原來我們有這麼多的好故事啊,我們總是愁沒有素材,其實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不少寶貝呢,只是我們現在挖掘的太少了。

04.

《東嶽廟》一方面勾勒出了20世紀30年代初東嶽廟的盛況,是各個階層,不同時段在東嶽廟活動場景的生動再現;另一方面,這本書匯集了幾乎所有殿座內主要奉祀神祇的由來與歷史傳說,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普通百姓的信仰,立體呈現了東嶽廟在大眾生活中的地位和影響,是一部全面反映北京東嶽廟民俗事象的「百科全書」。

《一代宗師》裡武學的三個境界是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聊齋》裡,有人看見鬼狐,有人看見愛情,有人看見悲觀離合,而在《東嶽廟》中,我看到的是作者對中國文化的一種熱愛,由著這份熱愛,我們也得到了好處,又重新感受了一番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的魅力。

相關焦點

  • 暢遊北京民俗博物館——北京東嶽廟
    之前已經拆掉的山門為三洞式,三個門洞分別象徵著「天神」「地祠」「人鬼」三界,步入山門,就代表著我們已經跳出這三界了。俗話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是道教所指的三界和佛教所指的三界是不同的。據說最早北京東嶽廟的山門遠在兩三公裡以外的通惠河邊。每天早晚,北京東嶽廟的道士都要騎著馬啟閉山門。在民間流傳的道士走馬觀山門,這句話,指的就是我們北京東嶽廟。
  • 北京東嶽廟貔貅延壽的故事
    北京東嶽廟咱說的是北京東嶽廟貔貅的故事——相傳乾隆皇帝,在他七十二歲的時候。一天夜裡做了個夢,夢見主管人間,生老病死的東嶽大帝,來視察故宮。進入東嶽廟貔貅裡,迎面就看見,正中間南北各有一塊石匾,蒼勁有力的四個大字在北側——「永延帝祚」。這個「祚」字的意思:一是福氣,二是象徵著皇帝的地位。意為江山永固,國運錦長。南側碑上書刻——「秩祀岱宗」。意思是:來祈拜東嶽大帝,一定要選黃道吉日,並且要非常有秩序地,虔誠地禮祀神靈。皇帝來東嶽廟來祈拜東嶽大帝,亦是如此。
  • 緣拜北京東嶽廟
    我為圓多年未竟的心願,陪同父母到北京一遊。北京是數朝古都,歷史文化遺產豐富。應該說為了讓平生首次到北京的父母能一覽既是古城又是共和國首都的風貌,幾乎無一遺漏地遊遍了北京的代表性景點。而意外收穫的是,有緣拜謁沒有列入行程的北京東嶽廟。 說是有緣,應該從乘坐計程車說起。那天早晨,我陪同父母從王府井賓館出來,準備前往當天遊覽的第一站——故宮。
  • 潮陽東山東嶽廟蜈蚣珠的傳說
    上圖:潮陽東嶽廟東嶽廟背靠蜈蚣山,此山因形狀象蜈蚣而得名,廟前有一水印石,被稱蜈蚣珠。蜈蚣地配蜈蚣珠屬稀世風水寶地。地理學上講究,若得此龍脈吉穴,定會出武狀元。風水有一句諺語:「一寶龜疊龜,二寶蜈蚣珠,三寶春草珠。」此三種都是風水寶地。中國有許多名山名地,大多數為佛教或道教名剎。潮陽東嶽廟因獲得蜈蚣地和蜈蚣珠使東嶽大帝神威赫奕,遊人不斷,香火旺盛。
  • 北京東嶽廟旅遊景點介紹
    東嶽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道教正統派寺廟,它建於元朝1319年,元朝延幽第六年,它是獻給泰山的神,東嶽帝。元末時期,它被戰爭摧毀,並多次擴張,寺廟坐落在北方,面向南方,它由主法院、東法院和西法院組成。主入口前有三個高大雄偉的洞穴和七個琉璃拱門。
  • 秋日序曲之「東嶽廟」
    靜靜翻揀原來春日裡計劃的漫步北京路線,找尋一處周末放空的絕好去處,自然而然就來到了從未涉足的「神路徐行」之一的東嶽廟。分為正院、東院和西院三個部分。直到1999年,北京市政府主持恢復東嶽廟,在廟內建立了北京民俗博物館,並正式對外開放。
  • 在北京寒冷的季節,訪華北地區最大的官觀-東嶽廟,感受民俗文化
    東嶽廟民俗博物館位於繁華的朝陽門外大街,始建於元代延祐六年,主祭泰山神東嶽大帝,佔地六萬平方米,古建376間,是道教正一派在華北地區最大的官觀。歷史上的東嶽廟為國家祀典之所,民間祭祀活動則更加盛大,成為具有豐厚底蘊的民俗文化活動中心,故修復後成為北京民俗博物館。
  • 東嶽廟裡的紅腰帶
    這到底是個什麼樣兒的老人?她的紅腰帶,又有什麼奇特之處呢?據說那位專門給人定做紅腰帶的老人,就在東嶽廟裡,自古北京人就有「東嶽廟請紅腰帶」的講究。那麼這位老人和她的紅腰帶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會被人形容得神乎其神呢?
  • 京城密境:朝陽門外東嶽廟
    在北京最有名的東嶽廟非朝陽門外大街北側的最為有名。北京東嶽廟是道教正一道華北地區第一大叢林,由張道陵第三十八世孫張留孫在元代延祐年間,深感大都缺少一座祭祀東嶽大帝的東嶽廟而開始籌建,直到至治三年(1323年),由張留孫的徒弟吳全節修建完成。
