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帝制的皇后:畫眉由來無人看,深宮寂寂三十年

2020-12-12 明月書窗

近現代史上有一個人不得不談,儘管她只是作為一枚可憐的棋子存在,一生都沒有享受過與地位相配的榮光,但她仍是中國晚清第一人,在結束晚清走向共和的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她就是光緒的皇后葉赫那拉氏靜芬。

那拉氏出身於戚畹之家,她是慈禧太后的弟弟桂祥的女兒。父親桂祥是光緒的親舅舅,她是光緒的親表姐。不但有夫妻之義,還有姐弟之親。但男女緣分十分奇妙,沒有道理可講。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你是誰都不重要。

我有時想,如果隆裕皇后不嫁給光緒,會不會反而會因是表姐,而得到光緒的青顧呢?但歷史沒有如果,隆裕在姑姑慈禧太后的主持下,走進了深宮,嫁給了表弟光緒。從此,開始了她高貴而華而不實的一生。

有人說,光緒不喜歡她,是因為她是慈禧的親侄女,光緒認為她是太后派去監視他的。事實上,隆裕在慈禧那裡也不受寵,經常受到訓斥。據宮廷女官德齡裕齡兩姐妹的清宮見聞記載,慈禧遊園時,皇后必率嬪妃步行隨從,站著侍候慈禧吃飯,慈禧吃完了自己才吃,而且也是站著草草吃過。長期這樣,不得胃病身體瘦弱才怪。

當然,這不僅反映了皇后在宮中地位不高,也反映了光緒這個一國之主,在慈禧眼中也是沒有地位的。不知為什麼,她們的這段描寫,常使我想起那個站著吃酒唯一穿長衫的孔乙己。

她那個丈夫光緒不僅對她不好,脾氣也不好。光緒自幼就是皇帝,除了慈禧,眾人對他都是百依百順,養成了任性驕縱、暴躁易怒的性格。他的老師翁同龢曾在日記中寫道:「聖性如此,令人恐懼」。他親政後,亦有大臣對太后反映:「皇上天性,無人敢攔」。他身邊的老宮女在《宮女談往錄》中回憶:他性情急躁,喜怒無常,他手下的太監都不敢親近他。

他放在心坎上的人還好,不在他意裡的人,便視同木石,毫不憐惜。隆裕一生中唯一和他共度的時光,就是他被軟禁在瀛臺時。他對這個唯一的身邊人也不好,動輒怒罵。一次隆裕被他罵得沒有辦法,稍微解釋了兩句,他立即勃然大怒,抓住隆裕的頭髮往牆上猛撞,把隆裕撞得鼻青臉腫。他還不解恨,又拔下隆裕的簪子,狠狠扔到地上。隆裕迫於身份,不敢還手。事後,就與他分房而居。

上有嚴酷的婆母,身邊又是薄情的丈夫,唯一能讓她守著的,只有一個皇后的空殼名分。她既沒有享受過光緒一天的疼愛,卻受盡了光緒的連累。慈禧曾一度動過要廢掉光緒的念頭,繼承人都已經選好。隆裕實在是連皇后的名分守得都擔驚受怕。

她身為皇后,經濟狀況也不好,經常入不敷出,還要應付慈禧的要求謊報結餘。她經常命人出去典當衣服首飾,有一次把皇帝的龍袍都當了。這恐怕是幾千年來封建帝制中,唯一的一位靠典當衣物維持花銷的皇后罷。

可憐的隆裕終於熬到了慈禧與光緒賓天,她終於可以不再忍受慈禧的苛責與光緒的冷遇了。然而,命運一如既往地以調謔的態度對待她,一方面給了她大清國太后的無上尊榮,另一方面又賜予她巨大的痛苦。

慈禧留下了軍國事聽攝政王處分,大事與太后商議的遺詔。但深居內宮的孤兒寡母與未經過風雨鍛鍊的年輕攝政王,又豈是老奸巨滑的袁世凱的對手。袁世凱恩威並用,連嚇帶哄、兵不血刃地就結束了大清二百多年的江山,和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那時,清朝還有兵有糧,完全可以負隅頑抗,勝負尚不可知。而袁世凱開出的條件僅僅是一年四百萬的歲貢和一個帝號的空名。

隆裕稀裡糊塗地做了葬送祖宗江山的罪人,又稀裡糊塗地成了中國邁向共和的功臣。史載,籤罷退位詔書的第二天,隆裕還照常帶著小皇帝前來上朝,而朝堂前空無一人。內臣告訴她:大總統說,以後都不必上朝了。不久,隆裕生日,袁世凱僅派萬良作為使節,以外國使節覲見中國君主的禮節進宮致賀。王公貴族前來朝賀者也僅寥寥數人。經此打擊,隆裕終日鬱郁,深覺對不起列祖列宗,將江山斷送在了自己手中。終至一病不起,歿年僅46歲。

