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赴臺旅遊 真實臺灣離大陸人的想像有多遠?

2020-12-16 中國青年網

  中新網北京7月25日電(郭思遠) 在未去過臺灣的大陸人印象中,臺灣因具有神秘感,所以令其神往。大陸遊客赴臺前,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想像中的臺灣,當他們赴臺後,或許與之前的想像有區別,真實的臺灣給他們更真切的感受。

  談文化:

  臺灣有很強的人文關懷

  2008年11月,56歲的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協會辦公室主任尤先生,隨協會去臺灣參加臺北電視節。他在臺灣待了6、7天時間,因為有公務活動,所以去的地方很少,就在臺北市周邊轉了轉,也到慈湖蔣介石陵園去了。他說,「臺北故宮和慈湖都比較喜歡。」

  尤先生深有體會地說,臺北故宮有一種神秘感,相比北京故宮是另外一種建築風格,讓人摸不著頭腦,裡邊兒黑乎乎的,搞不清楚哪是哪。他覺得還是北京故宮好,北京故宮首先是歷史的文物,而臺北故宮是現代的,「咱們離他太遠了,隔絕了那麼多年,也無法了解那麼多細節,在大黑屋裡來迴轉,搞不清楚,覺得有點乏味。」

  香港浸會大學內地籍女博士生楊薛薈到臺灣後,也去看了臺北故宮。她說,「臺北故宮主要看藏品,人很多,但是有很多的工作人員非常熱情周到的服務,裡面有wifi、有指引、能免費存包。臺北故宮票價非常便宜,學生半價就更便宜了,而且票是一天多次出入都有效。因為其實臺北故宮就是個展廳,裡面都是寶貝,不是看建築的地方。」

  在北京從事出版業的文西女士今年5月1日至10日第一次去臺灣。文西說,當時臺北故宮的幾個展覽,有明清家具展,還有常設的展覽,裡面有各個年代的瓷器,臺北故宮文物最有名的是「翠玉白菜」。

  文西說,「去臺北故宮之前一定要做功課,沒做功課只能走馬觀花。在那邊看到很多藝術類專業學生的,拿著書拿著筆記本,在那一邊記一邊翻書一邊看,人家明顯是來做功課的。」

  北京女孩Stoney(網名)首先去的是臺北。她說,地標性的地方都去了,像臺北101大廈、忠孝東路、淡水碼頭、誠品書店等。然後去了九份,是吳念真的故鄉——現在是一個小山城,原先是一個鎮子。後來去了墾丁,玩了幾天,最後一站是花蓮。

  中新網記者問為何選擇這些地方?Stoney說,最主要原因是看了些攻略,這幾個地方比較典型,個人遊去的人比較多,四個地方都不大一樣,各有各的風格。她都挺喜歡的,但相較之下最喜歡的是臺北和墾丁。

  Stoney認為,所有臺灣城市文化都濃縮到了臺北,在那兒你想吃什麼、看什麼都可以去,而且臺北是一個人文關懷比較強的城市,大家都很謙虛禮貌,城市設施都很好,比如地鐵站、換乘也好、車廂設計,都非常方便。「喜歡臺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很多我在書裡、影視劇裡看到的地方都可以去一下。」 Stoney興奮地說。

  她喜歡墾丁的原因也很簡單,就兩個字「漂亮」。她說,墾丁真的很漂亮,主要是海,周邊的沙灘、海洋館都非常漂亮,這也是有區別於其他海島的很臺灣本土化的感覺。墾丁原本是個鎮子,尤其是《海角七號》等電影拍完之後,那地方就更有名了。

