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出嫁女回娘家講究多,這三件事情千萬不能做,分別指的是啥?

2020-12-19 小馬話三農

今天是小雪節氣的第二天啊,天氣也變得越來越冷,農田中的農活基本上已經告一段落,農民也開始變得悠閒起來,進入到了農閒季節。每年在冬季到來後,很多在外打工的農民紛紛返鄉,農村中的結婚的喜事也會越來越多,農村又重新變得熱鬧起來。結婚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在農村中關於結婚的講究也會很多,比如已經出嫁的女兒再回到娘家時身份已經發生改變,三件在出嫁前能做的事情已經不能做,那麼分別指的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來看一看。

第一件事:大年三十不能在娘家過。在我國很多地區都有「大年三十不能見娘家的燈」的說法,意思是出嫁的女兒在大年三十晚上是不能在娘家過的。雖然在我們的認知中,大年初一才叫過年,但是按照以前的說法,從臘月三十開始已經開始過年。之所以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大年三十,是和以前人們男尊女卑的思想有關係。在以前,人們覺得女兒出嫁以後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不再是娘家的人,而是婆家的人,而過年時是全家人團聚的日子,因為出嫁的女兒已經不是一家人,如果再在娘家過年,就會影響到全家人的運勢,所以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大年三十。

第二件事,外嫁女回娘家不能和女婿同床。在我國很多地區都有出嫁的女兒再回娘家後不能和女婿同床的說法,而是要聽從長輩安排,女兒和母親睡在一起或單獨睡。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還是和以前男尊女卑的思想有關係。在農村有「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的說法,人們認為夫妻兩個來家中借宿會影響到家庭運勢,因為出嫁的女兒已經不是自家人,所以也要和外人一樣,夫妻二人不能在同一間房子中過夜。

第三件事,外嫁女不能在娘家生孩子。眾所周知,在過去女人生孩子幾乎都是在自己家裡找接生婆接生,是不會去醫院生的。因為生孩子時要流很多血,在老一輩的人們看來,如果有人在自己家中生孩子會是很不吉利的象徵,再加上生孩子時還有可能發生意外,所以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所以人們認為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家生孩子為好。

在過去之所以會有出嫁女回娘家不能做這三件事情的說法,主要和以前人們有男尊女卑的思想有很的關係。但是隨著社會在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在不斷發生改變,如今男女關係已經平等,女兒和兒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一樣,所以很多老說法也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被遺棄。你們對這個問題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回復討論。