死前,床畔僅有內務府大臣世續、小皇帝溥儀和幾個貼身宮女而已。她對世續說:「孤兒寡母,千古傷心。睹宮宇悽涼,不知魂歸何所。」又對小皇帝說: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而國亡,而母死,茫然不知,吾別汝之期至矣,溝續道塗,聽汝自為而已」。又囑咐他:天下事可為而為之,不可為則不為。莫非她已預料到了她的繼子今後的命運?

隆裕死後,北洋政府給了她崇高的禮遇,為她舉辦了隆重的國喪,稱她是「女中堯舜」。袁世凱親自帶黑紗致奠,官員戴孝27天,國旗降半旗致哀3天,各省軍鎮進京弔唁。在財政極為緊張的情況下,北洋政府撥款100萬元治喪,並給了溥儀3萬元的撫恤金。隆裕的虛名達到了極點,她的痛苦也隨著她的故去化為了煙雲。

其實,清朝又豈是亡於她?她只是生逢其時,而當亡國之運罷了。在她之前,中國傳統的小農經濟已經破產,不能順應時勢的政治體制已經到了它的窮途末路,歷史只是借她的手挽了一個結而已。

她的喜怒悲歡只是一個婚姻不能自主的女性的喜怒悲歡,無關政治,卻又被放到了政治的前臺上演,成為了時代的焦點。

相關焦點

  • 16年獨寵深宮,她是清朝最幸福的皇后之一,她的暴死竟成疑案!
    作者:月小妝在浩渺的清史深處,隱藏著一些高貴女子的名字與愛情,她們或為皇后,或為貴妃,享盡榮寵,也有一些寂寂無名,鬱鬱而終。也許警幻仙子的薄命司,已經用娟秀的字跡謄抄好了每個女子的命運,而命運,則成為一個女子有關幸福全部的理由和質疑。道光帝旻寧,有過三位皇后,然而他最喜歡的,是第二位皇后。
  • 中國最小皇后:5歲就當皇后,全家都被滅族,最後還升為太皇太后
    對於很多皇后來說,從皇后到太皇太后一定要經歷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但是她卻不一樣,她5歲就當皇后,全家都被滅族,最後還升為太皇太后。此人創造了好幾項記錄,首先她是有史以來年紀最小的皇后;其次,她15歲開始守寡,成為史上年紀最輕的皇太后;最後,到了40歲時,上官皇后就已經升格為史上最年輕的太皇太后。她就是西漢昭帝劉弗陵皇后上官氏。孝昭皇后上官氏,是西漢第六位皇帝漢昭帝劉弗陵的妻子,她能成為皇后也於她的家族息息相關,她是左將軍上官桀的孫女,車騎將軍上官安之女,大司馬霍光的外孫女。
  • 關於畫眉「頭窩打,二窩叫,三窩四窩無人要」有道理麼
    在畫眉鳥友圈裡會經常提到「頭窩打,二窩叫,三窩四窩無人要」這句口訣,意思是說畫眉鳥兒每年要繁殖三、四窩兒幼鳥,第一窩出的鳥兒都善於打鬥,第二窩出的畫眉鳥兒都善於鳴唱,而出的第三窩、第四窩的畫眉鳥兒因為整體素質不良,即不能用來聽唱,也不能用於打鬥;所以是沒有人拿來馴養的.
  • 宮花寂寞紅:詩詞裡深宮女子悲涼無奈的一生
    很多小說或是影視劇裡,許多寂寂無名的小宮女,因為各種機緣巧合,成了英俊帥氣還專情的帝王伴侶。其實現實裡的情況是要慘烈得多,封建社會選妃制度極其嚴格,宮規更是森嚴得不可思議。否則個個都肖想一夜麻雀變鳳凰,那麼整個高牆內就亂了套了。
  • 5本宮鬥言情文,強推《錦繡深宮:皇上,太腹黑!》由吃貨變寵妃
    5本宮鬥言情文,強推《錦繡深宮:皇上,太腹黑!》由吃貨變寵妃大家好,小編又來推薦優質文章了,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宮鬥言情文,強推《錦繡深宮:皇上,太腹黑!》由吃貨變寵妃。女主是剩女姚佳欣,穿越雍正後宮,成了一位年方二八……啊不二十八歲的病弱老貴人,這個年紀好、這個年紀妙,不用爭寵、不用宮鬥,直接進入養老生涯。然而,姚佳欣發現,咱們的四爺大大居然是重生的!老貴人瑟瑟發抖,唯恐掉馬被宰。重生的四爺提前十三年登上皇位,君威無人敢逆,吊炸天大殺四方,卻十數年飽受失眠症折磨,不得解脫。突然有一天,他發現了一隻安眠藥精……老貴人:哦,原來我拿的是甜寵劇本?
  • 新任皇后是只自由鳥,她本不願入深宮,奈何深宮之中有情郎
