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嫁的女兒三十兒回娘家倒黴一整年,無論啥時想回不能回才倒黴呢

2020-12-19 檸洱談情感

我們家有個講究,結婚後每年三十兒不能回娘家了,因為嫁出去了就要在自己家過年,如果回了娘家團員,就預示著會婚姻不幸福,可能會被掃地出門,也會讓娘家蒙羞,倒黴一整年。

這個迷信的說法我從來都不信,我命由我不由天,如果因為出嫁回娘家就會倒黴,那我娘家自打我結婚後就是黴上加黴,因為基本年年我都是在娘家過的。

我認為家庭是否幸福,和在誰家過年並沒有多大關係,相反,婚後的經濟和話語權才是主導家庭是否幸福的根本要素。

一 沒有錢,啥時候回娘家都挺倒黴

和我相反的蕭婷是地地道道遵循老祖宗規定的優良婦女,婚後生子,全力在家帶娃,老公說一不二,每個月給點生活費就算打發了,蕭婷完全不像一個90後,她對待家庭勤勤懇懇,即便是老公和公婆總是數落她,她也低頭不說話。

蕭婷和娘家相聚40公裡,開車穿越整個城,一個城南一個城北,開車堵堵車需要兩個半小時到仨小時,公交倒地鐵帶著換乘也需要近倆小時。

婚後蕭婷很少回娘家,哪怕是中秋節、十一都沒有主動回過娘家,春節也僅是婚後第一年回去過,之後的四年,都是在公婆和自己家忙乎著。

一次蕭婷問老公要5000塊錢,說馬上過年了想給爸媽置辦點年貨,回去看看父母被老公言辭拒絕,還嗆了一頓蕭婷。

「孩子從小我爸媽帶,我天天養著你們夠累了,你回你家6塊錢車票可以解決的事情,要5000幹嘛?」

蕭婷本想辯解,卻發現自己無法開口。

對呀,錢在老公手裡,孩子雖說是公婆幫忙,但是照顧孩子的重擔主要還是自己,就算要來5000塊錢,回娘家給爸媽也只能買點吃吃喝喝,提高娘家經濟是遠遠不夠的,這麼一想蕭婷瞬間洩了氣。

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不幸福,不被老公支持回的娘家也是充滿矛盾,女人啥時候能不用為別人的想法為難自己,可能需要強大的經濟後盾吧。

