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的含義與習俗

2021-02-22 子曰師說

公曆每年的8月23日前後(8月22日~24日),是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二十四節氣的處暑。處暑的到來同時意味著進入幹支歷申月的下半月。申月是秋季的第一個月份,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處暑以後,除華南和西南地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雨季即將結束,降水逐漸減少。尤其是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必須抓緊蓄水、保墒,以防秋種期間出現乾旱而延誤冬作物的播種期。


8月底到9月初的處暑節氣,單單用氣溫開始走低來描述是不夠的,氣溫走低僅是其中的一個現象。產生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首先應是太陽的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二是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壓開始躍躍欲試,出拳出腳,小露鋒芒,開始影響我國的冷高壓。在它的控制下,形成的下沉的、乾燥的冷空氣,先是宣告了中國東北、華北、西北雨季的結束,率先開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氣--秋高氣爽。處暑期間,真正進入秋季的只是東北和西北地區。但每當冷空氣影響我國時,若空氣乾燥,往往帶來颳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溼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每每風雨過後,特別是下雨過後,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故有:「一場秋雨(風)一場寒」之說。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區,還有可能出現較大的降水過程。氣溫下降明顯,晝夜溫差加大,雨後豔陽當空,人們往往對夏秋之交的冷熱變化不很適應,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發呼吸道、腸胃炎、感冒等疾病。

祭祖、迎秋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布施活動。據說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然後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穿插搶孤等行事,最後以關鬼門結束。時至今日,已成為祭祖的重大活動時段。此外,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註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託生,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想託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託著一盞河燈,就得託生。」

