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市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生態補水 做好治水「加法」

2020-12-14 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伴隨著轟隆聲響,白浪翻騰,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安陽河退水閘閘門緩緩關閉,歷時兩個月的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引用丹江水向安陽河進行生態補水告一段落。據了解,今年4月25日,我市引用丹江水對安陽河、湯河進行生態補水,累計補水4632.8萬立方米。

  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水源向安陽河、湯河進行生態補水,極大地改善了我市河道水生態環境,河流下遊由補水前的IV類、V類水質提高到Ⅲ類水質,同時有效補充了地下水資源,使市區地下水位明顯上升。

  今年4月,我市周密部署、科學調度、精心組織,先後規劃了彰武水庫、嶽城水庫、漳河和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4個調水水源14條調水線路,目前已引調生態水6000萬立方米。此舉有效保障了市區溝渠、坑塘的生態基流,使境內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有力地促進了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此外,我市大力推進中水回用。目前,桑德水務汙水處理廠中水補充洪河水源,每天補充水量平均約8萬噸;首創汙水處理廠中水補充茶店河水源,每天補充水量平均約10萬噸,極大地改善了我市水系的水質。

  提高河道水體自淨能力,維持河道日常補水,僅依靠降水和上遊水庫調水是遠遠不夠的,而汙水處理廠處理後的中水可以起到有效補充。

  每天,大約8萬噸的淙淙清水從桑德水務汙水處理廠奔騰而出,順著中水回用河道管線流向洪河,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河道生態補水不足的現狀,為河水水體全面消劣作出了貢獻。桑德水務汙水處理廠副經理李昆峰向記者介紹:「中水主要指城市汙水或生活汙水處理後達到一定水質標準,可在一定範圍內重複使用的非飲用水。中水回用則是將城市汙水進行處理後作為再生資源利用。經深度處理後的中水可以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中水回用對河道進行生態補水,首先解決了水資源短缺問題,對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極大地緩解了水資源不足難題。其次,城市汙水處理後回用於河流補水和綠化,將帶來可觀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責任編輯:王喆

