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內消費低迷,入境消費被安倍政府視為增長戰略的支柱之一,外國遊客也被視為日本零售業的救世主。但隨著去年底以來日元升值,和中國政府4月起對境外消費稅收的調整,昔日的中國遊客赴日「爆買」現象已經退燒。
曾經,中國遊客「一言不合」就買下十個單價10萬日元的電飯鍋
據新華網7月6日援引NHK新聞報導,日本百貨公司今年4、5月的外國觀光客的業績較去年同月減少,爆買情形明顯退燒。日本日經新聞中文網也連續三天刊文,探討「遠去的『爆買』」現象。
遠去的「爆買」
入境消費被安倍政府視為增長戰略的支柱之一,但曾經紅極一時的流行語「爆買」近期在日本已鮮有人提及。外國遊客入境消費的最前線正在發生變化。
日經中文網連續三天討探「遠去的爆買」
日本百貨店協會統計,日本全國主要百貨公司的84家店,5月份外國遊客之免稅後的業績總計達134億8千萬日元(約人民幣8.9億萬元),較去年同月下跌16.6%。4月份的業績也是時隔3年3個月首度下跌,故4、5月接連兩個月的業績都呈負成長。5月份外國消費者人數約23萬人,比去年同月成長12.7%,但每人購物金額約5萬7千日元,較去年同月大幅減少了26%。
截至5月,日本的大型免稅店Laox全部門店銷售額連續4個月低於上一年。雖然店鋪數增加,但未能抵消單價的下跌。Laox將在8月左右,在赴日遊輪出發和到達的上海港設置展示櫃檯,展示家電和化妝品等1000多種商品,遊客在訪日前可提前預購,然後在日本的門店提貨。這是Laox為了吸引參加遊輪旅行的富裕階層來店的舉措。
免稅商品的銷售情況低於預期。日本電器店Bic Camera下調了2016財年(截至2016年8月)的合併銷售額預期。Bic Camera社長宮嶼宏幸強調,「入境消費佔整體銷售的10%左右比較合適」。免稅商品銷售佔單店銷售額的比率在2015年12月~2016年2月已經降至11%左右。
「入境消費無法成為經營支柱」,山田電機董事長山田升在1年多之後做出了決斷。曾經的中國遊客會一口氣買下好幾個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300元)左右的電飯鍋,但不斷增長的「爆買」已經開始降溫。
5月的長假結束後,日本電器店山田電機(YAMADA DENKI)悄然關閉了東京港區的新橋車站店。這家店是2015年春季剛剛開設的免稅專賣店,當時山田電機在關閉虧損的60家店後,開設了這家「戰略店」。
(翻頁繼續閱讀,NHK分析「爆買」退燒三大原因)
NHK新聞分析了「爆買」退燒的三大原因:
一是因為日元升值,使得遊客不再像以前那樣覺得在日本購物划算。
日元對人民幣匯率周線圖(2014年9月至今)
受「安倍經濟學」和國際經濟環境影響,日元匯率在過去兩年內坐了「過山車」。在2015年5月底,日元對人民幣匯率降到0.049左右的谷底,每100日元僅相當於人民幣不到5元。人民幣購買力大增,日本高端消費品變得相對「價廉物美」,這也是當時「爆買」現象的主要「爆點」。
然而,此後日元一路升值,到今天對人民幣匯率已高達0.0662,比最低時上漲約34%,且升值似乎還有加速趨勢。對中國消費者來說,僅考慮匯率影響,日貨相對去年5月底已漲價逾3成。越來越陡峭的日元升值曲線同樣對日本商品出口造成了巨大影響。
2015年6月,有報導號召去日本「血拼」
二是中國政府加強課稅。
中國大陸從今年4月起,針對在海外購買商品入境的遊客提高稅金的稅率,此前基本相當於免稅的個人進口貨物將與普通貿易按照相同的稅率徵稅。例如,高級手錶的稅率從30%提高到60%。連網購外國商品都要新課消費稅和附加價值稅等,個人購物超過一定金額,也要比照與貿易相同的關稅課稅。
有分析認為,中國政府意在打擊利用稅制漏洞賺錢的代購,以消除正規貿易商的不公平感。利用人海戰術採購商品的傳統代購受關稅提高和日元升值的影響,已經變得無利可圖。
「稅制改變後,成本就高了」,在日本九州生活的的一名中國主婦高園園(29)這樣說。她在日本國內購買商品再賣給本國客戶,也就是「代購」。
2016年4月8日,海關實施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新政
三是遊客購買力大幅下降。
日本觀光廳統計指出,今年1至3月訪日的陸客是去年同期的1.6倍,但是每人的支出卻減少12%。觀光廳分析,現在訪日的陸客不僅限於富裕層,而是擴大到中間階層,但每人的平均支出減少了,購買力大不如前。
據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統計,1~4月訪日觀光籤證發放件數同比增長15%,以首次訪日遊客為主的旅行團籤證發放件數同比減少5%,另一方面,多次前往日本的個人旅行籤證發放件數卻同比大幅增加了40%。訪日遊客的關注點從「購物」轉為「體驗」,這也是爆買勢頭減弱的原因之一。
日本百貨協會專務理事近內哲也向NHK表示,到日本旅遊的回流客增加,但購物改為傾向購買較以往低價的商品,業績減少的傾向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翻頁繼續閱讀,日本提出的解決方案:細節)
解決問題,靠細節?
