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成為中國「西部矽谷」的底氣在哪裡?

2020-12-1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西安4月19日電(記者黃南希 石志勇)被外媒稱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支點」的古都西安,正積極培育壯大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地。西安成為中國「西部矽谷」的底氣何在?新華社記者帶你一探究竟。

「硬科技之都」:科技創新「不承讓」

2017年11月,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在西安召開,標誌著西安圍繞硬科技領域的探索研究全面啟動。

「硬科技」概念的首創者、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副研究員米磊說,硬科技是對人工智慧、航空航天、生物技術、光電晶片、信息技術等領域中的高精尖原創技術的統稱,具有自主研發、長期積累、高技術門檻、難以被複製或模仿等特點。「硬科技是比高科技還要高精尖的科技,是社會發展的硬實力,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米磊說。

從1991年至今,西安高新區已成功打造出電子信息、先進位造、生物醫藥、現代服務四大主導產業,並在軟體和服務外包、半導體、智能終端、軍民融合等領域也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與產業集群。

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局副局長吳峰介紹,隨著西部的發展,配套和服務的逐步改善,西安在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優勢,正形成對國內外行業企業的「虹吸效應」。

2012年,西安高新區成功引進三星電子存儲晶片項目,一期項目總投資達100億美元。一期項目2014年竣工投產,帶動了上百家配套企業入駐,包括美國空氣化工、日本住友、華訊微電子等一大批國內外企業,使西安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加速成為世界電子信息產業新高地。

「三星落戶之前,陝西的集成電路產值大約100億元,2016年陝西省半導體產業產值已經超過了500億元,半導體企業也從之前的60多家增加到目前的200多家。」陝西省半導體行業協會常務理事長何曉寧說,陝西省的進出口額70%是由半導體企業貢獻,而且主要集中在包括三星在內的兩家企業,因此三星項目對陝西省外向型經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人才科技「西引力」:半導體產業做大有底氣

西安擁有的高校數量居全國前列,科研實力也名列前茅。近年來,西安積極設立研究中心與研發基地,培養聚集高科技人才。

何曉寧表示,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西安就是我國重要的半導體產業基地,新中國第一塊集成電路就誕生在西安微電子所。但是西安半導體產業一直規模較小,沒有形成骨幹龍頭企業,而且在產品工藝、核心技術等領域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較大。

為支持三星半導體工廠的生產,2013年配套高端存儲項目的三星電子封裝測試項目、三星電子及三星數據兩個研發中心落戶西安,完整的半導體生產鏈構築完成,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工程師,他們的成長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何曉寧說:「西安有不少半導體相關專業的高校和研究所,全國有五分之一的半導體人才都是從西安走出去的。三星項目落戶後,很多相關人才又選擇回到西安工作。」

2017年,西安實施戶籍、人才和創新創業「三大新政」,同時,建成高新咖啡街區、經開創業大街、曲江創客大街等眾創空間422家、面積1389萬平方米,累計入孵企業11529家,吸引創業就業人數22.9萬人。如今的西安,已然聚齊了成為創新創業高地的諸多要素,結合三星的尖端半導體技術與雄厚資本、全球化的發展視野與積極的人才培養模式,「強強聯合」讓西安科技創新站在了新的起點上。

開放再擴大:「國際化大都市」遇良機

古都西安正處在一個極為難得、大有可為的黃金髮展期。2017年,西安籤約引進的項目達847個,企業投資規模達2.35萬億元,為歷年最高,被媒體評為「2017最受國際關注中國投資城市」。

「一帶一路」建設為西部特別是西北地區對外開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今年初,國務院批准的《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中明確賦予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定位,西安根據發展需要和自身實際,確立了「大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的「三步走」戰略,有效提振了企業在西安發展的信心。

為適應全球IT市場對高端存儲晶片需求的增長,2018年3月28日,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存儲晶片二期項目在西安開工,總投資70億美元。三星電子執行長金奇南社長表示,三星將會用二期的成功運營和最尖端的存儲器半導體產品,與西安攜手前行,推動西安經濟持續發展。

專家認為,陝西和西安藉助「一帶一路」平臺展現出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進入了機遇疊加期、價值兌現期和發展黃金期。從三星電子這樣的跨國公司來西安布局與發展中能看出,今天的西安不僅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創業之城,更是一座極具潛力的希望之城,「硬條件」和「軟實力」同步提升,建設「一帶一路」創新之都和「西部矽谷」正進入快車道。

