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說東北經濟出問題了,東北究竟怎麼了?

2020-12-21 瀚海觀察

前言:本文為「新三板文學社」專欄作家姜程閠先生針對近期東北負面新聞頻發所做的評論。東北之所以變成今天這種局面,也許人禍更甚於天災。

最近,東北的負面消息不斷。什麼亞布力滑雪場事件、雪鄉事件,丹東港債務違約事件、東北特鋼債務違約事件等等,「投資不過山海關」的論調也隨之甚囂塵上。

人們不禁要問:東北怎麼了?是個別現象還是區域現象?

據統計,從2016年至今,102隻違約債券中19隻發生在遼寧省,其次為廣東省、山東省、北京、上海這5省市違約債券只數佔比近60%。違約主體主要分布在華北、東北、東南沿海。

上述統計說明,債務違約東北是次於華北的次重災區,同時廣東省、山東省、北京、上海也有不同程度的出現。據此可以說債務違約是為區域現象而非個別現象,是區域現象為什麼偏偏只是東北中槍?

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莫開偉認為,「主要存在兩個相關性。一個缺乏現代企業經營活力的老工業基地,比如遼寧就屬這一種形式,企業傳統經營觀念根深蒂固,短期內很難扭轉不利局勢;一個是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由於工業製造業、新興產業比較活躍,聚集較多,發債企業問題較大。」

那麼說,觀念陳舊、經濟落後地區和產業活躍、經濟發達地區一樣會有債務違約風險?而媒體對兩類地區的關注度不同、兩類地區自身處理負面新聞的手段不同,是否是造成東北區頻頻中槍的原因?

有問題就需要面對,作為東北的經濟學人,我習慣用數據說話,而經濟利潤EVA通常代表一個地區或機構對社會的貢獻率。圖1-1是東北三省與江蘇省的經濟利潤EVA指標比較,2014年起江蘇省經濟崛起,到2016年已經是東北三省平均值的45倍,差距巨大!為什麼?

圖1-1:東北三省與江蘇省的經濟利潤EVA指標比較

下面將我一個同事寫給我的郵件公布出來,也許能找出答案:

這算什麼事兒!

頭兒:我快瘋了!

還記得我說的PJ市在創全國文明城市的事兒嗎?當時還高興的說,PJ市真有錢,把城市的角角落落都整治了一遍,舊貌換新顏,把個向海大道修的向北京長安街似的。

今兒的一件事讓我崩潰,簡直是外強中乾,純粹是面子工程。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硬體設施和基礎設施建設固然重要,但更要看的是城市的軟環境和政府對人民的態度。

我今兒去檢車,首先要查違章,早上8點半左右來到了交警違章處理中心。牆上的口號喊的很響:「我們用心,讓您省心」也很貼心,讓人感覺到心裡暖暖的。

您知道,PJ市有三區一縣的行政劃分,但我卻沒想到交通違章罰款也要分別繳納,繳納罰款的每天都人山人海,不懂櫃員機的老人弄不好就白排隊了。最可恨的是作為交警部門的服務;不,不對,是罰款窗口,中午他們居然視排著長隊等著給他們繳款的人們於不顧,關門下班了!終於我等網際網路精英們以毫無差錯的效率,用了一天的時間開完了罰單。總算鬆了口氣,拿出銀行卡交罰款吧,對不起,不用任何的其他支付工具,只收現金!而整個大廳沒有一家櫃員取款機。

您說崩潰不崩潰!

問道他們為什麼這麼設計,他們還有道理:我們小人物怎麼能懂,領導讓怎麼幹就怎麼幹唄!

旁邊黃牛們告訴我,這是因為各區的罰款歸各單位,所以被罰款人就要多次排隊,而只收現金是因為沒有對公帳戶,不留痕跡的單位私分!

您說可怕不可怕!