  她向中新網記者說道,去了臺灣後,在很大程度上印證了她之前對臺灣的想像。她說,當然到了實地之後,還是跟想像有一些細微差別,但是基本上是印證了。

  Stoney舉例說,以前聽過《忠孝東路走九遍》,當你要真到忠孝東路後,你的感覺跟歌裡所唱的是不一樣的。還有去女巫店,因為印象中的女巫店是個LIVE House,是個唱歌的地方,但是去那之後才發現比想像中的要小,也比較難找。女巫店其實是一個很搖滾的地方,吃的、喝的都用很血腥色情的名字,還是跟想像不大一樣。

  說氣質:

  感受臺灣的從容與友善

  香港中文大學碩士畢業的許晨龍還在香港時,曾經和朋友們以個人遊的方式去臺灣。他說,「一座城市的氣質和性格就是當地人的氣質和性格,這麼說來,臺灣就是一座從容,友善的城市。」

  許晨龍和朋友們每到一處地方,就四處收集明信片和郵票。據他介紹,記得在花蓮一家文具店問老闆娘有沒有明信片賣,她知道他們是大陸人,特意翻箱倒櫃找出幾張幾十年前很珍貴的明信片,然後送給他們,離開之前還讓他們留下電話,交代如果她找到新的會給他們打電話。

  當許晨龍和朋友們離開店鋪後,走到幾百米外的地方坐下吃甜品,沒過多長時間,他們就見老闆娘踏著拖鞋啪啪地跑過來,說找到了幾張新的,趕緊跑過來送給他們,一分錢也沒要。

  還有一次,許晨龍的相機電池充電器丟在了住的地方,相機馬上就快沒電了,他就走進一家相機維修點,店裡只有一套自用的配套充電器,但後來老闆還是說可以幫他相機充電。他們出了門坐在外邊吃水果撈,等了一個小時後,老闆就把充電器送了出來給他。「其實都是很小的事情,但是來自陌生人的善意,讓人感覺很溫暖。」許晨龍說。

  許晨龍對中新網記者說,臺灣旅遊景點也處處體現出細節的用心,在臺北故宮可以幾個人免費預約導遊講解,每人佩戴一個耳麥,講解員即使離得有一段距離,也可以通過無線收聽到實時講解,還不會影響到別人,考慮得非常周到。

  如果是學生在臺北旅遊的話,許晨龍建議最好住在臺北的青旅,上hostelworld預訂很方便,在其他城市的話,可以考慮民宿。許晨龍說,他們在宜蘭的民宿非常好,女主人把家裡收拾得特別溫馨。當地吃飯不方便,老闆還會開車把他們送到當地餐廳,第二天臨走時,還特意為他們準備極其豐盛的早餐,感覺比住酒店強多了。

  在採訪中,楊薛薈興奮地向中新網記者說到,「我特別喜歡臺灣,臺灣人太友善了。」楊薛薈感覺臺北就像是大陸的省會城市,沒有北京、上海發達,城市建設比較老舊,土土地的,但是城市很乾淨。那裡的人們非常講禮貌,遵守交通規則,地鐵裡也沒人吃東西喝水,非常自覺。

  楊薛薈還說,她在臺北是以前在北京認識的臺北朋友接待的,其實都不是很熟,但他非常熱情。「有熟人的話,那旅行就好多了,可是帶著你到處玩還送你禮物,感覺他真的很大方、友善,不辭勞苦。」

  慢生活:

  積極和認真的生活態度

  武漢一所大學的大二女生胡楊去過臺灣之後,感覺很棒。胡楊說,知名的景點雖不錯,但是一些小景點更迷人,「臺灣很多山,你會看到雲像海浪一般越過山頭,還有點綴在各個地方的寺廟,會讓你看到他們的信仰。」

  胡楊說,當你站在臺北101大樓上面,可以看到整個臺北,有一種繁華又親切的感覺。她在臺灣,也看過了少數民族的表演,他們將自己對本民族的熱愛融入了表演,想讓大家看到家鄉的特色,而觀賞表演的人能充分感受到他們的感情。

