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血液突變,斑頭雁完成每年兩次翻越喜馬拉雅山的極端遷徙

2020-12-12 小帆求知

在青藏高原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湖泊上,生活著一群「二道槓」鳥類。它們夏季從印度、尼泊爾等南亞地區,翻越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進入青藏高原,冬季的時候又翻過去。每年都要進行兩次這樣鳥類中最高難度,也是最危險的遷徙!

要飛躍喜馬拉雅山,它們需要比其他的任何鳥類都要飛得更高,而且要克服難以想像的低溫和缺氧困難,它們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又為什麼做這樣危險的遷徙?讓我們一起走入斑頭雁的世界,見識一下這群飛得最高的鳥兒。

1.「二道青年」本事大

成年斑頭雁的外貌特徵很好辨識,在它們的頭頂後部有兩道黑色帶。這也是它被有些人戲稱為「二道槓」的由來。

斑頭雁是一種高原鳥類,夏天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西藏、青海、內蒙等地,冬季寒冷到來時,會遷徙到印度、緬甸、尼泊爾等南亞地區。

從青藏高原到南亞,一定要越過喜馬拉雅山脈,所以斑頭雁飛得幾乎比其他任何鳥兒都要高。有人甚至說在超過8000米的高度見過它們,甚至有報導稱它們可以飛越珠穆朗瑪峰。

我們都知道,在上千米的高空,一般都會出現缺氧和低溫現象,斑頭雁是怎樣克服這兩大難題的呢?

2.其他鳥兒無法做到的遷徙

為了避免在飛行過程中,出現羽毛結冰和缺氧,斑頭雁進化出「一套裝備和一項特殊技能」。

斑頭雁的羽毛下,有一層特殊絨毛,可以避免翅膀在高空中結冰。有了這套裝備加持,就不怕低溫了。而下一個要克服的問題是缺氧。

在高空缺氧環境下飛行,斑頭雁身體內的血液會發生突變,改變血液中的化學成分,使它們的血液能從每次呼吸中提取更多的氧氣,這樣就能比其他動物更能應對高海拔的呼吸問題。

防凍的裝備加上特殊的呼吸技能,讓斑頭雁擁有了翻越喜馬拉雅山的本事。當然這個過程仍是困難重重,有些體質稍弱的,抵禦不了低溫和缺氧可能就會倒在半路上。而且遷徙過程一帆風順還好,如果遇上暴雪、逆風等惡劣天氣,斑頭雁還不知要吃多少苦頭。

斑頭雁為什麼要做這種看似已經是違背自然規律的極端遷徙呢?

3.一切為了孩子

在印度、緬甸等湖泊沼澤上,氣候溫暖,植被豐富,物種多樣。斑頭雁可以在這裡找到豐盛的食物,當然了,它們自己也成了食物!

在這裡,適宜的條件造就了物種的多樣性,而斑頭雁的掠食者,比如叢林貓、豺、猛禽等,大部分也生活在這裡。斑頭雁在享受豐厚的水草資源外,也需要時刻警惕掠食者的偷襲。

平時自保還好,畢竟會飛,可是到了繁殖時期需要蹲起來孵蛋,這就麻煩了!動也不能動,掠食者來了怎麼辦?

於是為了孩子,冬季的時候它們奮力進食,在長肥一圈,囤積足夠的能量之後,向喜馬拉雅山發起了挑戰。

青藏高原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湖泊上,空氣十分稀薄,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三分之一,溫度也幾乎都在零度以下。很多體質差的人,到達那個高度會產生高原反應,體內的氧氣供應不足,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腦水腫,有生命危險。這樣惡劣的環境自然少有動物居住,在這裡斑頭雁幾乎沒有掠食者。

而高原湖泊在夏季也會有豐富的水草資源,讓斑頭雁可以美美的生活。在這裡它們終於可以安安心心的談情說愛,繁殖後代了。

但是到了冬天,天氣就太冷了,超過了它們的承受程度,於是它們又奮力進食,衝向喜馬拉雅山。不同的是,這次它們的身邊多了很多年輕的身影!

孟子的母親為了孩子可以三遷居所,而斑頭雁為了孩子,竟有翻越世界最高山脈的勇氣,而且它們還做到了!在它們那小小的身軀中,在愛的驅動下,爆發出了多麼大的能量啊!

