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感受文藝範兒

2020-12-23 金臺資訊

宋莊鎮目前已形成中國規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藝術家群落,也是中國藝術教育最集中的地方。圖為在宋莊華卿畫室,來自安徽藝考生聶書雯專心作畫。本報記者 趙樹宴攝

北京環球城市大道(效果圖),其所在的北京環球度假區將於2021年春季試運營並擇期開業。北京環球度假區供圖

在臺湖演藝小鎮,北京交響樂團的演員在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排練。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攝

在宋莊鎮樹美術館室外區域,前來看展的觀眾參加一場活動的開幕式。樹美術館供圖

在張家灣鎮,唐人坊創始人唐燕(中)指導徒弟製作北京「絹人」穆桂英戲裝。唐燕還將通州運河文化融入絹藝傳統技藝,先後設計了上百款體現北京文化、運河文化的絹人精品。本報記者 趙樹宴攝

通州是首都北京的東大門,地處長安街延長線東端,是京杭大運河北起點。「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這個北通州就是今天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南北的悠悠運河,穿越古今,為城市副中心留下寶貴文脈,也帶來濃厚的文化氣息。

在大運河的源流——溫榆河與潮白河之間,宋莊鎮聚集了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萬名藝術家在這裡生活、創作。大量藝術展覽活動吸引了源源不斷的觀眾來此打卡。

定位於原創精品劇目集中孵化地的臺湖演藝小鎮也坐落於通州,以創意創作、展演交流為核心功能。小鎮通過舉辦特色演藝和文化活動、豐富休閒度假旅遊方式、提供舒適的配套服務,著力打造特色文化和旅遊目的地。

因水而生的張家灣設計小鎮,利用疏解騰退的工業廠房,一個個充滿現代化氣息和藝術氣質的設計空間呼之欲出……

更讓人神往的,是將於2021年春季試運營並擇期開業的北京環球度假區,項目建成後將為城市副中心集聚一大批國際傑出人才,也高度契合城市副中心文化旅遊區的產業布局。

讓我們一同感受充滿文藝範兒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感悟過去的歷史積澱,暢想充滿朝氣的未來願景。

