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矽谷」西安,在半導體科技領域有哪些

2020-12-15 電子工程世界網

被稱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支點」的古都西安,正積極培育壯大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地。


本期《晶片世界地圖》來盤點一下西安的半導體產業情況。


西安半導體的故事,自然避不開2012年。


2012年,作為全球著名的電子工業製造企業,在重要電子部件產品研發、生產方面處於行業前沿,具有明顯優勢的三星電子成立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落戶西安高新區。


一期項目2014年竣工投產,帶動了上百家配套企業入駐,在西安高新區形成了技術領先、競爭有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使西安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加速成為世界電子信息產業新高地。



為支持三星半導體工廠的生產,2013年配套高端存儲項目的三星電子封裝測試項目、三星電子及三星數據兩個研發中心落戶西安,完整的半導體生產鏈構築完成,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工程師,他們的成長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西安在半導體產業方面的動作與成就有目共睹。繼2012年西安高新區首次引進三星電子存儲晶片項目後,2018年3月28日,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存儲晶片二期項目開工奠基儀式在西安市高新區舉行。此次三星二期項目的建成投產,將進一步鞏固西安作為全球最大半導體3D快閃記憶體晶片生產基地的地位,帶動新一批半導體配套企業落戶西安,有效提高西安半導體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和產業配套能力,使西安成為全球半導體存儲晶片領域的重要一極。



從2012年西安首次籤約三星半導體一期項目,到2014年一期項目完美竣工投產,從2017年8月再次籤約,直至如今二期項目正式開工。從第一期到第二期,三星為何願意數次將代表高科技特徵的半導體產線大規模投資於陝西西安?


除了陝西相關高層高度重視、聯動配合之外,西安自身也有吸引外資的魅力。2017年,西安實施戶籍、人才和創新創業「三大新政」,累計入孵企業11529家,吸引創業就業人數22.9萬人。如今的西安,已然聚齊了成為創新創業高地的諸多要素,結合三星的尖端半導體技術與雄厚資本、全球化的發展視野與積極的人才培養模式,「強強聯合」讓西安科技創新站在了新的起點上。


加之近幾年來,東部沿海地區成本上升極快,相較之下,陝西西安便體現出比較優勢。「比如,西安水電氣成本相較東部低30%左右,人力成本低40%左右。三星相關人士也表達了對西安投資的看好。西安以其優越的區位優勢和人才優勢,吸引了越來越多外企投資,特別是其擁有完備的產業配套和豐富的人才供給,不僅能夠為半導體工場提供生產所需的工業用水和用電,還聚集了為數眾多的IT人才。同時,西安又是中國西部大開發的戰略中心,投資西安能夠進一步提高三星在晶片製造方面你的競爭力,同時更快更好應對中國市場及本土客戶的需求。



此次三星大規模追加投資,同樣是看好中國經濟的表現,也是重視中國市場的有力證明。


一個千億級的半導體產業集群 正在西安呼之欲出


不只是三星,近年來美光、華為、中興以及阿里、京東等行業龍頭企業不斷加大在西安投資。僅2017年,包括三星二期在內的,吉利、華潤、華僑城、阿里巴巴、騰訊、亞馬遜等36家知名企業相繼落戶西安,籤約引進項目847個,投資規模達2.35萬億元,達到歷年最高。西安這片投資沃土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正在逐步顯現。



事實上,從上世紀60年代,西安就是重要的半導體基地,新中國最早的第一塊集成電路也是在西安微電子所誕生的。


但西安半導體產業主要是民營企業,規模一直較小,沒有形成骨幹龍頭企業,而且在產品工藝、核心技術等領域和世界領先水平差距較大。


直到2012年,西安高新區成功引進三星電子存儲晶片項目,使許多電子信息科研機構和企業,受到三星項目投產後的帶動和輻射效應,上下遊企業能享受到更便利的配套服務,從而降低成本提高工藝。


