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
航母出現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1914年,英國皇家海軍將一艘運煤船改造為一艘水上飛機航母,從這一刻開始,世界列強的海軍開始了在航母方面的發展。在其後不久,對海上裝備製造比較敏感的日本人也馬上跟進,並在同年,用日本的一艘貨船改裝成了一艘水上飛機航母。而真正意義上的航母仍然出現在英國,在1917年,英國用巡洋艦艦艇改造成了世界第1艘全通甲板航母,也就是暴怒號航空母艦,其後美國人也照此法動作將巡洋艦進行改造成航空母艦。從航母發展的歷史來看,英國人是開創者,在這方面的歷史是比較輝煌的。但是,到了21世紀的今天,英國人在這方面明顯力不從心了,這方面的領頭羊變成了美國人。
在2017年12月,已經6年沒有航母的英國人終於迎來了其新的航母-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這讓多年以來一直看著別國製造航母的英國人終於鬆了口氣。畢竟,作為航空母艦的開創者,也是當年的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可是從海上發家的,面對全球新一輪的航母製造競賽,英國人在這方面當然不願意落於人後。即使經濟狀況不太好,也咬著牙研發建造了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在該航母服役時,可能是英國人太過得意,其海軍大臣竟然自發的給現今全球能夠製造航母的國家排了個名,認為現在只有美國、中國和英國三個國家能夠製造航母。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在這些航母中的能力還是比較優異的,英國也具備了重返航母時代的能力。
英國人如此說,當然有抬高自己身價的嫌疑。雖然英國是航空母艦的開創國,但是發展到現在的航空母艦,已經跟當年的航空母艦區別非常之大。當年可以將巡洋艦改造成航空母艦,到現今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航母的設計與製造已成為考量一個國家綜合工業能力的一個標準。就拿英國人來說吧,雖然其研發製造出了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但也僅僅是艦體而已。航空母艦的攻擊能力的組成艦載機,英國人使用的是美軍的F-35B垂直起降版艦載機。之所以沒有選用F-35C艦載機,那是因為,如果購買F-35C的話,就必須要再向美國購買彈射器和攔阻裝置,把這些細節全部拿出來的話,估計英國人也可能會坐不住。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要說英國有完全製造航母的能力,還真說不過去。
英國在對全球能夠製造航母的國家進行排名的時候,不知是故意遺忘還是疏漏了法國。同樣是老牌的歐洲列強,法國的日子現在比起英國來要好的多。在航母製造能力上,法國人絕對不弱,最著名的當然要屬於戴高樂號航空母艦了,這是除了美國的核動力航空母艦外,全球的唯一一艘核動力航母了,而且更讓英國人鬱悶的是,該航母上所搭載的陣風艦載機,那也是法國人自己研發製造的。從這方面一比,法國明顯技高一籌。對於英國所列的排名,法國人當然不感冒了,這種排名完全是沒事添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