  臺灣人很好客,也很大方,這是胡楊在臺灣最大的感受。她說,「我們的導遊總是請我們吃一些特色小吃,雖然不貴,但也讓大家在雨天都能很開心。在臺灣買東西真的是件很舒心的事,雖然花了錢是該心痛的。」

  胡楊在一家臺灣伴手禮店裡買了很多賣鳳梨酥、牛軋糖之類的東西,店家會用箱子打包好直接送到酒店。因為綠豆糕是現做的,必須冷藏,並且保質期只有很短幾天,所以他們不管客人買幾盒,都會放在一個泡沫箱子裡,放上一包特質的冷藏包。

  對於「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的觀點,胡楊認為,「不完全吧!臺灣美好的事物也很多,不止是人。最美的應該是他們對待生活的積極和認真的態度。」

  臺資企業職工趙偉因公赴臺遊,在臺灣待過很長時間。他個人感覺到,臺灣北部的人生活節湊比較快,臺灣南部的生活節奏會比較慢,這可能跟臺灣的經濟發展有關係。

  趙偉說,臺灣北部比較工業化、商業化,自然整個生活節奏會比較快,而南部就偏向於農業化,鄉土氣息比較濃厚,不過或許是因為在大陸這種快節奏的地方生活久了,到了南部反而有一種比較舒適留戀的感覺。

  對於臺灣的慢生活,在事業單位工作的Frank(網名)說,如果旅遊的話,應該感受不到生活方式快慢,只有在那裡生活才能感受的到。不過,在臺灣旅遊的時候,確實感覺那邊人對待別人都很客氣,整體人文環境也很溫暖、愉快。

  至於大陸遊客赴臺遊是否擠壓臺灣民眾生活空間?穆建成(公務人員,2012年跟團去臺灣旅遊)認為,事物的影響本來就有雙面性,旅遊推動了當地的經濟,也會遇到一些問題,但主流決定了事物發展方向。

  他說,其實不只在臺灣,就算是北京、上海這樣的大陸城市,還有些人看不起外地人呢!

  對此,趙偉也認為,在臺灣的旅遊景點周邊,會有一些被擠壓生活空間的現象,但習慣就好。當然,擱在誰身上,都難免抱怨一下,畢竟生活習慣被影響到了,大陸人也應該理解。(完)