日本零售商家如何因應這種現象呢?日本經濟新聞系列文章報導中,仍然是典型的日本思路:細節。
例如,無線網絡的改善,據日本觀光廳的調查,對於「旅行期間你感到最不便的事情是什麼」的問題,回答中排在第1位就是「日本的免費公共無線LAN」,佔30.2%,報導稱,這妨礙了遊客在社交網站上分享購物體驗,並針對性地提出了改善舉措:減少遊客在使用公共無線網絡時的註冊和登陸環節。
報導還提出,日本一些獨特的規矩也讓許多遊客感到十分困惑。例如,有的餐廳需要在就餐前預先購買就餐券,而有的餐飲店卻僅支持現金付款,這些規矩讓訪日遊客難以習慣。
商家的舉措也大致如此:
松屋食品將在2016財年末之前,將全部約1000家店鋪的就餐券自動販賣機更換可顯示外語的新機型,支持的語種包括英語、中文和韓語。此外,松屋計劃分析外國人偏愛的食物,以用於開發新商品。
SOGO和西武百貨自6月15日起推出商品介紹的中文網站,針對餅乾糕點、酒、毛巾、餐盤雜貨等人氣的16項商品詳加介紹說明,同時與使用者超過5億人的微博連結,好讓陸客事先了解百貨公司推出的獨家特色商品。
日本西武百貨推出中文網站
新宿高島屋6月28日起,推出針對外國遊客的賣場訊息自動通知系統,外國遊客一抵達日本的機場或接近百貨店時,只要下載了專用的手機軟體,智慧型手機就會接收到中、英等4國語言的店面介紹,進到每個樓層還會傳送樓面賣場簡介和折扣券等促銷訊息。
日本政府,計劃繼續增加旅遊業佔GDP比重
日本政府6月2日在內閣會議上確定了2020年使訪日遊客人數達到4000萬人的增長戰略。現在以籤證條件放寬和日元貶值為原動力,已經提前實現了當初「2020年達到2000萬人」的目標,所以大幅提高了目標。為此,進一步放寬限制是必不可少的。
焦點之一是家庭式旅館營業天數的上限。國外的標準一般為180天以下,日本的旅館行業強烈主張設在30天以下。對此,Airbnb聯合創始人喬·傑比亞(Joe Gebbia)表示擔憂,稱:「雖然最終將由國家和地方政府決定,但限制越多,經濟效果越有限」。
日本政府提出了大幅增加訪日遊客消費的目標
現在日本訪日遊客消費額雖然已增至3.4萬億日元,但只佔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5%。這個數值不僅與遊客消費額已達到2%的義大利和法國相比有很大差距,即使是與達到1%的美國和加拿大相比也是相形見絀。如果2020年訪日遊客消費額能夠達到日本政府制定的8萬億日元的目標,在GDP達600萬億日元的日本,其佔比將突破1%大關。為實現這一目標,日本要解決的問題仍然很多。
(綜合/觀察者網 周遠方)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