責任編輯: 卓越

相關焦點

  • 中國「西部矽谷」西安,在半導體科技領域有哪些
    此次三星二期項目的建成投產,將進一步鞏固西安作為全球最大半導體3D快閃記憶體晶片生產基地的地位,帶動新一批半導體配套企業落戶西安,有效提高西安半導體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和產業配套能力,使西安成為全球半導體存儲晶片領域的重要一極。
  • 下一個矽谷在哪裡?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矽谷最新資訊 > 正文 下一個矽谷在哪裡? 誰將成為全球下一個矽谷?--------西安?海南?東京?柏林?深圳?北京?上海?成都?
  • 王建碩:中國的矽谷在哪裡
    我不同意脫離歷史去比較中國和美國在這個時間點的差距。任何事情,都要看歷史。中國一定會有自己的矽谷,但需要時間  中國的矽谷在哪裡?  以上這個標題是個很多人都在問的問題,甚至更退一步問道:中國到底有沒有,或者將來會不會有—矽谷那樣創業公司集中、並形成巨大產業力的地方。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從人才的角度來看美國矽谷的產生。
  • 被稱為中國「西部矽谷」的西安,在半導體科技領域有哪些實力?
    信泰電子(西安)有限公司總投資10100萬美元,佔地40畝,是韓國SIMMTECH公司本土以外的第一個生產基地。項目一期投資4000萬美元,全部達產後,年產值可達到1.8億美元。西安華芯半導體有限公司西安華芯半導體有限公司,創建於2004年初,原為德國英飛凌存儲器事業部,2006年成為奇夢達科技有限公司的西安研發中心。
  • 他們與矽谷差距在哪裡
    新華社記者 彭勇 葉前 田建川 李崢巍 何欣榮 陽娜 周琳 中國創新的版圖上正崛起越來越多的區域,他們實力超群,與美國矽谷的差距逐步縮小,有些地方正迎頭趕上。 北京海澱、上海張江、深圳南山是中國當前最出名的三大科技創新區域,誰能成為「中國矽谷」?三地的短板在哪裡?與美國矽谷相比,差距何在?
  • 四川一座被低估了城市:總人口536萬,被譽為中國西部矽谷
    我不知道我的朋友們是否聽過四川流行的笑話,一般說來,重慶成為直轄市後,原來的川B車牌號是空的,但被蓬勃發展的綿陽所繼承,成為四川第二。綿陽發展的高峰期是90年代末新世紀初,在這期間,綿陽的GDP在西部排名第五,超過了許多省會城市,原來,城市的快速發展沒什麼好驚訝的,甚至很多不關心經濟發展的人也不太在意,然而,就在2005年前後,《經濟觀察報》發表了一篇題為《漢中貴書》的文章,引起陝西網民的諸多批評。
  • 四川第二大城市,被「中央」一眼看中,有著「西部矽谷」的美譽
    >眾所周知,四川一直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俗話說「少不入蜀,老不出川」,不僅好吃好喝,好山好水,而且還美女如雲,可以說這裡的人都很喜歡,其中省會城市成都是網絡名人中的熱門城市,被譽為「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當然,成都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實力和名氣是其他兄弟城市望塵莫及的,作為成都最大的城市,2019年GDP達到17012.65億元,今天說的是四川第二大城市,被「中央」一眼看中,有著「西部矽谷
  • 什麼是矽谷的成功密碼?中國的矽谷在哪裡?所有的答案盡在「走進C16」
    作為親歷者,拉奧在書中向世人分享了他們所知道的矽谷的歷史與現實,他們希望做的,是通過這些科技事件的串聯,在呈現人類改變世界進程中的光輝道路之外,為世人梳理出一條矽谷之所以成為矽谷的邏輯脈絡。「聖地」,但對拉奧而言矽谷「並沒有發明什麼」,明電晶體、集成電路、個人電腦、網際網路、全球資訊網瀏覽器、搜尋引擎、社交網絡和智慧型電話都並非在矽谷被發明出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技術成果都在矽谷得到了應用與發展,並由基於這些新技術而萌生的科技創新企業已經成為足以改變人類生活的力量。
  • 總書記寄語的南繁矽谷在哪裡
    總書記寄語的南繁矽谷在哪裡 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 2018-12-08 17:04
  • 若西安和鹹陽被「中央」看上,有望合併,或將成為西部第一城市
    我不知道你是否了解中國城市發展的歷史,到目前為止,中國有大小城市600多個,這些城市構成了整個中國的分布,甚至在一些偏遠的小縣城,它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縱觀這些城市的發展歷史,許多城市都在不斷發展壯大,從一座古城到一座現代化大都市需要很長時間,近年來,我國出現了一種非常流行的城市發展模式,即兼併整合,很多城市都有融合的想法,西部地區的兩個城市更是突出。
  • 比肩「美國矽谷」,西安軟體新城未來發展到底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據數據統計顯示,西安高新區今年前三個季度的GDP生產總值1769.81億元,佔西安市總量超過25%,13%的增長速度遠超其他國家級高新區,也是2016年以來的最高增幅。隨著西安的急速發展,高新區近些年的重點項目籤約不斷,以新的增長速度不斷地在發展,成為推動西安GDP發展的重要引擎。軟體新城是高新區重力打造的重點板塊之一,位於科技八路以北,在地裡位置上成為高新一期二期土地飽和後最先受益區,總佔地面積約14平方公裡,預計在今年年末全面建成實施,致力於打造成為承載西安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的服務基地。