    那位少年帝王斂了眉宇間的張揚,那居高位的威勢在大紅色的華服襯託下愈發逼人,而另一邊他那身量嬌小、膚色微黑的皇后,裝在一身金線鳳袍裡,頭頂鎏金鳳冠,神色稍顯不自在,不好在也能看出幾分母儀天下的氣度來。皇后是鎮國將軍家中最受寵的小女兒,名喚蘇念,早年隨父兄在邊疆長大。
  • 《紫禁城的黃昏》:帝制並未因辛亥而結束
    作者 |開心就好書攤(孔網店鋪:開心就好書攤的書攤)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王朝,終結了在中國延續了二千多年的專制帝制,創立了亞洲的第一個共和國——中華民國……如果莊士敦聽到這樣的敘事的話,可能會坐起來,扭過頭說一句:朋友,你錯了,而且錯得很離譜。
  • 辛亥革命後復闢帝制是對國人智商的嘲弄
    馬勇在演講中提到,辛亥革命後梁啓超不贊成復闢帝制主要是因為皇權的神聖性在革命之前的一段時間已被世俗化,這時候再恢復皇帝簡直就是對中國人智商的嘲弄。以下為部分演講實錄:馬勇(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近代中期,也就是從1895年到1915年二十年中,可以分明地感受到中國的恐慌情緒,因為其間中國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 重生之深宮嫡女:看侯府嫡女,如何在深宅深宮步步向前,改寫人生
    重生之深宮嫡女:看侯府嫡女,如何在深宅深宮步步向前,改寫人生非常感謝小哥哥小姐姐們在百忙之中點開小編的這篇文章,小編真的是榮幸之至。小編每天都給大家分享精彩的小說,希望你們都能喜歡。今天小編要推薦給大家的是:重生之深宮嫡女:看侯府嫡女,如何在深宅深宮步步向前,改寫人生重生之深宮嫡女片段:香竹想了一想,雖覺得有些道理,但還是不忿:「難道就這樣讓姑娘委屈著不成,旁人還不知怎麼在背地裡偷著樂呢。怎會平白受委屈。」
  • 1889年11月15日,巴西結束帝制,實行共和
    巴西帝國存在於1822年之1889年。16世紀時巴西成為葡萄牙的殖民地。1808年由於本土遭到法國入侵,葡萄牙皇室逃往巴西,1809年更遷都裡約熱內盧。1815年,葡萄牙皇儲若昂以攝政的方式在巴西建立了「葡萄牙-巴西-阿爾加維聯合王國」,使得巴西從殖民地變為一個王國。
  • 《知否》靜安皇后:傳奇一生,被束縛在深宮,卻始終嚮往自由
    知否中,靜安皇后是與盛老太太同輩的人物,故事發生時她已經過世多年,關於她的傳奇故事,都只能在後人的描述中窺探一二。原著中靜安皇后與琉璃夫人、明蘭一樣,都是穿越人物,靜安皇后命好生在公侯之家。因此穿越過來之後她運用在現代學到的知識,在古代大展才華、名動天下,被立為皇后,然而這是她一生噩夢的開始。盛老太太作為伴讀入宮服侍靜安皇后左右,而孔嬤嬤是被繼母陷害不得已入宮。她們本來的性格不可知,但是後來行事卻頗有靜安皇后的風格。孔嬤嬤曾經這樣描述靜安皇后。
  • 太后看風情戲,皇后滿臉鄙夷,太后一怒,皇帝皇后短命!
    >公元1872年,同治大婚,娶阿魯特氏為皇后,富察氏為惠妃。皇帝大婚後,按慣例兩宮太后結束垂簾聽政,慈安慈禧兩人退居後宮享清福。但是,慈禧年方37歲,正是身強力壯的時候。以前垂簾聽政,忙著掌握權力,有事情做自然就搶佔很多欲望。現在閒得無聊,自然就想找點事情做。放權後的慈禧,喜歡在宮中看戲。
  • 歷史上的今天: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中國封建帝制結束
    清王朝的滅亡,是中國封建王朝徹底崩潰、封建帝制結束的標誌,從此,中國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一、內外交困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開始的中英鴉片戰爭,古老的帝國被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打得一敗塗地。西方列強用通過改造中國的火藥武器製成的洋槍洋炮轟炸開了閉關鎖國多年的中國大門。
