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極致設計美學

2020-12-15 後地產

除了乾貨,其他什麼都沒有

轉自:RET睿意德

ID:retweixin

本文為作者在日本大阪考察後所寫

是否在設計師和用戶之間有什麼東西在流動,而這種流動就是那力量的一部分,也是美感的一部分——在《增長黑客》中,作者這樣描述了設計中的「啊哈時刻」,這是當我們通過視覺接觸到設計的信息,從而有了眼前一亮的幸福時刻。用這樣的概念,去闡釋日本的設計力量最合適不過了。

日本被稱為「用眼睛吃飯的民族」,美學設計在日本普及之高也是為人稱嘆的。隈研吾常去以「大與小」去描述他「層次感」設計理念,由此我們想到,去用日本所及的一個事物,以小見大體會日本設計力量的層次感。思考下來,這個設計力量竟然是海報、家居店、教堂與美術館。

(來自作者實拍)

Part1.海報

從現代設計思維到設計主導社會

困惑於移動互聯時代,為何我還是拿著一沓宣傳單和優惠券到達的日本,在之後看到了隨處可見的海報與宣傳單,竟然也變得習以為常了。如果說宣傳單僅是初步設計的海報,那再去看日本海報就是殿堂級的平面設計。以小見大,需要去深入了解日本平面設計的歷史,我們會發現平面設計的復興恰恰是由於消費商業興起的推動,而它也代表了日本現代設計思想的成型,這樣的現代設計風格影響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包括日本的商業設計。

日本的平面設計在世界主流設計中早已自成一派。若追其歷史我們可以看到,日本設計的迅速發展離不開兩點:一個是戰後日本消費經濟的崛起,另一個是國家形象重塑。

戰後的日本借1950年韓戰帶來的「特需經濟」獲得了巨大的發展機遇。經濟的復甦和產業的活躍,帶來了國內的「消費景氣」,日本社會向著戰後振興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在消費市場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的過程中,企業為喚起消費者的購買慾望需要積極地開展各式廣告活動。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原以日本廣告與設計領域的領導者聚在一起,為給當時所謂的廣告美術家和商業美術家創造橫向交流平臺,而成立了名為「東京廣告作家俱樂部」的團體。之後便以山名文夫、河野鷹思、龜倉雄策、原弘等7人為召集人,創立了「日本宣傳美術協會」,而這些人當時便是日本平面設計界響噹噹的半壁江山。雖然「日宣美」僅短短存在了20年時間,但其影響力卻激發了日本現代設計空前的復興發展。

日宣美時期海報

遭受戰敗打擊的日本,經過了20年的發展後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為了在國際社會中重塑國家形象,於1964年舉辦東京奧運會。在這次活動中,以勝見勝為藝術總監的設計團隊對標誌、海報、門票、請柬、宣傳品、賽事日程、報告書、工作證、制服、紀念幣和郵票、會場引導等項目進行了整體、系統的視覺識別設計。這一設計方法開創了現代奧運設計史上的新時代,獲得了極高的國際評價,也成為日後國際活動的典範,也是這一次,日本現代設計風格真正在世界範圍有了深遠的影響力。

東京奧運會的設計

較為激進的日本現代設計思想變革,深深席捲日本各個層面,由於日本現代設計文化為深厚基礎,日本商業設計其實也傳承了整體、系統的視覺識別設計的概念。我們所看到的日本商業的整體設計,尤其是存在較舊的商業,像東京的GSIX、表參道Hills,大阪的阪急百貨、Grand Front,京都的BAL等,並沒有將建築設計與形象設計剝離開,而是將傳達的理念全部貫徹始終。甚至有的項目改造並非建築師完成,而是平面設計師所做,這與日本設計的無界性也有很大程度的關係。東京的松屋銀座便是這樣一個作品。