  • 重慶、成都、西安、烏魯木齊,哪個城市能成為西部的老大?
    中國西部有10個省區市,分別是重慶市、四川省、陝西省、甘肅省、雲南省、貴州省、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這10個省區市有東部不發達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和中部地區不發達的內蒙古 西部地區相對來說東、中部地區落後,但發展潛力巨大,今天把西部地區的幾個重要城市並列比較
  • 一場矽谷和「中國矽谷」的對話 他們說了些什麼?
    2017-12-27 11:5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見習記者 張超在12月26日晚舉辦的2017中國(杭州)創新經濟人物頒獎盛典上,美國《矽谷百年史》作者皮埃羅和國內著名學者、商業評論家吳伯凡作為壓軸嘉賓登場。在現場,兩位學者點出了矽谷成功的關鍵,比較了矽谷與「中國矽谷」的相同和不同之處,皮埃羅更對「中國矽谷」杭州的發展提出建議。
  • 2020中國歐盟微電影展西部首展在西安外事學院開幕
    12月19日,2020中國歐盟微電影展西部首展在西安外事學院盛大開幕。中國—歐盟微電影展活動自2016年舉辦以來已成為促進中歐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2020西部首展由陝西省婦聯指導,西安外事學院、陝西友聯婦女兒童交流服務中心、《世界中國》雜誌社承辦,女友傳媒集團、國際青年綠色設計創新聯盟協辦。
  • 西安與鹹陽合併的話,將碾壓重慶,成為西部第一大城市!
    陝西省是中國律師地位很高的省份,同時也是陝西省的省會城市,西安一直是個有實力的城市,近幾年來,西安在四川省成都市,敵人認為,這樣才每次的掏出來被人比較,不過這個時候的朋友認為,西安如果能合併省內的其他城市,或是毀了重慶,成為西部第一大城市。
  • 若西安和這座城市合併,能否成為西部第一城市?重慶表示不答應
    迄今為止,中國大地上分布著大小600多個城市,這些城市構成了整個中國的脈絡,從這些城市發展的歷史來看,許多城市都是不斷壯大的,從古代的城堡到現代的大城市都要經歷漫長的歷史,近年來國內一直有著一種十分流行的城市發展模式,它融合了,許多城市有了一體化的想法,其中西部地區的兩個城市更是十分突出,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若西安和這座城市合併,能否成為西部第一城市?重慶表示不答應。
  • 嘉定:成為「節點」,底氣在哪裡?
    回看「十三五」,嘉定在發展過程中湧現了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集成電路裝備材料創新中心,中國工程院院士專家成果展示與轉化中心……嘉定,作為一座目標為「長三角綜合性節點」的城市,各種具有連接、集聚、輻射、帶動作用的「中心」自然多多益善。在上海正在打造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連結的當下,建設「節點城市」,是嘉定這座老牌科學衛星城、汽車城、教化之城的使命和機遇。
  • 打造中國矽谷
    成都高新區,也成為繼北京中關村、武漢東湖、上海張江、深圳、江蘇蘇南、天津、湖南長株潭之後,國務院批覆的中國西部首個、全國第8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事實上,從2009年中關村成為中國首個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以來,6年裡,成都一直在跟蹤探索爭創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並且不斷為創建示範區創造條件和基礎。
  • 美國西部山區蘊含創業潛力 或成下一個矽谷
    他們把以博茲曼為代表的整個落基山脈地區稱為「綠色海岸」,探討這種新經濟模式能否帶動整個西部經濟崛起。  窮鄉僻壤成創業熱土  格雷格•詹福爾特曾在矽谷工作,創建一家技術企業。上世紀90年代中期,剛30多歲的他萌生退意,賣掉公司,和妻子遷居博茲曼。
  • 四川第二大城市,面積超過3個上海,被譽為「西部矽谷」
    它作為成都第一大城市,在2019年,GDP更是達到了17012.65億元,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四川第二大城市,面積超過三個上海,被譽為「西部矽谷」。當成渝城市群成為中國第四大城市群境內的交通也非常的方便,高鐵、高速公路、機場聯動的格局,構建起綿陽內部暢通,外部聯通的交通路網,西部區域性交通樞紐正在形成。因此對經濟的發展也是有一定的幫助的,據了解,在2019年時它的GDP總量為2856.20億元,排在省內第2的位置,是四川第二大經濟體,有望繼成都之後第二個突破3000億元的地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