相關焦點

  • 處暑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那麼你知道處暑節氣的含義是什麼嗎?一起來看看吧。處暑節氣的含義是什麼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時間點為公曆8月23日,太陽到達黃經150°。處暑節氣意味著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處暑後中國黃河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 今日處暑!處暑節氣的含義是什麼處暑習俗 處暑後天氣還熱嗎
    今天是2019年8月23日,處暑。處暑即為「出暑」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交節時間點在公曆8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 處暑是什麼時候 處暑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那麼處暑到底是什麼時候呢?處暑節氣的含義又是什麼呢?                                                                                                                 一、處暑是什麼時候處暑,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是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
  • 處暑有哪些習俗?大家應該知道放河燈,這就是處暑的習俗之一
    過了處暑,溫度比立秋還要降了幾分。在古時候人們說在處暑之後老鷹就會擒鳥用來進食,而這正是老鷹在捕鳥祭天。如果這樣的現象沒有發生的話,那麼就代表在這一年裡會有戰亂發生,並且還不會獲得勝利。並且從處暑之後,除了那些常青樹以外的植物就會開始凋零,如果發現植物沒有逐漸凋零,那麼就說明當代的的皇帝不像皇帝,臣子不像臣子沒有尊卑有序之分。在處暑之後農戶還要進行收割五穀,在這時間段不能收穫的話,那麼就說明有嚴重的自然災害。在處暑除了這些說法以外,還有很獨特的習俗活動。小編覺得這些習俗中,放河燈是大家都比較喜歡的。
  • 農村俗話說「處暑禾苗連夜變」:處暑的含義是什麼
    導讀:農村俗話說「處暑禾苗連夜變」:處暑的含義是什麼?農村有很多指導農民生產和生活的農俗農諺,這些都是前人經驗之談,總結出來有廣泛代表性的,所以農民才世代口口相傳把農俗農諺發揚光大。這不,明天就處暑節氣了,在農村有很多關於處暑節氣的俗語。
  • 2017處暑幾月幾日幾點 處暑具體時間 處暑是什麼意思 處暑習俗
    處暑節氣的習俗  2017年處暑  採菱  菱,又寫作菠,還叫作黃,生在水澤之間,處處都有。菱的顏色,或青或紅或紫,各不相同,其形狀有兩角、三角、四角以及無角的。菱大致可分為家菱和野菱兩種。此外,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開漁節  處暑以後是漁業收穫的時期,沿海地區常會在此節氣舉行多種形式的祭海祈福活動,歡送漁民出海,期盼漁業豐收。
  • 處暑民俗習俗有哪些?處暑節氣吃鴨子有什麼寓意?
    8月23日將迎來24節氣的處暑。處暑是標誌性節氣,天氣由熱轉涼。降水稀少十分乾燥。民間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而處暑節氣正是農曆七月。這個時節,柔和的涼風習習吹來,讓人感到陣陣涼爽,而不像夏天那樣的熱風,讓人難以承受。每個節氣都會有一些特色的習俗,處暑也不例外,處暑這一天百姓都怎麼慶祝呢?處暑節氣民俗有哪些。
  • 農村俗話:「處暑禾田連夜變」,處暑的含義是什麼?
    我國疆域遼闊,各地區氣候變化情況也不一樣,當南方人還處在「秋老虎」天氣的影響下,大部分地區的平均氣溫仍然在25度之上,但是北方剛剛進入立秋之後,人們就明顯感覺到天氣涼了,到了「處暑」時節,溫度降的就更快了。
  • 農村俗話說「處暑禾田連夜變」,處暑的含義是什麼?
    今天是2020年的8月22日,正好是處暑節氣了。處暑意味著夏天的結束,秋天的開始,天氣早晚會比較涼爽了,中午有時候會出現短時間的盛夏感覺,但溫差是比較大的了,我們大家從體感上面感覺也是挺舒服的了。這句俗話「處暑禾田連夜變」,我奶奶也和我說過實際上是非常形象地描述了處暑的節氣以後,農田裡面種植的農作物的變化。這樣給我們種植收穫的時間,有了一些參考的標準。
  • 處暑到,處暑的「處」是啥含義?處暑到了應注意什麼?
    從8月7日立秋在不知不覺中,於8月22日又迎來了處暑。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四個節氣,一般情況下處暑的時間,大約是每年農曆七月中,而公曆時間則在每年8月23或24日。但今年處暑的時間,卻是農曆七月初四,也就是說比往年提前了5天左右,這也就是說暑氣會漸漸消退。那處暑的「處「」代表什麼含義呢?
  • 處暑是什麼意思 處暑節氣的含義是什麼內涵介紹
    立秋代表進入秋天的意思,而立秋過後的節氣是處暑,它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那麼處暑是什麼意思呢?處暑有哪些農諺呢?處暑是什麼意思  處暑代表寓意:表示炎熱暑期即將過去  處暑,二十四節氣之一。節氣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
  • 處暑是什麼意思意味著什麼 處暑是幾月幾日幾點習俗有哪些
    處暑節氣的含義是什麼?處暑後天氣還熱嗎?在8月20日就已經出伏了,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已經結束了。可是在國內大部分地區的氣溫還和夏季一樣,相當的悶熱。不過在早上和晚上的時候要涼快一些了,尤其是在快天亮的時候還能感受到一絲絲的涼意。出伏以後第三天,也就是8月23日(農曆七月二十三日),即這周的星期五將迎來處暑節氣了。
  • 中華民俗,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有什麼習俗
    中華民俗,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有什麼習俗文/@成長新視點處暑,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表示炎熱的酷暑已經結束,意味著天氣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俗語說「處暑牽來秋老虎、早晚不見午間出」,就是很好的說明。處暑節氣的習俗,主要有開漁節、拜土地、放河燈、煎藥茶、祭祖、吃鴨子和吃龍眼配稀飯等七大方面。一、開漁節。  處暑之後,是漁業收穫的大好時節。每年處暑,浙江沿海一帶都要隆重舉行一年一度的開漁節,在東海休漁結束當日,舉行盛大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
  • 處暑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處暑節祝福語朋友網說說與圖片大全
    #今日處暑##處暑節氣#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處暑節氣,單單用氣溫開始走低來描述是不夠的。氣溫走低僅是其中的一個現象。
  • 今日處暑
    以上節選自《微讀節氣》(朱偉著)這些處暑習俗,你知道嗎?祭祖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 談天說地 | 處暑養生篇
    處暑的到來,標誌著炎熱天氣到了尾聲,暑氣漸漸消退,由炎熱向涼爽過渡。由於受短期回熱天氣(俗稱「秋老虎」)影響,處暑過後仍有持續高溫,真正涼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後。  處暑的由來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了。
  • 處暑還熱嗎氣溫多高?處暑的意思含義及讀音怎麼念
    處暑還熱嗎氣溫多高  2018年處暑還熱不熱,要根據情況來定,一般南方還熱,北方就涼意漸起了。  開始影響中國的冷高壓,在它的控制下,形成的下沉的、乾燥的冷空氣,先是宣告了中國東北、華北、西北雨季的結束,率先開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氣--秋高氣爽。處暑期間,真正進入秋季的只是東北和西北地區。
  • 處暑的「江南氣質」
    8月23日是處暑。處暑之後,秋意漸濃,老蘇州有「出門迎秋」的習俗。
  • 處暑的那些節俗
    處暑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處暑之「處」,讀作chǔ,有停止、隱退之意。字面上理解,處暑也即暑天結束了。
  • 處暑如何養生?
    一、處暑的含義 一則,「處」的含義 「處」有「消止、隱退」之意。處暑與處女、處士的「處」都有同樣的意思。處女原指尚未出嫁時隱居娘家的女子,也就是所謂的待字閨中;處士指的是隱居於家中,藏其才德,未出外做官的士人;處暑指暑氣至此而漸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