二 什麼?三十兒回娘家倒黴,好吧我帶著我娘出國

金燦在聽到我家這個風俗後她第一反應是信!我問她原因,她說自己到了相信命運的年紀,我愕然,金燦一直都是大大咧咧的性格,怎麼還迷信起來。

但是她結婚後就像未婚一樣,想啥時候回娘家就回,因為她覺得陪伴父母的時間越來越短了,在父母健康的時候多和父母聊聊天,逛逛街留住所有美好的時光。

金燦拿出手機查了查,定了去峇里島的機票,並且嘟囔著「回娘家這麼多年,就說我家經濟形勢越來越差了,今年去外地過年,衝衝喜。」

我被金燦的理論逗笑了,但是不得不在心裡羨慕她,從小學業優異,留學回來後進入一家日企,紅紅火火工作了幾年職位也升了起來,工作時間自由,經濟自然更寬裕。

春節去熱帶地區過年,真是太奢侈了,但是金燦有這個實力呀,她不但可以讓自己在婚姻中過得舒心,也可以帶著父母一起享樂。

金燦的老公和她一樣優秀,倆人是留學認識的,回國接觸了幾次,彼此有了好感,就確定了關係,金燦的老公陳丞是家族企業的區域總裁,比金燦工資高,但是對金燦非常尊重。

很多優秀的女人雖然擁有令人羨慕的工作或者經濟,往往在和男人交往時沒有話語權,自己分明心裡喜歡吃青椒雞蛋,但是另一半非要點尖椒肉絲就只好妥協。

小事上妥協,大事上就喪失了話語權和決策權,漸漸地還是被牽著鼻子走。

三 三十兒無論在哪過年,都是想要靠惦念的人更近一些

搜了搜百度婚後的女人真的太難了,中秋節回娘家倒黴、做完月子回娘家倒黴……現在人的時間被壓縮得非常緊張,其實能去哪過節想去就去才是最好的節日體驗。

節日,就是想要和惦念的人快點在一起罷了,摒棄那些沒必要的規定,處理好家庭關係,得到另一半以及公婆的理解,同時照顧好自己娘家這邊的情緒,也讓自己更舒心。

相關焦點

  • 出嫁女過年回娘家會帶來厄運?網友:不讓女兒回來也發不了財!
    小編在今年過年期間才聽說,現在咱們國家有的地方還有這麼個說法,女兒嫁出去以後,過年不能回娘家,否則會給娘家帶來壞運氣。本來以為只是某種久遠的奇葩習俗,但是看網友的回答,發現居然有的地方還很認真的相信這個說法?
  • 農村出嫁女回娘家講究多,這三件事情千萬不能做,分別指的是啥?
    結婚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在農村中關於結婚的講究也會很多,比如已經出嫁的女兒再回到娘家時身份已經發生改變,三件在出嫁前能做的事情已經不能做,那麼分別指的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來看一看。第一件事:大年三十不能在娘家過。在我國很多地區都有「大年三十不能見娘家的燈」的說法,意思是出嫁的女兒在大年三十晚上是不能在娘家過的。
  • 春節習俗:為何出嫁女兒要在正月初二回娘家,初一、初三不行嗎?
    在這一天,已經嫁出去的女兒會帶著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回到娘家與自己的父母以及家人團聚,一同慶祝新年。我們不禁疑問,為什麼初二才是出嫁女子回娘家的日子,而不是初一、初三、或者是其他日子呢?其實,初二才是最適合回娘家的日子。
  • 正月初二有啥講究?出嫁的女兒為什麼大年初二回娘家?
    那麼大年初二有啥講究呢?一、回娘家正月初二這天,嫁出去的女兒要帶著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俗稱「迎婿日」。這源於中國古代的祭祖習俗。自古以來祭祖是中國人的頭等大事,已經去世的祖先,每到年底就會從天上回到家中享受供奉,一般在正月初一回去。但是,如果家中有外人的話,他們就不願意回來了。
  • 大年初幾回娘家好初一可以回嗎 臨沂這些節日也不能回
    大年初二是女兒回娘家拜年的日子,不過關於女兒回娘家拜年還有很多說法和講究,比如年初二晚上女兒回娘家不能過夜,很多地方對留多久都有要求,留太久也不可以。其實很多節日女兒也不適合回娘家,有網友問都有哪些節日?小編來為您盤點一下。
  • 俗語「出嫁女年三十不看娘家燈」,女兒真的不宜回娘家過年嗎?
