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肉是一種在湖南,四川等地比較家常的美味。臘肉中富含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物質以及磷、鉀、鈉等元素,不光美味還有營養。
臘肉的味道特別好,它比豬肉吃起來更香,更有嚼勁,價格也不是很貴。雖然說它是中國傳統美食,但還是南方人吃的多一點,南方的臘肉在國內也很有名氣。
為何有名氣的臘肉都在南方?
北方人是很少吃臘肉的。北方人認為:臘肉好吃,但沒什麼必要。
並不是臘肉不好吃。而是北方的氣溫非常低,所以東北的食物都不容易腐爛掉。買白菜也好,買大蔥也好,都是一大捆一大捆的買回家。
臘肉的製作過程是比較複雜的,首先要醃製,然後要晾曬,最後還要燻臘肉。這些步驟下來,怎麼著也會有一點累,北方人就覺得完全沒必要,因為他們並不是不能儲存肉。
這期文章我盤點了中國最有名氣的4種臘肉,這4種都在南方,湖南和貴州臘肉榜上有名。
1. 南方貴州臘肉
去過貴州農家的朋友肯定看到過這樣一個現象,他們火炕上總是吊著一排排,一層層的肉塊。這種外觀看起來不怎麼樣的肉塊,就是貴州的特色——臘肉。
過年的豬宰殺之後,再清理出內臟,剁成條的鮮肉在餘溫未盡時,抹上點鹽巴。抹好鹽巴的豬肉條放進陶缸裡面,肉皮朝上,一層層的疊加。
大約一周之後,看見陶缸的底部有鹽水滲出,就可以開始製作臘肉了。
第一步是要燻肉。
燻肉也有技巧,醃肉一旦開始燻制,整個過程中煙火不熄。肉條離火坑兩米左右,受熱均勻。燻制使用燃料也有講究,如鋸木屑的硬皮;穀殼燻得味道;橘皮;香料樹枝等。
貴州臘肉的特點是煙燻風味濃鬱,因為沒有其他香料的添加。吃起來原汁原味,切片炒菜,做臘肉飯糰,味道都很好。
2.南方廣東臘肉
在廣東,製作臘肉的企業或作坊都有自己的烘房。
傳統的廣式腊味一般不用煙燻,而是依靠風乾和陽光照射,強調"生曬",醃肉裡面也不會添加其它配料,只是用硝酸鈉、糖、鹽、酒、少許醬油,製作工藝簡單。在口味上以"香甜甘鮮"為主,略帶微微的酒香。
3.南方四川臘肉
四川的臘肉,沒有什麼煙燻味。它沿襲了四川獨有的麻辣口味。
在四川人的眼中,只要食物具備了麻和辣,才是最美味的。
臘肉也不例外, 醃製臘腸的時候除了一些基本的調料,還加入了辣椒粉和花椒粉,所以吃起來的時候,麻辣鹹香,味道豐富。
就算吃出一身汗,也停不下嘴,下飯吃太過癮了!
4.南方湖南臘肉
湖南人的臘肉,不是工業生產的大棚內急火燻制,也不是那種鐵桶內煙的快速燻制,湖南臘肉是在自然通風的環境下,懸掛在火塘上冷煙燻制。
冷煙,沒有工業生產的大棚高溫,日夜溫差自然風乾;沒有封閉環境的快速煙燻,自然吸收煙燻味道。
自然燻制20天左右後,豬肉基本風乾。但仍舊保留著部分鮮肉的口感。
湖南夏天的臘肉才最好吃,因為這時候的臘肉,外面的肉皮被新鮮的水汽浸入,裡面的肉還保留了一些水分,口感適中,不會又柴又硬。
用指甲一掐臘肉,內外乾濕一致。吃一口,肥肉和瘦肉組織緊密,香而不膩,還散發著一特有的菌香。
這4種臘肉有你喜歡吃的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