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轟隆聲響,白浪翻騰,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安陽河退水閘閘門緩緩關閉,歷時兩個月的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引用丹江水向安陽河進行生態補水告一段落。據了解,今年4月25日,我市引用丹江水對安陽河、湯河進行生態補水,累計補水4632.8萬立方米。
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水源向安陽河、湯河進行生態補水,極大地改善了我市河道水生態環境,河流下遊由補水前的IV類、V類水質提高到Ⅲ類水質,同時有效補充了地下水資源,使市區地下水位明顯上升。
今年4月,我市周密部署、科學調度、精心組織,先後規劃了彰武水庫、嶽城水庫、漳河和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4個調水水源14條調水線路,目前已引調生態水6000萬立方米。此舉有效保障了市區溝渠、坑塘的生態基流,使境內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有力地促進了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此外,我市大力推進中水回用。目前,桑德水務汙水處理廠中水補充洪河水源,每天補充水量平均約8萬噸;首創汙水處理廠中水補充茶店河水源,每天補充水量平均約10萬噸,極大地改善了我市水系的水質。
提高河道水體自淨能力,維持河道日常補水,僅依靠降水和上遊水庫調水是遠遠不夠的,而汙水處理廠處理後的中水可以起到有效補充。
每天,大約8萬噸的淙淙清水從桑德水務汙水處理廠奔騰而出,順著中水回用河道管線流向洪河,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河道生態補水不足的現狀,為河水水體全面消劣作出了貢獻。桑德水務汙水處理廠副經理李昆峰向記者介紹:「中水主要指城市汙水或生活汙水處理後達到一定水質標準,可在一定範圍內重複使用的非飲用水。中水回用則是將城市汙水進行處理後作為再生資源利用。經深度處理後的中水可以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中水回用對河道進行生態補水,首先解決了水資源短缺問題,對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極大地緩解了水資源不足難題。其次,城市汙水處理後回用於河流補水和綠化,將帶來可觀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責任編輯:王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