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歷史!中國首款矢量發動機首飛成功,殲20最核心難題即將解決

2020-12-19 強國觀察室

一張模糊的殲-10戰鬥機進行地面測試的照片

12月25日,網傳中國成功試飛殲-10TVC戰鬥機,該戰鬥機裝備了中國首款矢量噴口發動機,前幾天,社交媒體流傳一張疑似是殲-10戰機換上矢量發動機照片。

矢量發動機是噴口可向不同方向偏轉以產生不同方向推力的一種發動機,這種先進的發動機重量輕、機動性好,一直深受各國的喜愛,當下全球正式服役的戰機只有美國的F-22、F-35,以及俄羅斯的蘇-35才使用了這項技術。我國在該領域比較薄弱,目前雖無法造出矢量發動機,但配備該發動機的戰機倒是有,這就是從俄羅斯引進的蘇-35.

資料圖:殲10意想圖

首批4架蘇-35已於去年年底交付,外界一直很好奇中國何時能正式入列這款號稱最接近五代機的戰機,我國吳謙大校11月30號就表示,蘇-35正按計劃進行各項活動,進展順利。

緊接著官方又透露我國接收的新戰機開展實彈打靶的訓練,據推測這很有可能就是蘇-35.從兩件事中可以透露出我國正有條不紊地熟悉蘇-35的各項性能。也許我國能在今年同時在殲-20和殲-10上試驗矢量發動機都離不開蘇-35對我國科研人員的啟發,如今我國戰機換裝矢量發動機進行試飛將帶來哪些影響?

首先,殲-10系列的型號不會止步於C型,將會出現更多的改進型,性能大增。未來一旦換上有源相控陣雷達和矢量發動機這兩大先進裝備後,不僅能提升我國空軍實力,還能吸引海外客戶的青睞。畢竟這麼先進的戰機在全球都屬十分罕見的。

資料圖:發動機設計圖

其次,裝上國產矢量發動機的殲-10很有可能是成飛的單發五代驗證機,這能讓我國快速添加一款新型五代機,畢竟坊間早就有傳聞成飛還有個中型五代機項目。

最後,在掌握矢量推力技術後,我國很有可能會將其運用到渦扇-15發動機上。一旦殲-20換上該發動機後將徹底擺脫「心臟」受限於人的局面。

所以說,此次殲-10戰機傳出試飛矢量發動機對我軍意義重大,絲毫不亞於殲-10的問世。我國若能快速從發動機被掐脖子的狀態,直接彎道超車到研發矢量發動機,將能極大地拉近和美俄之間的差距,讓我國航空業再上一個臺階。