  標籤:臺灣臺北許晨龍故宮胡楊

相關焦點

  • 揭秘赴臺遊:真實臺灣離大陸人的想像有多遠?
    (郭思遠) 在未去過臺灣的大陸人印象中,臺灣因具有神秘感,所以令其神往。大陸遊客赴臺前,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想像中的臺灣,當他們赴臺後,或許與之前的想像有區別,真實的臺灣給他們更真切的感受。他覺得還是北京故宮好,北京故宮首先是歷史的文物,而臺北故宮是現代的,「咱們離他太遠了,隔絕了那麼多年,也無法了解那麼多細節,在大黑屋裡來迴轉,搞不清楚,覺得有點乏味。」  香港浸會大學內地籍女博士生楊薛薈到臺灣後,也去看了臺北故宮。她說,「臺北故宮主要看藏品,人很多,但是有很多的工作人員非常熱情周到的服務,裡面有wifi、有指引、能免費存包。
  • 四問赴臺遊之二:真實臺灣離大陸人的想像有多遠?
    中新網北京7月25日電(郭思遠) 在未去過臺灣的大陸人印象中,臺灣因具有神秘感,所以令其神往。大陸遊客赴臺前,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想像中的臺灣,當他們赴臺後,或許與之前的想像有區別,真實的臺灣給他們更真切的感受。
  • 臺「觀光局」稱:要求大陸赴臺旅行團遊客1月底前離臺
    中新社臺北1月25日電 臺灣當局交通事務主管部門「觀光局」官員劉士銘25日稱,目前大陸赴臺旅行團約有359團、6511名遊客在臺;當局要求旅行團遊客於1月底前離臺。因應新型肺炎疫情,莊人祥說,日前提升武漢的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現在擴大提升湖北全省的旅遊疫情至第三級警告,請民眾非必要應避免前往,大陸其他各省市旅遊疫情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前往當地應採取加強防疫措施。
  • 大陸居民赴臺旅遊限制多 臺灣當局在擔心什麼?
    連戰大陸行後,老百姓都會關心臺灣旅遊的大門什麼時候能打開呢?5月3日,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陳雲林受權宣布,大陸有關方面將於近期開放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  臺灣行政當局負責人20日在臺北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對於大陸方面將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基本上我們歡迎」。
  • 【臺灣旅遊告急:不滿大陸赴臺人數劇減 臺灣旅遊從業者上街抗議】
  • 大陸遊客赴臺自由行:探尋臺灣細節之美
    如果試點順利並能成功推廣,大陸遊客將可以更加便捷地前往臺灣觀光。  25日上午,國民黨籍民意代表邱毅在其微博中透露,大陸遊客臺灣自由行試點方案已經確定,臺灣本島自由行首批將向北京、上海和廈門三個城市居民優先開放,每天500人。
  • 學者:臺灣當局的一些做法影響大陸民眾赴臺意願
    (圖片來源:中國臺灣網視頻截圖)  中國臺灣網11月4日北京訊 (記者 何建峰)廈門大學唐永紅教授接受本網記者專訪時指出,大陸民眾赴臺意願降低,一方面是由於安全事故頻發;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由於臺灣當局在處理安全事故上帶有歧視性的做法,缺少人文關懷和人道主義精神,再加上今年以來島內局勢和兩岸關係大背景發生的變化,引發了大陸業者和遊客的擔憂
  • 大陸人看臺灣:懷念臺灣的真實魅力 感受風土人情
    摘要:臺灣《旺報》6日刊發大陸赴臺交換生周雪林的文章稱,之前在雜誌上看到一篇關於臺灣的文章,題目是《臺灣人的溫和善良,令我們自慚形穢》,讀了以後感觸良多。在臺灣的半年,我曾經無數次行走在這些彎彎曲曲的道路上,行走在深街小巷裡,感受到臺灣旺盛的生命力和她飽滿的情感力。
  • 邵琪偉率團在臺灣考察推動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發展
    2月22日至3月1日,第14屆海峽兩岸旅行業聯誼會在臺灣舉行。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會長邵琪偉、執行會長杜江、名譽副會長劉金平等率大陸旅遊業代表團400餘人參加。在島期間,代表團一行參加了聯誼會的各項重要活動,會見了臺灣業界代表,考察了臺灣旅遊企業,進一步深化了海峽兩岸旅遊的交流與合作。
  • 大陸居民申請個人赴臺旅遊流程與籤證
    1.3辦理《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簡稱:通行證)1.4辦理《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入出境許可證》(簡稱:入臺證)2.非自由行開放城市赴臺自由行的兩種途徑2.1通過醫療健檢觀光籤證(醫美籤證)赴臺2.2通過商務籤證赴臺