西安主流半導體企業盤點:


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



三星電子是世界一流的電子公司,在全球79個國家擁有217個分支機構。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是三星電子的全資子公司,將成為在半導體存儲晶片領域非常重要的基地。公司成立於2012年9月,投資金額75億美元,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綜合保稅區,擁有半導體晶片製造及封裝測試生產線。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單筆投資最大的外商項目,園區總佔地面積150萬平方米。公司採用最領先的半導體技術,生產世界先進水平的10納米級的Nand Flash存儲晶片。

           

美光半導體(西安)有限公司



美光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存儲及影像產品製造商之一,其主要產品包括DRAM、NAND快閃記憶體和CMOS影像傳感器。美光科技先進的產品廣泛應用於移動、計算機、伺服器、網絡、安防、工業、消費類以及醫療等領域,為客戶在這些多樣化的終端應用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美光半導體(西安)有限責任公司是美光科技在西安高新區新設立的外商獨資企業,是目前陝西省最大的外商投資企業之一。公司的主要業務是集成電路封裝測試和內存模塊裝配。


信泰電子(西安)有限公司



韓國SIMMTECH公司是一家國際著名半導體配套商,韓國上市公司。主要從事生產半導體行業專用的零部件,具有行業領先技術。其產品在國際市場中佔有較大份額,是專業生產半導體零部件的世界性公司,為美光、三星電子、LG、摩託羅拉、英飛凌、海力士、南亞等眾多世界知名半導體企業提供高品質的產品。信泰電子(西安)有限公司總投資10100萬美元,佔地40畝,是韓國SIMMTECH公司本土以外的第一個生產基地。項目一期投資4000萬美元,全部達產後,年產值可達到1.8億美元。


西安華芯半導體有限公司


西安華芯半導體有限公司,創建於2004年初,原為德國英飛凌存儲器事業部,2006年成為奇夢達科技有限公司的西安研發中心。2009年5月被浪潮集團山東華芯半導體收購,更名並轉製成為國有控股的獨立公司。


公司擁有國內領先、世界同步的集成電路產品設計開發能力,擁有完整先進的集成電路設計軟硬體平臺以及測試中心。公司的主營業務是自有品牌存儲器產品開發以及先進集成電路設計測試服務。華芯自有品牌大容量DRAM晶片及內存條,廣泛應用於伺服器、平板電腦、高畫質電視機頂盒以及工業控制等領域。基於世界先進工藝的存儲器產品設計服務,已成功給多家國際著名存儲器公司開發完成多款大容量高速DRAM產品,同時為國內外多個客戶提供了快速準確的存儲器測試和失效分析服務。



另外,基於公司先進豐富的集成電路設計測試經驗和完善嚴謹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和質量管理,西安華芯也長期給包括美國著名公司提供基於先進工藝的數字電路設計服務。


西安華晶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華晶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一九九八年九月,是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專業從事多晶矽、單晶矽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之一。目前公司主要產品為多晶矽錠、多晶矽片、單晶矽棒、單晶矽片及研磨片,廣泛應用於太陽能電池製造、各類二極體、三極體等半導體領域。


力成半導體(西安)有限公司


力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居行業領導地位的半導體封裝測試公司,成立於1997年,為客戶提供完善的半導體後段供應鏈建置及全方位封裝測試服務,總部位於中國臺灣。服務範圍涵蓋晶圓針測、封裝、測試、預燒至成品的全球出貨。


過去十多年的努力,超過50%的複合成長率讓力成科技成為全球第五名的外包封測廠商,同時也在記憶體產品的應用上穩居一名的位置,為世界一流的IDM及IC設計客戶群提供每月超過210M的出貨量,顯示了力成科技卓越的製造產能與能力。



