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十一長假:人休錢不能「休」 選對投資渠道輕鬆賺錢「不打烊」
再過幾天,國慶、中秋長假即將來臨,股票市場將迎來長達8天的「中場休息」,投資理財市場也將暫時安靜下來。
過節期間,我們能實現「人休、錢不休」嗎?其實,「不休假」的理財渠道依舊不少,投資者如果能充分利用,仍能有效提高國慶長假期間的投資收益。
通知存款: 收益高於活期存款
對於部分「懶惰」的投資者而言,因長假休市而抽出的資金,其處理方式就是存在銀行的活期帳戶中,其實,在銀行辦理「通知存款」業務可讓資金在短短7天內增值,成功實現「錢生錢」,尤其是數額較大的資金更合算。
通知存款一般有1天和7天兩種期限,利率通常為0.55%和1.1%,個人通知存款不存在本金損失的風險,其收益又高於活期存款,比較適合偏好操作簡單、風險承受能力低的短期投資人群。通知存款的流動性相對低於活期存款,1天通知存款必須提前1天通知約定支取存款,7天通知存款則必須提前7天通知約定支取存款。
銀行假日理財產品: 本金安全係數較高
國慶假期恰逢三季度末,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在此期間走高當無懸念,同時銀行在長假前夕一般都會發行跨節理財產品,這類產品一般都會比同期發行的同類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高,投資者可在其中選擇適合自身需求的產品。
如果投資者對資金流動性的要求較高,那麼可以選擇銀行「T+0」理財產品,目前銀行「T+0」理財產品的整體預期年化收益率基本維持在3.5%左右,相當於活期存款利率近10倍,對投資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而且銀行T+0理財產品在流動性方面也很有優勢,可隨時贖回。不過T+0理財產品的申購起點多為5萬元,有一定資金門檻限制。如果投資者的資金不是很多,可以嘗試部分銀行開發的創新型儲蓄增值產品。
貨幣基金及短期理財基金:變現靈活投資門檻低
雖然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收益性在當前的投資市場中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卻有一定的資金門檻限制,除了部分網際網路類產品外,多數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門檻都不低於5萬元,相比之下貨幣基金和短期理財基金就要「親民」得多。
投資者長假期間持有貨幣基金或者短期理財基金好處較多,首先,這兩種基金的認購門檻一般不超過1000元,買賣方便;其次,由於貨幣基金和短期理財基金主要投資於流動性較好的貨幣市場工具,不受證券市場在節假日停止交易的影響,其收益與日常的表現並無顯著差異;再次,貨幣基金、短期理財基金投資對象大多為國債、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等短期有價證券,產品安全性較強;最後,收益也相對較高。
不過,由於節假日期間貨幣基金收益「不休假」,往往會吸引大量短期套利資金進入。因此,為規避短期套利行為、避免攤薄持有人收益,當出現超過3天的假期時,貨幣基金通常會考慮在長假之前2~3個工作日暫停申購。另外,基民在法定節假日前最後一個開放日申購或轉換轉入的貨幣市場基金份額不享有該日和整個節假日期間的收益。因此,投資者最好在假期來臨前的3個交易日購買貨幣基金。
外匯:24小時不閉市操作靈活
國慶長假期間,外匯市場也不關門。外匯提供的市場流動性遠高於其他投資工具。同時外匯可雙向交易,對同一個貨幣,看漲可買入,看跌可賣出。加之當前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差異度較大,資本市場、商品市場、外匯市場的相關性和波動性都在日益增強,這些無疑大大增加了當前外匯市場的波動幅度。
總體而言,投資者在長假期間參與外匯交易時,應先適當控制倉位,以簡單操作為主,在幣種的選擇上,穩健性的投資者可以選擇階段性波動相對較小,同時相對於人民幣有短線升值空間的歐元、英鎊,進攻型的投資者則可多關注澳元、日元等匯率變化較為靈敏的貨幣。
實物金與紙黃金:長期投資風險相對較小
長假期間,國內期市將有8天不能買賣黃金期貨,商業銀行的黃金T+D業務也將暫停,但投資者仍可以通過購買實物金以及紙黃金完成假期中的黃金投資。
業內人士分析,8月份以來貴金屬市場持續走高,黃金、白銀價格都在本月創出年內新高,鑑於美國經濟短期波動概率加大、美聯儲加息預期生變、地緣政治環境複雜等因素,黃金等貴金屬價格預計仍將處於相對強勢區間。不過國際金價前期漲幅過大,短期內存在技術整固的需求,如果投資者較為看重黃金等貴金屬的中線投資潛力,可在國際金價回落至1320美元/盎司附近企穩後,試探性分批購入金條等實物貴金屬。
另外,商業銀行紙黃金業務在長假期間依舊正常運行,開平倉都很方便,紙黃金投資不一定要因為假期的到來改變原有投資計劃。但由於國慶、中秋假期長達8天,黃金期貨交易業務暫停時間較長,市場發生波動可能性加大,加上其本身所具有的槓桿特性,將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風險,因此對槓桿類黃金投資,清倉是上策。(記者 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