  • 統一臺灣有哪些困難,我們離統一臺灣還有多遠?
    ,我們離統一臺灣還有多遠?   自1949年12月10日,蔣介石逃離到臺灣之後,臺灣就成為了祖國游離在外的孩子。讓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也就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有人民共同的責任和目標。那麼,我們在同一過程中有哪些困難呢?    一、 會觸及到臺灣的某些人(尤其是臺獨分子)的利益。如果統一了臺灣,那麼臺灣在行政及許多方面都必須受到國家的節制。
  • 國臺辦:望臺灣拿出誠意 促成大陸居民赴臺旅遊
    (CCTV.COM消息)9月26日,國臺辦新聞發言人李維一表示:希望臺灣方面拿出誠意,積極促成大陸居民赴臺旅遊。    現在兩岸的節日包機已經常態化了,但是大陸居民赴臺觀光旅遊還沒有達成。
  • 赴臺個人遊開放 大陸遊客在臺灣開車上路有限制
    中新網7月11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兩岸開放觀光後,不少赴臺旅遊陸客有開車需求。不過,臺北市監理處11日表示,除非陸客持有「國際駕駛執照」,否則要取得經許可停留等證明文件,始得換發駕照後在臺開車。
  • 陸客赴臺消費36.3億美元 臺灣對大陸首現旅遊順差
    中國臺灣網8月11日消息 臺灣「觀光局」今天公布統計數字顯示,2008年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以來,大陸遊客赴臺今年上半年創匯36.3億美元,臺灣對大陸旅遊外匯首度由逆差轉為順差。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根據統計,近6年來赴臺大陸遊客與來大陸的臺灣遊客差距逐年縮減,2008年差額為418萬7604人,去年縮減為228萬7798人,差距率為44%。
  • 大陸遊客赴臺暖身 臺灣各縣市到香港推廣旅遊
    中新網6月12日電 臺灣各縣市代表11日在香港推廣臺灣旅遊景點,為大陸旅客赴臺觀光暖身。宜蘭縣長呂國華等人希望海基會與海協12日恢復協商時,能在開放大陸客赴臺觀光方面有結論。   據「中央社」報導,呂國華11日在香港出席臺灣旅遊推廣活動時對媒體表示,臺灣新的執政團隊上任後,海峽兩岸關係比過去緩和很多。
  • 千家臺灣民宿入駐大陸電商平臺 拉動大陸赴臺遊
    據悉,通過此次合作,將吸引臺灣近3000多家民宿入駐該平臺。  浙江省臺辦新聞處處長章柏康告訴記者,隨著大批臺灣民宿入駐淘寶旅行這樣的電子商務平臺,臺灣島內的旅遊業者可以更直接地與大陸遊客溝通,同時大陸赴臺個人遊也將更加方便,這對於大陸的赴臺遊有一定的拉動作用。  7月15日,淘寶旅行與臺旅會共同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結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聯合打造「最臺灣」項目。
  • 臺灣飛機失事 盤點大陸遊客赴臺旅遊傷亡事故
    今天(4日)上午10點半,臺灣復興航空客機墜河。機上有53名乘客,5名機組人員。據臺灣災害應變中心最新消息,截至今晚22時,臺灣復興航空班機事故共尋獲40人,送醫15人,死亡25人。旅客中有大陸乘客31名,其中已知6人罹難,3人受傷。 事故發生後,習近平迅速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儘快準確掌握相關情況,積極協助開展傷員救治,做好家屬安撫、善後處理等工作。
  • 臺灣當局開放政策系列談(三)——大陸遊客何時才能赴臺旅遊
    在記者隨機採訪的20餘名遊客中,絕大多數人表示願意去臺灣旅遊,不少遊客都能隨口說出像阿里山、日月潭等臺灣一些主要景點,他們說只要是條件允許,一定要到臺灣去走一走,看一看。  主持人:臺灣對於大陸的遊客來說,它有什麼特殊的吸引力?
  • 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人數大幅下降 臺灣觀光業面臨史上最強「寒流」
    國慶假期赴臺大陸遊客數創11年最低 以往的國慶假期,臺灣是很多大陸遊客首選的旅遊目的地之一,但今年臺灣的旅遊業卻受到了冷遇。據臺當局出入境單位統計,今年10月1號至7號平均每天赴臺大陸遊客數僅為3470人,是開放大陸遊客赴臺遊11年來的最低紀錄。
  • 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旅遊正式啟動
    >2011年,經過海旅會、臺旅會協商和赴臺旅遊工作的安排,國家旅遊局經商國務院臺辦和公安部,決定於2011年6月28日正式實施大陸居民赴臺灣地區個人旅遊。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有利於增進兩岸同胞相互了解,有利於促進臺灣經濟發展。目前一共有五批47個試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