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阿里南線第二天,從日喀則到珠峰。走出城區,天色愈發澄藍,沿高原谷地前進,兩側的山不高,幾乎沒有植被,偶有雪山露出山尖。谷地很寬,兩旁都是綠油油的青稞田,雲朵蕩漾在山間,投影著長長的影子。
路過318國道5000公裡紀念碑,基本上每一輛車都會停下來休息留念,如果真的從上海一路自駕過來,那一定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紀念碑旁的山崖上聳立著一座寺廟,依山而建,頗為壯觀,遠處的山頭貌似還有舊時遺蹟,不過未能尋得此處名字。
翻過措拉山口下來,就是前往薩迦的岔口,不斤一陣惆悵,作為薩迦派的主寺和一眾精美壁畫而出名的薩迦寺,雖然很早就種草了,可惜並沒有在這次行程中,也許有些緣分真的一旦錯過了,就很難再尋回來。
車到拉孜已快中午,遠遠就能看到堆諧之鄉的雕塑。雖然對於弦子、囊瑪、堆諧這三種藏區歌舞有點傻傻分不清,但對於藏區的音樂真的算是自小就非常迷戀.....米羅師傅倒是一路都放著藏歌,不過我唯一可以跟著哼一小段藏語的只有《次仁拉索》,偶爾會有幾首熟悉的旋律,再一聽原來都是各種中文金曲的藏語版。
進入拉孜縣城後,大家進行了一番採購,在珠峰大本營煮小火鍋,似乎也算是阿里南線的保留項目。
過拉孜後就要檢查邊防證,海拔也越來越高。在翻越嘉措拉山口的路上,邂逅的騎行之人也是越來越多,其中有一隊貌似老外,也是補給精良,全程都有後勤車跟隨。嘉措拉山口應該是可以看到珠峰的,不過除了珠峰國家自然保護區標誌,未能尋著山的方向。
繼續往定日方向行駛,雪山也終於露了出來,不過雲層有點厚,遮住了山尖。只是剛才還歡樂的同車小夥伴們,明顯已經高原反應,只能靜坐著,不敢有大動作,沒想到的是後來高原反應整整持續了10天,如果不是對於岡仁波齊的執念,她們可能真的很難堅持下去。
進入珠峰國家公園,辦理手續花去了不少時間,之後便隨著盤山公路而上,前往海拔5210米的加吾拉山口,天路不易,幾乎都是連續的回頭彎。
加吾拉山口被譽為全世界最壯觀的雪山觀景臺,在此可以眺望5座8000米級雪峰的埡口,分別是馬卡魯峰、洛子峰、珠穆朗瑪峰、卓奧友峰和希夏邦瑪峰,不過在埡口只有珠峰和卓奧友峰比較好辨認,可惜此刻的珠峰正隱匿在雲層之中,只有卓奧友完完全全露了出來。
回來後又藉助GE查證對照,才發現當時其實馬卡魯和希夏邦馬峰也都半推半就的小露一臉,於是做了下面這些圖,方便大家觀賞,歡迎各位老師指正。
不過在GE上,真心中國一側雪山大都沒有標註名稱,而尼泊爾一側則非常完備,也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可惜了那麼多雪山,大家都無從知道名稱,而籠罩在珠峰的盛名之下。
幸運的是,翻過埡口後,隨著海拔降低,角度變化後,珠峰竟然也慢慢的露了出來,呈現出熟悉的金字塔型的北坡景象。
當然,望山跑死馬這句話永遠都是真理,當遠遠望見努子峰的時候,才真正進入前往大本營的狹長的嘎瑪溝之中,這會兒從離開加吾拉山口,又是一個小時過去了。
一個轉角後,珠峰完完整整的出現在眼前,之後就再也沒有離開過視線。
名聲在外的絨布寺只作了短暫的停留,由紅教喇嘛阿旺丹增羅布創建寺廟,如今已是百餘年歷史,絨布寺與雪山同框也算是珠峰北坡獨一無二的View,不過個人覺得大本營的上絨布寺的視野,比這裡要更好。只是從去年開始大本營下撤,現在去的童鞋應該只能到絨布寺這裡了。
從絨布寺到大本營還有10多分鐘的車程,剛才還荒蕪的山溝溝,到大本營竟然有些熱鬧起來,雖然都是帳篷旅館,但是整片區域已經停滿了車。
進入帳篷放下東西後,顧不得穿上厚衣服,就一個人直奔珠峰而去。營地外有一塊珠峰大本營的紀念碑,顯示這裡海拔已經是5200米,不過可能是太興奮了,當時完全沒有一點感覺。
紀念碑周圍有很多碎石頭堆成的瑪尼堆,有一種莫名的儀式感。人們總說,為什麼登山,因為山就在那裡,雖然登不了珠峰,但就是這樣遠遠的望著,感覺也是無比的滿足,大概對於山就是我這一生的執念。
從大本營到上絨布寺還需要步行一段距離,風很大,呼嘯而過,吹得讓人走路都有些吃力。隨著日落的降臨,剛才還幾乎看不到霧氣的珠峰,山前也蒸騰起了雲霧,只得不自覺的加快了步伐。
上絨布寺建在小山之上,登上去並不容易,只是寺廟幾乎都是空的,有些廟堂只有圍牆,沒有屋頂,看起來頗為破敗,不知道一百多年前,建成之時是否是這樣的。
廟堂之外,有一家藏民大概是居住於此,坐在門前聊天,小朋友天真的眸子,映襯著黝黑的皮膚。
繞過上絨布寺,重新下到山溝裡,便是大本營外的另一處紀念碑,紀念的是在2005年中國第六次對珠峰進行的測量,那次測量的是珠峰峰頂巖石面的海拔高度為8844.43米,也終結了自小一直背誦的8848.13米的數據。
日落時分,山溝裡的光影轉瞬即逝,很快就籠罩在大山的陰影之下,只有珠峰還沐浴著黃昏的暖色調,光影也逐漸收攏,最後演變成日照金山的輝煌時刻。
所有美極的瞬間,其實一切語言都是蒼白的,而這一刻也是緣分使然,冥冥之中自有定數。感覺已經用盡全身力氣,卻怎麼也喊不出來,這一刻想哭想笑都成為理所當然,直到最後一點金色完全消失在天際之間,才借著月光慢慢走回大本營。
大本營已是炊煙嫋嫋,只是好吃的小火鍋在此刻好像也難以激發大家的食慾,同車的小夥伴一到大本營就躺下,都沒有來得及欣賞到珠峰的日落。大概是剛才頂著大風吹,回到營地的我也有些頭痛,但是還能堅持,睡覺前居然還翻出電腦,給即將出行俄羅斯的客戶寫了一會兒攻略,再次躺下四周已是鼾聲四起。珠峰的夜睡的並不好,有些傾斜的床,恰好頭偏下,導致一晚上都有些頭疼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