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兵無長勢,水無長形,用兵之道在於知己知彼,克敵制勝;其變幻莫測,全在於審時度勢,臨機制宜。
縱觀大陸活躍的所謂兵家者流,在沒有對臺灣的相關戰備工事、軍事裝備、兵力配置、戰略準備、指揮系統、軍心、士氣、民心向背及指揮員修為、能力、眼界、胸懷和韜略做任何深入研究分析之前,或只做了皮毛工作,就放言,「一天內就可讓臺灣趴下、三日內收復臺灣」的論調;識者不禁要問:上述判斷的事實依據是什麼?是經過認真科學分析後的結論,還是一廂情願的想當然;是建立在調查研究的事實基礎之上、還是書生的異想天開和盲目樂觀?
因為「兵者,國之重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武統臺灣,事關國土安危,民族大義。只有審時度勢,知己知彼,在天時、地利、人和齊備的前提下打有準備之戰,才可以克敵制勝,達到預期的戰略目的。否則,任何不負責任的大話、吹牛,或者為了迎合庸眾心理的譁眾取寵,都是危險的,不可取的。
本文所採用的數據,局限於十年前。蔡英文上臺以後,民進黨加速了臺灣背離中國大陸的步伐,在軍事裝備、武器更新方面有加速提高質量和火力配備的趨勢。同時臺灣的民心也在發生變化,尤其是青年一代,離心力加強。不要設想大陸振臂一呼,臺灣會群起響應、一致要求回歸祖國的局面發生。更不要相信媒體借用所謂臺灣退休將領的預言:「大陸武統,臺灣會舉手投降。」那是蠱惑人心、教唆同胞骨肉相殘的誑語,絕不可以當真。事實上、大陸和臺灣對於臺灣自生的命運、定位完全不在同一層次、同一思路,戰與降的取捨也會截然不同。開戰,意味著流血成河、臺灣毀滅;也意味著大陸經濟雪上加霜、為國際社會日益孤立。
(臺軍龍潭司令部·衛星圖)
(上),臺灣三軍配置
1、臺灣戰備掃瞄:
(1),臺軍現有軍力:現役37.6萬人。
A、陸軍:司令部設在龍潭。
兵力:二十萬人。三個軍團,四個防衛司令部,兩個兵種司令部,下轄八個陸軍師,二十五個守備旅,十五個打擊旅(或言,臺軍已整編為靈活機動的5種、40個聯兵旅),三個防衛直屬營,二十六個飛彈防空連,三十個野戰炮兵營,十幾個防空炮營(或言,陸軍防空部隊共50個飛彈連)及電子戰營,一萬餘人的海岸巡防隊。
(臺灣武裝部隊)
(臺灣裝甲部隊)
(臺灣海軍陸戰隊)
裝備:自80年代起,臺軍用自製的CM11型和CM12型坦克500輛開始裝備部隊。之後分批購進美制M60A3型主戰坦克,M48H勇虎型主戰坦克等。現擁有各型主戰坦克1600輛,各型裝甲車3000餘輛(含M21裝甲輸送車225輛,M11「陶」式飛彈發射車,M733裝甲登陸車2000輛,M116兩棲運輸車,LVTP5兩棲裝甲突擊車,LVTH6兩棲裝甲突擊炮車,CM4裝甲彈藥輸送車,M88A1裝甲修理車)大型火炮2000餘門(M109A2榴彈炮250門,M110A2自走榴彈炮,「工蜂」四型多管火箭,「工蜂」六型多管火箭),武裝直升機近200架。最先進的有42架AH-1W「超級眼睛蛇」攻擊直升機,24架OH-58D「基奧瓦」偵察直升機, 及O-1A、CH-47等型機。
(愛國者飛彈)
(電磁脈衝彈)