松屋銀座本是300年歷史的百貨,2001年請到原研哉做整體形象設計改造後重新開業。改造囊括了從店鋪的空間到包裝紙、手提袋乃至廣告的各個領域,是一項跨度很大的綜合性項目。原研哉認為「人是一個積極的接受感覺刺激的容器」,針對利用這個容器,尋找讓人感受到全新松屋銀座的方法,把百貨店的形象從「生活設計」轉向「時尚」。

為了強化時尚的經營策略,松屋銀座一舉引進了世界前二十位知名品牌中的九個。這個設計的要點在於:如果把世上種種性格各異、個性鮮明的時尚品牌自然地包含到松屋銀座中,儘量避免給人以勉強組合在一起的印象,這就必須發掘出能夠產生強大「包含力」的設計因子。基於這樣思考,整體設計的價值便在這個項目完整體現了出來。

東京松屋銀座

不僅限於此,我們看到日本的百貨在內部空間中擺脫了傳統的布局規則,通過顏色、流線引導等使得空間不再單調,這正是日本設計的「尺度感」。整體設計的尺度加上細節的把控,商業味道自然而然就體現了出來。

比如,以下我看到的這些空間設計。

「尺度感」的體現(均來自作者實拍)

Part2. 家居店

商業中窺見生活本貌

日本確實是一個習慣去售賣生活方式的國家,除了看到的大大小小的家居店、咖啡店,在那些打破傳統的經營者導向、以消費者為中心、重新組建商品、編輯賣場的生活方式提案店就有著完美的體現,這裡就是以蔦屋書店、NITORY、無印良品為代表的。

流連在店鋪中的人們(均來自作者實拍)

蔦屋書店賣的不是書,而是書中的生活方式;無印良品則為消費者提供返璞歸真、「這樣剛剛好」的生活方式。蔦屋書店經營圖書、美食、音像製品、創意小百貨甚至服裝,無印良品也經營上述品類。但不同的是,兩個品牌鮮明的調性,體現在不同的視覺表達,各具特色,絕不雷同——蔦屋是優雅時尚的新中產,無印良品是返璞歸真的樸實感。

在這樣的氛圍下,日本民眾的美學素養基數極高,「美」在日本商業中不是稀缺品而是必備品。日本人對於設計有獨到見解,反對追風,強調店鋪的特別性、有強烈的可記憶點,小到店招字體的細節都經過深思熟慮。 日本人的文化、美學、哲學觀的根基讓美食已經上升到了美學的境界,連路邊的小店都在體現著。

「驚喜」的路邊小店(均來自作者實拍)

Part3. 教堂與美術館

「美」的藝術在何處生長?

美學素養的境界之高,在看到的日本的部分教堂和美術館時其實就可窺之一二,感嘆這裡的人們真是無時無刻不在美學設計文化下滋養。

與歐洲傳統教堂不一樣,在日本著名的教堂都是著名設計師打造的現代感建築,像安藤忠雄設計的教堂三部曲、丹下健三設計的聖瑪利亞教堂。從建築設計和文化傳播角度去思考,發現其實這是日本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對衝的結果。日本基督教的傳入伴隨著日本民族艱難的自我反省、省視和決裂,從早期的打擊到現代普世價值觀的思考,逐漸以接受的態度去包容外來文化,但這恰恰又是建立在保護自身文化的基礎之上的。

東京聖瑪麗教堂(來自作者實拍)

日本善於保護本土文化,於是建築師們秉持著對於宗教的思考,融合日本傳統文化思想,深刻體現在建築設計當中。這種文化態度在商業中也有著積極滲透,表現在兩點:買手店與文化潮流。基於日本對美學的思考與生活提案文化的主張,在日本的商業中我們看到很多買手店,集合著世界潮流文化品牌,但給出搭配提卻是「很日本」。

歐美潮流文化早已席捲現代時尚,我們看到那些潮流品牌在日本的商業體現出的卻有著不同的味道,這也就是潮流中心東京原宿的不同味道。以這樣文化時尚的角度去看中國李寧,就能明白為何一次走秀能夠引起潮流的旋風。

Supreme門店(來自作者實拍)