2014年12月,力成科技總部與世界500強美光科技強強聯合,正式籤約,共同投資2.5億美元在西安高新區設立大型晶片封裝廠,公司命名為力成半導體西安有限公司,公司於2016年4月正式量產,力成半導體西安有限公司與美光半導體建立長期策略合作關係,致力於為美光提供更快捷、優質、完善的集成電路封裝配套服務。


西安立明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立明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長期從事LED應用領域產品研發、製造的高新技術企業,在LED應用領域率先開發出了眾多國內外一流的產品,有多種產品已經形成大規模生產能力。

           

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隆基股份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高效太陽能單晶矽產品的研發與製造。目前已經構建起從單晶矽棒、矽片到電池、組件、光伏電站EPC和投資等光伏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經過17年的發展,隆基股份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單晶矽產品製造商,全球領先的太陽能電力設備製造商和國內A股單晶龍頭上市企業。


西安中興通訊終端科技有限公司



這是中國西部地區最大的智能終端生產基地,西安中興通訊終端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向全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製造高品質的智慧型手機,公司隸屬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主營業務為中興終端產品的研發、生產製造以及無線通訊系統及部件、下一代通訊系統預研等研究與開發工作。未來中興智能終端除手機外各種創新型智能終端,比如平板、AR、VR等產品,都會在西安中興智能終端製造總部生產。


西安紫光國芯半導體有限公司


西安紫光國芯半導體有限公司前身為西安華芯半導體有限公司,是由原奇夢達科技(西安)有限公司2009年5月改制重建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公司2003年作為德國英飛凌科技存儲器事業部在西安成立,在2006年,伴隨著存儲器事業部從英飛凌科技全球拆分上市成為奇夢達科技,奇夢達科技(西安)有限公司也隨之成立並開始作為一家獨立的公司運營。2009年,浪潮集團收購原德國奇夢達科技(西安)有限公司進行改制重建並更名為西安華芯半導體有限公司。2015年,紫光集團旗下紫光國芯股份有限公司收購西安華芯半導體有限公司並更名為西安紫光國芯半導體有限公司。



西安紫光國芯的核心業務是存儲器設計開發,自有品牌存儲器產品量產銷售,以及專用集成電路設計開發服務。同時還承擔著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核高基」和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863」等多個存儲器領域的重大專項研究項目和課題。公司是發改委和工信部等五部委聯合認定的「國家規劃布局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科技部認定的「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工信部認定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西安市工信委等七部委聯合認定的「市級企業技術中心」、西安市科技局授予的「西安市存儲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並通過SGS ISO 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ISO 14001:2015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公司擁有豐富的高端集成電路設計測試經驗和完善嚴謹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及質量管理體系。


華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華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是由天水華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資設立的專業從事集成電路高端封裝測試的企業。


公司成立於2008年1月,具有封裝測試23億塊TSSOP、QFN、DFN、BGA、FLIPCHIP等系列集成電路的能力和月1萬片的CP測試生產能力。



公司以科技創新為先導,積極致力於集成電路高端封裝技術的研發和CSP封裝技術的開發。


圓益(西安)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


圓益(西安)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是為三星提供高純特氣及石英外管、石英內管、矽舟、配件等元器件清洗服務,在陝西省西安市成立圓益(西安)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特氣存儲倉庫及清洗生產廠房,以三星為重要的戰略夥伴,滿足其生產使用需求。同時在本項目投產後,也將面向中國本土的電子材料及半導體行業,提供優質的特種氣體。



圓益(西安)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的本社WONIK是一個以半導體,基建,金融,設備等領域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集團公司。


2013年,圓益(西安)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有幸在三星集團的引領下問世西安。作為三星配套企業,也作為韓國高新科技的領銜人,圓益(西安)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將以創新的尖端科技以及全新的管理理念為企業員工創造效益,為西安經濟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威世半導體(西安)有限公司


威世公司創立於1962年, 總部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洲。從1985年起公司開始了一系列的戰略性收購行動以發展成為一個多樣化電子元件產品的製造商,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今天的威世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分立半導體和無源電子元件的製造商之一。