陸基飛彈:分低、中、高空三個層次。1500米以下低空層次主要由防空火炮及美制「毒刺」飛彈(主要防禦直升機和攻擊機,臺1994年購進160套該飛彈組成「復仇者」防空系統,含飛彈1300枚),法制「西北風」飛彈系統構成(可攜式,500套發射系統,飛彈5000枚)。
1500米—7600米中空防禦層,主要由美制「復仇者」系統,法制「西北風」,美制「霍克」(也稱「鷹」式飛彈,雷神公司生產全天候中低空飛彈,主要攔截航速低於2馬赫的低空飛機,部署160枚),以及臺灣自行研製的「天弓-1」(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研製成功,部署250枚),「天弓-2」(中高空飛彈,射程100公裡)飛彈構成。
7600米以上高空防禦層,主要有美制「奈基」飛彈(又稱「大力士」,上世紀五十年代研製,目前美國已退役,臺灣部署40個發射架),臺灣自行研製的「天弓-3」 ,射程160公裡,主要用來機場,雷達站指揮中心,軍事要塞的防空。(整個天弓系列約1000枚)及「愛國者」飛彈(射程144公裡,速度6馬赫,臺灣1996年起,從美國購得240枚)系統構成
另有「小懈樹」改良型飛彈1100多枚(又名「縱樹」,由「響尾蛇」改裝而成),「地獄火-2」型反坦克飛彈約6000枚,「陶2B」反裝甲飛彈約290枚,DMS野戰防空飛彈700枚,以及「陸麻雀」近程防空飛彈等。還將購置美國「愛國者-3」型飛彈及遠程雷達。
(大力士飛彈)
(雄風飛彈)
天劍飛彈
B、海軍:6 .8萬餘人,最高指揮機構設在臺北。其下屬艦隊司令部、陸戰隊司令部、兩棲部隊司令部均設在高雄的左營海軍基地。
依據臺灣海區地理狀況和作戰任務,海軍司令部下轄1、2、3海軍軍區和中正基地司令部,另東沙、烏丘、南沙三個守備區。
(海軍司令部所在的左營軍港)
(海軍戰艦)
主力戰艦:(三十餘艘)
拉非特級護衛艦,九十年代購自法國,加裝臺灣自製武器系統,為先進輕型護衛艦。艦載武裝直升機一架,配備「雄風」Ⅱ型反艦飛彈(參照美「魚叉」反艦飛彈設計,速度0.85馬赫,射程80公裡)。
「佩裡」級飛彈巡防艦,美制,臺灣重新設計仿造『成功號』類型七艘。航速30節,續航能力4500海裡,艦載兩座四聯裝「雄風」Ⅱ型飛彈,四組火炮,2架直升機,海空雷達,2座MK-32三聯裝魚雷發射器,AN/SQS聲納和拖曳線列陣,可發射「標準」Ⅰ型(速度2馬赫,飛行高度20000米)和「天弓」系列對空飛彈。
「諾克斯」級反潛巡防艦,臺向美租借之退役艦,計八艘。艦載直升機一架,配備「阿斯洛克」反潛飛彈和SQS-26聲納。
「錦江」級巡防艦,1997年依據「光華-3」號計劃建造的近岸巡防艦。配置「雄風」Ⅰ型飛彈(艦載,依據以色列「伽伯列」飛彈生產。速度0.7馬赫,飛行高度100米),深水炸彈及火炮系統「。
「基德」級飛彈驅逐艦,四艘,購自美國的退役艦。分署「基隆」、「蘇澳」、「馬公」、左營「號。艦載雙連發射架,防空飛彈68枚,先進聲納,火炮,魚叉式飛彈,雷達可同時鎖定6-8個目標,60秒內發射6-8枚飛彈。配置有紅外熱追蹤能力的「響尾蛇」AIM-10M飛彈10枚,射程10公裡;麻雀中程空空飛彈AIM-7M5枚,射程26公裡。臺軍擬加裝對艦飛彈「天弓-1」型。另購「標準」Ⅰ型飛彈248枚,射程166公裡,每艦62枚。
(拉斐特級護衛艦)
(主力戰艦基德級)
潛艇:
「旗魚」級(海龍,海虎號)又稱「劍龍」級。柴油動力潛艇,八十年代購自荷蘭,2艘。水下航速20節,水面12節,下潛深度300米。續航10000海裡。裝有6個533毫米的艇首魚雷發射管,SUT線導魚雷28枚。
「古比」(海獅,海豹號)級柴油動力潛艇,美國退役艇,2艘。水下航速15節,水面18節,續航8000海裡。可發射MK37HUO , SUT魚雷(速度40節、射程11公裡)。臺軍用之於訓練。
美制柴油動力潛艇,近期購進8艘。海豚級,裝備戰斧(巡航能力10000公裡)、魚叉飛彈。下潛深度350米,水下可長時間續航。
(劍龍級潛艇)
(海龍級潛艇)
其他戰艦:
「陽」字號驅逐艦,現餘12艘。依據「武進三號」改裝計劃,擁有多種海空及搜索雷達,聲納,「長風三型」電子戰系統,「標準」Ⅰ型航空飛彈(速度2馬赫,飛行高度20000米),反潛直升機,反潛火箭及魚雷發射管,義大利76毫米火炮。
「三夥伴」級獵潛掃雷艦,法國、荷蘭、比利時聯合研製。艦載兩具PAP104遙控掃雷具和法制DUBM21B艦殼聲納。
『進取』級遠洋掃雷艦,由美軍轉讓,吃水深度43米。
「武夷「號大型補給艦,仿美TAO187級油水補給艦建造,排水量17000噸,載重9900噸,艦載兩架S-70直升機,一座八聯「海上小檞樹」航空飛彈發射架,二座「博福斯」40毫米火炮。
「新港」級登陸艦,1992年從美國租借2艘。航速12節,可容納451名武裝士兵及裝備。載重車輛500噸,貨2000噸。
151級登陸艦
安可雷奇級船塢登陸艦
艦載與反潛飛機:
P-3C反潛巡邏機,美國近期交貨,12架。
S-70CM1反潛直升機,購自美國,20架。機載AN/ASN-150戰術導航系統,AN/APS-140型雷達,AN/AQS-13B吊放聲納。AN/ASQ-81(V)磁探儀,航速361公裡,續航500公裡,機載二枚MK46魚雷。
S-70C海上求援直升機,購自美國,24架。航程550公裡,救濟吊運重量3629公斤。
500MD「防禦者」輕型反潛直升機,航速204公裡,續航376公裡,探潛距離900米,靈敏度0.5伽瑪,機載一枚MK44(射程5公裡,速度30節),或MK46魚雷。搭載「陽」字號驅逐艦,每艦一架。
其他艦艇:
新一代飛彈快艇50艘(光華-六號等),其他艦艇40餘艘。
海軍陸戰隊:
36000餘人,已整編為陸戰旅,隸屬於參謀本部並由其直接指揮的戰略預備隊。空騎旅配置AH-1武裝直升機,OH-50武裝偵察直升機,CH-47ED運輸直升機。陸戰旅駐清泉崗,守備旅駐高雄、林園,兩棲偵搜大隊,水中爆破大隊駐左營。
C、空軍:
空軍司令部設在臺北仁愛路,有兵力6.8萬餘人,由飛行部隊、地面技術勤務保障部隊、防空炮兵組成。附第20電子戰大隊,列編預警機中隊,裝備E-2T預警機;電子反制中隊,裝備EC-130H電子幹擾機。
(清泉崗空軍基地)
(花蓮空軍基地)
下設戰鬥機聯隊6個,3個裝備F-16型機,1個裝備幻影2000-5型機,2個裝備IDF型機,各轄有飛行大隊、維護補給大隊、基地勤務大隊1個。另有1個反潛運輸機聯隊,下轄2個運輸機大隊,1個反潛機,1個維護補給和1個基地勤務大隊。飛行大隊之中隊各有戰機18-22架,運輸反潛機中隊編制16架。
作戰飛機:現有800架,戰鬥機334架、運輸機94架,支援機300餘架
