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員工操作機械收割水稻。中鐵二十局供圖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記者田士達)經過3個月的艱苦努力,在莫三比克加扎省首府賽賽市,中國鐵建下屬中鐵二十局合作管理的中非賽賽農業合作項目日前圓滿完成了第四季水稻種植工作。
本種植季中,該項目在修復上一季3.7萬畝農田的基礎上,新增復墾農田3000畝,使水稻種植總面積突破4萬畝。為做好本季種植工作,項目部自2020年6月收儲工作結束後,便著手平整農田、提前選種等工作,並積極克服疫情期間國際物流不穩定、當地員工不充裕等困難,加強農藥化肥等農資採購、海運工作,統籌人員分工,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項目總結前3年種植經驗,提前播種,引入先進種植技術和資源,採用多種播種模式,提高了種植速度及幼苗成活率。
「目前,我們採用無人機等農業現代化技術,有效保證水稻質量、提高水稻產量。」項目負責人胡計高介紹說,在開拓水稻種植面積的同時,項目還新建了1座泵站,採用水直播和旱直播相結合的方式,有效提高水稻播種效率。
中非賽賽農業合作項目原稱萬寶莫桑農業園,始建於2011年7月,是目前中國在非洲最大的水稻種植項目,也是中莫兩國產能合作的13個重點項目之一。中鐵二十局在管理期間,將該項目打造成為以大米種植為主、多種糧食及經濟作物種植為輔,集農田開發,糧食生產、倉儲、加工和銷售於一體的綜合性農業產業園。莫三比克前總統格布扎在考察該項目時高興地將產自此地的大米命名為「好味道」。如今,「好味道」在莫三比克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