  • 5本宮鬥言情文,強推《錦繡深宮:皇上,太腹黑!》由吃貨變寵妃
    5本宮鬥言情文,強推《錦繡深宮:皇上,太腹黑!》由吃貨變寵妃大家好,小編又來推薦優質文章了,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宮鬥言情文,強推《錦繡深宮:皇上,太腹黑!》由吃貨變寵妃。最近鬧書荒的寶寶們,給你們送來驚喜,今天就來看看小編推薦的幾部小說,保證讓你意猶未盡,身臨其境。
  • 深宮計裡最可憐的女人,其實是皇后王蓁
    她是一個有智慧的女人,才可以在深宮之中站穩腳跟,面對敵人的進攻也懂得反擊。本來她有一個愛她的男人,也有了身份地位,可以說非常圓滿。之後也順利的當上了皇后。但是她唯一的致命傷,就是她不能生育。也是導致她以後變得不擇手段的導火線。她要看著自己的老公娶別的女人,還要強裝笑臉。表現自己的大氣,這不是一般的女人可以做到的。所以後來進宮的鄭昭儀就成了她肉中刺,眼中釘。
  • 宮花寂寞紅:烏拉那拉氏兩位皇后的悲慘結局
    蔡少芬扮演的皇后,歷史原型為雍正的原配嫡後烏拉那拉氏。這位烏拉那拉氏在歷史上結局算是得以善終。她幼年之時就嫁給雍正做正室,到雍正九年病逝,「結褵以來,四十餘載,孝順恭敬,始終一致」,從頭到尾都得到了雍正的尊重和愛護。結果其實比電視劇中好得多。 但歷史上真的有一位烏拉那拉氏,頂皇后之名,卻被葬入妃陵,尤其是身後事,受盡皇帝折辱,其結局之慘,在清朝宮廷中算是無人可以比肩了。
  • 宮鬥文,在勾心鬥角的深宮裡,若想成為人上人,只有爭寵耍心機
    《深宮妖嬈:炮灰女配奮鬥史》作者:大小枕頭不想當太后的清穿女不是好清穿女,調教皇帝什麼的太麻煩了,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就算讓你當了皇后,底下那些小妾還會想法子算計你,還不如直接弄死皇帝當太后,這才是宮鬥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 籌安會「六君子」——從革命功臣到帝制餘孽
    籌安會的緣起因此可說,袁世凱洪憲帝制的由來也就是籌安會的起源。不過,記載追究袁世凱清末民初的稱帝野心由來的正史、野史、穢史,以及各種掌故、筆記層出不窮。翻開這些記述,張一麐的記錄最為筆者所相信。張氏自清末便擔任袁世凱的機要秘書,深受親信,但在袁世凱帝制最火熱的關節,張氏一反眾人的阿諛攀附,力勸袁氏勿跳火坑。
  • 趣味猜謎|寂寂空門白頭人 打一字
    諸位請聽題:1.木在口中栽,非杏亦非呆,當做困字看,不算猜出來。 (打一字)2.寂寂空門白頭人 (打一字)3.一隻狗,真少有,頭上長了兩個口。(打一字)4.品茶無人把水添 (打一字)5.一點一點分一點,一點一點合一點,一點一點留一點,一點一點少一點。 (打四個字)怎麼樣,是不是覺得牛刀小試,難不住你啦?下面就讓小編來為你核對下答案吧!
  • 造勢與借勢:誰是推翻洪憲帝制的最大功臣? | 檢書
    而洪憲帝制外交的失敗,導致日本坐大,馳騁東亞,無可匹敵。袁世凱死前,對此似有預感,如其自輓聯云:「為日本去一大敵,看中國再造共和。」上聯迅速應驗,下聯終而落空,無一不是悲劇。洪憲帝制末期,他與張國淦聊天,談到這三點。在他看來,「什麼輿論?我看中國就沒有這件東西」。這顯然是自欺欺人之談。倘若中國並無輿論,他何必授意楊度等人成立籌安會,鼓吹改制,試探民意;何必以二十萬巨款收買梁啓超,企圖說服其放棄發表《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何必以四萬金利誘、二十信恐嚇嚴復,請其出面駁議梁啓超的雄文呢……再說軍事。袁世凱問張國淦:「你看,蔡松坡打得倒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