日本一方面以美學設計保護著本土文化,同時又在用美術館與藝術空間持續傳播著文化。大到國立美術館,小到公園之中的文化空間,各類藝術展覽會數不勝數。宣傳信息充斥在人們生活的每個場景,這些都是日本藝術文化繁榮的沃土。

21Design Sight 美術館(來自作者實拍)

展覽海報

Part4. 以小見大

可預見的未來

以小見大後,再去思考藝術文化的背後是什麼?設計生活化是否是設計的真正方向?再去看日本美學普及與設計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這背後其實是經濟推動的結果。我們思考了日本設計在產業中的作用,可以發現這種美學態度並非沿著生活文化的方向,而是確確實實地踩著經濟發展方向的腳印。戰後,日本為重振經濟而去復興設計,經濟復興後而以設計去重塑形象;人們在消費需求增長下受到設計的驅動,而在物質滿足之後,不斷去挖掘精神層面的更高追求,而精神追求的具象化恰恰正是美學、藝術和設計。

國內店鋪(來自作者實拍)

中國正經歷著經濟爆發到穩定前進的進程,經濟方向正帶動著消費的繁榮,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打卡店」在大城市中不斷湧現,也看到以獨特性為目的的場景街區層出不窮。

中國本身有著厚重的文化積澱和美學設計基礎,在大肆宣揚創意產業的政策趨勢中,迷失自己、過於強調「漂亮」、局部設計導致完整感斷層等問題的出現,阻礙了設計之美在商業中的體現。因而,未來中國必定會跨入設計主導的時代,系統整體化、文化整合化、概念生活化、傳統靈魂畫化的課題也會是中國商業必將經歷的未來。