相關焦點

  • 民間風俗:為什麼出嫁女回娘家大多數是正月初二,初一不行嗎?
    在農村過年也不能光是吃吃喝喝,裡面的講究多著呢,從昨天晚上開始奶奶就不聽叮囑家裡小孩,早上起來一定不能說不吉利的話,不管今天有多少垃圾都不能倒,不然就把家裡的福氣掃出去了。明天就是初二了,大部分地區認為初二是祭財神的日子,這一天不管是普通人家還是做生意的,都免不了隆重祭祀一番,畢竟人們都希望新的一年自己得到財神爺的保佑,能發個大財。另外正月初二還有一種說法,說是水神的生日在這天,所以家裡不能洗衣服,甚至於不能洗頭。當然南北風俗區別比較大,具體還是要按照當地習慣來,除此之外正月初二還是出嫁女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的日子。
  • 農村風俗:出嫁女不能在娘家過年,是陋習嗎?只有一個女兒該咋辦
    不過在農村,老一輩們常說:出嫁女不能在家過年,否則娘家破財不興旺。這樣農村的女孩是不是就少了這樣的煩惱呢?其實不然,尤其是現在80後、90後有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現在結婚以後,過年也都想陪陪自己的父母,熱熱鬧鬧過年,但是面對這樣的風俗,該不該遵守呢?
  • 農村出嫁女在這一時期最好別回娘家,尤其是家有兄弟的,更不要回
    出嫁女不出月子不能回娘家就是農村諸多的老規矩中的一個,據村裡的老人說出嫁女生孩子的時候,身體很虛弱,所以容易碰見「不乾淨」的東西,再者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會見血,也不是很吉利。如果出嫁女在月子期間就回娘家的話,相當於帶著外人(外孫、外孫女)到娘家「打劫」,容易導致娘家財氣散盡。當然,從現代人的視角來看,農村的這個規矩實屬無稽之談。
  • 在農村,為何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大年?
    俗話說一方風水養一方人,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可以說在農村地區各種各樣的習慣是比較多的,尤其是各種的規矩特別多。以前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比較 嚴重,因此女兒在農村基本上是沒多少地位的,很多人都有著「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樣的一種說法,因此在女兒出嫁之後有些事情就會對她做出一定的限制,比如說出嫁的女兒就不能在娘家過大年過年對於我們國家的人來說是一家非常重要的節日,也是合家團聚的日子,不管在外面做什麼,以前到了過年的時候都會儘量的趕回家與親人團聚,在以前農村有著大年和小年的說法
  • 正月初二有啥講究?出嫁的女兒為什麼大年初二回娘家?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最喜慶的節日,年俗多姿多彩,每一天都有著不同的講究,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習俗,呈現出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傳承。那麼大年初二有啥講究呢?一、回娘家正月初二這天,嫁出去的女兒要帶著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俗稱「迎婿日」。這源於中國古代的祭祖習俗。自古以來祭祖是中國人的頭等大事,已經去世的祖先,每到年底就會從天上回到家中享受供奉,一般在正月初一回去。但是,如果家中有外人的話,他們就不願意回來了。
  • 出嫁的女兒,少管娘家這四件事,才能受歡迎
    農村有句俗話叫: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說明女兒只要出嫁後,對娘家的事情一定要少過問,過問的多了,就會引起娘家人對你的反感,說你事多,還會引起娘家人對你的看法,對你產生不理解的想法,要想得到娘家人的歡迎,聰明的女人,娘家的這四件事情少過問,否則會引起娘家人的反感。
  • 在農村不少遠嫁的女兒不願回娘家過年,是民俗規矩造成的嗎
    農村不比城市,民俗規矩太多了,尤其對出嫁女子回娘家,條條框框一大堆,所以,有時農村遠嫁女兒不願回娘家過年,也是有許多不得已苦衷。小編分析,農村遠嫁女兒不願回娘家過年,大體有以下幾種原因:1、家鄉風俗,出嫁女兒過年不能在家,為避嫌:山東地區受孔孟思想影響,大多數農村就講究這個。比如小編老家膠東農村,臘月二十三(辭灶)前一天,出嫁閨女就不能在娘家住了,要回婆家過年,直到正月初三早上,才能和女婿孩子一起回門。初三拜丈母,就是這麼來的。
  • 出嫁的女兒三十兒回娘家倒黴一整年,無論啥時想回不能回才倒黴呢
    我們家有個講究,結婚後每年三十兒不能回娘家了,因為嫁出去了就要在自己家過年,如果回了娘家團員,就預示著會婚姻不幸福,可能會被掃地出門,也會讓娘家蒙羞,倒黴一整年。這個迷信的說法我從來都不信,我命由我不由天,如果因為出嫁回娘家就會倒黴,那我娘家自打我結婚後就是黴上加黴,因為基本年年我都是在娘家過的。
  • 農村「白事」有3件事情需要注意,千萬不要做,其中有講究
    文/隨風飄散農村「白事」有3件事情需要注意,千萬不要做,其中有講究相信從農村長大的人都應該知道農村在很多事情上都是有講究的,比如說蓋房子結婚等等,這裡面的講究都是非常多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說一說農村在白事上的就將
  • 夫妻在女方家不能睡一張床,女方打胎不能住娘家,奇葩農俗大合集
