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看了5本書,這個月的閱讀主要是日本文學小說,內容從青年到暮年的生活主題,有成長的煩惱,中年的不惑以及暮年的豁達,可謂閱盡人生百態,以下是書目錄。
1本中村恆子和奧田弘美「日」《人間值得》2本川端康成「日」的堪稱文學經典之作《山音》《雪國》2本新書《致艾米麗的秘密手稿》《老媽的旅行箱》
經典之作和新書一起讀,讀完感覺還是很明顯的,就像有一條分水嶺。讀經典文學作品就像品嘗一壇陳年老酒,開篇入口晦澀難懂、中期灼烈燒喉、後期下肚盪氣迴腸,喝完酒香濃厚遲遲不肯散去,讀完則有點樂不思蜀,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幾天之後小說的人物情節依然在腦海徘徊揮之不去。
而後者則有點像喝啤酒,只是喝下去那瞬間酸爽,雖然也會散發酒氣,但與白酒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是不一樣的。比如有些新書構思很新穎獨特、有些則是語言幽默治癒,總而言之新書閱讀時間不會很長、也有自己的獨特可取之處留有深刻印象。
01Part 01 牆裂推薦——《人間值得》
如果你對自己逐年增加的年齡感到焦慮,對月歲在臉上留下的痕跡而傷感,真該讀一讀這本《人間值得》。身處焦慮的社會,我們需要這樣一本充滿治癒和人生哲理的書,帶我們走出現實泥濘的道路。這本書圍繞人生六大主題而展開:工作、愛、交往、幸福、困境、死亡,凝結了恆子奶奶一生的智慧哲學。
正處在焦慮的我讀完這本書以後,心情平靜了許多,深刻體會到「無為而治,順其自然」的道理。當我認為是解決不了的事情,而九十歲恆子奶奶站在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便不是什麼大事。原來換個角度看問題,一切都可以柳暗花明。
恆子奶奶說:「只有用清晰的頭腦思考,才會有新的積極的想法出現,看待問題的角度也會發生改變」。
02Part 02 經典之作系列
可以說川端康成為我打開了日本文學的大門,他讓我感受到了日本文學的物哀之美、遺憾之美,深陷川端康成筆下纖細的美的世界。
01《山音》
人到垂暮之年,大概面臨的兩個最大問題就是不可抗拒的死亡和放不下的兒女卻又無能為力的無助。
當你老了,對生命的思考和死亡的恐懼會縈繞在心中,周遭的環境以及身邊的人和物仿佛都在跟你告別。小說中花甲之年的信吾,不停的參加同齡友人的葬禮,每一次都能感受到死亡逼近的氣息。記憶力衰退、身體上的不適、常常觸景悲情、喃喃自語,作者把一個暮年之人面對不可抗力的衰老和死亡的恐懼通過景物和事件的烘託、心理刻畫等描寫的細緻入微。
小說用平淡如水的文字向我們訴說著家庭日常細碎,把信吾複雜的內心世界也向我們娓娓道來,孤獨、壓抑、沉悶,典型的日式愛與哀愁。
「不服老」也是信吾的特點之一。不論是身體上還是生活上信吾都感到無力應對,一切似乎都在走下坡路,但胸中卻依然跳躍著一顆沒有老去的心,時常萌生大膽的想法和衝動。老年人不服老,其實是一種心理防衛。他們感到了老之將至,有被威脅的感覺,所以刻意地進行抗拒。
願所有的暮年都能永懷希望不服老,只要心靈不老,即使是蕭瑟的秋天,也自有一份不輸春天的壯美。
02《雪國》
這本書花的時間最長,最難懂,反覆看了好幾遍,且不敢寫書評,怕自己笨拙的文字無法表達出雪國的美,不夠俊秀的心靈不能描述作者的憂傷,只能用粗淺的發表一些隨感。