相關焦點

  • 青海湖這種瀕危鳥類正在遷徙,8小時飛過喜馬拉雅山,它會缺氧嗎
    青海湖西北隅的鳥島上,棲息著數以十萬計的候鳥,斑頭雁就是其中一種瀕危珍稀鳥類。斑頭雁是青藏高原上的精靈,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譽為「世界飛得最高的鳥類」。目前這種鳥類全球的數量約7萬多隻,屬於瀕危動物。斑頭雁每年都要經過兩次遷徙之旅,九月十月要遷往南方過冬。據研究資料顯示,斑頭雁僅用8小時,就能飛越海拔8000多米的喜馬拉雅山脈。
  • 斑頭雁:我為什麼能飛越珠峰?
    每年3-4月開始北遷繁殖,秋季9-10月南遷越冬,每年需要穿越兩次世界上最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穿越山脈時,海拔越高,空氣中的氧含量越低。海拔6000米處的氧含量只有海平面上的一半。到了8844.43米的珠峰,空氣中的氧含量只有海平面上的1/3 。海拔越高,大氣壓力也越低。
  • 斑頭雁 | 飛最高的山,談最絕的情,跳最陡的崖
    候鳥遷徙是生存本能,但能夠翻越世界最高山——喜馬拉雅山的候鳥就不多了。喜馬拉雅山脈附近空氣稀薄,含氧量只有海平面附近空氣的30%,低溫和缺氧的高空環境讓大多數鳥都望而卻步。斑頭雁(Anser indicus)是少數能夠飛越喜馬拉雅山的候鳥之一,有明確記錄的飛行高度可達7290米。
  • 新疆迎來候鳥遷徙高峰 至少近300種候鳥分批路
    據王傳波介紹,烏拉泊水庫有終年不凍的水源,每年3月這裡將最先迎來北遷的候鳥,進入4月底至5月初,鳥類遷徙進入高峰時節,烏拉泊水庫和烏市其他水庫、湖泊將進入春季鳥類數量、品種最多的季節。  「新疆地處重要鳥類繁殖地西伯利亞和鳥類越冬地南亞印度次大陸之間,所以,每年春秋季節,新疆成了候鳥遷徙的必經之路。」荒野新疆志願者團隊「觀鳥組」負責人邢睿分析說。
  • 世界候鳥日:它們不可思議的遷徙,成就飛翔的生命傳奇
    徵服巔峰:斑頭雁淡雅的灰褐色身體,潔白的頭部和黃色的扁嘴,再加上頭頂兩道黑色的U形條紋,把身體敦實的斑頭雁打扮得既呆萌又神氣。以植物為主食的斑頭雁性格溫和,卻是頗有雄心壯志的鳥類旅行家。它們在亞洲的中部繁衍後代,然後遠赴印度次大陸的平原度過寒冬。它們每年都要往返遷徙數千千米,兩次越過高聳入雲的喜馬拉雅山脈。
  • 孟津黃河溼地迎來珍稀物種蓑羽鶴,是翻越珠穆朗瑪峰的越冬鳥類
    它們是為數不多的能飛越珠穆朗瑪峰的鳥類之一,它們的遷徙被稱為「地球上最艱難的遷徙」。  大部分的蓑羽鶴每年都會從我國東北等地區出發,翻越喜馬拉雅山,有的甚至飛越珠穆朗瑪峰,到達西藏南部、印度等地越冬。蓑羽鶴是為數不多的能飛越珠穆朗瑪峰的鳥類之一,它們的遷徙被稱為「地球上最艱難的遷徙」。
  • 《遷徙的鳥》:如果人一生只看十部電影,這部片子一定是其中之一
    拍攝於2001年的《遷徙的鳥》,由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瑞士五國聯合製作,歷經三年多時間,取景橫跨50多個國家地區,由17位資深的飛行員和兩個科考隊參與,是一部不折不扣「大製作」紀錄片。該片在法國首映,幾百萬人湧進電影院觀看這部電影。《遷徙的鳥》豆瓣評分高達9.1分,足可見這部片子的受肯定程度。
  • 如果印度疫情大爆發,印度難民會翻越喜馬拉雅山進入中國嗎?
    如果印度疫情大爆發,印度難民會翻越喜馬拉雅山進入中國嗎?印度是世界上人口僅次於我國的國家。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中,印度一直被期待成為世界上感染人數最多的國家。印度的新冠肺炎如果發生大流行,會不會出現大規模翻越喜馬拉雅山進入中國?我認為這種可能性幾乎沒有。我國與印度邊境線由200多公裡,包含西段東段和中斷三部分。如圖所示,我國與印度接壤的地方其實就是西藏。
  • 喜馬拉雅山「出事」了?冰雪融化後,湖裡發現的東西讓人後怕
    喜馬拉雅山是一個海拔很高的地方,冰封千年,山下曾有一個湖泊,也是出於冰凍狀態,如今這個千年湖終於融化,湖底隱藏的東西露了出來,大家看著這些東西後覺得非常詭異,也就是這一發現,讓地球上又多了一處神秘之地。