威世半導體(西安)有限公司屬於威世集團在華的全資子公司。目前封裝生產的產品包括肖特基二極體(半橋)、快恢復二極體、晶閘管、MOSFET等器件類型。封裝形式現有TO-220、TO-247、D2PAK、Power Tab、Super247、FULLPAK、 DPAK、D61,未來會陸續從國外搬遷和引入更多的封裝類型。


東進世美肯(西安)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


東進世美肯株式會社1967年10月在韓國創建,主要生產和銷售半導體及FPD(Flat Panel Display)用材料和發泡劑,在該領域享有極高的研發和生產業績。同時東進也是韓國國內首家開發PVC以及橡膠發泡劑,並將此產品在韓國國產化的企業,是韓國精密化學產業的先驅。目前東進在全世界有10個事業中心。



東進世美肯(西安)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是韓國東進世美肯株式會社的全資子公司,為西安市高新區招商引資項目——三星半導體的配套服務企業,2012年12月在西安註冊成立,是三星快閃記憶體項目的核心配套企業之一。


2011年,陝西集成電路產業產值約100多億,2016年陝西省半導體產業產值超過500億,從2011年至2016年,五年期間產值擴大5倍。如今西安的半導體產業規模大約在800億,千億級已指日可待。原先陝西省半導體產業排名全國第八,如今一躍至第四位,緊隨上海、北京、江蘇之後。


自2016年正式提出『三次創業』之後,西安高新區圍繞『聚焦三六九,振興大西安』的目標,努力打造西安為全球一流的創新中心,引領『一帶一路』創新之都和全球創新網絡重要樞紐,屹立於國際科技創新和開放浪潮的最前沿。


西安目前具備了半導體產業鏈每一個環節的能力,這使得以半導體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成為支撐全省彎道超車的新動能。西安將藉此契機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發揮科技推動力,更好發揮龍頭、輻射和帶動作用。


        新的科技浪潮一直主導著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大調整,並不斷湧現出新的產業。西安最需要將掌握的自主智慧財產權和核心技術,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運行機制,重點扶持科技領先的創新項目落地西安。


此外,對接資本市場,對接國家戰略,充分發揮西安的產業與科研、人才優勢,西安完全有可能創造出一個千億級的產業。


成為中國的「西部矽谷」,西安有這個實力嗎?


關鍵字:西安半導體公司盤點 編輯:冀凱 引用地址:http://news.eeworld.com.cn/manufacture/2018/ic-news062926424.html 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站採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繫確認版權者。如果本網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公開自由傳播,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迅速採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相關焦點