相關焦點

  • 我市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掃描之四 生態補水 做好治水「加法」
    據了解,今年4月25日,我市引用丹江水對安陽河、湯河進行生態補水,累計補水4632.8萬立方米。  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水源向安陽河、湯河進行生態補水,極大地改善了我市河道水生態環境,河流下遊由補水前的IV類、V類水質提高到Ⅲ類水質,同時有效補充了地下水資源,使市區地下水位明顯上升。
  • 沅江市下瓊湖黑臭水體整治項目經驗分享!
    黑臭水體治理總投資約5476.4萬元,包括下瓊湖沿岸排汙口整治工程及排水口周邊岸線景觀修復工程。整治後(1)結合海綿城市建設理念,不僅解決了黑臭水體問題,還進一步提升了水體水質。(2)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把黑臭水體治理與原下瓊湖公園提質有機結合。既做好了下瓊湖及周邊的生態修復,又把治水與提升公園景觀結合,提升了沅江市的城市品位。利用汙水處理站的管理用房部分房間建了一座公共廁所,再結合調蓄池新建一座垃圾站解決了周邊公廁和垃圾站不足的問題。
  • 廣州全面消除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
    廣州市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等聯合制定的《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工作部署,系統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全市城市建成區147條黑臭水體已全部消除黑臭,治理後的河流煥發新活力、呈現嶄新面貌,時隔多年重現晴日「白鷺成行」、夜晚「螢火蟲飛舞」的美麗景象,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認同感、幸福感。縱觀廣州治水的奮戰之路,前瞻治理攻堅未來可期,離不開「抓源頭、補短板、保生態、強機制」四個關鍵。
  • 讓城市河湖水清岸綠 安徽省整治黑臭水體初見成效
    」合肥市城鄉建設委員會項目科技術人員韋東告訴記者,每條河流、每個湖泊的具體情況都不同,因此,治理黑臭水體必須做好充分調研,合理確定目標。  「南湖屬於封閉式水體。在水汙染治理上,除了常用的截汙、清淤等技術外,還採用了生態修複方式,構建了水面區挺水及浮葉植物、水層區魚類及蝦類、水底區沉水植物及底棲動物,以及遍布整個水體的浮遊動物、微生物,最終形成立體全生態位水質淨化系統。 」韋東說。
  • 《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解讀
    城市黑臭水體識別主要針對感官性指標,百姓不需要任何技術手段就能判斷。因此,《指南》特別要求注重百姓的監督作用,讓百姓全過程參與城市黑臭水體的篩查、治理、評價,監督地方政府對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的成效,切實讓百姓滿意。《指南》規定,60%的百姓認為是黑臭水體就應列入整治名單,至少90%的百姓滿意才能認定達到整治目標。
  • 中山打響黑臭水體整治提升「第一戰」!
    3日上午,中山市在白沙灣工業明渠旁舉行黑臭(未達標)水體整治提升工程動工儀式,標誌著整個工程正式進入全面施工階段,宣告中山打響全面推進全市黑臭水體整治提升的「第一戰」。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孫嘉琳)3日上午,中山市在白沙灣工業明渠旁舉行黑臭(未達標)水體整治提升工程動工儀式,標誌著整個工程正式進入全面施工階段,宣告中山打響全面推進全市黑臭水體整治提升的「第一戰」。  中山市長焦蘭生出席動工儀式並講話。
  • 【我的城市在成長】昔日黑臭水體 今朝潺潺清流 聊城城區黑臭水體...
    本報訊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葉晨雯 通訊員 曹彬) 「在現場調研時,我們發現聊城城區青年渠、青周渠等黑臭水體整治效果已初步顯現。」9月9日,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長李紀剛在接受採訪時說。  青年渠水城華府段黑臭水體、青年渠魯化路二乾渠至花園路段黑臭水體、青年渠濱河實驗小學南鄰黑臭水體3處黑臭水體分別位於青年渠的上、中、下遊,以前非汛期大部分河道呈幹水狀態,由於溝渠附近為居民區,大部分生活汙水直接排入溝渠,匯水區域內也未實現雨汙分流,雨天雨水夾雜汙水直接排入河道,加之水體本身自潔能力弱,生態平衡遭到破壞。
  • 黑臭水體變形記│下橋河:從黑臭粘稠到清澈如初
    編者按:河是城市靈氣,水是生命之源。東莞市建成區新發現的12條黑臭水體,已納入「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整治工作由東莞市水務局統籌,屬地鎮街實施。目前,12條黑臭水體已全部完成「初見成效」階段整治工程措施,連續多月的水質檢測結果均顯示為「消除黑臭」,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檢測結果達到國家考核標準。實現長治久清。南方+水務頻道推出「黑臭水體變形記」系列報導,聚焦東莞市水務局治水護水的故事。東城街道下橋河的河頭,一樹粉紅色的紫荊花開得正豔。
  • 東莞十大黑臭水體變為治汙樣板工程​——東城老圍河整治全紀實
    張玲花不知道的是,老圍河的整治不只有環境改善,更帶動了周邊區域產業的升級轉型,130多畝廠區統租工作也開始照進現實。從全市十大黑臭水體,變為全市治汙樣板工程,再到生態、社會、經濟效益「三豐收」,東城老圍河綜合整治成功不僅是科學治水、合力治汙的反映,更體現市委市政府決策的深遠思慮。經濟發展到當前階段的東莞,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附清單 中山市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發布
    合理調配水資源,加強流域生態流量的統籌管理,逐步恢復水體生態基流。(市水務局牽頭)嚴控以恢復水動力為理由的各類調水衝汙行為,防止河湖水通過雨水排放口倒灌進入城市排水系統。(市水務局、住房城鄉建設局按職責分工負責)2.推進再生水、雨水用於生態補水。推進城市建成區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鼓勵將城市汙水處理廠再生水、分散汙水處理設施尾水以及經收集和處理後的雨水用於河道生態補水。
