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模糊的殲-10戰鬥機進行地面測試的照片
12月25日,網傳中國成功試飛殲-10TVC戰鬥機,該戰鬥機裝備了中國首款矢量噴口發動機,前幾天,社交媒體流傳一張疑似是殲-10戰機換上矢量發動機照片。
矢量發動機是噴口可向不同方向偏轉以產生不同方向推力的一種發動機,這種先進的發動機重量輕、機動性好,一直深受各國的喜愛,當下全球正式服役的戰機只有美國的F-22、F-35,以及俄羅斯的蘇-35才使用了這項技術。我國在該領域比較薄弱,目前雖無法造出矢量發動機,但配備該發動機的戰機倒是有,這就是從俄羅斯引進的蘇-35.
資料圖:殲10意想圖
首批4架蘇-35已於去年年底交付,外界一直很好奇中國何時能正式入列這款號稱最接近五代機的戰機,我國吳謙大校11月30號就表示,蘇-35正按計劃進行各項活動,進展順利。
緊接著官方又透露我國接收的新戰機開展實彈打靶的訓練,據推測這很有可能就是蘇-35.從兩件事中可以透露出我國正有條不紊地熟悉蘇-35的各項性能。也許我國能在今年同時在殲-20和殲-10上試驗矢量發動機都離不開蘇-35對我國科研人員的啟發,如今我國戰機換裝矢量發動機進行試飛將帶來哪些影響?
首先,殲-10系列的型號不會止步於C型,將會出現更多的改進型,性能大增。未來一旦換上有源相控陣雷達和矢量發動機這兩大先進裝備後,不僅能提升我國空軍實力,還能吸引海外客戶的青睞。畢竟這麼先進的戰機在全球都屬十分罕見的。
資料圖:發動機設計圖
其次,裝上國產矢量發動機的殲-10很有可能是成飛的單發五代驗證機,這能讓我國快速添加一款新型五代機,畢竟坊間早就有傳聞成飛還有個中型五代機項目。
最後,在掌握矢量推力技術後,我國很有可能會將其運用到渦扇-15發動機上。一旦殲-20換上該發動機後將徹底擺脫「心臟」受限於人的局面。
所以說,此次殲-10戰機傳出試飛矢量發動機對我軍意義重大,絲毫不亞於殲-10的問世。我國若能快速從發動機被掐脖子的狀態,直接彎道超車到研發矢量發動機,將能極大地拉近和美俄之間的差距,讓我國航空業再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