  • 被稱為中國「西部矽谷」的西安,在半導體科技領域有哪些實力?
    美光半導體(西安)有限公司美光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存儲及影像產品製造商之一,其主要產品包括DRAM、NAND快閃記憶體和CMOS影像傳感器。美光科技先進的產品廣泛應用於移動、計算機、伺服器、網絡、安防、工業、消費類以及醫療等領域,為客戶在這些多樣化的終端應用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 西安成為中國「西部矽谷」的底氣在哪裡?
    新華社西安4月19日電(記者黃南希 石志勇)被外媒稱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支點」的古都西安,正積極培育壯大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地。西安成為中國「西部矽谷」的底氣何在?新華社記者帶你一探究竟。
  • 美國與中國科技脫鉤?離開中國的矽谷還是那個矽谷嗎
    從基礎的半導體到網際網路,再到人工智慧,矽谷就如同一個技術的礦井,源源不斷的井噴出新的技術、新的名詞、新的理念以及新的模式,讓人目不暇接。與此同時,它也像一塊磁鐵,具有強大的磁場,將全球的資本和人才,源源不斷地從世界各地吸引過去。
  • 晶片破壁者(十四):矽谷「摩西」肖克利和他的半導體實驗室
    1956年,聲譽正盛的肖克利離開就職20年的貝爾實驗室,回到位於加州聖克拉拉谷的出生地,創辦了肖克利半導體實驗。依靠自己在半導體領域的影響力,肖克利重回美國東海岸,為實驗室招到八位電子領域的年輕人,準備在加州舊金山灣區這一片當時還是布滿果園之地準備成就一件「改變世界」的事業。
  • 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繁榮,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臺灣曾經一度成為全球IC產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期間,聯發科、臺積電、聯電、日月光、聯詠、瑞昱等企業迅速發展,讓臺灣半導體在全球產業鏈中佔有一席之地。如今,在全球電子產業轉移、大陸半導體崛起的形勢下,臺灣的IC產業仍舊活躍於一線,尤其是晶圓代工方面,臺積電、聯電一直位列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商之中,讓人驚嘆不已。
  • 2016中國半導體「金像獎」出爐 中芯(00981)、華虹(01347)來年或...
    近日,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2016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十大企業」,「2016年中國半導體製造十大企業」、「2016年中國半導體封裝測試十大企業」、「2016年中國半導體功率器件十強企業」、「2016年中國半導體MEMS十強企業」、「2016年中國半導體材料十強企業」,「2016年中國半導體設備五強企業」名單。
  • 2020西安龍門榜|高功率半導體雷射器廠商炬光科技擬A股IPO
    9月8日,陝西監管局披露中興建設關於對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炬光科技」)進行上市輔導的備案申請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7月中興建設與炬光科技籤署了上市輔導協議,中興建設接受炬光科技的委託,同意作為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A股上市的輔導機構。
  • 更多「矽谷」的出現,人才陸續回國就業,專家:這只是開始
    說到科技領域就不得不說美國的矽谷,矽谷可以說是整個美國乃至世界最大的科技中心,矽谷的科技給世界帶來了很大的貢獻,同時締造出非常多的傳奇,但是在近些年中,有傳言表示:矽谷將跌下神壇,越來越多的科技人員選擇離開矽谷,返回祖國,對於這個現象有專家表示:這僅僅只是個開始後面還有重頭戲,而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中國臺灣的半導體,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從1996年的IC封裝製造,到1987年介入專業代工製造,如今在這一領域,能排進全球十強的中國臺灣企業就有4家之多,除了臺積電,還有聯電、力晶、世界先進等,成為全球半導體的一極。
  • 中國臺灣的半導體產業是如何起飛的
    眾所周知,中國臺灣的半導體產業是非常發達的,也擁有較為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從晶片設計、生產製造到封裝測試,都有自己的代表性企業。臺灣地區半導體產業的實力名列世界前列,而其中最強的板塊無疑就是晶片代工。從1996年的IC封裝製造,到1987年介入專業代工製造,如今在這一領域,能排進全球十強的中國臺灣企業就有4家之多,除了臺積電,還有聯電、力晶、世界先進等,成為全球半導體的一極。
  • 大西安「第四極」:地鐵5號線即將開通,西部最大「科學城」!