對照深圳政府出臺的,最多只跑一次的服務公約,就會明白差距不單在產業結構上,或者說人禍更甚於天災。

自己不行,有個好鄰居也可以啊,可惜東北三省一比一個差,就連近鄰的河北省也不怎麼樣。不像江蘇,遇到了一個好鄰居上海市,在上海騰籠換鳥的過程中承接了大量的替代產業,並且為世界金融中心、商貿中心、物流中心的發展提供著配套服務。

圖1-2是上海和江蘇的EVA曲線,從曲線上可以明確看出,自2008年上海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與江蘇的經濟成了同一起點,說明上海經濟對外在環境的敏感性高於江蘇。

而到2009年上海經濟走出了一個漂亮的V字形,直至2015年上海和江蘇一直是相伴而行,充分顯示出伴生經濟的特徵。2015起,上海直線上升,而江蘇橫向盤整,一年時間落後於上海1.77倍,應該是遇到了產業替代升級的瓶頸。是否能迎頭趕上,2017年數據公布後看。經濟是否能發展,即取決於跟誰作鄰居更取決於自己的創新體制!

圖1-2:上海和江蘇的EVA十年曲線

差距就是機會,東北人如若不摒棄固步自封和急功近利的短視行為,政府如若不切實作為起來,樹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危機意識,捋順各部門之間的利益關係,用流程化管理的思路,切實突破結構性管理的邊際矛盾,利用巨大的比較優勢,讓投資往低處走,用政策和市場兩手的力量,推動東北經濟的振興,那麼東北與發達城市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最後成為中國的第三世界和欠發達地區!(本文曲線均由本公司開發的《中國上市公司績效評價標準》系統生成)

作者簡介:姜程閠,獨立經濟學者、曾服務於國有大型企業高管層、任外企項目建設副總指揮。現任北京貝達寧管理諮詢公司合伙人、遼寧道至簡集團公司總經理,《中國上市公司績效評價標準》系統軟體框架設計師。

(版權聲明:本文為作者獨家原創投稿,布娜新獨家首發,本號獲授權原創轉載。)