    「出嫁女年三十不看娘家燈」這句話放在過去是一種傳統,是「男尊女卑」時代的產物,還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放在現在很多年輕人已經沒那麼在意,不過新出嫁的新娘子第一年除夕還是不會回娘家待著的。在過去那個「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女兒出嫁就是外人了,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在新年的除夕和初一是萬萬不可回娘家過的,而且年三十看到娘家的燈火,在老輩人眼裡更是不吉利的象徵,會導致娘家破財的。不是有句老話叫「過一個冬死一個公,過一個年去一石田」,可見在古時候人們還是很信這個的,冬至或者年三十回娘家對雙方家庭都不好。
  • 為什麼很多女兒出嫁後越來越不願意回娘家?原因如此現實!
    今天的立娜說情感要和大家講的是:為什麼很多女兒出嫁後越來越不願意回娘家?原因如此現實!都說女兒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是女兒結婚後,就被女婿連人帶心一起帶走了。小編所說的不是全部,而是一小部分的女兒,在婚後對自己的父母關係越來越少,甚至不願意回娘家,原因是什麼呢?
  • 為什麼有些女孩子出嫁後,不願回娘家?其實她們也很無奈!
    都說女兒是父母的貼身小棉襖,可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女兒出嫁後,卻不願意回娘家看望自己的父母呢?前些天,單位的一個大姐也跟自己說起了這個話題。可即便如此,那為什麼還是有很多女孩子出嫁後,卻不願意回娘家了呢?在小編看來主要是這兩點:一.不想父母看到自己的難處,怕他們擔心很多女孩子出嫁之前都是有父母寵著,可是嫁人之後,卻變成了保姆。不僅要照顧孩子和老公,有些還要照顧公公和婆婆。
  • 在農村不少遠嫁的女兒不願回娘家過年,是民俗規矩造成的嗎
    農村不比城市,民俗規矩太多了,尤其對出嫁女子回娘家,條條框框一大堆,所以,有時農村遠嫁女兒不願回娘家過年,也是有許多不得已苦衷。小編分析,農村遠嫁女兒不願回娘家過年,大體有以下幾種原因:1、家鄉風俗,出嫁女兒過年不能在家,為避嫌:山東地區受孔孟思想影響,大多數農村就講究這個。比如小編老家膠東農村,臘月二十三(辭灶)前一天,出嫁閨女就不能在娘家住了,要回婆家過年,直到正月初三早上,才能和女婿孩子一起回門。初三拜丈母,就是這麼來的。
  • 為什麼農村過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不可以是初一嗎?
    從年三十到大年初六,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和講究,比如嫁出去的女兒,年初二回娘家這個習俗就由來已久。每到過年,嫁出去的女兒們都會趁著大年初二這一天帶上丈夫孩子一起回娘家。那為什麼老傳統裡規定嫁出去的女兒只能在初二回娘家呢?大年初一、初三、初四不可以嗎?這就要說到國人的老思想了。
  • 女兒究竟能不能回娘家坐月子?看看這3點就知道了!
    然而,在很多人眼中,坐月子是不能回娘家的,說起原因呢,大約就是嫁出去的女兒如果回娘家坐月子會給娘家帶來災難。當然,這種理由其實是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只是一種傳統的做法,還帶有迷信成分。雖然傳統的女兒不能回娘家坐月子的理由是站不住腳的,但究竟坐月子能不能回娘家,準媽媽們可以參考這幾點:1、娘家人是否都非常歡迎一般來說,如果女兒要在娘家坐月子,父母基本上是不會反對的,畢竟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嘛,從小就捧在手心裡疼的,遇上一生中比較虛弱
  • 民間風俗:為什麼出嫁女回娘家大多數是正月初二,初一不行嗎?
    在農村過年也不能光是吃吃喝喝,裡面的講究多著呢,從昨天晚上開始奶奶就不聽叮囑家裡小孩,早上起來一定不能說不吉利的話,不管今天有多少垃圾都不能倒,不然就把家裡的福氣掃出去了。另外正月初二還有一種說法,說是水神的生日在這天,所以家裡不能洗衣服,甚至於不能洗頭。當然南北風俗區別比較大,具體還是要按照當地習慣來,除此之外正月初二還是出嫁女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的日子。有的年輕人不懂,按親戚遠近來說,親家之間關係更近,為什麼初一大家都在拜年的時候不能回娘家,家裡有比較迷信的人的話,看到出嫁女大年初一回娘家還會不高興,這裡面有什麼禁忌呢?