再次感受到川端康成唯美主義的寫作手法,作者描繪的雪國靜謐幽遠、如夢如幻,故事就發生在這樣純美的雪國,講述了一段由虛無主義的島村與追求活著的駒子、美麗虛無的葉子三人之間的情感糾葛。看完《山音》再看的這本,覺得雪國裡面的人物情感更直接、更熱烈一些。尤其駒子對島村毫不掩飾的內心世界與表白,在島村眼裡確是一場徒勞,而島村卻鍾情於美麗虛無的葉子,小說以葉子葬身火海為結局,似乎也預示著島村虛幻世界的破滅,體現了作者的虛無和物哀思想。
03Part 03 值得一看系列
《致艾米麗的秘密手稿》《老媽的旅行箱》這兩本是在豆瓣約的新書。無獨有偶,這兩本書都是作者們的處女座,作為新晉作者的文學作品值得一看,讀完上面的經典之作在看這本兩本,瞬間覺得心情愉悅很多,閱讀所花時間也不長,擠一擠時間兩天一本。
01《致艾米麗的秘密手稿》
這是一部非常暖心治癒的故事,讀完這本書感受著祖母的睿智,她用一種特別的方式與艾米麗進行告別,表達了濃濃的親情與愛。
小說《致艾米麗的秘密手稿》講述的便是一場特殊的告別、一段奇妙的旅程、一份痛苦的成長。艾米麗面對祖母卡特裡奧娜的離世,沉浸在痛苦的回憶中,失去了生活的勇氣,而卡特裡奧娜似乎早已預知這一切,她為艾米麗安排了一場尋找秘密手稿的旅程,讓她在旅程中逐漸與過去告別。
每一段旅程都有很多回憶,有兒時的快樂記憶,但更多的是失去親人的痛苦。在旅程中,艾米麗學會了把痛苦揉碎,吞咽下去,學會接納這些好的、壞的,逐漸的去消化它們,完成與祖母卡特裡奧娜的告別。卡特裡奧娜通過這樣的方式,陪伴著她告別過去,追尋自我,讓艾米麗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希望和勇氣,從而得以成長。
海子說:我們最終都要遠行,最終都要與稚嫩的自己告別,告別是通向成長的苦行之路。
這部小說是作家凱薩琳·斯利的處女作,憑藉奇思妙想和非凡的治癒力,迅速躋身暢銷書榜前列,自此開始風靡全球。
02《老媽的旅行箱》
中國有一句古話是這樣說的:「看孩子,先看娘」,媽媽看待事物的方式,會直接影響小孩,也決定了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態度。
瓦普察洛夫這樣說過:全世界的母親多麼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
小說《老媽的旅行箱》描述了一位印度老媽,你能從這位老媽中找到無數個你媽媽的影子,她們性格暴躁、愛抱怨、一言堂,一言不合便擀麵杖伺候;她們是生活上的小能手,節儉、砍價、囤貨、看到打折的商品恨不得把整個超市搬回家,從婚前只有裝滿珠寶首飾的兩個旅行箱,到後來全家搬家加拿大,三十個貨櫃都裝不完的東西;她們是家庭精神力量的領導者,堅強、樂觀、對生活充滿期待和希望。
小說語言幽默風趣,這是作者恩斯特·凡德奎斯特棄經濟學從文的第一本書,他告訴老媽自己要寫一本關於老媽的書,老媽反對作者輟學去寫作,她嘆息的說:「你可以寫你任何你想寫的,編造、扭曲事實、可以改寫歷史、什麼都行,就是不能寫我放棄了希望。」
作者在逐漸撥開老媽的過去也最終讀懂老媽。
———— 手動分割線 ————
有句話說: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書架上的書籍越堆越多,兩個月的零散閱讀告訴我,是時候做些改變,給自己定一個主題閱讀了。大家都在閱讀什麼書呢,可以留言分享下哦。
文/桑者閒閒 原創 【一枚假正經的文學愛好者,一本正經的閱讀碼字】喜歡就關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