相關焦點

  • 都說振興東北,到底要怎麼振興東北呢?
    從2003年開始,振興東北就成了一個熱門話題,當然,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也是因為東北地區的發展如今面臨很多的問題,譬如經濟增速放緩、人才流失、產業需要轉型等等。那麼問題就來了,振興東北到底應該怎麼振興?
  • 東北經濟衰退的原因究竟是什麼?-虎嗅網
    人們對此的看法相當一致,畢竟現實擺在那兒:1978年全國經濟總量前十的城市,東北一度佔了四席,但到2000年前後就一個都擠不進去了;這些年來東北人口外流、資本卻又吸引不進來,「振興東北」也喊了多年,「老工業基地」的衰退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不過,儘管對「衰退」本身有共識,但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一衰退,卻眾說紛紜。
  • 東北經濟差是因為東北人觀念落後?
    東北衰落,很多人都說是東北人觀念落後造成的。但東北人觀念真的落後嗎?我不相信。十年前,我陪一個同學參加一個飯局。除了我們兩個,其他幾位都是東北某工業城市的基層官員,其中幾位是負責截訪的。去年我採訪東北的一位大學校長,他也痛快淋漓地批評了國有機構的弊病。從我見過的東北人來看,我沒有感覺他們的觀念比其他地方的人落後。很多人說東北人觀念落後,不思發展,但是從東北人大量流出到外地來看,假如不思發展,他們為什麼要背井離鄉?背井離鄉就是為了求發展,對不對?可能有人會說,東北人之所以大量流失到外地,恰好說明本地觀念落後,人們不得不離開。真是這樣嗎?
  • 東北困境的癥結究竟在哪兒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俠客島按】  最近,圍繞東北的新聞不少。中誠信董事長毛振華控訴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管委會的視頻風波還未平息,「雪鄉宰客」的新聞又開始發酵。也正是因為大家關心東北振興,才讓這樣的新聞總是容易有熱度。  東北的問題究竟出在哪兒?研究好這個,可能對整個中國都有全局借鑑的意義。畢竟東北是共和國的長子,東北的問題,在全國各地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
  • 東北的人說東北話,東北的姑娘賊漂亮
    東北的人說東北話,東北的姑娘賊漂亮 ,還真就只能接受東北女孩, 在東北吃多了大米,覺得大米就那麼回事,出了山海關,才知道東北大米是真的好吃。
  • 其實東北人不窮,為何很多人覺得東北經濟不行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如果照這樣說的話,我們會發現東北人其實應該都是很有錢的,其實東北人並不窮,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東北經濟不行越來越不景氣呢?網友紛紛評論:這鍋我不背。我們從宏觀角度上看的話,東北三省人口1億。當時東北捐空了自己的資源,重工業因為人治,與計劃的原因所以一直停滯不前,資本也就因此望而止步了,像這種情況之下,東北的經濟怎麼可能會好呢?而且東北有能耐的人都已經走了,那些沒能耐的就只能繼續在老家裡打轉。而且50年代的東北的省份大撤銷,對東北顯然是很不公平的,現在的東北要麼合併成一個超級大省,要麼多分出幾個省,這種格局簡直就是在坑東北。
  • 東北衰退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人們對此的看法相當一致,畢竟現實擺在那兒:1978年全國經濟總量前十的城市,東北一度佔了四席,但到2000年前後就一個都擠不進去了;這些年來東北人口外流、資本卻又吸引不進來(所謂「投資不過山海關」),「振興東北」也喊了多年,「老工業基地」的衰退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不過,儘管對「衰退」本身有共識,但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一衰退,卻眾說紛紜。
  • 葉檀:「東北焦慮症」蔓延 全國人都欠東北林區錢
    之所以刷屏,說明大家一齊犯了「東北焦慮症」。如果東北焦慮蔓延到全國,就會成為中國焦慮症。 罵東北,沒用,東北經濟不會因罵聲好轉。把中國如此大的一個經濟區罵倒了,對其他地方都沒好處。 當地信用不佳,從政府守信守法開始,從官員守信開始,用合法的規劃、嚴格的商業遊戲規則解決問題。誰跟東北經濟過不去,法律就應該跟誰過不去。
  • 為什麼東北人都是說自己是東北人,而不是具體哪個省
    在認識我老公之前(他是吉林人)我一直都以為東北是一個省,而吉林遼寧黑龍江是東北的地級市,而我身邊認識的東北人,他們介紹自己時都是說自己是東北人,沒有幾個說自己是東北三省具體哪個省的。我問他們怎麼不說自己是哪個城市的,很多東北人都回答,我說了哪個城市你們其他省份的人最後還是會說:哦,東北的啊……應該有很多人和我一樣區分不了東北只是一個方位名詞,而不是一個省的名字。為什麼很多人會有這種認知呢?地理層面上,東北三省歷史地理民俗都是一體的,而且近代以來省級區劃變動最頻繁的地區就是東北。
  • 東北三省的人都自稱是東北人,卻不單說「省份」,其實是這樣