    我們都知道農村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習俗,很多人說不清楚為什麼,但不可以就是不可以。當然,每個村不一樣,有的習俗只在一些村子裡盛行。今天主想和大家分享幾個農村規定的,在娘家不能做的事情,不知道你們村有沒有呢?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習俗:女兒不能在娘家坐月子,不能回娘家過年,夫妻不能同房
    大年三十不能在娘家過年在很多農村地區都有外嫁女大年三十不回年假過年,初二才回娘家的習俗。嫁得近的還好,隨時可以回家,也可以在婆家過年,初二再去娘家,但對於一些嫁的比較遠的女人來說,就很麻煩。農村之所以不讓外嫁女回娘家過年,是覺得出嫁的女兒會帶走娘家人的好運氣和福氣,更有甚者說,會把夫家那邊的不好都帶到娘家。一些外嫁女回娘家過年,要是家裡還有哥哥弟弟,都結婚了,那更不允許。一旦娘家有點啥事情發生,也都會怪罪在外嫁女頭上,覺得是她不守規矩,回娘家過年帶來的不好。
  • 農村有個習俗,出嫁的閨女小年這天不準回娘家,這是為什麼?
    臘月二十三這天,是農曆的「小年」,這一天,出嫁閨女是不準回娘家門的。雖說是一些陋習,可這個習俗,至今沿襲在我們這裡的農村,而且出嫁的閨女,也自覺的避開這一天,儘量不在臘月二十三這天回娘家。這個習俗只限於有兒子的家庭,如果家裡沒有兄弟就無所謂了,如果有哥哥弟弟,出嫁的閨女在這一天回娘家,即使哥哥弟弟不說,嫂子或弟媳也會非常不高興的。因為農村有個講究,過小年的這天,白天還好一點兒,特別是晚上,結了婚的閨女堅決不能在家過夜。
  • 習俗回門宴,帶著丈夫一起回娘家,都有什麼禮節和講究
    各位讀者大家好,這裡是」山中桃谷「,每日分享三農趣事,了解更農村資訊。中國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習俗,就比如我們南北方的差異就很大,在飲食上,南方是吃米,北方是吃麵。但這個習俗,南北方都是同通的,那就是「回門」。女人結完婚要回娘家住七天,這叫「回門」。
  • 這3個問題,讓出嫁女在娘家,婆家裡外不是人,背後的辛酸誰能懂
    出嫁女在生活中,還經常遇三件事,這3件事自己不管怎麼做,在娘家和婆家可能受埋怨,裡外不是人,兩頭受氣,背後的辛酸誰能懂呢?出嫁女到底該咋辦第一件事:娘家人尋求幫助的時候,怎麼辦?這是出嫁女經常遇到的問題,有些農村女孩憑藉自己的努力,拿到了高文憑,也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嫁了一個家庭條件還可以的老公,在城裡已經紮下了根,但是可能哥哥弟弟卻不是很爭氣,不上進,就想著有這樣的好姐姐,以後的日子不愁了。
  • 農村流行的新媳婦三天回門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回?有啥講究嗎?
    農村兩件大事,一是喪葬,二是娶妻。喪葬是送別先人,娶妻是迎接新人,兩件事同樣重要。既然如此重要,古往今來,關於娶妻和喪葬不誕生了很多規矩,這些規矩要能看不見摸不著,也沒有寫在什麼具體法規裡,但是一直以來,農村人都在認真按照這些規矩辦事。
  • 臨沂人初二回娘家有什麼講究 為什麼不能過夜吃晚飯
    春節有正月初二回娘家的習俗,據說這個習俗是從明朝時候傳下來的。大年初二這一天,女兒要和丈夫帶著孩子會娘家看望父母長輩,給他們拜年。還要帶一些禮品。回娘家時還有很多禁忌和講究,小編來為您介紹。   女兒回娘家,早期還必須由娘家兄弟前來迎接,以示隆重,姑娘回去千萬不能空手,必須要備辦好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然後由母親分送給鄰裡鄉親。回家時攜帶人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但是姑娘回娘家還有一個講究,就是只能吃中午飯,晚飯前需要再趕回婆家。   不但如此,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 農村喜事老話「正月不能娶,臘月不能訂」啥意思?原來有這些講究
    比如說閨女如果回到了娘家,晚上則是不能和老公在一個房間內睡覺的等等,除此之外,說道風俗講究不得不提的是婚喪嫁娶,在農村結婚被看為三件大事之一,形式非常傳統而且很有看點,結婚時熱鬧氣氛濃濃。而很多流傳至今的農村俗語有很多對其描述和總結,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聊的「正月不能娶,臘月不能訂」,這句話究竟是啥意思?有何講究呢?現在還有這樣的講究嗎?我們接著往下看!
  • 《葛覃》古代女子出嫁後回趟娘家真不容易
    這首詩講的是一個已出嫁女子因婦德無虧,獲得允準回娘家的故事。女子出嫁叫做「於歸」,回娘家叫做「歸寧」,詩中最後一句「歸寧父母」便是回娘家問候父母安的意思。所以兩千多年來,我們稱女子回娘家為「歸寧」的出處便是這首詩了。
  • 為什麼很多女兒出嫁後越來越不願意回娘家?原因如此現實!
    今天的立娜說情感要和大家講的是:為什麼很多女兒出嫁後越來越不願意回娘家?原因如此現實!都說女兒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是女兒結婚後,就被女婿連人帶心一起帶走了。小編所說的不是全部,而是一小部分的女兒,在婚後對自己的父母關係越來越少,甚至不願意回娘家,原因是什麼呢?
  • 婚後,娘家的這三件事最好不要「管」,女人千萬不能糊塗!
    後來,每次她幫的次數多了,她丈夫對她這種做法很生氣。她開始覺得丈夫很小氣,他們為此爭論了很多,我們不能無限期地幫助,因為它會摧毀我們自己的小家庭。在婚後,娘家的三件事不應該「管」,女人千萬別混淆!一,不要擅自挪用家庭財產也許有很多女性都犯了這種錯誤,在家庭財產上面,如果你沒有得到老公的同意,就挪用家庭財產來幫助娘家的家庭。雖然每個人都知道這一點,但是這種行為是對老公的輕視,也是對老公的不尊重。在中國傳統裡面,女人結婚過後,就像撥出去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