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南京12月23日消息(記者楊明 景明)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今年前11月,中國企業共銷售挖掘機29.6萬臺,同比增長37%;其中國內26.55萬臺,同比增長38%;出口3.05萬臺,同比增長29%。2020年我國挖掘機銷量將首次突破30萬臺,創歷史新高。
挖掘機是工程機械的代表,集成了液壓、傳動、電控等核心技術,被譽為工程機械皇冠上的「明珠」。作為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領軍企業,近年來,徐工在產品研發、銷售和管理機制實現了一系列突破,挖掘自身創新潛力,「挖」出市場新天地。徐工挖掘機映射出我國工程機械的整體實力的提升和我國經濟持續向好的良好質態。
11月下旬,全球工程機械的重要展會——上海寶馬展首日,徐工挖掘機24噸-65噸MAX系列一上市,就獲得了110臺大噸位挖掘機的訂單,這些挖掘機交付後,即將奔赴各大建設現場。徐工挖掘機械事業部市場部部長張迪:「目前我們的智能車間是滿產、高產,我們的市場表現也是在穩步提升。從數據上看,1—11月份,我們公司的國內銷量同比增長達到了56%,超過了行業平均18個百分點。我們的銷量規模再度跨上了新臺階。今年全年銷量我們預計要比2018年要翻一番,再創歷史新高,連續兩年都是在保持高速增長。」
在政府的有力支持下,徐工打響了復工、復產的「整體戰」,不僅實現了復工復產,還提升了產業鏈、供應鏈的整體質量。成了企業逆市上揚,增強內功的寶貴機會。徐工挖掘機械事業部市場部部長張迪:「年初雖然有突如其來的疫情,但是在國家在政府的積極組織下,我們也是很好地應對了疫情防控,協同我們全產業鏈的供應商以及經銷商,我們率先推進復工、復產,來搶抓在新發展格局下的市場機遇。打贏了抗疫戰、復工戰、資源戰和市場攻堅戰。受益於國家宏觀政策、基建拉動、設備更新、人工替代的這種趨勢,今年我們整個挖掘機行業的需求表現是超預期的。」
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參與者。隨著全球礦產資源開發工藝的進一步發展,市場對挖掘機整機性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徐工開展市場調研,通過對上萬臺設備的追蹤和大數據分析,精準把握挖掘機礦山作業的真實場景和用戶訴求。工作裝置疲勞壽命達到10000小時四輪一帶使用壽命較同類產品高出15%以上。
在徐工挖掘機械事業部技術中心,副主任張箭指著產品譜系圖自豪地說:「從最小的1噸的『微挖』到700噸的礦山用的『大挖』將近100個機型了,我們設計的精品很多,履帶式的、輪胎式的還有一些多樣化的產品,林業機械、水利機械、管廊機械,還有抓料機器人。挖掘機是工程機械王冠上的明珠,產品和技術是企業的安身立命之本,我們提出來技術領先用不毀,做成工藝品。可靠性1萬多小時現在都很普遍了。我們現在要打全系列的這種高效智能、安全可靠、節能環保,美觀舒適這樣的徐工系列挖掘機,我的目標是讓全球用戶都能各方面的、個性化的、多樣化的需求都能滿足。」
別看這些揮舞著鐵臂的大塊頭,曾經藏著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不為人知的軟肋。長期以來,我國國產挖掘機的核心部件還依賴進口,日立、小松、卡特彼勒等全球領先的競爭者,就是用液壓等核心專利把持著競爭的壁壘,試圖把追求工程機械王冠上的「明珠」的競爭者擋在門外。徐工挖掘機近年來潛心研究核心技術,大力推進國產化替代和自主化研製,取得了突破性成績。
徐工挖掘機械事業部技術中心副主任張箭:「在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的自主研發方面,我們積極承擔了一些像綠色節能、智能控制等方面的國家重點科技支撐項目,實現了多項技術突破及應用。以前挖掘機的核心零部件,尤其像液壓件、馬達那些很多都是國外的,但是現在我們經過這10年的努力,絕大部分的微挖、小挖液壓件基本都能夠實現自己國產品牌的替代,把核心技術一步一步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配套中挖、大挖的液壓件技術還正在攻克,不過也很快了,國產化率在逐步提高。」
近20年來,徐工挺過了1999年到2003年行業陣痛期,抓住了2003年到2012年行業10年黃金機遇期,克服了2012年到2016年行業的斷崖式下滑期,助推徐工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首家千億級企業。目前徐工擁有有效授權專利7300多件、發明專利1700多件、PCT國際專利75件,成功完成了4項國際標準的制訂、修訂,將標準掌握在自己手中。從過去12年的發展來看,徐工挖機是全球挖掘機複合增長最快的企業。從100億級企業到突破200億大關,徐工挖掘機只用了兩年時間,創下了行業獨一無二的增長奇蹟。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徐工挖掘機械事業部總經理宋之克:「中國民族品牌的挖掘機產業,未來的發展具有較為長期的成長性和可持續性。徐工已經躍居全球第4位了,徐工挖掘機的產品、品牌,做到全球,成為世界級,要實現這個願景目標,在當前的新格局下,我們將堅持技術創新,加大研發投入,繼續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打造世界級技術創新體系和技術創新能力,用技術優勢引領產業進步,打造行業一流的智能工廠和面向產業鏈的智慧運營的能力,提升效率效益。徐工挖機將在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戰略的指引下,立足國內,放眼全球,堅定不移打造新拳頭、新標杆、世界級企業,努力為國家貢獻一個強大的世界級挖掘機品牌,我們要以振興中國裝備製造業為己任,一定要成為全球的領導者。」
挖掘技術潛力,讓徐工走上了中高端。徐工再進一步,「挖」掘管理機制和人的潛能,劍指更廣闊的天地。今年9月22日下午,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戰略投資者籤約儀式在南京舉行,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與12家戰略投資者和員工持股平臺成功籤訂總額為156.56億元的增資協議,成為今年全國混改的第一大單。本次增資項目拿出2.7%的股份作為員工持股,進一步釋放全員的創業活力。在「紅色基因+國企優勢+民企機制」的新機制下,此次混改將為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帶來新活力。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民:「這次混改,資金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把徐工這個老國企,帶入了市場化、法治化的道路,我們下一步就要突出我的兩大戰略,一個就是技術創新戰略, 一個就是國際化戰略。在內部機制上搞好以後,在效益上狠下功夫,要使它不僅規模第一、營業收入第一,也要使它在效益、淨利潤上全面領先。」