—END—

h_dichan

一場站在地產前沿的實驗

一群不甘平庸的踐行人

後地產

相關焦點

  • 日本堅持用傳統文化做酒店,在這5家,體驗極致日式美學典範
    當日本將這些傳統文化 糅合進酒店設計,所呈現出的便是 極具格調的品質美學。望名思義,這家日式旅館的主題正是「茶」,日本人愛茶、推崇茶道,乃至以此設計酒店,可謂做到極致。 最近行樂君又走訪了和樂園,並得知好消息:在7月發布的2019米其林指南中,和樂園摘取「旅館部門」的三星。
  • 櫻の京阪.極致深度美學行旅 2016.4/5-4/9
    極致米其林「菊乃井」懷石料理宿。琵琶湖畔設計旅館「SetreMarina Biwako」今年春天,我們有約~櫻の京阪。極致深度美學行旅 2016.4/5-4/9DAY1 4/5日本‧大阪關西空港 集合 天空教堂阿倍野展望臺天王寺周邊散策早餐:飛機餐 午餐:日式點心 晚餐:為讓您能更悠閒享受逛街的時間,敬請自費自理體驗大阪美食住宿:米其林指南推薦酒店:HarmonieEmbrasse
  • 從日本美學看日系裝修風格
    >如果學設計的朋友一定聽過這句話「設計就是在做減法」 而日本人也是把這一點發揮到了極致在原研哉和他帶領的品牌「MUJI」上也可以看出來日本設計處處都能看到極簡的影子日式家裝的色彩:素雅,淳樸,很少會見到大紅大綠的色彩
  • 日式美學的極致 京都麗思卡爾頓酒店
    酒店建築和室內設計是從京都明治時期的宅邸和院落中汲取設計靈感,將其美學特徵運用到酒店的建築和裝飾中。酒店的前臺,木質柵格設計,簡約時尚充滿日式風情。賞藝之旅  沉醉於藝術的麗思酒店的各處細節都用心極致,不乏很多日本的傳統設計工藝。如果不去細細觀賞很難感受到在藝術上的精妙。
  • 專訪:德國工藝,極致的靜音美學
    每年的COMPUTEX大展,除了吸引了眾多的全球頂尖硬體廠商之外,更多小而美的專精品牌也憑藉著其超凡的技藝和獨有的產品設計,成為COMPUTEX大展上另一種美學和產品的享受。be quiet!的核心設計其實是在靜音方面,這是品牌最大的核心競爭力了,即我們能夠做出極致的靜音產品,而其他廠商卻面對噪音無可奈何,這才是我們的優勢。
  • 包裝設計與美學 | 日本獨有的設計風格之果醬包裝設計
    Ashitano Shokupan 是一個日本的麵包生產商,同時也生產麵包果醬,專注於僅使用日本原料為客戶製作有機果醬和麵包
  • 日本星野酒店設計美學悠享之旅精彩回顧〖LDC-NO.846〗
    2016年11月15日-20日鑑賞日式設計美學體驗卓越待客傳統日本星野酒店就是把創新設計和待客之道玩到極致的典型代表由LDC蘭德國際設計師發展中心聯合設計師俱樂部組織的日本星野酒店設計美學悠享之旅於11月15日—20日如期成行精心安排入住了四家五晚星野旗下的度假酒店
  • 338㎡中西合璧,以優雅極致演繹東方人居美學!
    我們走過了一個浮躁張揚的年代,轉而回歸東方人文的審美時代,當代的設計主張,要求我們將國際美學與傳統文化的高度融合,打造一個和諧唯美的可持續發展的東方禮居環境。今天我們介紹的這套338m2國門大宅由著名的室內設計大師梁志天操刀,以現代生活格調匠造家族生活場,於簡約的設計中隱含著極致與奢華。
  • Jya美學家電登陸日本市場
    ,宣告Jya美學家電正式登陸日本市場。Jya美學家電與日本蔦屋家電保持相一致的看法。 不僅追求具有美學價值的設計外觀以及完美精緻的工藝,更重要的是,我們想為人們提供一個不太一樣的生活體驗。它所帶來的不只是來源於物質上的滿足,而是創造一個在生活的夾縫中的「精神空間」。 Jya美學家電與蔦屋家電的此次合作期望為人們帶來不一樣的家電使用體驗。
  • 日本東方禪意與設計美學品鑑之旅第三期&間宮吉彥教授「餐廳與店面設計」實戰課程
    京都國立博物館位於日本京都府,是日本明治中葉時期建造的法式文藝復興風格的博物館。在這裡珍藏著流傳至今的與千年古都共呼吸的國寶,是世界公認的「寶物殿」。Sfera的作品與許多日本家居品牌一樣,延續日本傳統美學,崇尚簡潔設計。
  • 日本匠人|追求極致的美學
    日本人的精細,世界知名,其中那些匠人埋頭鑽研技藝,幾十年如一日,追求極致的美。【璞緹客】今天為你帶來這些行業的佼佼者。看看這8位大師如何將小事做到極致。關於設計,山本耀司說,音樂家或許會宣稱「音樂是感性的」,可是為了被大眾認可,他在成名之前必須花上幾年,甚至數十年的功夫磨練技巧。在自己的著作《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彈》中,他寫下了自己如何傾聽布料的聲音,讓布料展現最自然的垂墜度,又如何判斷紐扣的正確位置,以及衣領、衣褶的塑造方式。這種堅持,使山本耀司成為八十年代闖入巴黎時裝舞臺的先鋒派人物之一。