  • 北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北海市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的...
    (二)整治內容    我市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程內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已汙染的抓好治理;二是未汙染的做好維護,不得出現先汙染再治理;三是治理好的運營要到位,杜絕治理後汙染再反彈。經過現場勘查論證,全面做好黑臭水體預防治理工作包括控源截汙、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質等重點措施。
  • 南寧全面打造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
    ,截至今年 10 月底,全區黑臭水體治理累計完成投資約 249.7 億元,主要控源截汙措施已基本完工,黑臭消除或基本消除率達到 100%,長制久清的河段有 27 段;南寧市、桂林市、賀州市正在全面打造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
  • 東埔河黑臭水體整治,逐漸成為兩岸居民自覺行動
    東埔河黑臭水體不僅損害城市人居環境,也是當前市區群眾反映最強烈的水環境問題之一。在市六屆人大六次會議上,市人大代表提出了「關於開展市區兩江四岸水環境專項整治的建議」,並作為重點建議交由市政府辦理,這其中最重要一項建議即是「加大東埔河黑臭水體整治」。
  • 部分黑臭水體出現反彈 治理難在哪兒?
    城市黑臭水體如何成功脫黑?「摘帽」後的黑臭水體又當如何防止反彈?貴陽市針對每一處黑臭水體,建立管網維護機制、垃圾收運、水質監測機制和信息公開機制等,在細化工作的同時,方便群眾監督。廣西治理城市黑臭水體則以人民群眾滿意作為主要評判標準,從單一的政府治水轉變為「政府+民眾」共同締造。截至今年6月底,廣西70段城市黑臭水體已基本消除67段,消除率達90%以上。
  • 番禺鍾村「治水記」:三年治好五條黑臭河湧
    鍾村街位於廣州市番禺區西北部,轄區內共有11條河湧,其中有5條河湧曾被列為黑臭河湧,分別是:勝石河、舊詵敦河、詵敦河、謝石環山河、鍾屏環山河。這5條河湧均為沒有源頭活水的「斷頭湧」。整治前,河湧積水來源於周邊居民生活汙水、廠企廢水,而且河水不能排入市橋河道,河湧積水只能在鍾村街轄區內部遊動,形成了典型的黑水、死水。
  • 一河兩岸成了親水樂水的好去處 高新區黑臭水體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
    質量的很大意見,列入「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   為確保各項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有效落實,高新區堅持把城市黑臭水體治理作為重要政治任務、重大民生工程,通過領導掛帥、徒步巡河、專題督辦等方式,「一河一策」定方案、「一河一臺帳」定措施,按生活、
  • 江西省新餘市總河湖長、市委書記蔣斌調研「兩江」黑臭水體整治工作
    本站訊 近日,市委書記、市級總河長蔣斌就「兩江」黑臭水體整治工作進行調研。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高標準高質量推動「兩江」黑臭水體整治,建立長效機制,務求治理實效,全力推動城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營造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優美生態環境。
  • ​治水不止於撕掉黑臭標籤 五年後深圳主要河流都「可遊泳」
    「治水是『三分治七分管』,接下來還要加強維護和管理。」在深圳河治理辦公室負責人段余杰看來,治水工作一直不能鬆懈,「接下來我們還將繼續開展與香港的聯合治水工作,加強巡查,鞏固成果。」   至於市民開窗可聞、開門可見的小微黑臭水體,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1467個小微黑臭水體已全部完成整治;但等到雨季到來,它們仍有「返黑」的風險。
  • 湖北鹹寧綜合施策,整治黑臭水體
    作為全國首批20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之一,近年來鹹寧從黑臭水體治理的痛點難點入手,從根源上截汙、將汙水管網轉入地下、大力整治周邊環境,摸索出了不少經驗,治理效果也逐步顯現。 湖北鹹寧,一座毗鄰武漢的溫泉城,山水相依。一條淦河貫穿全境,賦予城市靈氣。然而,在城市發展中,淦河部分河段、支流也遭遇了黑臭、淤塞、髒亂等問題。
  • 人居環境 | 臭水河變身景觀河 昭通中心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見成效!
    人居環境 | 臭水河變身景觀河 昭通中心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見成效!據介紹,2018年10月,昭通市被列為全國首批20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之一。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申報成功後,按照市級主體、區級主責的原則,全區高位推進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建設,建設內容主要包含第一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項目、第一汙水處理廠雨水處理項目、新建第二汙水處理廠項目、汙泥處置項目、排水管網延伸工程項目、利濟河示範段、利濟河非示範段、垃圾中轉設施工程、小區排水系統改造及海綿改造、城市內澇點治理、排水管網混接改造及提升修復、合流制溢流汙染控制、禿尾河示範段、禿尾河非示範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