相關焦點

  • 中國首款矢量噴口發動機首飛成功,殲20B呼之欲出,外媒:史上最強
    中國首款矢量噴口發動機搭載在殲-10上意想圖12月25日,社交媒體爆出大消息,中國首款矢量噴口發動機搭載在殲-10上成功進行了首飛,這是中國首次起飛自主研發的矢量噴口發動機的戰鬥機,對於中國航空發動機行業的發展來說具有裡程碑意義。
  • 殲10推力矢量驗證機首飛成功,殲20戰機未來將會如虎添翼
    殲-20配備推力矢量之後,將會如虎添翼根據網絡媒體消息,12月25日,殲-10推力矢量驗證機正式首飛成功,這表明中國在推力矢量乃至航空發動機領域取得了一個歷史性突破,未來殲-20戰鬥機將會具備更強飛行和機動能力。
  • 國產矢量發動機亮相,殲20何時裝備?飛控技術將是最大難題
    近日,在即將到來的珠海航展上,一架1034號殲10B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其風頭甚至蓋過了殲20,最大的亮點就是其攜帶了中國自產的矢量發動機,這讓過去一直說中國造不出矢量發動機的人受到深深的「傷害」。這架殲10B正是去年曝光的那架殲10,如今現身珠海航展並可能進行飛行表演,說明其矢量發動機技術已經非常可靠,達到了實用化的階段。
  • 殲20飛機首飛10周年:翱翔藍天的殲20戰鬥機
    10年前的1月,一架黑色塗裝、外形科幻的飛機靜靜地停在成都某機場起飛線上,機務人員圍在周圍做著起飛前的最後的準備,試飛員接過放飛單,鄭重地在試飛科目上寫下「首飛」兩字。 伴隨著項目行政總指揮首飛指令的下達,發動機瞬間發出巨大的轟鳴聲,飛機拖著長長的尾焰,呼嘯著從現場無數雙眼睛前滑過。
  • 俄蘇57配全新發動機首飛成功 中國殲20要奮起直追了
    據「飛行國際」網站12月6日報導,俄羅斯最新型的蘇-57戰鬥機配備「30」系列發動機於12月5日首飛成功,這也為蘇-57在2018年的量產掃除了最後的障礙,在此之前,俄羅斯已經製造出9架蘇-57原型機,全部配備了土星共同體研製的117型發動機,該發動機是在蘇-35配備的AL41F-
  • 中國最牛一款發動機試飛成功,最強殲20就差它 與美差距又縮小
    前不久,中國國內一家權威軍事雜誌首次公開了我軍殲10B的一張照片,這張照片引起了很多媒體和軍事觀察人士的關注,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這架殲10B採用了一臺史無前例的矢量動力發動機,在折服照片中,明確註明了戰機安裝了國產矢量噴口發動機,這是中國國內媒體第一次發布國產矢量噴口發動機的高清照片
  • 盤點中國首飛成功卻慘遭下馬的戰鬥機 殲8未能出口原因曝光
    1998年6月8日,殲-7FS首飛成功,從外形上看,殲-7FS 與原有殲-7 系列戰鬥機的最大區別是,改變了原機頭進氣方式,即演變為下頜式進氣。圖為採用了雙三角翼(迷彩塗裝)和三角翼(紅白塗裝)的殲-7FS。在西方開始對中國進行武器禁運、蘇-27還未引進的1990年,殲-8III(「八三工程」)工程開始研製,並於1993年首飛。
  • 殲-20首飛十周年:雙座型浮出水面 為遠程作戰準備
    20分鐘後,按照慣例全程未收起落架的戰機在試飛員李剛操縱下平穩著陸,所有在場的人們鼓掌、歡呼、吶喊著,留下了喜悅的淚水。為了這歷史性的一刻,整個團隊付出了太多太多。很快,幾乎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知道了兩個數字:殲-20和718工程。在這一天成功首飛的就是中國第四代戰鬥機研發計劃——718工程的01架技術驗證機。
  • 殲20飛機首飛10周年:中國航空工業砥礪勇超越 凌雲再奮飛
    天空翱翔的殲20飛機。 陳肖 攝試飛員從機務手中接過放飛單,鄭重地在試飛科目上寫下「首飛」兩字。繞機檢查後,試飛員登上了飛機。隨著項目行政總指揮首飛指令下達,發動機瞬間發出巨大轟鳴聲,飛機拖著長長的尾焰,呼嘯著從無數雙眼睛前滑過。加速,再加速,一眨眼功夫,飛機便如一道閃電,呼嘯著騰空而起,直插雲霄。
  • 珠海航展主辦方再次改口,今年想看轟-20和殲-20B還有希望嗎?
    今年航展原本是一屆讓軍迷非常期待的盛會,號稱會有500多家世界航空航天企業參展,有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攜蘇-35進行飛行表演,主辦方還搭建了全景實戰地面裝備演示場,中國種類繁多的無人機也將大放異彩。當然,最值得期待的是殲-20B和轟-20是否能在航展上亮相了。轟-20是中國「20」系列機型中最神秘的型號,早在5月份就有消息稱會在珠海航展亮相。
  • 殲20上矢量噴口不簡單,搞不好可是要摔飛機的,印度三年摔了20架
    資料圖矢量噴口殲-20是肯定要上的,目前唯一欠缺的是發動機,由於使用矢量會損失一定的動能損耗(二元矢量,損耗13%動能),對於殲-20發動機性能還略有不足的情況下,暫時還未上矢量噴口所以我們看到最近在殲-10心的實驗型號上,使用了矢量噴口。並且相當優美的完成一系列特技動作,包括落葉飄、攤大餅這種我們原本想都不敢想的特技。