  • 點茶——來自宋代的極致美學
    說到抹茶,很多人腦中第一反應是日本,經此形成的日本「抹茶道」,帶著一種精緻與令人肅然起敬的儀式感,匯成了獨特的日本茶文化。不過,在一些中國古代影視作品中我們也不難看到「抹茶道」的身影,有人說抹茶是由中國發源來的,此話確實不假,但你知道在中國古代它是怎樣存在的嗎?
  • I-PRIMO 20周年初心依舊,完美詮釋日本婚戒美學
    2019年對於日本輕奢婚戒I-PRIMO來說意義非凡,因為迎來了品牌創立20周年。20歲的年紀如妙齡少女亭亭玉立,20年的堅持又似執著匠人追求極致。為慶祝這獨具紀念意義的日子,I-PRIMO多款臻美新品同步耀市,以定製化的設計、豐盛的內涵、考究的工藝為品牌20周年獻禮。
  • 《吸血鬼獵人D》:用暴力美學詮釋著日本動畫另一種風格的極致
    如果提到是誰改變了當時日本民眾對於動畫的認知,就要提及一位重要動畫導演富野由悠季,他的名字在中國國內可能比較陌生,但是在日本,富野由悠季可以稱得上是對日本動畫影響最大的導演。他的《機動戰士高達》系列像是一個分水嶺,將日本動畫的主要受眾人群改變為少年和青年向為主。在富野由悠季導演的引路之下,自上個世紀70年代至今的幾十年間日本的動畫產業蓬勃發展,同樣也得益於日本成熟的動畫分級體系,受眾也不再只是局限於青少年,出現了青年向動畫和成人向動畫。
  • 「專訪」《春江水暖》導演顧曉剛:複雜敘事和美學達到極致平衡,就...
    片中在江中從左往右拍攝岸邊的一個長鏡頭,正是最具美學代表性的一幕。《春江水暖》劇照在2019年,顧曉剛帶著《春江水暖》去了世界各地和全國各大城市,「去了日本、法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還去了大理、廈門、北京、上海、杭州、重慶等等,基本相當於路演。」
  • 侘寂的美學觀念丨日本的傳統審美源於茶道,現代美學設計的起源
    二、侘寂——日本美學的核心,侘茶的出現滿足了市井文化的精神需求,使茶道在全國普及「侘」,作為日本的傳統美學,是一個具有民族特色的理念。以「人在宅中」會意,表達了日本人的獨處空間存在感。三、侘寂對現代美學有不可磨滅的影響,陰翳美造就之物讓人感受千年前的世界千利休對日本藝術的影響無人可比,創造了完整的藝術體系,以茶道為綜合所包含的建築、服裝、工藝、美術等方面體系,無不體現出侘寂之美。
  • 廢土電影:末日狂歡的極致美學,秩序崩壞的廢墟世界
    賽博朋克題材的電影《銀翼殺手2049》中黃沙瀰漫的廢墟、城市外的殘垣斷壁,都充斥著廢土美學元素▼在《阿麗塔:戰鬥天使》中,那些在世界大戰後,因資源重新分配所建立機械城市,也是廢土美學的一種▼02 廢土:誕生於核恐懼1945年8月6日,美軍向日本的廣島與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
  • 京都安縵,當代美學和日式風情的極致呈現。
    延續東京安縵和安縵伊沐經典的簡約之風,它的角角落落又將當代美學和日式風情演繹得淋漓盡致。選址於金閣寺附近,綠蔭掩映的庭院中,3公頃的清幽避世和茂盛活力,展現出京都獨有的人文魅力。漫步於山石、古林之間,散落著的石刻雕像不經意間訴說著這裡的悠久歷史。據說庭院原來的主人是一位日本和服腰帶收藏家,計劃是在庭院裡建造一座織品博物館,而後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如願。
  • 重慶十大豪宅之一,鵝嶺峰完美闡釋設計美學
    更美的大平層豪宅,借建築,借自然讀懂詩意的生活美學。凡豪宅或佔城市資源更優之處,重慶十大豪宅之一的鵝嶺峰坐落於渝中鵝嶺半山之中,擇城市幾何中心,享發達路網配套完善。融入城市更新的哲學思考,藝術與當代融合的永恆設計,展現重慶一個獨特視角的建築宣言。完美景觀面與弧形外牆的主要元素,在立面上創造出精美的紋理表現。
  • 設計| 和設計師聊聊什麼是設計美學(下)
    用馬自達最新世代的設計命題來作為本篇設計討論文章的標題再合適不過了。日本車曾經經歷了好幾個時代,從模仿到原創到獨具特色也不過半個世紀。現今的日系風格無論你是否喜歡,它都需要表達自己的設計初衷,這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