    這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灃西新城是西鹹新區「科技創新聚集區」,佔據大西安「科技創新引領軸」,又是中國西部科創走廊核心區,主要以「科學城」為產業主體,構建產、學、研、用、投全生命周期生態系統,打造高新區與大學城的兼容版,形成科創之核。
  • 西部科技中心,成都、西安、重慶,花落誰家?
    據了解,該科技園是集科技研發和研究生教育為一體的研究院,主要圍繞信息技術、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領域開展技術研究與成果轉化;圍繞自動化、信息工程、機械工程、材料等方向學科培養研究生,旨在解決我國航空領域一系列卡脖子問題,推進關鍵技術問題難點的突破,力爭將成都打造成為國際一流的航空航天高端智能製造裝備與加工工藝研究基地,成為西部科技創新的中心城市。
  • 2016年中國半導體產業鏈十強企業:士蘭微入圍
    為推動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同時發布「2016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十大企業」、「2016年中國半導體製造十大企業」、「2016年中國半導體封裝測試十大企業 」、「2016年中國半導體功率器件十強企業」、「2016年中國半導體MEMS十強企業」、「2016年中國半導體材料十強企業」、「2016年中國半導體設備五強企業」,企業分類以主營業務為主,不涉及企業其他歸類和排名,十強及五強企業銷售額暫不公布
  • 2021年中國(西部)電子信息博覽會邀請函
    、研究所及科研單位進入「中國西部矽谷」城市:中國IT第四極——成都借力成都的發展速度:成為未來16年在全球大城市中經濟增長最快的城市 助力未來世界經濟中心:成都將在2030年成為世界50大經濟中心城市之一分享萬億市場大蛋糕:2022年四川數字經濟總量將超2萬億深入西部產業重心:輻射重慶、西安、綿陽、樂山、遂寧等重點電子信息產業帶
  • 一場矽谷和「中國矽谷」的對話 他們說了些什麼?
    2017-12-27 11:5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見習記者 張超在12月26日晚舉辦的2017中國(杭州)創新經濟人物頒獎盛典上,美國《矽谷百年史》作者皮埃羅和國內著名學者、商業評論家吳伯凡作為壓軸嘉賓登場。在現場,兩位學者點出了矽谷成功的關鍵,比較了矽谷與「中國矽谷」的相同和不同之處,皮埃羅更對「中國矽谷」杭州的發展提出建議。
  • 大國博弈下,中晶科技推動半導體行業「國產替代」
    一路走來,中晶科技克服了諸多困難,基本實現一年一跨越:2011年認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2012年入選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13年成為全國半導體設備和材料標準委員會成員單位;2014年成功登陸新三板;2015年成功併購重組,設立西安、寧夏子公司;2016年,新建總部,擴建工廠,啟動「領航計劃」人才戰略;2017年,多體系貫標IATF16949、ISO9001
  • 對話吳軍:中國新生代公司贏在國際視野,兩個城市比較像矽谷
    吳軍7月1日,智能搜索科學家、矽谷投資人吳軍在與澎湃新聞記者對談時,對中國的新生代科技公司表示了讚賞,認為他們與上一代公司的思維定勢不同,瞄準的是國際市場。因為中國目前哪怕是科技公司,它也不是能夠給每個員工股權,常常還是一些經理或更高級別的人才有一些股權。澎湃新聞:中國新生代的公司當中,你覺得哪些亮點。吳軍:都很好。頭條、抖音、小米、段永平的vivo和OPPO,華為等等。
  • 諾亞美國矽穀子公司CEO黃倩: 數據化是未來10到15年的大趨勢 我們...
    黃倩女士在美國和亞洲的私募股權投資和風險投資領域擁有20多年的豐富經驗。早在1995年,黃倩就加入新加坡祥峰風險投資(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控股VC機構),成為其最早的專注中國市場科技行業投資機會的創始團隊之一。1999年,黃倩轉戰美國矽谷投資,成為祥峰風險投資的美國區主管和集團副總裁。2011年,黃倩加入華山資本(中國主權基金中投支持的在美國的VC平臺基金),擔任其美國合伙人。
  • 陝西省太陽能光伏和半導體照明產業科技需求座談會召開
    為落實省政府關於科技工作要大力支撐太陽能光伏和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的要求,提出陝西省太陽能光伏和半導體照明產業產業發展的技術需求,確定科技支持重點,7月30日,省科技廳在陝西電子信息集團召開了太陽能光伏和半導體照明產業科技需求座談會
  • 矽谷究竟在哪裡?
    每年1月中國的創業者、企業家和媒體記者都會扎堆來美國。先到拉斯維加斯參加國際消費電子展,然後到矽谷溜達一圈來朝聖。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大部分人的矽谷第一站是聖克拉拉,先參觀英特爾。這是追根溯源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