  • 中國殲10飛機首飛20周年揭秘:首飛不易 定型更難
    來源:中國新聞網資料圖:殲-10表演機。中新社發 申進科 攝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披露,2018年3月23日是中國首架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三代戰機殲10成功首飛20周年紀念日。1998年3月23日是航空人激動的日子,在渴盼與期待的目光中,殲10飛機原型機01架展翅翱翔,首飛成功。中國航空工業相關負責人介紹,殲10飛機首飛成功後,相關機構提出「加快試飛、加速定型」方案和部隊「領先試用」的決策。研製團隊再接再厲,全力投入到後續研製工作中。
  • 紀念殲20首飛10周年 研製部門推出MV《橫空》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9日訊(徐博 楊柳 記者 胡旭陽)1月11日,殲20將迎來首飛十周年紀念日。日前,航空工業成飛、航空工業成都所自己作詞,譜寫了一首名為《橫空》的歌曲,並製作成MV推出。  中午12 點 30 分,試飛員從機務手中拿過放飛單,在試飛科目鄭重寫下「首飛」兩個字。繞機檢查後,他邁著穩健的腳步登上飛機。12點48分,伴隨著項目行政總指揮首飛指令的下達,瞬間,發動機發出了巨大的轟鳴聲。只見飛機拖著長長的尾焰,呼嘯著從現場的無數雙眼睛前滑過。加速,再加速,一眨眼的功夫,它便如一道閃電,帶著呼嘯,騰空而起,直插雲霄。
  • 殲-20B實際上並不神秘,換上鋸齒狀國產「心臟」,或亮相珠海航展
    殲-20在五代機中是機身最長的,採用了「升力體邊條翼鴨式布局」,是全球首款同時有採用鴨翼和邊條翼氣動布局的戰鬥機,同時還採用了全動垂尾,在設計上更偏重超音速機動能力。空軍飛行員對殲-20的評價是「只要一進入超音速就是它的天下,亞音速機動能力也不錯」。這意味殲-20A仍然是一款優點明顯缺點也明顯的戰鬥機。
  • 殲20總師楊偉突訪西飛,轟20即將首飛?可直擊夏威夷卻存致命弱點
    而且運20現在已經非常成熟,解決了我國大規模兵力投送的問題,而直20的問世讓我們第一次擁有如此出色的直升機,為後續研發出更好的直升機奠定了基礎!但是現在空間依然有不好的短板,而遠程戰略轟炸機就是最大的短板,作為20系列機型裡唯一一款沒有現身的機型,讓大家非常的牽掛,一旦問世,那麼足以比肩美國的B-2轟炸機,也將成為最為倚重的國之重器之一!但是叫了這麼多年還是沒有問世,讓大家等的也是非常著急!
  • 中國航空發動機取得重大進展,三支研發團隊獲大獎
    這外名稱有點長,不過大家只要記住這個團隊與成都所有關就行了,因為提起成都所的殲-10系列和殲-20戰鬥機,可以說是沒有軍迷不知道的,尤其是殲-20這款隱身戰鬥機已經裝備空軍,是世界上唯一一款可與美國F-22匹敵的重型五代機。為什麼說這支發動機研發團隊與成飛所有關呢?
  • 2018,這些「中國武器」驚豔全球
    據介紹,推力矢量技術使用發動機噴口改變其方向,進而允許飛機比使用機翼和尾翼上的控制面更快地改變方向。航空工業副總經理楊偉表示,要實現過失速機動飛行,不僅要擁有帶推力矢量的發動機,同時飛機必須具有優良的大迎角氣動性能、良好的進發匹配特性以及獨特的飛行控制技術。
  • 中國究竟成功首飛了什麼戰機,軍迷:殲20從此不再孤單
    圖為打馬賽克的天鷹無人機近日,中國空軍大動作不斷,除了被曝出蘇-35進行南海遠航訓練以及殲-20正式列裝部隊以外,媒體又曝光了中國成功進行了首飛測試的「天鷹」無人攻擊機,可以說是接連震驚世界有軍迷表示:中國這一神秘戰機終於出場,從此也讓殲-20不再孤單。因為這款具備隱身作戰能力的「天鷹」無人機將會把殲-20從隱身作戰的節點中解脫出來,對此有白宮軍事專家表示:一旦開戰,美軍將會徹底自取其辱了。
  • 53張高清大圖解密中國「20軍團」
    依稀記得那是一個對成都來說算是晴朗的下午,在成都市西邊的溫江機場,無線電中傳出「申請起飛」、「可以起飛」的對話,一聲轟鳴,發動機尾部的火焰從紅變黃,又從黃變藍,殲20直衝雲霄,環機場路上的群眾放起了鞭炮,人們歡呼,有些人落淚。殲20首飛當天,時任美國國防部長蓋茨正在北京訪問,外交部回應,中國發展自己的武器裝備不針對任何國家。我們相信這是巧合,但這樣的巧合需要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做後盾。
  • 殲20隻是一小步:中國航空已飛上雲巔,未來10年實現超越
    人生沒有幾個10年,能夠有幸生活在殲20的時代,是一種榮幸,一款戰機也沒有幾個10年,新時代,新科技日新月異,戰機的新陳更換也是變得更快,誕生於上個世紀中葉的三代機逐漸地退出歷史舞臺,四代機也早就過了輝煌時刻,五代機則是最耀眼的明星。而六代機或許在下個10年就要來了,這是科技變化使然,無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