  • 為何不建議出嫁女多回娘家?親媽道出原因,看似絕情實則心疼女兒
    女兒在嫁出去後與娘家感情可能會出現一些變化,不過有的嫁出去之後總是回娘家,甚至在娘家一呆好幾個月。遇到這樣的女兒很多媽媽都會建議提前回婆家,否則很有可能影響到婆媳之間關係,長期下去對女兒在婆家的地位也會帶來很大影響。那麼為何很多親媽都不願意女兒嫁出去之後都回娘家呢?
  • 遠嫁的女兒過年到底回娘家,還是回婆家?
    >過年,本該是闔家歡樂的日子但是由於女兒出嫁之後,就很難再回娘家過年特別是懷孕之後的媽媽們回娘家可以找尋到自己當女兒的感覺,回婆家只能看著老公家闔家歡樂在當地人眼裡我永遠都是個外地人,在婆婆眼裡我也永遠是個外人」每年父母都會以前打電話給她,問她什麼時候回來,今年,她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回去陪陪父母可是她丈夫不同意「你見過誰家媳婦年三十不在家裡幫忙跑回娘家過年的
  • 《葛覃》古代女子出嫁後回趟娘家真不容易
    這首詩講的是一個已出嫁女子因婦德無虧,獲得允準回娘家的故事。女子出嫁叫做「於歸」,回娘家叫做「歸寧」,詩中最後一句「歸寧父母」便是回娘家問候父母安的意思。所以兩千多年來,我們稱女子回娘家為「歸寧」的出處便是這首詩了。
  • 出嫁的女人為什麼都不願回娘家?無非有這三點原因
    經常看到這麼一句話,「女兒就是父母的手中寶。」也就是說,很多女人從小就是被父母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可即便如此,那為什麼還是會有很多女人在出嫁之後,都不願意回娘家呢?地處偏僻,思想封建重男輕女的婆家,總是會一次次的打擊著女人想要回娘家的念頭。總而言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女人身在異地難免會被瑣事牽絆,導致回不了家。
  • 「你弟剛結婚,你離婚了回娘家不吉利」「好的,我去住酒店」
    有這樣一種說法:「年三十的火,正月十五的燈,出嫁的閨女在娘家看了不行。」是說出嫁的姑娘若看見了這兩樣,娘家來年就不發財,不興旺。所以,出嫁的姑娘不能在娘家過大年三十的夜,更不能在娘家參加初一凌晨的出天方儀式。而古人很看中元宵節,出嫁女若看見娘家正月十五的燈,也會被認為不吉利。
  • 在家鄉大同過年有個習俗: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
    在我的家鄉山西省大同市,也就是以前雁北地區,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過年有一個習俗:嫁出去的女兒是不能回娘家過年的,尤其是家裡有兄弟的,以前人們認為出嫁的女兒在娘家過年對自己的哥哥或弟弟不好!會影響到他們的工作,仕途,甚至是生命!
  • 臨沂人初二回娘家有什麼講究 為什麼不能過夜吃晚飯
    春節有正月初二回娘家的習俗,據說這個習俗是從明朝時候傳下來的。大年初二這一天,女兒要和丈夫帶著孩子會娘家看望父母長輩,給他們拜年。還要帶一些禮品。回娘家時還有很多禁忌和講究,小編來為您介紹。   每年正月初一一過,大年初二,嫁出門的女兒們就會紛紛帶著丈夫和孩子回娘家過年,看望家中的老爹老娘,古稱「回門」「歸寧」等,俗稱迎婿日。   女兒回娘家,早期還必須由娘家兄弟前來迎接,以示隆重,姑娘回去千萬不能空手,必須要備辦好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然後由母親分送給鄰裡鄉親。回家時攜帶人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
  • 「女兒,坐月子不要回娘家!」老人提醒很現實,不是迷信
    倒不是我矯情,而是長輩們比較重視自由,紛紛出國旅遊,寧願給紅包也不肯照顧產婦,我這才選擇了去月子中心這條路,好在五萬多都是婆婆掏的,我也不心疼。或許會有網友好奇,為何我不去娘家坐月子?這就要說到傳統文化的力量了。在我出嫁的時候,父母就有勸說,信誓旦旦「女兒家坐月子不可回娘家」,還列出條條框框講道理,原因很現實,倒不是封建迷信,大家可以參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