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三二一……點火!」隨著一聲令下,紅色的按鈕輕輕按下,壯麗的蘑菇雲騰空而起,一顆白色火箭搭載兩顆衛星飛向太空,逐漸變成一簇火光,消失在視野裡。
「太震撼了!」「中國最有力量的穿雲箭!」網友們在下方評論道。
原來,這是2018年9月19日22時07分我國在西昌一箭雙星成功發射兩顆北鬥導航衛星的情景。這一視頻由航天融媒體矩陣官方快手號「我們的太空」發布,截止目前已經獲得302萬點擊,6萬多個點讚。
作為掌握最多中國航天事業「內幕」的機構,「我們的太空」9月14號入駐快手以來,一周時間內,不斷發布航天和太空領域的獨家重磅視頻,讓快手網友大呼開眼。
是時候告訴你,什麼才是地表最尖端航天科技
太空探索領域,聚集了整個人類最前沿的科技和最聰明的頭腦。這裡不僅僅是黑科技和高科技而已,而是最尖端的科技。
翻看「我們的太空」發布的18條視頻,可以發現,其中很多視頻的拍攝地都是在是酒泉、西昌、文昌、太原這幾個國家衛星發射中心,很多視頻更是加上了「首發」字眼。除了衛星發射,還有不少讓人直呼驚嘆的尖端科技。
「大漠孤煙,一飛沖天!」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唯一一次零高度逃逸飛行試驗。
「奇!剛剛,酒泉上空突現球形飛行物,氣球?衛星?氣球衛星?」這是中國酒泉上空的科研氣球。
「嫦娥飛天玉兔探月就靠這口「大鍋」了,亞洲No.1。」 這是亞洲最大射電望遠鏡,可以為月球車的成功著陸保駕護航。
原來高高在上的尖端科技以視頻的形式得以形象地展示,原來讓大家感覺遙不可及的航天夢,太空夢在視頻上呈現。看完這些,網友紛紛表示,「帥炸了」,「地表最尖端科技」,「全網最酷快手號,沒有之一!」
航天員、幕後科學家影像獨家呈現,單條獲得2000萬點擊
作為航天類快手政務號,「我們的太空」發布的視頻中還有楊利偉、王亞平等中國航天英雄的獨家首發畫面,更有獻身中國航天事業的幕後科學家影像。
在「航天員楊利偉」視頻中, 「我們的太空」首次披露了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楊利偉剛剛返回地球那一刻的影像。在視頻中,楊利偉正準備出艙時,用手擦拭嘴角的細節格外引人注目,出艙後可以清晰地看待楊利偉嘴角帶血。原來,是返回艙著陸時巨大的衝擊力,讓麥克風不規則的稜角擦碰了楊利偉嘴角,當時如果擦碰到了頸上,後果不敢想像。
看到這一幕的網友心緒難平。「將生死獻給國家的人」,「從踏入那一刻,早已把生命置之度外」,「和平時代的英雄」等評論瞬間霸屏。這一視頻截止目前已經收穫481萬點擊,13萬點讚。
而在一則題為「生命最後的抉擇」的視頻中,一名彌留之際卻不忘工作的老人更是催淚無數。
視頻中,布滿皺紋的臉上戴著氧氣面罩,消瘦的身體上插著導流管、胃管、減壓管、輸液管……面前卻依舊擺著工作用的電腦,手中晃動著滑鼠,用微弱的聲音一直念叨著「C盤我做完了……下面就是D盤……」
家人在旁邊說,「醫生想叫你休息會兒。」
他說:「坐著休息,一躺下,就起不來了……」
生命已經接近終點,他卻還在衝鋒……旁邊攙扶他的工作人員,已經控制不住擦拭自己的眼睛。
他是我國爆炸力學與核試驗工程領域著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總裝某基地研究員林俊德。就在9月20日,中央軍委批准增加林俊德等兩人為全軍掛像英模。
「我們的太空」選擇在此時重發此視頻,讓人重又記起林俊德的名字,回想起老人的無私奉獻和堅韌意志力。
「說那句一躺下就起不來了,好心痛。」「國之棟梁」「向為國做貢獻的科學家致敬!」評論裡網友紛紛對林俊德致以最深的敬意。
這則視頻發布後短短一天時間,已經獲得了超過2000萬點擊,300萬點讚。
為什麼政務號紛紛入駐快手?
事實上,在「我們的太空」之前,已經有不少政府機構、軍事政務號、中央媒體等入駐快手。
如作為快手上最火的政務「網紅」之一,中央政法委快手官方號「中國長安網」今年3月入駐,目前已收穫137.4萬粉絲,其發布的不少視頻甚至成為快手App端內單日點擊最高。視頻「馬背上的派出所」中,民警們冒著塌方的危險沿著山路在崇山峻岭中穿行,網友為之動容。目前這一視頻已獲得5126萬點擊,收穫304萬名網友點讚。
而作為快手 「最火空中天團」,中國空降兵部隊」我們的天空」也每每創造爆款。」在」我們的天空」一部名為 「我們空降兵,才是吃雞王者」的視頻作品中,空降兵部隊化身吃雞高手,吸粉無數,目前已攬獲1200萬次播放,獲贊33萬餘次,真實上演了一場「閃電打擊」。
快手在「記錄世界記錄你」的同時,正開闢正能量傳播的全新陣地。今年以來,每個月就有幾十個政務機構及媒體機構入駐快手。除了包括共青團中央、政法委、衛健委、國資委、商務部、教育部等在內的中央部委,還有中國陸軍、空降兵部隊等軍方機構,平安北京、海澱公安等公安機構,新華社、人民網、央視財經、央廣網等中央媒體,都悉數到來。
作為國民短視頻產品,快手日活躍用戶超過1.3億、日均上傳視頻量超過1000萬條,是僅次於微信、QQ的中國第三大社交平臺,年輕人佔比超過8成。以「我們的太空」為代表的各方政務號入駐快手,是主動選擇以網友喜聞樂見、更具體形象的方式讓廣大國民了解到軍政機關的聲音,也是在拓寬受眾渠道、增加內容覆蓋人群上的一次積極嘗試。
從網友的熱烈反饋來看,「我們的太空」這一地表最強太空探索者,無疑又將成為快手新一屆政務「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