  • 東嶽廟:集齊元明清三朝風格的「古建瑰寶」 一站了解北京民俗
    北京民俗博物館是北京唯一國辦民俗類專題博物館,坐落於朝陽門外大街141號的東嶽廟內。來這裡轉轉,不僅能觀民俗,還能看古建、品古碑、賞楹聯,增加不少雅趣。東嶽廟 北京民俗博物館初冬時節,各個公園、展館都進入淡季,觀展的人明顯少了。特別是對於東嶽廟這種非熱門景點來說,更顯廟高人稀。不過,對於觀展的人來說,倒是件好事,可以從從容容,自由自在地隨便走走。東嶽廟始建於元代延祐六年,即1319年,由元代玄教大宗師張留孫、吳全節出資修建,主祀泰山神東嶽大帝。
  • 北京城內的道教古蹟—東嶽廟
    北京城內的東嶽廟位於朝陽門外大街路北,始建於元代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當時名為「東嶽仁聖宮」。為東漢時道教創始人張道陵第三十八代後裔張留孫籌資,其弟子吳全節興建,距今已有近700年的歷史,是道教「正一派」在華北的第一座大型道觀。
  • 東嶽廟,了解道教文化,老北京民俗,非常有意思的去處
    【東嶽廟】位於北京朝陽門外,東約3裡,路北。是一座集元、明、清古建築群為一體的國家文物保護單位。館內常年舉辦各種老北京民俗活動,逢春節等傳統節日時,活動會更加豐富多彩。八十年代,乃至更早的老北京民俗物件兒,這裡有很多。
  • 東嶽廟有高人
    可在揚州杭集鎮的古東嶽廟燒香求籤的人卻截然不同,他們在東嶽廟抽到下下籤,就像中了頭彩。據說從前杭集船村有個陳舉人,從小才思敏捷,讀書又勤奮,這一年到了考期,準備進京參加殿試。臨行前幾日,他精心地選擇了一個吉祥日子,去附近的東嶽廟燒香,虔誠地祈求神靈保佑他能一舉成名。結果求了一個倒黴的下下籤,欲哭無淚,預知自己十年的寒窗苦就要白吃了。
  • 參觀祭祀東嶽大帝的北京東嶽廟(也是北京民俗博物館)
    從門口往裡看,沒有多少人北京東嶽廟的介紹據說「東嶽廟」是康熙帝御書旁邊的兩個石碑,我沒看明白寫得啥這個是鼓樓嗎上面的花紋,我也不認識這個是鐘樓嗎遊人很少東嶽廟的琉璃牌樓據說這個牌樓建於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為三間四柱七頂的黃彩琉璃牌樓。
  • 道教華北最大廟宇「東嶽廟東嶽仁聖宮」,供奉的神祇有哪些?
    民間傳說人們傳說,東嶽大帝統領下的幽冥地府,有七十六個辦事機構,稱為七十六司。各司皆有神主,俗稱判官。北京東嶽廟塑有七十六司神像,但因殿堂不足,有的殿只好讓兩個司合署辦公,故七十六司共佔用殿堂六十八間。過去,七十六司殿堂前都掛有白底黑字的楹聯,內容既是對各殿司神職能的詮釋,也是中國人善惡報應思想的集中體現。
  • 仲泊遊水墨尋影《北京舊跡》之東嶽廟
    【中網資訊】仲泊遊以水墨語言追憶北京舊跡,北京是一座有故事的都城,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畫家以點滴往事寫意晚清民初的過往人物及老北京風景片段,去喚起人們對北京悠悠歲月的回味。 東嶽廟位於朝陽門外大街,元朝始建,佔地70畝,房屋近數百間,多為清代所建。
  • 道教正一派在華北最大的廟宇,曾經有北京規格最高的木牌樓 | 東嶽廟拍照記
    今日籤到:序號1092020年9月3日,星期四,北京霧霾指數:24,綠色【心堯愛北京】縫隙間已經開始有絲絲涼意,中午的太陽最熱烈,早晚變得涼爽舒心。這是北京初秋的樣子。……現在沒了山門,於是瞻岱門的外門就變成了東嶽廟的正門。掛著北京民俗博物館的牌子。
  • 《知名道觀東嶽廟》……馬朝陽攝影
    《知名道觀東嶽廟》……馬朝陽攝影 下午閒來無事,就乘75路公交去東嶽廟。北京朝陽區的東嶽廟,雖稱廟,卻是道家之地,也有幾百年的歷史。廟內古樸肅靜,建築大氣規整,好多株古樹名木十分顯眼。幾個殿堂正在展出"古代醫道展覽"。
  • 北京自由行,先去查訪一下老北京東嶽廟的「三多四絕」
    道教是中國唯一土生土長的宗教,而東嶽廟是道教正一派在北方最大的寺廟,還是北京的民俗博物館,因此一定要去看看。在東嶽廟的主殿兩側,分布著七十六司,這就是掌管著生死輪迴大權的東嶽大帝手下的辦事機構。想起當年在山西平遙參觀縣衙時的所見,在大堂前按吏、禮、兵、工、戶、刑排列著一個縣的六個行政部門,從中央到地方都是如此,而在神廟中行政部門竟然多達七十六個,是否表現了我們中國人對生死的敬仰?在每個司中,無一例外地陳列著一溜神像和一幅對聯。
  • 東嶽廟漫筆
    富平溫泉河鳥瞰富平縣老城東門外之北,緊臨溫泉河南岸有一座高臺,昔稱洗馬臺(相傳唐大將軍尉遲恭曾洗馬於此),從明代起,便以這座畝許大小的高臺為基礎,建起了氣象森然的東嶽廟。廟裡主祀的乃是幽冥世界最高主宰者東嶽大帝,又稱泰山神,按照道教的說法,是掌管人間生死的神。如是,其地位相當於佛教裡的閻羅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