F-16型機:美造,臺購150架(已損4架),航速2馬赫,作戰半徑500公裡。配備數字式地形跟蹤系統,全球定位系統,微波降落系統,新型多功能電子顯示。一門M61A火炮,外掛9個武器架,掛載4枚響尾蛇飛彈(紅外製導空空飛彈,速度2馬赫)。載彈6984公斤。
幻影2000-5型機,法制,臺購60架。升限17000米,航速2.2馬赫,航程3800公裡。9個武器外掛點,可掛紅外線制導2枚「馬特拉」飛彈(又稱「雲母」雷達制導中距離飛彈),530D飛彈,和其他空空飛彈。空中加油,同時跟蹤八個目標,攻擊四個,並有2具加農炮和機槍。
IDF型機,也稱「經國號」,仿美制多用途戰鬥機。航速1.3馬赫,作戰半徑1050公裡,裝配一門M-61A火神式6管轉膛機關炮,外掛4枚「天劍」Ⅰ近程空空飛彈(紅外製導,射程17.7公裡),2枚「天劍」Ⅱ型空空飛彈(雷達導引,射程40公裡),或3枚「雄風」飛彈。現有130架。
(經國號戰機)
(桃園基地F16戰機)
其他戰機:
F-5E/F機,現有250架,雷達可鎖定18.5公裡範圍內目標,外掛兩枚響尾蛇飛彈,配兩門火炮。部分退居二線,保留90架。
RF-5E戰術偵察機,配備可見光KA-95、KA87型及紅外線RS710型相機,加裝900型地貌對比攝影機。
E-2T預警機;購自美國,4架。150海裡範圍內追蹤巡航飛彈大小目標,可同時跟蹤300-600個目標,下達40個作戰指令,並進行電子引導。
AT-3「自強」號戰機,改裝型名「雷鳴」,一門30毫米機炮,外掛「小牛」反艦飛彈,航空炸彈,火箭等2700公斤。臺軍有60架。
AT-3B輕型攻擊機20架。
S-2A反潛巡邏機,美制,9架。掛載兩枚魚雷。
S-2T反潛巡邏機,美機改裝。
EC-130H電子幹擾機,1架;EAT-3型24架。
運輸機共有58架。
S-70C救難直升機,空軍救護隊服役。
2、臺軍近期裝備更新預期:2006年伊始,民進黨執政的臺灣加強了臺灣非中國化的進程,作為相應的準備,不惜以重金6000億新臺幣啟動軍購案。近期內,臺海陸空軍裝備將進一步更新,包括引進新一代飛彈驅逐「宙斯頓「級4艘,近岸防衛艦6艘(法制,拉法耶隱身護衛艦),以色列預警飛機,核潛艇在內的潛艇群,美制攔截飛彈,新式作戰飛機(F-16C/D60架,及裝配「米卡」飛彈的幻影3000),自製大型飛彈快艇。應於密切關注,隨時把它列入臺軍作戰裝備系列,並採取相應對策。
(240巨炮)
(M6023坦克)
(火箭炮)
(勇虎主戰坦克)
3、臺軍最大動員能力:
臺海開啟戰端,民進黨會在臺實行全民動員。臺現住民2000萬人,女性1000萬,另1000萬男性中,老齡,體弱病殘與少兒約佔六成。400萬可動員人群中,有一半將必須用之維持統治機器和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轉。實際可動員能力為200萬人,加上女性可動員從屬於軍事目的者50萬人。臺軍戰時最大動員能力為250萬人。三天內可動員預備役參戰人員40萬人。
(入伍學生兵)
優勢:臺灣實行全民義務兵制,所有身體健康男性青壯年,均有服兵役經歷。戰時動員,稍加整訓,即可參戰,並形成戰鬥力。
臺灣自發出動員令到完成人員集結,裝備,整訓到編程 ,進入戰鬥序列,約需十五天。這十五天內,能夠直接投入戰爭的部隊只有現役30餘萬人和預備役4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