相關焦點

  • 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共話最IN「國際範兒」
    你來過北京城市副中心嗎?12月25日,由通州區委宣傳部、通州區委網信辦主辦,環球網承辦的「副中心的國際範兒」主題沙龍活動將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網絡名人、企業代表等共話發展,全方位深入解讀副中心城市發展與國際化歷程中的新突破
  • 北京城市副中心蝶變
    本報記者 陳雪波 北京報導近日,北京市發改委批覆城市副中心運潮南路(通濟路-兆善大街)道路工程項目建議書,該項目建成後,城市副中心東部綜合交通承載能力將進一步提高。而這只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龐大的交通路網建設進程中的細小一環。近年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交通路網一直在快速完善之中。
  • 建在「家門口」的環球主題公園,讓未來的北京通州副中心更具時尚範兒
    這對於北三縣的小夥伴們來說,相當於建在「家門口」了,眾多國際資源匯聚,北三縣近享超一線資源,越發的「國際範兒」。備受關注的北京環球主題公園總體規劃佔地4平方公裡,其中一期總佔地約為1.69平方公裡,包括環球主題公園和度假區兩部分,有5大景區28個景點和城市大道、酒店等配套設施。
  • 北京城市廣播副中心之聲開播!北京城市副中心媒體矩陣...
    10月19日,隨著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北京市副市長、城市副中心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隋振江,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餘俊生,北京日報社黨組書記、社長趙靖雲啟動聲屏按鈕,北京城市廣播副中心之聲開播
  • 這些將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打卡地」
    天安門向東30公裡,京杭大運河畔,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如火如荼。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長啥樣?形如「赤印」的圖書館,「帆船」模樣的博物館,「糧倉」構造的劇院,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在建設的三大建築外形別致,充滿「未來感」,讓人耳目一新。
  • 北京城市副中心將添文化新地標!
    在「古糧倉」劇院裡欣賞一場精彩的演出,在「森林」圖書館感受時光無聲無息地從紙上流走,在「運河之舟」博物館裡傾聽歷史的回音……這些想法以後可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裡實現啦~
  • 北京五道營胡同,五道營胡同是北京最文藝範兒的胡同
    2020年8月15日,北京五道營胡同,五道營胡同是北京最文藝範兒的胡同,網紅打卡地。這裡以「安靜、清淨」著稱,沒有燈紅酒綠,沒有車水馬龍。這裡遍布很有情調的特色餐廳、咖啡館、創意小店。2020年8月15日,北京五道營胡同,五道營胡同是北京最文藝範兒的胡同,網紅打卡地。這裡以「安靜、清淨」著稱,沒有燈紅酒綠,沒有車水馬龍。這裡遍布很有情調的特色餐廳、咖啡館、創意小店。
  • 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樞紐站_2020年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樞紐站資料...
    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樞紐站專題為您提供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樞紐站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樞紐站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 北京城市副中心示範帶動作用漸顯
    ,彰顯出北京城市副中心正按照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和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城市框架正在有序拉開。截至11月底,城市副中心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29億元,同比增長12.7%;建安投資490億元,同比增長2.3%。今年城市副中心地區生產總值將達到1080億元。建設者們發揚工匠精神,努力將城市副中心打造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城市建設的典範。
  • 「首都國企開放日」啟動 市民走進城市副中心感受運河商務區新貌
    中國網北京6月3日訊(記者 和海佳) 第四屆「首都國企開放日」於 6月2日在北京舉行,近百名首都市民來到由北投集團承擔建設運營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運河商務區,體驗首都城市建設智慧生活,領略大運河文化風採。中國網記者 和海佳 攝在「首都國企開放日」 之「走進北投集團」活動現場,觀眾們前往運河商務區市政綜合配套服務中心,參觀氣力垃圾回收系統、智能停車、地下綜合管廊等基礎設施,隨後參觀了北環環隧、跨通惠河橋、北運河橋,並前往北運河碼頭,乘船感受運河文化,遠眺城市副中心建設,感受城市副中心的變化。
  • 北京城市副中心GDP今年預計達1080億元
    副中心將積極承接中心城區功能疏解,全面完成行政辦公區二期搬遷,推動中心城區符合功能定位的優質資源向副中心轉移。未來五年,副中心將建成城市綠心三大建築,建成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一期)、北京學校、北京景山學校通州校區等一批優質學校,推進一批優質醫療資源建成投用。
  • 城市風光:北京副中心商務核心區
    自2012年,官方首次提出通州成為北京的城市副中心,已逾9年。至2020年,北京副中心商務核心區,周邊高樓林立,已頗具規模。跟隨筆者的鏡頭,一睹副中心城市風光。北京城市副中心商務核心區,地處五河交匯之處(大運河、通惠河、溫榆河、運潮減河、小中河)。
  • 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基金打造母子基金群
    來源標題:副中心投資基金打造母子基金群 「十四五」期間,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基金將設立多隻子基金,打造母子基金群,助力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這是筆者從城市副中心建設平臺企業北投集團了解到的。
  • 賞北京城市副中心初冬美景,冷暖之間塗抹最美色彩
    市民在迷人的景色中鍛鍊身體,感受城市副中心生態之美。金黃色的銀杏葉或在樹枝上懶洋洋地打著哈欠,或在空中漫舞,享受慵懶的時光;松柳卻格外精神,站得筆直,微波蕩漾中,依然可映照出它們健朗的身姿;陽光鑽過層層楓葉,把孩童的臉蛋照得紅彤彤,顯得格外溫暖。
  •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長啥樣?
    形如「赤印」的圖書館,「帆船」模樣的博物館,「糧倉」構造的劇院,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在建設的三大建築外形別致,充滿「未來感」,讓人耳目一新。北京城市副中心劇院效果圖(北投集團供圖)塔吊林立、鋼柱聳立,千餘名工人正在澆灌混凝土、搭建腳手架、綁紮鋼筋……寒冬時節,記者探訪北京城市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建築施工現場,一幅繁忙的施工圖景展現眼前。北投集團三大建築項目總經理陳宏達介紹,三大建築已正式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全面衝出「地平線」。
  • 國家大劇院走進北京城市副中心 為城市建設者送祝福
    主辦方供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5月3日電(記者 姜正紅)隨著五月的到來,國家大劇院第十屆五月音樂節啟幕在即。2018五月音樂節以「弓弦盛宴」為主題,在18場星光熠熠的音樂會奏響之前,五月音樂節的重要板塊——「走出去」系列公益演出已率先邁開了腳步。
  •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數字孿生城市」
    原標題:一張三維立體圖精準標記9175公裡地下管線和10萬地上城市部件  城市副中心打造「數字孿生城市」  9175公裡地下管線,用手機就能摸清「迷宮」內情;垃圾箱、信號燈等約10萬個地上城市部件,一一在虛擬世界中原樣複製
  • 北京城市副中心「十四五」每年保持千億投資
    昨天,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舉辦的《財經》年會2021上,北京日報了解到:「十四五」期間,城市副中心將每年保持千億元以上的投資規模,目前初步梳理的重大項目有600多個,投資總額8000多億元。論壇上,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常務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通州區委書記曾贊榮表示,未來五年是推動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
  • 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批標誌性工程提速建設
    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景色。新華社記者 關桂峰 攝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關桂峰、田晨旭)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環球主題公園、東六環入地改造工程……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批標誌性工程正熱火朝天建設,副中心城市框架有序拉開。
  • 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糧倉」什麼樣?本端帶您從裡看到外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中規模最大的劇院項目,預計於2021年上半年實現鋼結構封頂。記者探訪發現,項目部近日上線了「智慧工地」系統,利用大數據分析,讓工地長出了「眼睛」「耳朵」「鼻子」,看得到違規、聽得到噪音、聞得到粉塵,實現了精細化管理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