    ,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其實,黑龍江、吉林、遼寧這三個省份的人相處的非常融合,因為他們的生活習慣都差不多,而且在此之前,東北地廣人稀,三個省的人加起來還沒有一個省的人多,因此東北三省的人民榮辱與共,他們之間是沒有距離感的。
  • 東北人為什麼老被黑?東北老大哥再次回歸:說你行,不行也得行!
    東北人從什麼時候成為眾矢之的?被黑被歧視的原因又是什麼?筆者試著從人口素質與經濟發展的角度談談這個問題,現在就個人看法與大家分享,供參考。 這下好了,東北人除了露紋身、大金鍊子、又添了一個新標籤:偷水果專業戶。東北人為什麼老被黑?筆者總結了四個原因:一、東北近幾年經濟爆發危機,大量年輕人出東北到其他省份謀生,導致地域文化衝突。二、年輕人容易衝動,而且東北年輕人普遍大大咧咧的一些習慣讓人看不慣。
  • 東北人在三亞的名聲是怎麼不行的
    視頻的火爆當然不止因為暴力,更因為涉及了對東北人的情緒問題。這幾年,每逢春節前後,東北人總是常常成為新聞話題,不止因為春晚。佔據了中國喜劇和黑社會各半壁江山的東北人,是怎麼和三亞結下的不解之緣? ●黑龍江省三亞市北緯18度的三亞號稱東方夏威夷,不過,如今「黑龍江省三亞市」的名氣更大。
  • 【直擊東北經濟】對話東北企業家:振興東北 我們在努力
    光明網訊連日來,網絡中頻頻出現東北經濟衰落論,其中一大觀點便是東北原有優勢逐漸消失、經濟活力衰退、人才流失等一系列問題。近日,光明網記者跟隨直擊東北媒體小組走訪了東北多個省市,在與多位當地企業家的對話中看到了一個充滿活力、不斷奮進中的東北。
  • 三問東北經濟——聚焦東北振興
    新華社瀋陽12月23日電 題:三問東北經濟——聚焦東北振興  庚子年初,疫情突襲而至,剛剛企穩的東北經濟再添變數。  歲末年尾,東北經濟怎麼樣?針對外界關心的企業態勢、投資趨勢及就業形勢等三大問題,記者進行了調研。  大國重器咋樣了?  「『十一』過後,我出差已經有七八次了。
  • 東北「最受寵」的城市,火車能直達所有城市,被稱「東北小巴黎」
    對於東北來說,過去是中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很多城市也是中國的「老工業基地」,但是,隨著城市經濟的轉型和輕工業的逐漸崛起,東北呈現出持續下降的趨勢,但不得不說,東北所有城市都為中國經濟發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雖然現在的經濟不盡如人意,但是大家在這裡的關注度還是有增無減,今天說的是東北
  • 到東北不找家地道的東北菜館大吃一頓,都不好意思跟人說到過東北
    在東北,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東北菜館。南方人到了東北,如果不找家地道的東北菜館進去大吃一頓,感受下東北菜館的氛圍,回去都不好意思跟人說到過我大東北。今天夏夏和大家分享的這家位於大連開發區的東北菜館,據說已經開了將近二十年了,屹立不倒,究竟是什麼讓這家店得以經營這麼久,就跟隨夏夏來一探究竟吧。由於是周末,早上起的比較晚,午飯也吃的稍微晚了一些。下午兩三點,跟隨導航,來到了這家店,門口有一排停車位,停車相對方便。到這家店的時候,已經過了午飯的時間,店內還在吃飯的客人依舊不少,空位不多,隨便找了個位置坐下。
  • 解讀東北經濟衰敗根源「興於戰爭敗於和平」的東北經濟該何去何從
    不看歷史來談東北經濟都是片面的,也無法給出有效的「藥方「來治癒東北的」經濟衰退症「東北農業觀察出品興於戰爭敗於和平的東北經濟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東北的經濟問題,東北之所以能夠發展起來重工業完全得益於戰爭。
  • 東北燒烤為何這麼火,南方人說了一句話,東北人:老鐵,扎心了
    燒烤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東西,基本上在晚上的時候是最多的,因為這個時候的人最多,並且也有很多人喜歡出來吃夜宵,在全國都是很火的存在,可見這個東西在人們的生活中有多重要了!但是最近有一位網友提問「為什麼東北的燒烤這麼火」這一問題也是把很多的東北人給難倒了,對此南方人也是給出了自己的解釋,東北人聽到估計都要扎心了吧!第一點跟東北的性格有關係,他們不像南方人一樣,是比較豪放的,並且也是經常喜歡晚上聚在一起,喝個酒擼個串,然後再談論一下白天發生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再好不過了!
  • 楊國福和東北麻辣燙:東北經濟的另一面
    總之,在長達15年的麻辣燙大戰後,東北麻辣燙,從東北家門口,一路反推進四川,完成了史無前例的超級逆襲。02 沉默的東北在看完楊國福發家故事的那一瞬間我就在想,誰說東北人不擅長經商來著?也可能東北的餐飲品牌都比較接地氣,主戰場在五環外,被大家忽視了。總之,在大家都在線上為流量紅利拼的你死我活的時候,東北人早已在線下默默開始了新的嘗試。所以,開頭的那個問題,為什麼賓縣會誕生如此多的麻辣燙創業者現在變成了一個更大的問題:為什麼東北,這樣一個大家印象裡不善經商的地域,扎堆誕生了如此多的餐飲品牌呢?
  • 為什麼舉家逃離東北?東北人的「闖」勁哪去了?
    中國地圖像只雄雞,東北三省處在「雞頭」位置。曾作為「共和國長子」昂首挺胸,如今卻因增長乏力而黯然失色。有人說......東北就是「扶不起來的阿鬥」,歷史包袱太重......東北「人文環境」惡劣,體制機制問題太多......「投資不過山海關」,問題到底出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