  • 大天鵝遷徙到南海子溼地,能飛過珠穆朗瑪峰,途中趴冰面上睡覺
    千裡迢迢的遷徙之路,它們是如何飛過的? 大天鵝分布於亞洲,每年都要經歷兩次艱辛的遷徙之旅,秋季南遷到中國長江流域及附近湖泊過冬,春季北遷到蒙古國及西伯利亞等地繁殖。 先從大天鵝的南遷說起,每年的9月中旬天氣轉冷,大天鵝便離開繁殖地,飛往越冬地,在10月下旬左右到達。
  • 不甘做附屬品:如若被允許,數億印度女人將翻越喜馬拉雅山來中國
    英國的一位教授曾經說過,如果被允許的話,將會有數億印度女人翻越喜馬拉雅山來到中國。其實這樣的說法,一點也不誇張,而且很有道理。數據表示,我國女性的平均壽命要比印度女性長九年,而且在我國一直提倡男女平等,女性在社會上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 即將被我國打通的喜馬拉雅山
    眾所周知,由於珠穆朗瑪峰的特點,喜馬拉雅山總是引起人們挑戰的欲望,但由於喜馬拉雅山脈的不對稱地形,尼泊爾南部的山坡很難攀登,中國北部的山坡很容易攀登,所以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都會選擇在中國西藏攀登喜馬拉雅山。
  • 古印歐人大遷徙:人類早期文明的衝擊、毀滅與新生
    對遊牧區來說,會導致草原退化,河流冰封,為了獲得足夠的食物,古印歐人不得不離開這曾經的棲息地,翻越高加索山脈,南下去低緯度的地區尋求生存之道。向西分支:這部分主要來自東歐平原,公元前2000年左右,他們穿過多瑙河,翻越巴爾喀阡山,遷徙到了巴爾幹半島,逐步擴散到今天的西歐、北歐和北美,逐步演化為現代歐洲人。向東分支:這部分就是常說的雅利安人。
  • 《遷徙的鳥》這部經典紀錄片,向人們展現了生命的偉大
    《遷徙的鳥》鳥兒的遷徙是一個關於承諾的故事,春去秋來,年復一年,它們為了種群的延續,為了生命的繁衍,在兩地之間忠實而規律地往返,它們飛翔時,不斷前進而又奮力奔襲著的路途,在影片中構成了一個對生命的影像隱喻。而影片的整體基調,正是在歌頌這種偉大的前進著的生命。
  • 我國將喜馬拉雅山成功「打通」,尼泊爾為何普天同慶
    ,中國北部的山坡很容易攀登,所以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都會選擇在中國西藏攀登喜馬拉雅山。我們決定大費周章,花大價錢修建一條穿越喜馬拉雅山通往尼泊爾的鐵路,當然,在為中國和尼泊爾更好的交流和發展開放更多後,這條鐵路已經開始建設,被稱為尼泊爾鐵路。
  • 喜馬拉雅山「出事」了?冰消雪融後,湖中呈現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
    喜馬拉雅山 雖然是一個人跡罕見的地方,但是每年依舊有不少的人去挑戰攀登它和徵服它。 01 喜馬拉雅山脈因為海拔高度是世界第一而在全世界聞名遐邇,喜馬拉雅山脈屹立於我國青藏高原之上。不少的攀登愛好者和冒險家都會不惜花費大量的金錢和時間去喜馬拉雅山,探尋喜馬拉雅山上的神秘之處,希望能解開所有的謎底。在喜馬拉雅山上曾經出過一件大事?喜馬拉雅山冰雪融化後,湖中呈現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這喜馬拉雅山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 首次拍攝藏羚羊超大種群遷徙 「2020我們與藏羚羊」央視播出
    「今年科考隊在這個『大產房』周邊的瑪依雪山東側,拍攝到了一個超大的遷徙種群。這支超大的藏羚羊遷徙隊伍,前後綿延了近5、6公裡,種群數量在6萬隻以上……」 8月9日,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播出 「2020我們與藏羚羊」系列科考節目。這是2013年以來,科考隊第10次走進羌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